大粵獨立建國論壇 The Cantonian People Independence &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Forum - 檢視主題 - 廣西大事記(公元1950年--公元1967年)
It is currently 週四 9月 06, 2012 11:21 am



Welcome
歡迎加入大粵獨立建國論壇!(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我哋係大粵獨立建國理念嘅建構者!我哋堅定捍衛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嘅國家主權!我哋係粵獨嘅先鋒!我哋將擊敗支那!我哋將終結嚟自支那嘅殖民統治!我哋將脫支獨立!我哋將鏟除所有試圖異質化大粵嘅支那文化毒瘤!我哋將恢復古南越3000年前久遠嘅傳統!我哋將喺大粵重新敲響得勝嘅銅鼓!

本論壇100%基於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嘅立場!祇要妳唔係支那人,噉無論妳嚟自邊度,具邊國國籍,係邊種膚色,講邊種語言,妳祗要認同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噉我哋就係同一國嘅!歡迎妳註冊加入成為我哋嘅會員!為粵獨發聲!為大粵嘅獨立、自由、民主吶喊!

要睇更詳盡同最新粵獨資訊,請借助VPN或者匿名代理穿牆嚟臨:大粵民國臨時政府論壇 Republic of Cantonia Provisional Government !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更多粵獨嘅圖片、視頻、音頻、地圖、壓縮檔資訊,可以登錄:粵獨資訊平臺!(http://canton.net.ms/


本論壇100%唔歡迎支那人同嗰啲粵面撈心嘅粵奸,我哋粵人同支那撈頭以及各式支奴粵奸係雞同鸭講兼且冇嘢好講,支那人同各式粵奸咪嚟呢度搞屎棍。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Author Message
 Post subject: 廣西大事記(公元1950年--公元1967年)
文章Posted: 週日 7月 22, 2012 11:21 am 
離線
頭像

Joined: 週二 4月 24, 2012 8:28 pm
Posts: 1542
廣西大事記(公元1950年--公元1954年)


1950年

  1月

  1日  省人民政府主席张云逸、副主席雷经天率广西工作团由广州到达桂平大湟江口。一同到达的有一批由国外、香港回广西参加新民主主义建设的民主人士。他们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大湟江口部队一道欢度新年。4日到达南宁。

  5日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首先在桂林发行。22日,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转发省财经委员会关于发行折实公债的决定:全省计划发行110万分,每分分值由各地银行按广州分挂牌公布。无银行机构的地方,由政府或贸易公司代办。中央实分配给广西100万分推销任务。

  6日  桂林至衡阳铁路修复通车。

  10日  省委、广西军区联合发出《关于剿匪工作指示》,指出国民党军主力被消灭后,清剿匪特是全党全军的头等任务。剿匪不只是军事斗争,而且是政治斗争和群众运动,必须采取军事清剿配合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武装自卫相结合的方针。为使清剿匪特的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应加强党委的一元化领导,务求指挥统一,步调一致。

  12日  省委、广西军区发出《整建地方武装指示》,要求对各地的游击队进行整编,建立广西的地方武装。2月上旬,整建工作基本结束,全省组建了7个独立团,2个独立营,1个独立大队,99个县大队,每区还有1个中队。

  △  桂林至柳州铁路修复通车。

  15日  广西剿匪作战全面展开。剿匪的方针是:驻剿为主,结合筹粮发动群众。执行剿匪任务的主力部队共有10个师、1个团,连同地方部队共14万兵力。

  16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第一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张云逸、莫文骅、李楚离、黄永胜、彭明治、吴法宪、雷经天、李天佑、贺希明。会议研究剿匪、治安、生产以及省政府委员、专员、县长名单的公布问题,并通过了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人选。

  22日  国民党桂西军政区中将司令莫树杰在南丹县率部约1000人投诚。至此,国民党广西残存的地方部队大部瓦解。

  24日  省委提出清剿匪特、巩固治安、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是1950年全省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强调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去进行。

  △  广西邮政管理局改称广西人民邮政管理局,开始恢复建设广西邮政。3月,下辖邮政局所118个。

  25日  广西第一家国营水运企业——国营梧州运输公司成立。10月,改称国营广西省轮船运输公司。

  △  以国民党原中将军长钟祖培为首的“恭城反共救国军”2800余人,在恭城县发动反革命暴乱,杀害解放军小分队和基层人民政权干部数十人。次日围攻县城,将200多名干部群众杀害,并抢劫商店和1万多担公粮。解放军1个排与地方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坚持战斗5昼夜。

  是月  广西军区改编国民党起义、投诚的地方武装14112人。

  △  农林部桂林良丰牛种改良繁殖场、广西家畜保育所良丰分所、西南兽疫防治处桂林兽医站等,合并成立广西畜牧试验场。

  △  全省物价大幅度上涨,2月中旬达到高峰。与1月上旬相比,南宁市大米上涨5.51倍,花生油上涨6.35倍,食盐上涨6.22倍,棉花上涨6.62倍,白细布上涨5.72倍。

  △  印度支那共产党中央决定,组成特派小组,留驻邕宁(今南宁),负责处理中国援助越南的武器弹药等问题。3月,经中共中央建议,特派小组改为越南驻南宁办事处,并负责两党内部联系。

  年初  梧州松脂厂建成。6月16日,生产出中国第一箱机制松香。1952年11月,首次出口松香1550吨。

  2月

  1日  由靖西窜入越南的国民党第十七兵团残部经茶岭回窜,窃占龙州水口关,妄图经平而关逃往越南的法国殖民军占领区。解放军第四十五军一三四师分3路合围平而关。5日至7日,全歼敌十七兵团残部6700余人,俘兵团司令刘嘉树等将级军官多名,击毙一○○军中将军长杜鼎。至此,解放军在广西作战中累计歼灭国民党军20余万人。

  2日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宣布:桂林、柳州、梧州、南宁4市禁止银元、港币流通,同时严厉打击奸商、匪特倒卖金银。

  3日  中共广西省桂北区委员会成立,辖桂林、柳州2个市委和桂林、平乐、柳州、宜山4个地委。领导成员由辖区内的驻军和地委领导组成,省委副书记何伟兼书记,第四十九军政委周彪兼副书记。

  8日  省人民政府在南宁正式成立。主席张云逸,副主席陈漫远、李任仁、雷经天出席成立大会。陈漫远副主席在大会上讲话,要求干部做到:廉洁奉公,确立为人民服务思想;深入群众,反对官僚主义;提高思想,反对麻木不仁;以马列主义的主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工作中的问题;遵行指示,完成工作任务,为建设繁荣富强的新广西而奋斗。

  △  省人民政府发布成立布告,宣布“今后遵循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团结广西全省人民,为建设人民的新广西而努力奋斗”。

  13日  南宁市军管会文教接管部、新华社广西分社筹建广西人民广播电台。5月1日建成,开始播音。

  18日至24日  全省第一次财政会议在南宁召开,研究讨论1950年财政收支概算问题,并初步检查了征粮、税收工作。会议确定财政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是:努力恢复,发展生产,完成公粮、税收任务,保证供给,繁荣经济,平抑物价,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20日  省委发出《关于在职干部学习的指示》,要求从省到县成立学习委员会,加强对在职干部学习的领导,教育干部克服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树立革命人生观,加强团结,做好工作,

  中、下旬  各地土匪暴乱。3座县城、5个区政府、31个乡政府一度被土匪攻占,500余名干部战士被杀害。剿匪部队对暴乱股匪进行镇压。平乐军分区以10个连的兵力合击恭城东北部股匪,歼其大部,迫使匪首钟祖培投降。

  25日至3月3日  全省妇女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上决定成立省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处,陈贞娴被推选为筹备处主任。

  27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要求做好以下工作:提高农民生产情绪;动员组织劳力、畜力保证及时耕种,不误农时;切实保证佃权;解决缺乏种子、耕牛、肥料的困难;尽可能进行防灾工作,兴办和修补水利工程。

  下旬  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杨东莼为广西大学校长。

  是月  省贸易公司成立,地区建立分公司,市、县建立支公司。贸易公司的主要任务是从外省调入大批粮食、棉纱、棉布、食盐等重要商品,有步骤地在市场抛售,以回笼货币,平抑物价。

  △  南宁师范学院迁往桂林,与广西大学合并。

  △  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广西的早期组织——华南临时工作委员会执行小组成立。召集人李任仁,成员有陈此生、吕集义。9月1日,民革广西省分部筹委会成立,召集人陈此生。

  △  南路六万山区支前司令部发动群众会同解放军工兵部队,修复合浦至山口公路,以支援解放军解放海南岛的军事行动。

  3月

  16日  省总工会筹备处号召全省工人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要求各地加强工会组织建设,首先把产业工人组织起来。

  22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布告:自4月1日起,逐步实施政务院颁布的《货物税暂行条例》、《工商业税暂行条例》、《摊贩营业牌照税稽征办法》和前中原临时人民政府颁布的《华中临时商业税暂行办法》、《华中印花税征收暂行办法》、《华中屠宰税征收暂行办法》、《华中娱乐税征收暂行办法》、《华中筵席税征收暂行办法》、《华中房地产税征收暂行办法》。所有公私营企业均应遵章纳税。

  23日  省人民政府、广西军区联合发出《关于严惩暴乱首恶分子的布告》,重申“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政策,饬令各级人民政府与人民解放军,切实清剿土匪特务,巩固治安,如遇暴乱事件发生,严厉镇压,决不宽容。

  23日至24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第一次高级干部会议,由莫文骅传达中南军政委员会关于1950年的工作任务和其他有关决议精神。会议决定:用大力剿匪反霸、减租退押等发动群众,及时镇压恶霸地主的叛乱,有步骤有策略地粉碎封建势力的反攻;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动农民、武装农民,在干部准备上、在群众组织与觉悟程度上为土改准备条件。

  24日  政务院第二十五次政务会议通过,任命覃应机等31人为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该任命于4月11日提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

  25日  国民党空军轰炸柳州帽合机场。

  27日  华南区对外贸易管理局梧州分局成立。

  28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通知,为解决遭受匪患和春旱地区贫苦农民春耕生产中缺乏粮种的困难,决定拨出150万公斤粮食作为农贷粮,规定了各地农贷额及贷放办法。

  是月  省委决定在南宁开办广西省委党校,由省委书记张云逸兼任校长,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李楚离兼任副校长。5月25日,第一期轮训班正式开学上课。

  △  黄永胜、雷经天任中共广西省委常委。

  △  各专区、市、县军管会文教接管部(组)逐步将教育工作移交给当地人民政府。

  △  解放军第一五一师一部在桂西歼灭“桂黔边军政区”副司令官胡栋成残部500余人。第一三五师一部在六万山区歼灭“广西民众反共救国军”第十二、第二支队460余人,俘暴乱总司令黄泳春。

  4月

  1日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广西分公司成立。先后举办火险及运输工具、企业财产、货物运输、家庭财产、人身、养殖、涉外等保险。

  6日至8日  全省财经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根据政务院《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统一全省财政收支程序:整顿税收,统一税法;加强现金管理,制止通货膨胀,禁用银元;大力推销折实公债、折实储蓄;组织物资供应,回笼货币,平抑物价。

  7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减租退租生产救灾布告》,要求立即在全省范围,除个别股匪盘踞地区外,进行减租退租工作;明确指出地主在解放后出卖的土地、房屋、耕牛一律无效。9日,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减租退租运动的指示》。

  10日  省公债推销委员会在南宁成立,由省人民政府副主席李任仁任主任委员,省财委副主任任副主任委员。各市、县相继成立公债推销委员会,具体办理公债推销事宜。至8月末,广西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债券106万,超额任务数的6.27%。

  18日  省人民政府在南宁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听取对施政工作的意见。5月3日,再次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交换对广西建设工作的意见。

  23日  省人民政府举行第五次行政会议,通过执行统一财经工作的决定:不折不扣贯彻执行中央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与中南区的指示,成立广西仓库物资清理调配委员会,由省组织检查团分赴各地,有重点地检查清仓工作执行情况;厉行节约,提倡朴素,严禁机关干部请客送礼;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及供给标准;适当降低薪资待遇;坚决完成公粮、税收、公债任务;完成粮食、物资调配任务;保证主要城市及灾区的供应。

  25日  省财经委员会颁布管理现金暂行办法,要求机关部队和公营企业的现金一律存入银行。

  是月  省文教厅根据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精神,确定1950年的教育工作任务:贯彻教育为工农开门的方针,恢复、维持、改造旧教育,开展工农业余教育和工农干部教育。

  △  省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在南宁召开全省第一次青年工作会议,决定成立省青年工作委员会,将广西爱国民主青年会会员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并要求逐步建立基层团组织,动员青年投身民主革命、剿匪反霸和土改工作中。

  △  广西省文物馆筹备委员会成立,着手开展文物调查、征集工作。

  △  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民航局接收滞留柳州的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的人员和设备,组建柳州航空站。

  △  由于法国政府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法两国无外交和领事关系,中国政府不承认法国驻北海领事、驻东兴领事享有领事官地位,法国驻北海、东兴领事撤离。

  △  解放军第十三兵团免兼广西军区,北调整训,参加抗美援朝。第四十九军军部并入广西军区机关。1951年6月,恢复第四十九军,北调。

  △  解放军第一一五师一部协同平乐军分区部队,歼灭盘踞在修仁县境大瑶山北部的匪“桂中军政区”副司令官欧阳拔英及部下700余人。

  △  全省物价开始下降,有效制止了通货膨胀。至6月,市场出现供过于求、市价低于牌价现象。

  5月

  1日  桂林、南宁等地举行万人集会,欢庆广西解放后的第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省人民政府主席张云逸在南宁市庆祝大会上,号召全省工人和劳动人民,投入剿匪反霸、减租减息、生产节约和救荒工作,建设新广西。

  5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生产救灾工作指示》,要求把救灾和社会改革结合起来,开展减租退押,并与春耕相结合,做好度荒工作。至9月,全省救济了200万灾民,开垦了13万亩荒地,修建了1000多处小型水利工程。

  △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布告》,规定自布告之日起,禁绝烟毒,如有违犯,不论何人,依法严惩。

  △  省人民政府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军队及工商界代表,协商召开广西首届人民代表会议问题,并推选张云逸等36人组成筹备委员会进行筹备工作。

  9日至14日  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总结广西解放5个月来的工作:接管城市顺利,各市治安日益良好,逐渐复工、复业、复课;基本完成了支援解放军作战的工作,消灭大小股匪5万余人;人民踊跃交纳公粮,购买公债,到4月底止,共征公粮2亿公斤,收税折米2400万公斤;某些地区已初步解决了农民春荒生产的困难。会议一致通过《广西省人民政府1950年工作任务的报告》、《广西省人民政府组织条例》、《人民法庭组织条例》等文件。

  18日至26日  省首届工人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155名代表出席大会。省党政领导张云逸、陈漫远出席大会并讲话。大会动员全省工人组织起来,努力生产、节约,克服暂时困难。会议选举产生省总工会筹备委员会,省委副书记李楚离兼筹备会主任。

  20日  省人民政府颁发《广西省屠宰税征收试行办法》,规定凡屠宰猪、羊、牛、马,均应征收屠宰税,税率为从价征收10%。

  中旬  广西军区集中兵力重点进剿桂东南地区的151股2.6万余土匪。以第四十五军为主成立桂东南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该地区的剿匪及发动群众工作。

  下旬  根据中南军区司令部关于建设人民武装的指示,广西军区司令部设人民武装处,军分区设人民武装科,县、区成立人民武装委员会,乡(行政村)设民兵中队。

  是月  省粮食公司成立。6月以后,各专、市、县粮食分(支)公司相继成立。国营粮食公司参与市场粮食收购和供应工作,并委托供销合作社在县以下初级市场代购代销粮食。

  6月

  2日至8日  省第一次农民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560人。会议通过关于减租退租、生产救灾、剿匪反霸与准备土改等8个决议案及农民协会组织章程,选举产生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省人民政府主席张云逸在会上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讲话。会议号召全省农民团结起来,彻底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为全体农民的彻底解放而斗争。

  11日  省委发出《关于整党的指示》,要求通过整党整风,端正政策,改进工作,改进作风,改善党群关系,整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

  12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夏收夏种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要武装保卫夏收夏种,严防残匪骚扰破坏;认真贯彻中央人民政府有关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法令,合理组织农村一切劳力、畜力,投入生产;贯彻谁种谁收、开荒奖励的规定。

  13日  省委、广西军区发出《关于处理民枪问题的指示》,指出凡参加叛乱的恶霸地主武装,或暗中与匪勾结助长叛乱确有证据的,其枪支必须坚决予以收缴。

  16日  省委、广西军区发出《关于建立民兵问题的指示》,指出为减租退租、剿匪反霸、防匪自卫,必须建立民兵。要在群众真正发动的基础上,有领导地谨慎地逐渐建立。民兵组织必须纯洁,武装一定要掌握在农民积极分子手里。

  20日  英国籍轮船“和平”号驶抵北海港,香港与北海的海上交通及贸易恢复。

  27日  省人民政府主席张云逸向政务院会议汇报:解放军发动了全面军事进剿和政治攻势,4月份以来没有发生大的暴乱。

  28日  据统计,4月至5月,已进行减租退租的有60个县,800多万人,农民获得粮食2750万公斤。

  30日  省委、广西军区发出《关于防空降特务、防散布细菌、防空袭问题的指示》。

  月底  盘踞在大容山区的“桂南反共救国军”第一军军长庞积善及部下2400多人被歼灭。

  是月  省文艺工作者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登记、吸收文艺工作者为个人会员,号召投入剿匪反霸、土地改革运动,开展文艺整风。会上成立省文联筹委会,周钢鸣任主任。

  7月

  4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夏粮征收指示:一年公粮分夏秋两季征收,各级政府均要遵照规定的任务,逐级分配,严禁额外摊派;为贯彻合理负担政策,县应召开人民代表会议或区乡召开农民代表会议,查田定产、民主评议,做到负担公平合理;凡抗拒缴粮及逃避负担者,除分别纠正和追缴外,由县以上人民政府按情节轻重予以惩处;凡勾结匪特,造谣滋事或乘机抢劫仓库、破坏夏征者,依法严办。

  8日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发放工商贷款数十万元,帮助私营工商业者解决资金周转的困难。同时,国营贸易机构各专业公司计划适当调整某些商品牌价,并停办部分零售点,使私营工商业者获得更多的市场。

  13日至8月3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第二次高级干部会议,即地委书记整风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委书记、部分县委书记和省直属机关负责干部,共65人。会议总结减租退租工作经验,开展整风,重点检查省委8个月来的领导工作与政策执行情况。广西军区同时进行整风,认真检查与总结8个月来的剿匪工作,明确重点剿匪方针,并对宽大与镇压、收缴匪枪等政策作了一些新规定。

  17日  南宁市公安局破获匪特、奸商伪造人民币及票证案,缴获武器、假人民币、假通行证。3名首犯被判处死刑。

  28日  《广西日报》刊登《广西省失业农林技术人员登记办法》。《办法》规定:凡在省内各地失业或转业的农林技术人员,为国内外农业大学、农学院暨农林专科学校毕业者;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毕业,曾从事农林技术工作1年以上者;或初级农业学校毕业,曾从事农林技术工作2年以上者;从事农林技术工作4年以上,确有证明者;均可到省农林厅登记,由省农林厅分配工作。

  是月  省文教厅在南宁召开全省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表扬各地教育工作者与灾荒、与匪乱作斗争的精神,肯定维持、恢复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制订《广西工农业余补习教育暂行办法》。该《办法》于8月11日经省人民政府行政会议通过颁发。

  △  全省各地土匪趁美军在朝鲜仁川登陆,再次暴乱。“黔桂边区军政司令部”股匪约4000人次先后围攻凤山、巴马、天河县城,被解放军击溃。

  △  省人民政府调集366辆公商汽车分赴南宁、靖西、田东、柳州等地转运军粮,完成运输援越军粮任务1533吨。

  △  广西按中央的部署,调整工商业内部的公私关系、劳资关系、产销关系,有计划地使物价停止下降,并使其有控制地略有回升。开始计算商品成本,逐步调整批零差价,缩小牌市差价。

  8月

  11日  左江航运恢复通航,南宁至各县水运恢复。

  19日  省人民政府第二十一次行政会议通过《广西省建立人民文化馆文化站暂行办法》。《办法》提出应有重点、有计划地在各市、各专署所在地较大的县城与个别区、乡、圩、镇建立人民文化馆和人民文化站,吸取经验,以便普遍建立。至年底,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流、博白等19个市县建了文化馆。

  24日  4000多名土匪袭击南丹县城。解放军经7昼夜激战,把土匪击退。

  26日  全省已修复通车的铁路有720公里,公路有3200公里,建立了桂、柳、邕、梧轮船渡船联合运输组织。

  29日至9月2日  广西军区在南宁召开首届英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英模183人,列席代表700多人。大会选举7名英模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其中民兵战斗英雄1名。

  30日  柳州市举行盛大通车典礼,庆祝西南第一大桥——柳江特大铁路桥竣工。该桥全长616.2米,12孔净空宽46.35米,采用多孔连接拖拉法架设钢架,这在中国尚属首创。

  是月  解放前夕迁到南宁的桂岭师范学校迁回桂林。次年8月,改名广西民族师范学校。后改名广西省桂林民族师范学校。

  △  省农业部门与省保险公司联合,首次对农民的耕牛开展保险业务。至次年9月,共有23万头耕牛参加保险。

  至是月  全省4所大专院校已全部恢复上课;中学恢复上课的有80%,计109所;小学恢复上课的有58%,计10113所;开设了工农业余学校1所,民众夜校、工农妇女识字班等764班,学生5.1万人。

  9月

  1日  省委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求加强各级公安工作,主动侦破反革命阴谋案件;对一切危害人民的特务、土匪、恶霸及其他怙恶不悛的反革命分子,坚决镇压;贯彻宽大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及时处理案件;与广大群众密切结合,揭露匪特的破坏阴谋。

  △  南宁市郊良凤江引水灌溉工程破土动工。是为广西解放后修筑的第一个较大型引水灌溉工程。

  5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批准,任命雷经天为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院长,免去其广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职务。

  14日  解放军第一三四师集中7个营兵力,经46天进剿,于是日歼灭盘踞在邕宁县三官、那马两地区的股匪,计3000余人。

  19日  省人民政府、广西军区联合发出《坚决镇压反革命活动布告》。

  △  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陈漫远向中南军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汇报:至7月底,共歼匪众9万余人;发动农民进行减租退押,有重点地发放农货与救灾粮款,解决了大多数农民的生产困难;经整顿财政,厉行节约,财经状况有所好转;全省99个县,除28个县外,均已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重点恢复和改造了原有教育机构。由于经费等原因,学生减少73万人,约占解放前的50%。

  24日  省委发出《关于积极进行土改具体准备工作的指示》,决定于是年冬先在17个县约400万人口的地区进行土地改革。

  25日至10月2日  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举行。广西有3名劳模获政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9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严禁破坏社会财富及不法地主转移或分散财产的布告》,规定严禁破坏山林,严禁屠宰残害耕畜,严禁不法地主转移或分散财产,违犯者依法惩处。

  10月

  1日  南宁市2万多人集会庆祝广西解放后的第一个国庆节。

  10日  湘桂铁路来宾至镇南关段动工兴建。

  19日晚  省党、政、军领导宴请出席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

  23日至11月2日  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507人,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解放军、人民团体、工商界、文教界、无党派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代表等。会议听取陈漫远副主席《关于广西省人民政府十个月工作的报告》等,主要讨论如何肃清匪特和完成重点实验土改等问题,决议3年内基本完成全省土改。会议通过《广西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组织条例》;选举产生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张云逸当选主席,陈漫远、莫文骅、陈此生、莫乃群、张一气当选副主席,李任仁等73人当选委员。


  是月  法国军用飞机轰炸天保县城,死伤群众40余人。

  △  广西军区部队配合17个县进行土改准备和冬季重点剿匪。

  11月

  2日  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南宁举行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常务委员会。22日,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通过设立政法、财经、文教、民族等4个委员会。覃应机、贺希明、陈此生、陈岸分别担任政法、财经、文教、民族委员会主任。

  7日  省人民政府主席张云逸发布《广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认真防护电信线路的通令》,要求切实维护电信交通,打击匪特破坏、窃毁电信线路的活动。

  △  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广西省总队成立,司令员覃士冕,政治委员覃应机。次年12月,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广西省总队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广西总队。

  10日  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奉毛泽东主席令,到广西主持剿匪工作。

  14日  毛泽东主席致电叶剑英、方方并邓子恢、谭政及张云逸、莫文骅、陈漫远、李天佑,指出:“为对付台湾匪帮可能向广东进犯,有增强广东兵力之必要,为此必须提前肃清广西匪患”。“广西剿匪工作为全国各省剿匪工作中成绩最差者,其原因必是领导方法上有严重缺点”。希望叶剑英立即前往广西帮助工作,限期肃清土匪。“希望广西全省主要匪患6个月内能够肃清,明年5月1日以前调出1个军去广东”。

  15日  省人民法院在南宁正式成立,院长杨德华。

  16日  毛泽东主席致电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及广东军区、广西省委及广西军区并邓子恢、谭政、赵尔陆,指出:“广西解放在西南之前而剿匪成绩则落在西南之后,为什么这样请你们加以检讨并以结果告诉我们”。同时要求广西军区从12月份起仿照西南军区的办法,每月发一次剿匪通报,总结战绩,纠正缺点,务使全省匪患在几个月内基本解决。

  17日  毛泽东主席再次电示叶剑英,迅速前往广西协助剿匪工作。

  18日  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动员组织群众积极开展剿匪肃特工作的指示》。

  20日  张云逸、陈漫远、莫文骅、李天任致电毛泽东主席等,对广西剿匪工作进行初步检讨。称:“我们认为广西剿匪未能完成任务,主要是领导的错误与缺点所造成”。“领导上没有很好的针对广西的特点,采取明确的具体的更有效的急进办法,集中党政军民所有力量,迅速去贯彻和完成这个任务”。“对于反革命分子则缺少严厉镇压,形成宽大无边,同时下边在征粮、收枪、捉匪工作中,又发生乱捉乱打与某些乱杀的现象”。“领导作风上是犯了官僚主义,只有一般布置一般号召,缺乏具体领导与深入下层检查帮助的领导方法”。“经过夏休以来整风会后,则逐步克服上述缺点与错误,动员党政军民配合剿匪,强调重点,……纠正宽大无边。”

  21日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叶剑英到广西指导剿匪工作。

  22日  毛泽东主席复电广西省委、广西军区,同意广西剿匪工作的检讨及今后剿匪工作计划。

  23日至30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第三次高级干部会议。会上,叶剑英传达了毛主席关于尽快肃清股匪,以抽出兵力支援广东应付时局的指示,张云逸代表省委作了《为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在半年内肃清全省股匪的任务而斗争》的报告。会议统一了思想认识,并对广西剿匪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今后剿匪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再次强调剿匪为全省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确定北边以金秀瑶山及其周围地区,南边以六万大山和十万大山及其周围地区,作为全省重点进剿区。会议决定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围剿土匪;为保证剿匪取得彻底胜利,将全省党、政、军、民、财力量组织起来,全力以赴;发动群众,做到剿匪与反霸相结合,纠正宽大无边的偏向,坚决镇压罪大恶极的匪首;收缴土匪及地主富农的枪支,武装群众,建立可靠的民兵和地方武装;建立区乡政权,组织农会,为土改准备条件。

  28日  省人民政府颁发布告,严惩不法地主残杀耕牛。

  30日  省人民政府颁发布告,严惩地主荒废土地,坚决保证谁种谁收。

  是月  全省市场物价再次波动,工业品价格持续上升,农副产品价格下降。广西根据中央的部署,对美国封锁禁运的汽油、煤油采取细水长流的办法供应市场,以稳定物价,同时针对人民购买力增长的情况,加强市场管理,促进物资交流。12月,全省市场物价恢复稳定。

  12月

  1日  中央军委增调第二十一兵团入桂。至此,全省剿匪部队共15个正规师、12个独立团,兵力近20万人。

  △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展今年冬学运动的指示》,提出开展冬学运动以正在进行土改的地区为重点;教学内容根据群众需要,并与当地中心工作密切结合;按文盲、半文盲或男、女分班分组教学;农闲抓紧学习,师资以民教民为主;经费原则上自筹。

  6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土改地区应该密切结合生产的布告》,规定凡土改地区,在未分田之前,所有田地原耕者应积极耕种,不得荒芜;1950年冬进行土改的地区,所有冬耕生产,保证谁种谁收;1951年春进行土改的地区,佃户租种的田地,在分田前已下种插秧,而土地所有权转移时,仍保证谁种谁收。

  8日  省人民政府、广西军区司令部、政治部颁布《剿匪十项法规》:1.凡组织武装暴乱,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破坏交通、工矿、仓库建设与资产及杀害革命人员的匪特,必须坚决镇压,视其罪恶大小处以死刑或徒刑。2.所有土匪首领(包括大小土匪头子)和坚决的反革命分子,如不投降自首,一经被俘捕获,由各剿匪部队团以上之军法处讯明,就地判处死刑,执行枪决。3.被判处没收之匪首财产,应分给当地被残害者及其家属与贫苦农民。4.凡通匪窝匪之恶霸地主分子与匪同罪,按情节轻重依法严处。5.凡破坏农会、民兵组织、残害农会会员与民兵者,按情节轻重,依法严处。6.所有协助剿匪之人民决予保护,捕匪报匪及帮助军队争取土匪自新投降有功者,决予表扬奖励。7.农村枪枝凡不能防匪作用反而支匪者,一律收缴,组织民兵防匪自卫。自动献出者奖励,抗拒交出者处分。8.实行剿匪戒严,凡无政府放行路条与行踪可疑者,各地军警及农会民兵,得检查予以扣留。9.投降自首决予宽大,集体起义归顺及捕拿匪首和杀死匪首来投降者,决予重赏、立功、奖励。10.一般为匪分子家属不与其为匪亲属同罪,但有责任招回其为匪亲属向政府自新,成绩大者,予以表扬奖励。

  9日  广西土地改革委员会在南宁成立,陈漫远任主任委员。同日举行首次会议,决定在部分县进行土改试点后分批铺开,至1952年基本完成全省土改任务。

  10日  全省组成南北两个剿匪重点区指挥部和临时工作委员会。北部剿匪重点区由广西军区副司令员李天佑、省委副书记何伟负责;南部剿匪重点区由第四十五军军长张天云、政委邱会作负责。

  △  集中17个团的兵力重点进剿桂南地区股匪。

  11日  南宁3万群众举行庆祝广西解放1周年大会。省人民政府主席张云逸、副主席陈漫远出席大会并讲话。

  △  广西军区发表1950年1月以来剿匪战绩:歼匪143393名(包括毙伤、俘虏、投降自新及改编人数)。歼灭主要股匪275股,毙、俘、投降的主要匪首600余名。

  14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直属部队和第五十二军、五十三军由湖南来参加剿匪。20日前后到达桂林、柳州、南宁等地。

  18日  据省农林厅《广西省1950年农业生产工作初步总结》:1950年配合土改,已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工程178处,受益农田42.8万亩;组织群众选种留种,推广水稻良种17.6万公斤;防治病虫害22.8万亩,挽回粮食损失450万公斤;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324万公斤,比1949年增加5%。

  21日  省协商委员会致函委员,号召拥护全国各民主党派发布的抗美援朝联合宣言,积极参加、推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22日  省人民政府颁布《广西省严惩反革命暂行条例》,指出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打击的重点是土匪、特务、恶霸、反动会道门的头子和反动党团骨干分子,对罪大恶极、怙恶不悛的反革命首要分子坚决镇压,对罪行较轻、愿意悔改的反革命分子采取宽大方针。镇压反革命运动于次年10月结束。

  25日  省协商委员会邀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负责人开座谈会,协商慰问中朝前线部队及全省剿匪部队事宜。

  27日  省委发出《关于加强城市工作的指示》,要求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人民,争取联合各革命阶层,坚决镇压反革命,巩固城市治安,开展经济建设。

  △  省协商委员会致函省各界人民代表,号召协助剿匪,扩大、深入抗美援朝运动,发动青年工人、学生参加军政干校,协助各地进行土改。

  28日  张云逸、李天佑、莫文骅、卢绍武致电中南军区党委,报告广西剿匪计划。报告中说:1950年10月15日广西全省开始重点剿匪以来,由于在军事上集中兵力,正确地执行了宽大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并部分地结合了反匪霸斗争,党政军民积极配合,70天内歼匪55891人。除个别地区外,全省土匪气焰已显著下降。

  是月  桂林市天主教徒不顾美国籍主教、神甫的阻挠,在广西率先签名拥护三自革新运动(即中国教会自治、自养、自传运动),并召开三自革新大会,举行示威游行。

  △  省政府拨款15万元抢修贵县、柳州至武宣、柳州至荔浦、荔浦至濛江公路。

  △  广西军区军政干部学校成立。1953年12月改为广西军区干部学校。校长、政治委员由张云逸兼。

  下半年  省一级百货、花纱布、盐业、油脂、石油、粮食、土产等7个国营专业公司相继成立,专区、县分别建立支公司、购销组。

  △  省人民政府着手对工商业进行调整,本着“公私兼顾,繁荣经济”的方针,将私营工业企业和部分个体手工业者的生产纳入国家计划,由政府安排生产任务,进行加工定货,并提供原料及收购产品,人民银行给予贷款,大部分私营企业恢复了生产,

  年末  全省设桂林、柳州、平乐、南宁、梧州、武鸣、宜山、龙州、郁林、百色10个专区,99个县。桂林市、南宁市为省辖市,柳州市、梧州市为专区辖市。

  是年  全省工农业总产值11509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3119万元,:农业总产值91973万元。国民收入8791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6650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粮食产量432.45万吨,油料产量7万吨,甘蔗产量42.75万吨,发电量0.22亿千瓦小时,原煤5.20万吨,机制糖0.02万吨。

  △  广西恢复出口贸易,出口额为428万美元,主要供应港澳市场。

  △  省委设12个工作机构: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社会部、统一战线工作部、纪律检查委员会、党报委员会、外事委员会、城市工作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党校、广西日报社。

  △  省人民政府设16个工作机构:人民监察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参事室、民政厅、公安厅、交通厅、财政厅、农林厅、工商厅、文教厅、劳动局、税务局、新闻出版处、卫生处。

  △  省人民政府接管柳州沙塘广西农事试验场,改名为广西农业试验场,设农艺、园艺、林业、土肥、植保等5个系及气象组。在桂林、容县、百色建农业试验站。承担全省农业科研推广任务。

  △  全省有34个县发生天花,患者7747人,死亡2552人。

  △  全省20个县发生牛瘟。仅来宾、武宣两县,1950年冬至1951年,1000余头牛死于牛瘟。

  △  全省党政机关大部分工作人员和企事业单位少部分人员实行生活必需品免费供给制度,供给范围包括个人的衣、食、住、学习等生活用品和零用津贴等。部分职工实行以货币为支付形式的工资分制度。

1951年

  1月

  1日  省财委副主任贺希明在《广西日报》上发表《广西一年来财经工作的回顾》:完成征粮收税任务,支援作战,保证了供给;厉行财政统一,精简节约,使财政收支达到平衡;初步恢复了工商业、农业,取缔投机,稳定物价,使解放前10多年来严重威胁人民生活的物价波动情况成为过去。

  △  中南军区和第四野战军领导通令嘉奖广西剿匪部队,并勉励继续努力,如期肃清全省股匪。

  2日  毛泽东主席致电张云逸、李天佑、莫文骅、卢绍武并邓子恢、谭政:“所述剿匪计划甚好,你们过去几个月剿匪工作有很大成绩,甚慰”。

  4日  省委发出《关于土改试点工作的指示》,要求进行土改的地区必须做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加强贫雇农在农会中的领导;打倒地主阶级,首先集中力量把匪霸与恶霸分子打倒;培训土改干部队伍;加强领导,加强调查研究。

  8日  广西军区集中14个团的兵力进剿瑶山地区股匪。象县、桂平、平南、蒙山、荔浦、修仁、武宣等7县动员数万民兵在瑶山外围封江封路,协助解放军剿匪。至2月底歼匪3.8万人,彻底消灭了盘踞在大小瑶山及附近地区的股匪。

  9日  毛泽东主席致电陶铸并广西省委、中南局,表扬剿匪工作,并对两重点地区剿匪作具体指示。

  19日  广西医务工作者成立中南区医务工作者抗美援朝行动委员会广西分会。南宁市红十字医院16名职工参加首批医疗队赴朝鲜前线。之后,南宁、桂林先后有88名医务人员组成数批志愿援朝手术队,赴哈尔滨或朝鲜救治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员。

  23日  毛泽东主席致电各大军区党委,指出:“根据广西方面的报告,广西军区剿匪中曾经犯了惊人的右倾错误,宽大无边,不杀匪首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以致匪祸猖獗,达于极点,土匪越剿越多,人民受害极大。广西于去年9月起开始纠正此种错误,情况就完全改变过来,匪焰大降,民气大伸……广西有关剿匪的报告极有价值,希望各大军区党委认真研究,并做出自己的结论报告”。

  24日  毛泽东主席致电张云逸并邓子恢、叶剑英,再次表扬广西剿匪工作。

  25日  政务院批准,撤销武鸣专区,所属县分别划归南宁、龙州、百色、宜山专区。

  27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省委书记张云逸休养。

  30日  毛泽东主席致电陶铸并广西省委、中南局及叶剑英、方方,指示军队抽出大批干部,配合地方干部,用包干制办法,划分区域,负责到底,将剿匪、清匪,起枪,捉杀匪首、恶霸、特务,减租,退押,直到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地方武装,全套工作做完,方算完成任务。为此,所有军队必须统一于省委、地委领导之下,实行领导的一元化。广西极为重要,工作必须做好。鉴于张云逸在广州休养,毛泽东在电文中提议由陶铸代理省委书记。

  2月

  5日  陶铸代理广西省委书记。

  6日  解放军第一五二师6个营兵力围剿大明山股匪。至25日,歼匪5000余名。

  16日  省委发出清匪反霸工作指示,要求:1.必须明确依靠贫雇农,发动群众,与匪霸进行面对面的斗争。2.必须掌握策略,按照阶级成份与罪恶大小分别对待。对罪大恶极的当匪、通匪、济匪、窝匪的恶霸地主与大恶霸富农,经斗争后应予处决,没收财产。但对一般富农、中贫农成分的匪首与济匪窝匪分子,只在政治上严重打击,予以关禁,甚至枪决,退回赃物,而不应没收财产。3.应与清匪收枪、整顿农会、整顿民兵相结合。4.应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

  △  省委发出《关于充分发动群众进行土改的指示》。强调土改全过程必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发动群众,斗倒地主阶级。土改结束后,要动员群众制定生产计划。

  18日  省总工会筹委会转发全国先进班组东北第五机器厂马恒昌小组向全国工人发出的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挑战书,号召全省工人积极响应,向马恒昌小组应战。到5月初,全省已有76个工厂开展劳动竞赛,有64个小组响应马恒昌小组的挑战。

  27日  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在南宁举行会议,决定在31个县进行第二期土改试点工作。

  至月底  全省在重点剿匪地区歼匪18.4万人,杀匪首及顽固土匪骨干3.45万人,广西东半部71个县内的股匪全部肃清。

  是月  第四十五军调离广西。

  △  在省人民政府合作工作队帮助下,广西第一个供销合作社在邕宁县五塘乡成立,社员6000余人。

  3月

  5日  湘桂铁路来宾至南宁段通车典礼在南宁举行。铁道部部长滕代远、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和苏联专家托堪达耶夫出席。

  6日  全省贸易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确定1951年贸易工作的方针是面向农村,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中心任务是大力组织土产品运输,打开销路,进一步团结私商,组织城乡物资交流。

  10日  梧州至香港水上航线复航。

  11日  为配合剿匪反霸宣传,省电影队第三分队进入土匪猖獗的瑶族聚居区平南罗香、马练、同和等地,放映《大西南凯歌》、《红旗漫卷西风》、《新中国的诞生》等影片。瑶胞第一回看上电影。是年,省电影队还随省慰问团到东兰、万冈、凤山、百色等革命老区和三江、龙胜、大苗山、河池、南丹、都安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放电影。

  15日  省第一次卫生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决定在条件较好的医院建立13个医士学校,培养中级卫生人员;卫生防疫工作以防治天花为重点,大力推行种痘。

  16日至26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第四次高级干部会议,总结清匪反霸工作,确定今后工作方针任务。会议决定以16个团的兵力进剿柳北、桂西北和百色地区股匪,以6个团留于大小瑶山及周围地区。除正在重点剿匪的地区外,全省工作重心是继续发动群众,深入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  广西东半部各县开展清匪反霸斗争。至5月底,基本肃清散匪,共捕恶霸匪首7万余人,处死3000余人,土匪投降自新1万余人,收缴枪20多万支。

  31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贯彻春耕生产十大政策命令》,号召全省人民贯彻中南军政委员会颁布的1951年春耕生产十大政策,全力搞好生产,争取增产1成。春耕生产十大政策是:保护农民既得果实;减租退押,清理旧债;保证田地谁种谁收;借贷自愿,雇工自由;畅销土产,贸易自由;奖励多种棉、麻、烟、桐;保护耕畜,奖励养牛;保护山林,奖励植树;组织互助,推广合作;奖励勤劳,争取丰收。

  是月  省文教厅在南宁召开全省第二次教育工作会议,决定1951年在继续进行教育恢复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中等教育,积极开展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

  春  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等市工商业者举行集体纳税游行,提前纳完税款,受到省政府、中南军政委员会嘉勉。

  △  第一期土改,即全省土改试点工作,在桂林、平乐、容县、柳州、宾阳5专区的17个县、2507个乡、409万人口的地区展开,5月结束。

  4月

  2日  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清匪反霸减租退押政策十项具体规定》:继续组织群众进行反霸,推翻反动地主统治;对恶霸地主的财产,除被判处死刑并批准没收财产者外,一般不没收财产;对潜伏的匪徒,限令向当地政府自新,给予宽大处理;押金不论何种形式,必须全部退还农民;退押必须发动全部农民;政府与军队工作人员和其他革命工作人员,家属欠有农民押金和未减(退)租者,必须按规定减(退)租,将押金退还农民;凡减租退押涉及城市工商业者,应通过城乡联络站协同处理;减租退押均不得将田地、山岭、房屋、耕牛、农具、家具变卖或以之抵押;反霸与减租退押的果实应很好用于生产;解决农民生产困难。

  6日  《广西日报》报道:为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困难,1951年,全省发放农业贷款92万元,比1950年增加近7倍;贷粮36000公斤,比1950年增加3倍以上。

  △  宜山军分区4个团进剿天峨、南丹股匪。至5月底,歼匪9000余人。

  15日  省委代理书记陶铸在省直属机关全体干部抗美援朝运动动员大会上作报告,号召团结全体爱国人民,开展抗美援朝运动。

  △  人民解放军第五十三军指挥6个团,会同云南、贵州军区部队,进剿盘踞在百色地区的股匪。至5月底,歼匪1.5万人。

  20日  解放军6个团的兵力分别进剿柳北地区的四十八弄和九万大山区股匪。至4月10日,结束会剿,歼匪7000多人,击毙桂中军政区司令官何次三,活捉副司令兼一二八军军长何天雷。

  25日  省委发出通知,庆祝全省剿匪胜利。通告指出:在全国基本解放以后,广西匪患迁延之久,为害之烈,远超过其他各省。上年10月进行重点剿匪以来,消灭全省股匪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此后的首要任务是发动群众进行清匪反霸,减(退)租退押,镇压反革命分子,开展抗美援朝运动,推动春耕生产。

  29日  全省土产产销会议在南宁结束。会议提出推销土产的总方针;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公营私营团结起来,以扩大土产内销为主,结合有利外销。会议决定成立广西土产产销委员会,作为研究指导推销土产、扩大城乡物资交流的常设机构。

  30日  广西军区向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报告,剿灭股匪的任务已基本完成。

  是月  广西军区负责人调整:司令员李天佑,政委张云逸,副司令员卢绍武、曾国华,副政委莫文骅。

  △  20个县发生牛瘟。各县立即成立畜疫防治指挥部或委员会,统一领导防治牛瘟工作。至1952年,全省共为200多万头牛注射了疫苗。

  5月

  1日  全省各地有396万人开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并举行抗美援朝示威活动。

  △  广西军区司令员李天佑发表《庆祝剿匪胜利,巩固剿匪胜利》的广播讲话,指出全省已基本消灭了股匪,共歼匪374464人,歼俘匪首90%以上,只有近贵州、云南两省交界的9个县部分地区,尚有残匪。全省重点剿匪基本结束后,需进行全面的清匪工作。

  9日  省委召开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征求对过去半年和今后工作的意见。到会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士35人。省委代理书记陶铸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14日  政务院批准,广东省钦廉专区(含钦县、灵山、防城、合浦4县)和北海市(地级省辖市)委托广西省代管;广西省平乐专区所辖的怀集县,委托广东省代管。

  15日  据统计,全省92个市、县(城区)、285个区均建立了人民武装部,858个乡建立了民兵中队部。

  16日  毛泽东主席致电广西军区,对广西歼匪成绩表示“甚慰”。“尚望鼓励剿匪部队继续进剿,歼灭一切残匪”。

  21日  中国交通银行南宁支行成立。26日起,逐步接办基本建设资金拨款和监督使用业务。

  23日  省协商委员会、省民政厅和省委统战部,联合邀请柳州专区苗、瑶、侗、壮各民族代表79人,到省会南宁参观,并举行各种座谈会。历时10天。

  27日至6月1日  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在南宁举行第二次会议,到会委员62人,列席代表230人。会议着重讨论减租退押、清匪反霸与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等问题。

  29日  以李天佑为团长的省党政军慰问团,赴右江革命老根据地慰问烈、军属。

  △  南宁、桂林、柳州、梧州4市和部分城镇学校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踊跃购买公债,捐款购买飞机大炮。两次掀起参军参战高潮,出现父送子、妻送郎上前线景象。据不完全统计,全省仅报名要求参加军政干校的青年工人和学生就有2.8万人,超过招生计划12倍。南宁有7万多人参加世界维护和平大会和中国保卫和平大会发起的和平签名运动,并示威游行。

  6月

  2日  省人民政府邀请列席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举行民族工作会议。陈漫远在会上指出:开展民族工作的方针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合理执行贸易政策,发展文教卫生建设,提拔民族干部,依照兄弟民族意见处理各地区的匪首。

  10日  韦拔群烈士的遗骨移葬东兰县烈士陵园,省委、省人民政府、广西军区派覃士冕为代表前往主祭。

  18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颁布广西统一木材采运供需办法的指示》,规定木材采伐、调拨、供应均统一管理,列入计划。

  25日  省农林厅在南宁召开首次全省农林专业会议,着重研究农林生产和扩大农林场所的示范作用等问题。

  27日  中共中央批准中共广西省委由18人组成,张云逸任书记(休养),陶铸任代理书记,陈漫远、何伟任副书记,李天佑、刘随春、乔晓光、曾国华为常委。免去莫文骅、李楚离、黄永胜、雷经天等11人在广西省委担任的职务,分别上调中央、中南局或率军离开广西。

  △  省人民政府颁发《广西省特种消费行为税稽征办法》,对税目税率和开征地区等作了规定。

  是月  省文教厅组织教育行政干部、中学校长、教11人,随中南6省教育参观团赴东北,参观学习苏联使用新教材、新教法的经验。

  △  以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为团长,费孝通、曹孟君、马杰、熊寿琪为副团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到达广西,代表党中央、政务院、毛泽东主席慰问广西各族人民,调查了解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发放慰问品,并赠送毛泽东主席亲自题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锦旗。9月26日,访问工作基本结束。

  7月

  6日  省人民政府主席张云逸发布命令,接办外国教会开办的思达、锡安、道生、小乐园等医院。11月中旬,根据省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决议,梧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思达医院改为梧州市工人医院,桂林市人民政府决定将锡安医院改为桂林市工人医院。

  7日  广西组建抗美援朝志愿医疗手术队第二队,由省立人民医院和南宁市人民医院等医疗单位的25名医务人员组成。

  9日  经政务院同意,梧州、郁林两专区合并为容县专区,原郁林专区的贵县划归南宁专区。  

  11日  《广西日报》报道:3月以来,全省有9个专区48个县发生轻重不等的灾荒,其中以钦廉专区各县较为严重,灾民达42万人,约占全专区人口的四分之一。4、5月间,该专区有20多万人因缺粮,以野菜、山薯、芭蕉根、草根充机。宜山专区有灾民16.3万人,百色专区有17.5万人,南宁专区有48.3万人。各地并有个别饿死人现象发生。经过退租退押和政府救济,全省各地基本战胜灾荒。

  22日  广西组成反对美国侵略台湾、朝鲜运动委员会,并开始宣传周活动。桂林、柳州、南宁、梧州等市举行群众游行示威。9月以后,宣传运动扩展到全省农村。

  23日  南宁至镇南关段铁路工程最大的材料集中地——南宁材料厂炸药库,发生敌特纵火造成爆炸事故,死亡13人,重伤71人,轻伤153人,毁坏房屋60间,受灾42l户、1781人,经济损失近8万元。事故发生后,中央人民监察委员会及省有关部门派员到现场调查了解,安置受害职工和居民。省委副书记何伟要求全省军民提高警惕,接受教训,进行安全技术普查,健全管理制度。9月,中南军政委员会劳动部通报了这一爆炸事故。

  24日  省人民政府制定《广西省使用牌照税稽征暂行办法》,规定对原纳吨税的本国船舶一律改征本税,对机动车船牌照税改为按季征收,调整了税额,并分别按不同车、船种类指定开征地区。

  30日  横跨漓江、连接桂林市东江地区与市中心的解放大桥竣工,是日举行通车典礼。

  是月  越南在南宁、桂林分别开办育才学校(越方称中央学社区)。这些学校是毛泽东主席应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的要求,同意建立的。

  8月

  1日  广西军区在南宁召开第二次庆功大会。出席的有广西军区部队代表330人,第二十一兵团、第四十五军代表183人,民兵代表35人。

  18日至29日  省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215人,列席代表70人。他们代表全省60多万职工、1489个基层工会和102149名工会会员。大会总结一年来全省工会工作,动员广大职工开展民主改革运动,并选举产生省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和经费审查委员会。省委副书记何伟兼任省总工会主席。1953年8月1日,省总工会改称省工会联合会。

  19日  经省人民政府报政务院备案,广西第一个县级民族自治地方——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成立,以原龙胜县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55年9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称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县。1956年12月,改称龙胜各族自治县。

  是月  大瑶山民族代表会议在金秀村召开,到会代表246人。会议通过谈心和磋商,解决了瑶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矛盾和纠纷,签订了《大瑶山团结公约》,并按当地习惯将公约刻在石碑上,立于为此兴建的团结亭中。

  △  省文教厅在南宁召开中等教育研究会,各专区、市、县中等学校校长、教导主任及各专区、市文教干部209人参加。会议介绍参观东北教育情况及使用苏联新教材、新教法的经验,决定南宁中学、南宁市一中、桂林中学、博白中学4所学校为试用苏联教材的重点学校。

  △  省文教厅在南宁创办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次年改为工农干部速成初等学校。

  9月

  10日至26日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研究土地改革问题,要求各级领导放手发动群众,把土地改革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争取1952年内基本完成。会议选举产生中共广西省委员会,委员37名。会后,有2.5万多名机关干部和知识分子到农村参加土改。

  15日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土改工作团第二分团310人到达南宁,参加广西土改,其中有不少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

  17日  省人民政府发布有关林木管理的指示,要求省、专区、市分别设立林木管理委员会,根据上级统一计划,负责拟定本区域有关林木的养护采伐供应计划,审批本区域民用木材的供应调配;执行林木的采伐调拨供应计划,凡国营或省营工矿、交通、铁路以及省直机关的建筑用材,统由省林木管理委员会审查批拨。

  19日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为扶持各地农村土改后发展农业生产,将1952年农贷提前于1951年冬发放,计农田水利贷款100万元,粮食生产贷款78万元,耕牛贷款56万元,农具贷款16万元,共计250万元。

  26日  《广西日报》报道:全省近400万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1000万人口的地区实行了减租退押。

  月底  以部队为主的大规模军事剿匪结束。在1年零7个多月剿匪作战中,共歼匪特武装42.9万人。

  是月  全省第一个县供销合作社——-苍梧县供销合作总社成立。

  10月

  1日至11日  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92人。会议听取中南军政委员会代表陶铸关于《为加速新广西的建设而奋斗的报告》,陈漫远副主席关于《一年来政府工作与今后任务的报告》,讨论了农村土改,以及配合农村土改搞好城市民主改革等问题;号召各阶层人民紧密团结,投身到土改运动中去,彻底摧毁封建剥削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努力建设新广西。会议补选何伟、杨东莼为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

  27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照顾各地少数民族的负担办法的指示》,规定大瑶山、全县东山、万冈西山等特别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1951年农业税全免;其他专区、县少数民族聚居地区,1949年、1950年未征公粮,而1951年群众交纳农业税仍很困难的,亦由县人民政府提出减免意见,逐级报省批准执行。

  29日  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结合土地改革做好民主建政工作的指示》,强调土改中应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建设人民民主政权,以便达到彻底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目的,使全省1800多万人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彻底翻身,发挥人民当家做主的作用,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  由柳州市人民政府投资,私营中亚、中孚、广州3个烟厂组成公私合营联合烟厂。

  是月  第二期土改在柳州、宾阳、平乐、容县、钦州、宜山、崇左、百色等专区的46个县、3736个乡、773万人口的地区展开。次年6月底结束。

  △  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在南宁成立。

  △  据统计,1月至10月,全省有52个县发生天花,9923人患病,死亡1938人,病死率19.5%。省防疫大队诊病18686人次。印发防治天花手册数千本,种痘数十万人次。

  10月至1952年末  全省进行清匪反霸,清出散潜匪9421名。历时3年的剿匪斗争结束。

  11月

  7日  湘桂铁路来宾至镇南关段全线通车典礼在南宁举行。铁道部部长滕代远、衡阳铁路局局长郭维城出席。

  9日  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今冬明春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指示》,确定1951年冬1952年春少数民族地区工作以民族民主建政与恢复发展生产为中心,结合培养干部、组织生产救荒、发展贸易、改进卫生文教工作等,以提高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改善人民生活。指示提出,争取在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完成3个县的区域自治及20多个区乡的区域自治;少数民族地区1951年冬1952年春一般不实行土改,亦不进行反霸,除少数民族中存在的极不合理的制度通过代表会议予以革除外,应以团结各阶层人民,努力恢复发展生产为主;对于苗、瑶、侗少数民族的货物税、公粮,应根据实际情况减征或不征;积极培养提拔少数民族干部;积极恢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教育,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保健工作。

  23日  经政务院第一百一十二次会议通过,任命覃应机为省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30日  中共中央调陶铸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四书记,由陈漫远主持广西省委工作。

  是月  根据中央指示,从北京农业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广西大学抽调的200多名农林专业师生,深入合浦、钦州、防城、灵山、浦北、陆川、龙津等县进行橡胶宜林地调查、勘测和设计。至1952年7月,共完成195万亩植胶地调查勘测设计任务。

  12月

  1日  省首次民族工作干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总结两年来的工作,确定1951年冬和1952年少数民族工作的总任务是发动少数民族群众,搞好民族区域自治或民族民主联合政府,开展生产运动,以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加强民族团结。

  5日  省委第五次扩大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决定结合土地改革与城市民主改革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和增产节约运动。

  12日  由梧州市人民政府投资12万元,私营南洋糖厂自筹6万元,设备折价6万元,公私合营梧州糖厂成立并恢复生产。

  20日  省人民政府、省协商委员会在南宁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省增产节约委员会,由陈漫远任主任,李任仁、贺希明、刘随春任副主任。次日,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大张旗鼓进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

  △  广西党政军负责人到南宁火车站,欢迎以田汉、千家驹、阳翰笙为团长,胡绳、曹孟君、茅以升为副团长的全国政协土地改革工作团第十八、二十、二十一团,共300余人,到广西参加土改。

  是月  柳州帽合机场修复工程竣工,机场占地面积扩大到600余公顷。

  冬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桂林分会举办畜牧兽医展览,介绍牧畜良种、兽医防疫和人工授精技术等,参观者5万人次。

  下半年  按照省委的部署,开始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城市进行民主改革,并逐步扩大到各县城、圩镇。城镇民主改革主要是放手发动群众与各种封建把头进行坚决斗争,废除工头特权和一切压榨、奴役工人的罚规,建立劳动保护制度,取缔反动会道门和封建帮会组织,取消旧街、镇、甲长制度;改革企业的领导机构,建立有工人代表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和职工代表会,整顿工会组织,提拔、吸收在工人群众中有威信的先进分子参加民主管理。

  △  省商业厅根据有关指示,先后调整中白米、食盐、油脂油料、面粉销价和稻谷、桐油、茶油收购价。

  △  广西军区负责人调整,司令员李天佑,政治委员张云逸,副司令员卢绍武,副政治委员刘随春。

  年末  广西军区辖10个军分区、4个警备司令部和21个主力团、7个独立团、98个县大队、军政干校及直属部(分)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云逸,副司令员李天佑、曾国华,副政治委员莫文骅。

  是年  广西中苏友好协会、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委员会广西分会成立。

  △  大批侨居东南亚的华侨回乡定居,参加土改,分田分地,其中由马来亚回乡的容县籍华侨就有2613人。

  △  兴安人民大规模修缮灵渠,修整崩破的堤坝,堵塞渗漏,清除淤泥,发挥千年古渠的作用。

1952年

  1月

  19日  省人民政府发布公告,号召工商界配合机关、企业开展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运动(即“三反”运动),开展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偷工减料和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坦白与检举运动(即“五反”运动)。

  21日  全省土改复查试点工作开始,在第一期土改的16个县的22个乡进行。

  24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展合作社工作及农业生产互助的指示》,指出土改后,农村的生产力与购买力必将普遍提高,各地要在农村与城市有计划地开展供销合作社和农业生产互助工作。

  是月  中国农工民主党广西省工作委员会在南宁成立,主任委员丘辰。

  2月

  1日  中南区农业劳动模范表彰会议在武汉召开。广西有生产劳模10名、模范工作者4名受表彰。

  上旬  省委在南宁召开反贪污运动会议,决定在全省开展反贪污运动,要求领导带头,把运动搞深搞透。23日,《广西日报》报道:各专区、市(缺桂林专区和桂林、北海市)已查出贪污分子353名,其中贪污1万元以上者72名。

  是月  “五反”运动在南宁市开展,取得经验后,柳州、桂林、梧州于6月初开展,7月结束。

  △  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派语言学家袁家骅等人组成工作组,会同广西有关人员对壮语进行调查研究。

  △  省农林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提出1952年农业生产方针:开展爱国主义增产运动,以粮食生产为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完成增产粮食1成、全省总产达到46亿公斤的任务。

  △  中越开放边境市场,允许双方边民到对方的边境集市交易。

  3月

  7日  省西江文理学院并入广西人民革命大学。

  8日  经政务院批准,原属广东省的钦州专区(含合浦、钦县、灵山、防城4县)及北海市,正式划归广西管辖;原属广西省的怀集县正式划归广东省管辖。

  14日  中央人民政府、中南军政委员会和省人民政府拨款809万元,用于广西少数民族的生产和救济。当时全省少数民族缺粮人口有56.25万人。

  19日  中央民族学院广西分院在南宁开学。第一期学员152人,其中女生18人;瑶族63人,苗族22人,壮族11人,侗族9人,毛南族4人,回族3人,彝族3人,余为其他民族。主要培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和土地改革所需要的各民族基层干部。次年2月,该校改称广西省民族学院,由省委第二书记陈漫远兼院长。

  春  广西著名农业劳动模范、全县人蒋在球,参加中国农民代表团,到苏联参观访问。

  3月至9月  美蒋飞机入侵广西107起,121架次,侵扰范围达4市、43县。这些飞机除侦察、撒布大量反动传单外,还空投苍蝇、黄蜂、小白虫、蚱蜢、蜻蜓、蚂蚁等昆虫。在150件可疑昆虫中,有62件含病原菌,严重影响广西各族人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4月

  7日  省人民政府副主席陈漫远对省直机关干部作动员报告,布置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10日  省防疫委员会在南宁成立,由陈漫远兼主任委员,省党政军领导参加。下设组织计划、疫情诊断、宣传教育、交通运输4组,负责反细菌战和组织发动爱国卫生运动。之后,全省5个市、7个专区、73个县都成立防疫委员会,并建立防疫队。

  23日至28日  省委第六次扩大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决定:土改已完成的地区应明确“组织起来,开展互助合作运动”的方向,在1952年内将20%的农村劳动力组织互助组,主要是季节性小型换工组。

  是月  天主教桂林教区美国籍神甫青培德因犯有造谣、通匪、济匪等罪,被人民政府驱逐出境,教务工作由中国神甫马凌云负责。是年,因进行反共活动,被人民政府驱逐出境的还有天主教南宁总主教区法国籍主教沈士杰、法国籍神甫纪百禄,北海教区法国籍代主教古右道、法国籍神甫白理爱因等。

  5月

  10日至6月5日  省委宣传部与省土地改革委员会在南宁联合举办广西土改展览。该展览用实物、绘画、雕塑、文字、图表等形式,宣传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及土改的正义性、合理性。观众达18万人次。

  28日  大瑶山瑶族自治区成立,县级,以原荔浦、蒙山、武宣、象、桂平、平南等县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55年8月26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称大瑶山瑶族自治县。

  6月

  1日至14日  全省财政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决定1952年在不放松收入的原则下,加强支出管理,厉行增产节约,严格执行财政制度和财政纪律;在全省建立完整的县一级财政制度,专署代表省进行检查监督。县财政不得任意开征新税,更不准任意摊派、捐募。

  4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有地委书记参加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县区整顿干部队伍工作。各地整干工作8月结束,参加整干的有35782人,其中党员4559人,团员8283人。根据严查宽办的方针,在党员干部中,受党纪处分272人,占参加整干党员数的5.97%;在干部中,受行政处分835人,占参加整干人数的2.3%,受刑事处分154人,占参加整干人数的0.43%。据不完全统计,在整干中发展新党员1352人,发展新团员1515人,提拔县区级干部2290人。

  8日  省委、广西军区在《关于目前人民武装建设的几个问题》中,明确规定人民武装建设的方针及民兵的主要任务。要求年内将60%至80%的青壮年发展到民兵队伍中;]953年全省普遍实行民兵制,年满16岁至30岁的男性公民,身体无残疾者均应参加民兵。

  13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夏季生产的指示》,要求做好救灾度荒工作,抓紧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日至25日  省第二次民族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确定下半年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民族区域自治,发展生产,搞好民族团结。

  是月  第三期土改开始,在全省397万人口中开展,同时对第二期土改进行复查。至年底,除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外,全省土改运动基本结束。

  上半年  全省扑灭牛瘟,结束了牛瘟在广西发生的历史。

  7月

  12日  《广西日报》报道:6月中旬以来,全省发生严重旱灾,除钦州专区外,已有52个县的200万亩田缺水。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各地停止整训干部及土改工作,全力抗旱,并组织5个工作组指导抗旱。

  15日  省委、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下半年开展本省民族区域自治工作的几项指示》,决定在1952年下半年,三江、大苗山、隆林各建1个县一级的民族自治区,防城、上思、镇边各建1个区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并对工作方法、步骤、组织领导机构等作出规定。

  17日  中共中央同意肖一舟参加中共广西省委常委。

  18日  中共中央调省委副书记何伟任广州市委第二书记。

  23日  省委发出关于完成第三期土改任务的指示,强调土改要与生产相结合,做到运动与生产两不误,个别发动与集体发动相结合,发动与斗争相结合,自下而上的发动斗争与自上而下的政治攻势相结合。

  下旬  省委在南宁召开城市工作会议,研究解决“五反”运动中存在的问题。会议强调加强政策宣传,打破私商顾虑,鼓励合法经营。

  是月  省文教厅在南宁召开各专区、市文教科、局长会议,传达中南教育部推行“速成识字法”会议精神,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祁建华的速成识字法,开展扫盲运动。截至10月中旬,全省共办141个扫盲试点班,有7721人参加学习。

  △  省民族卫生工作队在南宁成立,队员39人,主要任务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山区开展巡回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至1957年,该卫生工作队先后到罗城、环江、巴马、都安、隆林、西林、龙胜、恭城、三江、大瑶山等29个县(自治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疟疾、性病等防治工作,并培训卫生员、接生员、抗疟员。

  △  根据政务院的统一部署,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开始统一供给制、工资制标准,实行一职数级、上下交叉的职务等级制,均以工资分为计算单位。工资标准共分29个等级。广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的最高工资标准为1066分,最低为85分。

  8月

  1日  中共中央同意陈漫远任省委第二书记,李天佑任第三书记,乔晓光任第一副书记,谢扶民任第二副书记。第一书记张云逸休养。

  3日  中共中央同意覃应机、贺亦然、谭甫仁、卢绍武参加省委常委。

  6日至16日  全省物资交流大会召开。省内9个专区、5个市的代表,华北地区和浙江、贵州、湖南、上海、汉口等省、市22个单位的代表,共634人参加交流大会,成交额达3753万元。

  11日  南宁市在全省率先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享受公费医疗的范围是:政府(不包括乡村)及所属事业单位的国家工作人员,公立学校教职员工,土改队、民政队、整党队等工作人员。经费为每人每月2元,由各级卫生部门掌握使用。年末,全省普遍实行公费医疗制度,享受公费医疗有18.3万多人。次年,乡干部、大专院校学生开始享受公费医疗。

  △  政务院批复同意,龙州专区改称崇左专区,原属龙州专区的镇边、靖西、德保等3县,划归百色专区管辖;南宁专区改称宾阳专区,原属南宁专区的都安县,划归宜山专区。调整以下行政区划:裁撤万冈、西林、修仁、义宁4县,原万冈县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凤山、东兰、田东、田阳县管辖;原西林县行政区域分别划归田西县、西隆县,同时田西县改名田林县,西隆县改名隆林县;原修仁县行政区域分别划归荔浦县、鹿寨县;原义宁县行政区域分别划归龙胜县、灵川县。凭祥、明江、宁明3县合并置镇南县;雷平、万承、养利3县合并置大新县;龙茗、镇结、向都3县合并置镇都县;左县、崇善县合并置崇左县;上金、龙津2县合并置丽江县;扶南、绥渌、同正3县合并置扶绥县;那马、隆山2县合并置马山县;敬德、天保2县合并置德保县;凌云、乐业2县合并置凌乐县;平治、果德2县合并置平果县;思恩、宜北2县合并置环江县;贺县、信都2县合并仍称贺县;中渡、榴江、雒容3县合并置鹿寨县;合浦县析出北半部置浦北县。

  △  政务院批准,设立隆林各族自治区,县级,以原隆林县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53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隆林各族自治区更名隆林各族联合自治区。1955年9月2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称隆林各族自治县。

  25日至9月3日  省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94人。省委副书记乔晓光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通过《广西省民主妇女联合会组织章程》和贯彻婚姻法的决议,选举产生省民主妇女联合会,邓戈明任妇联主任。

  9月

  8日至20日  省合作事业管理局在南宁召开全省第一次合作工作会议。当时,全省已建立5个专区联合社筹委会、3个县联社、209个基层社,基层社共有社干部1830人,社员127万余人。陈漫远在会上作《明确合作社的方针、政策和任务,积极开展农村供销合作社运动》的报告。

  18日  广西人民出版社在南宁成立。

  23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认真贯彻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的指示,要求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市成立劳动就业委员会,以市长或副市长为主任委员;专区、县、区、镇的失业工人、失业知识分子由工会和文教部门负责,其他社会救济由民政部门负责,农村由农会负责。

  是月  省财委编制《1953年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计划(草案)》。1953年计划的主要指标是:地方工业总产值4220万元,比上年增长32.7%。地方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257.5万元。主要项目有南宁电厂、合山煤矿、东南金矿、宜山锰矿、桂平锰矿、贵县糖厂、柳州烟厂、梧州松脂厂等。粮食产量55.36亿公斤,比上年增长12.97%。第一个五年(1953—1957年)计划(草案)是:1957年地方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总值)13.02亿元,为1952年的4.09倍。地方工业基建投资五年合计16641.2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6559万元。1957年粮食产量74.24亿公斤,为1952年的151.5%。

  △  省文教厅决定在南宁、桂林、柳州、梧州4个市的小学,从秋季开学的一年级起实行五年一贯制,取得经验后逐步向全省推行。

  10月

  1日  南宁市人民邕剧团首演配合“反霸”斗争的现代剧《红布恨》,连演50多场。省戏曲改进会特颁发“为贯彻戏曲改革方针而努力”的锦旗。

  6日至11月14日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桂剧《拾玉镯》、《抢伞》两个剧目参加演出,演员尹羲获一等表演奖,获二等表演奖1人、三等表演奖2人。《拾玉镯》获演出奖,后被摄制成戏曲电影片。

  23日  省商业厅在南宁召开第一次民族贸易工作会议,提出努力扩大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网,积极建立与发展国营贸易机构,扶持合作社发展,团结私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贸易工作,帮助少数民族人民经营商业,恢复和建立定期的圩市日;积极培训与各族人民有联系的贸易干部;对有发展前途的土特产采取扶助与保护的方针;照顾私商的合理利润,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商业。

  23日至28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全省城市工矿工作会议,决定抓紧开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工矿企业以生产改革为基本内容,城市抓紧物资交流工作,物资交流的重点放在圩镇。

  26日  中央军委民航局在南宁机场建航站,并正式开通解放后广西第一条航线,往返于广州一南宁一昆明,每周1班。

  是月  广西黄牛人工授精试点工作组在桂林畜牧试验场成立,选择临桂县的良丰、会仙、周家和大联等8个乡开始工作,采用荷兰、杰西、短角及爱尔夏4个品种的公牛精液为本地92头母黄牛配种,受胎率为23.4%。次年复配母黄牛93头,受胎率达70%。

  10月至12月  省戏曲改进委员会委托柳州市文教局举办两期艺人训练班,共96人。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以提高艺人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及业务技能,探索地方戏曲改革的道路。

  11月

  26日  大苗山苗族自治区成立,县级,以原融、罗城、三江县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55年9月30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称大苗山苗族自治县。

  是月  全省扫盲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布置当年冬完成19万人的扫盲任务,其中农民16万人,职员和工人3万人。

  12月

  3日  三江侗族自治区成立,县级,以原三江县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55年9月1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改称三江侗族自治县。

  4日  据统计,是年全省65个县有螟虫、稻苞虫和稻瘿蚊等虫害发生,受害面积1000多万亩,损失粮食0.5亿公斤以上;全省动员680多万人次,对受害农田进行防治,捕杀各种害虫85万公斤,防治面积620多万亩,挽回稻谷损失4750万公斤。

  6日至9日  桂西壮族自治区首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南宁举行。参加会议的有壮、汉、瑶、苗、侗、倮倮、毛南、仫佬、仡佬、回、水家等民族的代表,共776人。会议遵照党中央的民族政策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并拟订自治区的施政纲要。覃应机(壮族)当选为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谢鹤筹(壮族)、冯寿天当选为副主席。委员29人。谢扶民当选为自治区协商委员会主席。桂西壮族自治区机关驻南宁,辖宜山、百色、邕宁3个专区34个县。壮族有525.7万人,占总人口的62%,其他少数民族占7%,汉族占31%。

  17日至24日省二届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代表825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陈漫远副主席关于《一年来政府工作与今后任务》的报告等,选举产生了省人民政府委员会。张云逸当选为省人民政府主席,陈漫远、李任仁、肖一舟、覃应机(壮族)、陈此生、莫乃群等6人当选为副主席,委员39人。会议还选举产生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

  24日  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委员88人。会议选举产生主席张云逸,副主席陈漫远、谢扶民、陈此生、莫乃群、杨东莼。

  25日至次年1月3日  省人民政府召开教育工作会议。陈漫远副主席在《国家建设和教育工作者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广西3年来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52年末与1950年7月相比,小学校增加1.5倍,小学生增加5倍;中学生增加1.3倍;中等技术学校增加2倍,中等技术学校学生增加3.9倍。今后教育工作的方针是着重进行整顿、巩固和提高。强调向苏联学习是改进和提高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学习要从实际出发,反对硬搬乱套、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会议作出《关于贯彻执行1953年教育工作的决议》和《关于师范教育的决议》。

  是月  平桂矿务局电厂工人、劳动模范陈兆毅改进该厂一、二号透平机锅炉,每年可为国家增产节约24万多元。中南区工业部特发给奖金1800元。

  △  基督教外国差会及其在广西的外国传教士全部撤离,教务由中国神职人员管理。

  是年  广西的自来水、电力、原煤、有色金属等产业,全部或大部由国家经营。国家并掌握了铁路、银行、邮电和对外贸易,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

  △  全省在爱国卫生运动中涌现出49个模范单位,42个模范个人,72个模范卫生工作者。大苗山苗族自治区雨蒲乡雨玉村被评为全国乙等卫生模范单位。

  △  全省受水灾面积70万亩,受旱灾面积208万亩,损失粮食10918万公斤。因水灾倒塌房屋4318间,淹死260人,淹死牲畜810头。

  △  据统计,1950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14.7%、27.8%、11.8%。

  1952年至1954年  人民政府根据天主教徒的揭发和要求,先后在桂林、柳州、南宁、北海4市及全县、兴安、荔浦、贺县、平乐、平南、容县、北流、郁林等9县明令取缔反动组织圣母军。经过宣传教育,广西天主教参加圣母军的700多名教徒全部声明退出。圣母军解散。

1953年

  1月

  3日  中共广西省委边防委员会在南宁成立,李天佑任主任委员。

  8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开放中越边缘地区小额贸易的指示》,并对边缘地区小额贸易管理办法作了具体规定。

  13日  省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在南宁成立,遵照中央关于速成识字法不宜在农村分散环境中大量推行的指示,把扫盲任务缩减为5.57万人。2月,又将扫盲任务缩减为3.48万人。

  20日  广西边境首批开放镇南、水口、岳圩、平孟隘、平而、爱店等6个口岸。

  22日至30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扩大会议,提出农业生产的总方针:变个体为集体,变旱田为水田,变一季为多季;争取5年消灭水田旱灾,10年绿化广西大部分地区。会议讨论并制定了有关政策:1.宣布已完成土改的地区,不再复查,停止追地主余粮;2.发放土地证,固定所有权,不再调整耕地,地主在土改后的劳动所得,不得没收;3.借贷自由,利息由双方自定;4.雇工自由,工资由双方议定;5.相对固定农民的负担,不准乱使用劳动力,严格控制对农民的税收。

  25日至2月1日  省合作事业管理局在南宁召开全省合作社第一次内部物资交流大会,同时部署业务工作。本次交流会成交购销总额为779.4万元。

  2月

  7日  国营广西轮船运输公司梧州分公司职工试行驳船拖带航行西江成功,使船泊载重量大大提高。

  上旬  省委在南宁召开专门会议,决定在全县、贺县、岑溪试办农业合作社,并抽调41名干部负责办社工作。

  11日  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水利工作的指示》,要求把水利工作当作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掌握兴修水利的季节性;继续以修群众性小型水利为主;加强技术指导;大力推广脚踏、手摇抽水机;以修水库为中心;克服宽打窄用及官办思想,反对浪费;加强管护工作;大中型水库逐步实行经济核算制。

  21日至3月5日  全省第一次民间文艺观摩会演大会在南宁举行。桂林、宜山、平乐、钦州、容县、百色、邕宁7专区,桂林、柳州、南宁、梧州、北海5市及大苗山苗族自治区等13个代表队参加会演,163名壮、汉、瑶、苗、侗族民间艺人演出了22种艺术形式的84个节目。此为解放后全省群众文艺的首次盛会。

  25日至3月6日  省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优秀互助组、优秀丰产模范、优秀专业模范的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号召全省农民积极组织起来,开展爱国丰产运动。会议通过了《给毛泽东主席的致敬电》,发出了《告全省农民书》。

  是月  省委发出《关于贯彻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的指示》,要求全省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全体干部,坚决开展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违法乱纪的斗争。在工作中贯彻“边反边建”、“边查边解决”的做法,对犯有严重错误的人要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2月至5月  全省有20多个县发生虫灾,主要是粘虫、稻纵卷叶螟、玉米铁甲虫、竹蝗等。其中,柳城、柳江、石龙、宜山、融安等县,粘虫在山岭上相继大发生。柳江县害虫分布面积达2万亩,平均每平方尺虫口密度多的达40头至60头,山上杂草被吃光,山岭附近的小麦、玉米、烟草部份受害。

  3月

  5日  中共广西省桂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在南宁正式成立,辖邕宁、宜山、百色3个地委,第一书记谢扶民,第二书记覃应机。

  △  经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位于中越边界的镇南关改名睦南关,1965年又改称友谊关。

  10日  省人民政府发布布告,指出全省土地改革运动已基本完成,土改复查亦将结束,今后广大农村的工作方针与任务是巩固土改胜利成果,进一步团结各阶层人民,安定生产秩序,全力发展生产,开展爱国丰产运动,进行经济建设。

  17日、18日  柳州铁路局418名职工志愿赴朝鲜担任运输工作。柳州市医务工作者组成的省志愿赴朝医疗队第四队前往朝鲜。

  是月  柳州机械厂试制成功新式五三型水田犁,在水田畬地都可以使用,受到农民欢迎。

  △  中共中央批复广西省委《关于加强党对教育工作领导的请示》,肯定广西在省、市委宣传部设立学校教育处,调配教育行政干部和学校领导干部,重视各级学校的建党、建团、建队工作,纠正师生过多参加社会活动的混乱现象的做法,并建议地委下面不设学校工作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学校教育工作,一般中等学校配备政治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党员干部担任领导职务,不必另配备干部专管政治工作。

  4月

  3日  美蒋飞机在大明山地区空投6名武装特务,被驻地解放军、民兵全歼。

  5日至11日  省首届工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南宁召开。正式代表192名,列席代表33名。会议补选郭伟人为省总工会主席(兼职)。

  19日至21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市委书记会议,针对厂矿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解决办法:厂矿领导要把生产改革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推广先进经验,开展生产竞赛,大力支持新创造,及时总结奖励;加强工人教育工作,注意培养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行政管理人员。

  23日  政务院批准:撤销百寿县,以其行政区域并入永福县;撤销资源县,以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全县和兴安县;撤销富川、钟山县,合并置富钟县;撤销兴业县,以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贵县和郁林县;撤销天河县,以其行政区域并入罗城县;撤销武宣、象县,合并置石龙县;撤销永淳县,以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横县、邕宁县、宾阳县;撤销镇南、思乐两县,合并置宁明县;撤销迁江县,以其行政区域并入来宾县;撤销万冈县,以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凤山、田东、田阳县;融县因与容县同音,改称融安县;丽江县因与云南省丽江县同名,改称龙津县;合并宾阳、崇左专区,改置邕宁专区,原属崇左专区的上思县划归钦州专区管辖;撤销柳州专区,所属的鹿寨县划归桂林专区管辖,其余各县划归宜山专区管辖;宜山专区的都安县,划归桂西壮族自治区直辖;镇边县改名睦边县。

  是月  省教育厅在南宁召开第一次少数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总结3年来的少数民族教育工作,提出在“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总方针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特别是山区壮族以及苗、瑶、侗少数民族教育,并制订了《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据统计,全省少数民族地区有小学1648所,比1950年的230所增加近7倍;少数民族小学生人数比1950年增加10倍多,中学生人数增加7.4倍。

  △  为满足信教群众宗教生活的需要,省委宣传部通知各地在土改完成地区,教会要求恢复礼拜的,应迅速予以同意。

  5月

  1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农业生产座谈会,针对土改后农民怕改变生产关系的思想,明确全省农村工作的任务主要是全力解决好3个关系,即生产关系、工农关系、干群关系,中心是稳定生产关系。并明确:在未正式宣布土改结束的地区,应尽快宣布土改已经结束;在已结束土改复查地区,要制止乱追余粮、乱抽机动田地的现象,确定土地所有权,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发放土地证,分配好土改遗留果实;彻底解决山林、水利分配和纠纷问题;适当处理旧债,保证借贷自由;固定农民负担,严禁违反政策和强迫命令;要提高群众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21日  中共中央调广西省委第一副书记乔晓光去越南援助工作,调粤东区党委书记郝中士任广西省委第一副书记。

  △  中共中央批复张云逸(离职休养)所任省委书记、省人民政府主席职务均保留,由陈漫远代理省委书记和省人民政府主席。

  27日  省教育厅向教育部报告,确定南宁中学、南宁一中、桂林中学、博白中学、柳州中学、百色中学、廉州中学和郁林高中、梧州高中为全省重点整顿办好的学校,以南宁中学为省重点学校。10月31日又函报教育部,南宁中学更改校名为广西省南宁高级中学。

  30日至6月6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西省首届团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07人,列席代表30人。会议总结3年来团工委的工作,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西省第一届委员会,田心为书记。至年末,全省建立了8000多个团支部,团员发展到12万人。

  是月  省委决定以容县为整顿小学试点县,由省教育厅、各专市县抽调文教干部105人,另师训班学生154人,组成工作队,在容县县委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

  △  中国民主促进会广西省分会筹备委员会在南宁成立,主任委员杨东莼。

  △  位于吴圩至北海公路樟木湾的小董桥建成。全长104米,5孔。该桥是广西解放后建成的第一座钢筋水泥混凝土大桥。

  6月

  1日  广西省桂剧艺术团在南宁成立。1958年3月改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剧团。

  2日  省妇幼卫生工作队在南宁成立,队员30人,主要任务是推行新法接生,普及妇幼卫生知识、训练基层妇幼保健员和接生员。1955年,该队并入省民族卫生工作队。

  9日  省商业厅下达《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品价格方案》的通知。少数民族地区国营商业经营以“不赔不赚,有赔有赚,以赚补赔”为原则。

  30日  根据政务院的决定,广西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此前,曾分两批对全省人口进行调查登记,以提高人口普查的准确性。经统计汇总,1953年6月30日24时,广西人口总数为19560822人,其中男10102541人,占51.65%;女9458281人,占48.35%。

  是月  省教育厅指定桂林、东兰两所民族师范学校各办中级师范班,招收侗、苗、瑶、回、水、仫佬、毛南族初中毕业生。由各县考送。两校实招167人。

  △  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广西分会在南宁成立。省文教委员会主任贺亦然任理事会主席,副省长兼教育厅长陈此生等任理事会副主席。该会具有体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夏  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在都安瑶族聚居地区进行试点工作。

  △  广西省话剧团成立。

  6月至8月  全省少雨,有73个县出现旱象。全省受旱农田623万亩,其中田土开裂158万亩,禾苗枯黄33万亩,禾苗枯死22万亩,晚稻有37万亩无法插秧。桂林专区受灾最为严重,达120万亩,邕宁、平乐专区次之。

  7月

  6日  省委宣传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强调要广泛宣传省委关于稳定农村生产关系的各项措施。同时补充提出:山林未分配者,应以原管原用为基础,按合理与有利生产的原则抽补,迅速分配下去;水利应以“合理互利、彼此照顾”为原则,凡修水利所占用的田地,应由受益者补偿;保护所有权,特别要注意贯彻自由借贷政策,有借有还;土改后的借款应予承认,对地主的劳动所得不得再没收。

  25日  新华社报道:广西拨出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81万多元,帮助少数民族,特别是瑶、苗、侗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

  是月  柳城县小学教师韩世芳自制教具89件,南宁市一中教师黄家光自制教具18件,省教育厅发给奖金以资鼓励。其中“三球仪”教具经中南局和教育部审定,向全国推广。

  △  全省第一次剧团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总结解放以来的戏曲改革工作。

  8月

  9日  《广西日报》报道:全省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中参加签名拥护和平的人数达673.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5.8%。到1952年5月底,全省捐款1280万元,可买战斗机85架,超过原计划4倍多。

  是月  根据中央关于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指示,广西大学文学院、理工学院的理科各系并入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理工学院的工科部分分别并入华中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及军事专科学院。广西艺术学院,调整到中南美专和音专。广西大学的一些专科组成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大学农学院单独成立广西农学院。广西医学院独立办学。通过调整,全省高等学校保持4所,即广西师范学院、广西农学院、广西医学院、广西民族学院。同时,全省各类中等技术学校也进行调整,学校数和招生数减少,在校学生数增加。普通中学、全省私立中学全部由国家接办。部分专区、县师范学校规模过小的调整合并。

  △  致公党广西省支部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雷荣珂。

  9月

  13日  中共中央联络部、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中共广西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派人到桂林筹建越南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0月5日开学。1954年1月改名中国语文专修学校,1957年9月30日结束。该校经费由中国高等教育部拨给。

  20日  广西文史研究馆成立,由文化局局长周钢鸣兼任馆长。

  10月

  1日  由桂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谢鹤筹为团长,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各民族和工农业劳动模范、军烈属代表,共86人组成的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慰问团广西分团,离开南宁,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及朝鲜人民军。次年1月14日回到南宁。省协商委员会、抗美援朝分会组织团员分赴各市、县传达慰问见闻,听众达80万余人。

  15日  省农林厅在南宁召开全省畜牧兽医专业会议,确定广西以发展牛、猪为主,同时发展马、羊、鸡、鸭等大小畜禽;采取就地选种与引进良种的办法,提高畜禽品质;大力培植与开辟饲料来源,改善饲养管理;加强以“预防为主”的防疫工作。

  △  省人民政府第七十三次行政会议通过,任命钟枫兼任省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免去覃应机省人民检察署检察长职务。

  30日  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对少数民族纳税照顾的减免规定》。根据《规定》,凡聚居在边沿区、山区的少数民族,及杂居在这些地区的汉族,生活贫困者划定地区给予照顾。

  是月  全省对职工业余文化教育进行整顿。强调贯彻政府领导、群众办学、学习要为生产服务的方针,先城市后圩镇,先厂矿、企业后一般行业的步骤,改变过去由政府包罗和单纯依靠专职教师的做法。据统计,至1953年10月,全省参加业余文化学习的职工有2.9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12.2%,扫除职工中文盲、半文盲1.23万人,其中1500人达到相当于高小毕业文化程度。

  △  省桂剧艺术团与桂林、柳州、平乐等地部分桂剧艺人,参加中国人民第三次赴朝慰问团中南团,前往朝鲜演出。历时2个月,演出近百场。

  11月

  1日  全省第一个国营农场——西江机械农场成立。

  11日至23日  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制定的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宣布1953年是广西转向以生产建设为主要任务的第一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会议决定抽调一部分干部加强城市、工矿、财经等方面工作的领导,以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3日  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领导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生产工作的指示》,要求各部门大力扶助民族地区发展生产。

  是月  省委、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和政务院的命令,决定对全省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即对农村的余粮户实行统购,对城市居民和农村缺粮户实行统销。粮食购销全部由国营粮食企业经营,通过干预分配,控制市场,以保障必不可少的粮食供应。广西省、专区、市、县、区逐级成立了粮食购销指挥部,由当地党委、政府负责人担任总指挥。全省10万多国家干部,60多万乡村积极分子,大张旗鼓地宣传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动员群众向国家交售余粮,同时逐级下达粮食统购任务。

  △  省交通厅组建广西第一家国营直属水运工业企业——南宁民船修理所(后改为厂),主要承担南宁至百色、南宁至龙州、南宁至梧州等航线来往船舶的修理业务。当年成功地建造出广西第一批60吨木质拖驳船。

  12月

  1日至4日  省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和省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南宁同时举行。会议作出拥护贯彻国家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总任务的决议,选举陈漫远为省协商委员会代主席,增选雷沛鸿为省协商委员会副主席。

  7日至15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全省第二次农业生产合作会议,决定1953年冬1954年春在全省72个县(除隆林、大瑶山)、5个市郊区建立17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会议训练专职办社干部463人。

  中旬  各地委及桂西地区党委分别训练办社干部及农民骨干2465人。

  12月起  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工作全面铺开。有土改任务的以土改为中心,结合生产进行;无土改任务的以生产为中心,结合调整土地,解决各种纠纷,安定情绪,发展生产。至1954年6月,完成4个县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和15个县内少数民族聚居区共716乡、85.6万人口的土地改革任务。

  年末  全省互助组发展到21.46万个,参加互助组的农户89.7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23%;共办农业生产合作社18个,其中岑溪县莫寿全、全州县蒋在球、宾阳县杨祖露、贺县缪隆恩办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全省示范性合作社。

  是年  全省工农业总产值17764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4217万元,农业总产值123426万元。国民收入130478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6164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粮食产量564.30万吨,油料产量11.18万吨,甘蔗产量81.62万吨,发电量0.41亿千瓦小时,原煤9.21万吨,机制糖0.43万吨。

  △  开始对重要的工业品和农副产品逐步实行统购统销、派购和统一收购政策。

  △  广西人民革命大学结束。建校3年中,共为省内外培养党群、工商、财政、教育、农林等方面人才1.3万多人。该校校址改办广西行政干部学校。

  △  东兰县初级师范学校改为省立东兰民族师范学校,招收百色、南宁、柳州3专区的学生。1954年8月,该校迁南宁,改名桂西民族师范学校。

  △  全省文化馆发展到81个。广西成为全国实现县县有文化馆最快的省份之一。

  △  桂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报告备案,撤销邕宁专区,所属各县划归桂西壮族自治区直辖。

  △  省防疫委员会改名为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陈漫远兼主任委员。

  △  省文物考古部门在岑溪县征集到一面珍贵铜鼓。面径90厘米,身高53厘米;面有6蛙,两两相对;太阳纹十二芒;主要纹饰为“五铢”钱纹、水波纹和云纹;有辫纹扁耳两对。该铜鼓后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

1954年

  1月

  1日  广西省立南宁图书馆新馆落成,定名为广西省第二图书馆。

  26日  省委发出《关于切实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要求从思想上把农民群众发动起来,提高社会主义觉悟,使其自觉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思想发动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政策学习,然后转入生产资料入社的评议工作;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后,土地要统一经营,产品要合理分配;加强各级党委对建社工作的领导。

  30日  省委制定《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土改实施方案》,规定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土改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慎重的、温和的、曲折的阶级斗争形式,依靠贫雇农,巩固地团结中农,中立富农;贯彻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地主阶级封建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逐步地改善和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

  年初  广西试办20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是月  广西省民族歌舞团在南宁成立。

  2月

  15日  省委向中共中央和中南局上报关于《粮食统购统销运动的总结报告》。《报告》说,全省购粮任务已完成7亿公斤(大米)。统销除城市圩镇已进行外,农村统销面占25%至30%,沿海、山地及经济作物地区占30%左右。

  18日至25日  省1953年度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大会代表421人。会议总结交流互助合作运动及爱国丰产运动经验,号召全省农民为完成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爱国增产任务而奋斗。

  中旬  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决定,广西开始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至1955年底,全省共认购公债1366.1万元,超额完成认购任务的28.9%。

  26日  省委召开第三次农业生产合作会议,总结第一批211个农业社的建社经验。会议决定夏收前再建200个农业社。

  27日  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第五总分团在南宁举行慰问大会,慰问广西军区及驻桂部队。

  3月

  3日  全省第二次工会基层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要求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精神,进一步学习推广沈阳五三工厂工会工作经验,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建立工会工作正常秩序,加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工会工作。

  5日  省委向中共中央和中南局上报《关于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报告》。《报告》说:1954年1月5日至3月初,全省共建农业生产合作社287个,其中第一批211个,第二批76个。它们分布在72个县、4个市(北海市主要办渔业合作社,未计在内)。4个示范性农业社进行了扩建,其中全县蒋在球社由14户发展到206户。

  10日至11日  省科普协会筹备委员会成立,林山为主任委员。

  18日  省委发出《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土改全面铺开的指示》,要求各地抓紧时间总结试点经验,认真研究土改方案,在土改中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  省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发布《广西省边境小额贸易暂行管理办法》。

  31日  由省外事处、宗教事务处、公安厅、财委组成处理外资联合办公室。遵照中国政府对外国人房地产处理方案,该办公室负责对尚未处理的外国房地产继续进行调查处理。次年基本处理完毕。

  4月

  2日至7日  全县蒋在球农业合作社举行扩建大社庆祝大会。省、专区、县领导和农业社、群众团体、农民代表1500多人参加。省委、省人民政府向大会赠送了贺旗。

  3日  省委发出《关于巩固互助合作组织,全力推动春耕生产的指示》,指出广西互助合作基础很弱,领导和干部经验不足,运动发展很快,存在着很大的粗糙性和盲目性,问题很多。要求各地把工作重点立即由发展转到巩固方面来。

  6日  贯穿桂西北的车河至田州公路峻工。该路经过田阳、田东、东兰、南丹、河池等5县,全长288公里。

  △  平桂矿务局第一矿技术员吕超材试用爆破法开采砂锡矿成功,改革了沿用20多年的落后生产方法,生产力有很大提高。

  24日至6月上旬  桂林、平乐、容县、百色4个专区有65个县、市暴雨成灾。全省受灾农田226.4万亩,成灾面积106.8万亩,其中损失5成以上的重灾面积47.3万亩;6398间房屋被冲坏,死亡170人,伤81人,失踪21人。容县专区遭受的水灾为数十年未遇的大水灾。

  是月  省委召开第四次扩大会议,研究农村形势和互助合作问题。会议提出当前互助合作的中心,是从大量发展为主迅速转到以巩固为主,认真办好已有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增产增收,以树立旗帜,培养骨干,为下一步互助合作大发展创造条件。

  5月

  1日至10日  省首届工业劳动模范大会在南宁召开。会议表彰模范小组4个,劳动模范150名,其中特等劳动模范2名,甲等劳动模范18名,乙等劳动模范42名,丙等劳动模范88名。

  2日  中共中央批准王大中参加省委常委。

  17日至28日  省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大会代表289人,列席代表67人。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莫乃群。

  25日至6月1日  全省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05人,列席代表33人。会议通过省文联章程,选举产生广西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周钢鸣。

  28日  省教育厅发出《关于选择重点县校加强民族教育领导的通知》,确定宜山专区大苗山苗族自治区为省少数民族教育重点县,大苗山林洞小学为少数民族教育重点校。要求各专署亦在所属地区确定少数民族教育重点县,在重点县内确定重点校,以加强领导,办好少数民族教育。

  是月  省教育厅根据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精神,决定重点办好南宁高中、桂林中学、广西师院附中、郁林高中、柳州高中、梧州高中、宜山高中、廉州中学、百色高中、博白中学、南宁一中等11所学校。

  △  民革广西省第一届委员会在南宁成立,主任委员陈此生。

  6月

  5日  省桂林工人疗养院举行开院典礼。第一期疗养人员来自各厂矿,共60人。

  15日  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批准:恢复资源县建制,以原资源县行政区域为行政区域;撤销灵川县,其行政区域并入临桂县。

  21日  省委召开城市工作会议,决定以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为中心,带动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和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要求抓紧社会主义改造,厂矿工作要抓好贯彻计划管理和一长制。对资本主义工业的改造,主要是搞好公私合营。至年末,新实行公私合营的企业有17家,加上历年实行公私合营的共51家,占全省10人以上私营工业企业的13.53%。

  25日至7月4日  省第四次农业生产合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决定年底前建1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由于有些干部产生急躁情绪,建社中思想发动不充分,没有认真贯彻生产资料入社要坚持互利的原则,以致一些社员思想动荡,有的要求退社。省委发现后,两次压缩建社指标,批评“先积极、后稳步”的错误口号,使合作化运动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是月  中共中央任命伍晋南为中共广西省委第二副书记。

  △  省教育厅转发中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对目前中南民族教育工作的几点指示》,并结合广西情况提出具体意见:1.少数民族地区分散,利用寒暑假集中教师学习、总结提高很有必要;2.教师在职学习中应结合贯彻民族政策;3.专区、县抽调小学教师轮训,应注意照顾民族成份;4.指定专人负责,对现用小学教材,特别是语文、历史两科是否适合民族地区,提出修改或补充意见;5.适当调整假期;6.回民学校要根据市县实际情况研究办理。

  7月

  3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与越南驻中国大使黄文欢到柳州,与中国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和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中国代表团顾问乔冠华举行会谈。双方就日内瓦会议有关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及越南南北划线等问题交换了意见。5日,会谈结束,发表《关于中越会谈公报》。

  10日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召开全省金融工作会议,着重研究农村信用互助合作社的发展问题。

  13日  《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建立国家粮食市场工作已全面铺开,截至7月上旬,已建立国家领导的粮食市场712个,占全省原有圩镇总数的48.3%。这些粮食市场没有私商参加,主要是农民互通有无,生产者与消费者交换粮食。国家粮食市场建立后,粮食上市量一般比建立前增加1倍到数倍。

  23日  桂西壮族自治区壮族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成立,覃应机任主任委员。

  26日至8月1日  桂西壮族自治区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大会代表414人,其中壮族252人,其他少数民族52人,汉族110人。会议选举省一届人大代表208名,其中少数民族146名,占70%。

  28日至8月5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全省手工业会议,明确对重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要求以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为中心,帮助和带动手工业生产小组和手工业供销、生产合作社的发展,逐步提高和引导到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1日  省人民政府发出做好茶叶生产工作的指示,并对春茶减产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要求完成茶叶生产计划。

  是月  省委作出《关于在地方国营企业中坚决地、全面地加强管理,实行一长制的指示》,要求各地方国营企业学习苏联的经验,推行厂长负责制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

  7月起  全省先后对油脂、油料、棉花、棉布实行统购统销。凡是农村生产的油脂油料,在农民扣除口油和自用棉后,一律由国营商业机构和供销社统购;凡是国营企业、合作社及公私合营、私营企业生产的机织棉布,一律由国营商业机构统购,然后按人口发放布票定量供应。

  8月

  6日至13日  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南宁举行,到会代表450人。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肖一舟副主席作的《广西省人民政府一年半来的工作和今后任务的报告》,审查批准了《关于1954年省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讨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选举张云逸等38人为出席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5日  省委发出《关于超额完成今年农业增产计划的指示》,将原定增产粮食7%的计划提高到15%,即全年粮食要比1953年增产18.2亿公斤。31日,省人民政府又发出《关于开展超额增产运动的布告》。年终核实,只增产3.6亿公斤。

  25日  省协商委员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共19个单位联合发表声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为解放台湾联合声明》,号召全省人民坚决支援解放台湾。

  是月  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广西跨栏女选手文蕴珍获80米栏第三名,并打破80米栏全国纪录,文蕴珍成为广西第一个在国际比赛中获得好名次和第一个打破全国纪录的运动员。她还入选第十六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是代表团中唯一的广西籍成员。1956年,她成为广西最早获运动健将称号的运动员。

  △  广西省兵役局成立。

  △  省委发出《关于土地改革完成地区恢复基督教、天主教活动的处理意见》,明确指出:占用的教堂要退回,让出足够传教用的房屋;借用教会的房屋,应给予租金,必要时可补助传教人员生活费。根据指示,各市、县在调查研究和做好政策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恢复了一批教堂寺庙的宗教活动。

  △  在广州举行的全国游泳竞赛大会上,梁树妹、林立分别夺得女子100米、400米自由泳和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他们是解放后最早获得全国冠军的广西运动员。林立并打破男子100米自由泳全国纪录。

  △  越南副总理兼代理外长范文同等于回国途中访问南宁。中共广西省委代书记陈漫远会见范文同一行。

  9月

  3日  邕江河水暴涨,水位高达73.03米,南宁市部分地区被淹,约有4000户、34400人和1.2万亩耕地受灾,冲塌、损坏房屋242间。省、市党政机关立即组织力量救灾。

  15日至28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李济深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5日至30日  省合作事业管理局在南宁召开全省供销合作社第二次内部物资交流会。1103人参加,成交购销总值达8445万元。

  是月  省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79人。大会通过关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和关于响应解放台湾号召的决议,选举产生省民主妇女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邓戈明任主任。

  △  省人民法院改为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署改为省人民检察院。

  是月起  全省先后对猪、烟、麻、茶、毛竹和畜产品实行派购。

  10月

  1日  中国土产出口公司广西省公司成立。

  10日  省农业厅提出农业耕作制度与技术栽培改革的具体措施,即逐步增加深冬耕,提早春耕,适度耙耘;改撒播、直播为插秧;积极推广良种;提倡合理的轮作、间作与混作栽培方法;旱地变水田,一造变两造,一季变多季。

  23日至30日  省交通运输业第一次劳动模范大会在南宁召开。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肖一舟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表彰模范组、模范船、模范班各1个;劳动模范100名,其中特等1名,甲等15名,乙等30名,丙等54名。

  是月  省委批转省民委党组《关于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培养民族干部的报告》,强调各地区,特别是民族自治区的党政领导要加强培养民族干部的工作,贯彻大胆大量提拔的方针,经常地、耐心地做好培养教育工作,使少数民族干部从各种不同的岗位上成长起来。12月14日,中共中央就龙胜各族联合自治区培养民族干部的经验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党委进一步加强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特别注意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积极而稳步地在各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民群众中发展党员。

  11月

  4日  中共中央同意田坪参加省委常委。

  10日至22日  中共广西省第三次代表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研究继续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大力抓紧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运动,进一步加强对工业的领导,积极稳步地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问题。会议要求相应地加强交通运输工作,以便给工业化和支援解放台湾作出更多贡献。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广西省第三次代表会议决议》,选举产生中共广西省委员会,委员23名。是年末,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为张云逸(休养),代理第一书记为陈漫远,书记为李天佑,第一副书记为郝中士、第二副书记为伍晋南。


  25日  省委发出《关于今年秋征粮食统购统销的指示》,指出中央确定1954年广西征收公粮5.1亿公斤,统购任务是8.9亿公斤,省委决定从中央确定的公粮征收任务上附加5%用于地方建设。

  下旬  广西军区召开第三届英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46人。

  12月

  1日  中共中央任命陈再励为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并参加省委常委。

  10日  中共中央调省委第二副书记谢扶民任国家民委副主任。

  21日至25日  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会在北京举行。李济深当选为副主席。

  23日  省委发出《关于加强各级党委对中、小学校领导,提高教育质量的指示》,要求加强对学校的政治思想领导,全面贯彻知识分子政策,防止“左”右两种偏向;充实学校领导干部,首先应将高、完中和重点专业学校的领导干部配齐;积极稳步地在学校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把建党重点放在师范学校、中等技术学校和高、完中;各级党委对文教工作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经常对学校教育进行督促检查。

  24日  中越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援助越南民主共和国修复铁路的议定书。越南河内至中国睦南关一段铁路,由中国交通工程公司铁道工程总队修复并接通。

  25日  全省第一次计划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讨论了《广西省1953年至1957年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纲要(草案)》。计划纲要草案规定了“一五”计划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总的原则是立足于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发挥原有工业企业的作用,量力而行地进行工业建设。

  △  中国农工民主党广西省工作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广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丘辰。

  是月  省委发出《关于压缩合作社发展数字问题的指示》。指出,据调查,在将要转社的8000个互助组中,符合条件的占40%左右,基本符合条件的占45%左右,条件较差的占15%左右。为此,确定将省第三次党代会作出的1954年冬1955年春建立1.8万个农业社的计划,压减至1.65万个。

  冬  全省遇严寒,为几十年所未有,作物失收或减产。

  年末  广西中越边境开放的小额贸易口岸增至18个,进口额884.5万元,出口额176万元。

  是年  全省77.4%的乡成立了信用合作机构,共7864个,比1953年增加40倍多。其中信用社7740个,信用部2个,信用互助组122个。股金735万元,比1953年增加81倍强。发放贷款945万元,比1953年增加63倍,相当于国家银行同期发放农贷的54.88%。存款余额318万元,比1953年增加20倍。

  △  按省人民政府的要求,提前1年消灭天花。


廣西大事記(公元1955年--公元1959年)


1955年

  1月

  10日  省委批转统战部民族工作组《关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目前互助合作运动情况与今后工作意见》。指出: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各地必须做好。在开展互助合作运动中,应坚持贯彻中央关于民族地区工作的“慎重稳进”的方针,在有利民族团结有利生产的原则下,重点试办农业社,积极发展互助组。防止盲目硬赶汉族地区与放任自流的主观主义脱离实际的倾向。

  23日  省委发出《关于当前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的指示》,要求已建成的和即将建成的农业生产合作社,通过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巩固建社成果,发展农业生产。

  28日至2月3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第三次基本建设会议,安排1955年全省基本建设项目。会议确定1955年全省基建项目为56个,即新建12个,扩建4个,改建40个。其中重点项目15个,包括邕宁糖厂、合山煤矿、柳州面粉厂、柳州榨油厂等。

  29日  省委就冬季建社中存在的问题发出通报:有些地区领导注意了巩固原有社,放松了对新建社的领导;对原有基础估计过高,盲目乐观、急躁图快的现象严重;有些地区耕牛评价偏低,影响中农和有牛户的入社情绪。省委指示各地深入检查,坚决纠正急躁图快、简单粗糙的做法,对耕牛入社保持合理价格。

  是月  桂东南及沿海地区出现罕见的低温霜冻,极端低温为一6.9℃。各地种植的橡胶树,80%甚至96%被冻死,总计275.5万株。

  2月

  2日至6日  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455人。会议听取和审议了覃应机副主席关于《广西省人民政府1954年工作情况及1955年工作任务的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将省人民政府委员会改为省人民委员会,选举韦国清(壮族)为省长,郝中士、肖一舟、李任仁、覃应机(壮族)、陈再励、陈此生、莫乃群、卢绍武(壮族)等8人为副省长,石兆棠等40人为委员;选举侯暮寒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会议检查全省1954年的工作并决定1955年的任务。

  5日  邕宁至都安公路峻工通车,全长155公里,途经武鸣、马山。

  9日至11日  省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在南宁举行。出席会议委员183人。会议选举陈漫远为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陈再励、赵卓云、雷沛鸿、丘辰、石兆棠、黄荣(壮族)为副主席。

  13日至17日  省1954年度农业、林业、水利、森林工业、气象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大会表彰模范单位436个,其中特等模范单位10个,优等模范单位6个,优秀模范单位87个,模范单位333个;表彰模范个人351名,其中特等模范个人9名,优等模范个人2名,优秀模范个人46名,模范294名。

  16日  省政协一届常委会、中国人民保卫和平委员会广西分会举行联席扩大会议,决定开展反对原子武器签名运动。会议通过《关于发动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的决议》,并成立广西省人民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委员会,主席李任仁。出席会议人员在世界和平理事会常委会扩大会议通过的《告全世界人民书》上签了名。

  21日  国务院发布命令,自3月1日起发行新人民币,收回旧人民币。规定新人民币1元兑换旧人民币10000元。至6月10日,全省收回旧人民币7894亿元。

  24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第二次手工业生产合作会议,提出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以巩固为主、重点发展的方针,并决定将手工业的产供销纳入地方工业计划,实行综合平衡、统筹安排。

  25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问题的指示》,同时转发广西省委统战部民族工作组《关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目前互助合作运动情况与今后工作意见》的报告和省委对这一报告的批语。中共中央认为:报告很好,批语也是正确的。

  是月  广西军区官兵捐款73.67万元,抽出劳动力98528人日,支援农业合作化运动。次月,复捐款16万元,重点扶持山区12个农业合作社。

  △  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经选拔,侗戏《秦娘梅》、壮戏《宝葫芦》、调子戏《十月花》、《龙女与汉鹏》及《撑船舞》、《扁担舞》、《捞虾舞》等7个节目赴京参加演出。壮剧《宝葫芦》、侗剧《秦娘梅》、彩调剧《龙女与汉鹏》获优秀演出奖。

  △  波兰《人民论坛报》驻北京记者布劳温到南宁、百色、东兰、巴马、金城江、柳州、融安、桂林、阳朔和北海参观采访,了解广西政治、经济、文化和少数民族情况。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通讯社常驻北京记者杜林到桂林、南宁采访,了解广西少数民族情况。

  3月

  1日  凭祥至睦南关铁路通车,它接通了湘桂铁路和睦南关至越南河内的铁路。在凭祥火车站,举行了隆重的中国睦南关至越南河内通车典礼,以越南交通部部长陈登科为团长的越南代表团及群众600多人参加了通车典礼。覃应机副省长为通车剪彩。

  19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周亮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周恩来,建议在南宁设领事馆,周恩来复照同意。6月3日,越南民主共和国在其驻南宁办事处的基础上,正式建立驻南宁领事馆。首任领事阮文琉。1964年7月6日,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南宁领事馆升格为总领事馆,首任总领事潘孟居。

  21日  右江疏浚工程基本完成,南宁一百色航线拖船开始全年全线通航。

  25日  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农村生产度荒工作的紧急指示》,指出广西去年冬今春先后遭受旱灾、冻灾,尤其是冻灾,为数十年来未有,秋冬作物大部分失收,春旱持续时间又长,春荒缺粮比往年严重。为此,必须发动群众,搞好春耕生产,坚持以生产自救为主、互助救济和国家援助为辅的方针。

  △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的指示》,要求在春耕以前,按照各乡粮食生产及消费的实际情况,把乡一级计划产量及统购统销数字确定下来,向农民宣布。

  27日  彩调剧《龙女与汉鹏》进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

  29日  国务院发布《关于在边远省份和少数民族地区建立收音站的通知》,并拨出1500部收音机给这些地区。至10月,全省356个区、社均建立了收音站。

  4月

  1日  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成立。1957年5月8日,并入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

  4日  省特等劳动模范、平桂矿务局电厂副厂长陈兆毅参加全国总工会组织的赴苏联“五一”观礼团。回国后,在南宁、桂林向职工作赴苏参观报告。

  20日  中共中央批准王梦周、李殷丹参加省委常委。

  21日至30日  省首届中小学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省委副书记伍晋南、副省长陈此生出席会议并讲话。大会表彰404名优秀教育工作者。

  是月  全国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任命,石堂兼任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5月

  1日  中国食品出口公司广西省公司成立。

  1日至10日  省工会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50人,列席代表114人,代表全省19万名工会会员和66万名职工。大会总结了工会工作,进一步动员全省职工继续贯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努力增产节约,开展劳动竞赛,为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会议选举产生省工会联合会第二届委员会,刘云当选省工会联合会主席。

  5日  省外贸局下达关于广西省私营进出口商安排:资金较多、有经营能力、国外关系好的维持;资金周转困难、利用可能性少的,稳步代替;经营小宗商品、货源分散、国营不能代替的,逐步组织联营;处于停业半停业状态的,实行代替,其职工及资方实职人员由国营公司包下来。

  31日  国务院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将广西省钦州专区及其所属的钦县、合浦、灵山、防城等县和北海市划归广东省管辖,更名为合浦专区。同时,将原来钦州专区的博白县划归容县专区管辖。

  是月  桂林良丰畜牧试验场与广西农学院合作,在桂林良丰、临桂会仙一带农村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用约克夏、巴克夏公锗的精液,输配本地母锗。至年底,共输配324头母猪,受胎率为91.5%。广西成为全国最早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的省份。

  △  据统计,1954年至1955年5月,文物考古人员在贵县城郊发现129座汉墓,出土5017件随葬品。

  △  越南工业代表团到南宁、柳州进行专卖工作和酿酒技术考察。

  6月

  1日至13日  中共广西省第四次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讨论了《广西省1953年至1957年国民经济五年计划纲要(草案)》。

  22日  应中国政府邀请,胡志明主席率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代表团一行9人,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专程从北京到广西迎接的外交部副部长姬鹏飞,和广西省副省长覃应机、广西军区副司令员覃士冕等,到中越边境睦南关迎接越南代表团。次日上午,越南政府代表团乘专列抵南宁。陈漫远、郝中士等广西省、南宁市党政军领导人及各界群众l万多人,到火车站热烈欢迎越南政府代表团。

  是月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领导群众对选种留种的指示》,要求以专、县农场为基地,以农业社为核心,广泛建立水稻留种田。

  △  天主教梧州教区美国籍主教唐汝琪因护照过期被限令出境。至此,广西天主教教务完全由中国神职人员管理。

  7月

  1日  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广西黎塘至广东湛江铁路比原定计划提早半年竣工。正式通车。建筑长度318.2公里.其中广西境内231.3公里。

  9日  经国务院批准,广西省原钦州专区的浦北县,改归广东省管辖。

  12日  广西省人民委员会报国务院备案,设凭祥镇,县级,以原宁明县第一区为其行政区域。

  18日  柳州的“金山”轮在柳江下游碧廖滩发生翻船事故,淹死旅客24人。

  是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省委成立肃反小组,并开展内部肃反运动。这次肃反运动,从全省党政机关、军队内部清查出属于敌我矛盾的6245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11063人,有9724人受到各种处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复查,改变敌我矛盾性质的4141人,维持原敌我矛盾结论的2104人。

  △  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资制和改行货币工资制的命令》,全省将部分仍实行供给包干制的人员全部改行工资制,并废除工资分,改以人民币为工资计算单位。同时,对工资标准作了调整。

  8月

  1日  中越铁路国际联运正式通车。

  5日至27日  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在南宁举行。参加会演的有6个专区、5个市,桂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县及省直桂剧团、京剧团等15个代表队、695人。全省各主要剧种,包括少数民族的主要剧种,各地区的优秀演员和老艺人参加了观摩会演。

  10日至30日  省教育厅在南宁举办小学标准语(即普通话)语音教师训练班,各市、县和师范学校选派257名语文教师参加学习。

  15日  中共中央决定韦国清任广西省委第一副书记、省长,肖一舟任省委第四副书记。

  20日  省人民委员会颁布《关于粮食定产、定购、定销分配到户的布告》,在全省全面推行粮食“三定”。国家有关部门核定广西征购粮为10.5亿公斤,自1955年起3年不变。经核定的余粮户交售粮食任务,在正常年景情况下亦3年不变。

  21日至26日  省合作事业管理局在南宁召开全省首届供销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269人。会议选举产生省供销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

  23日至31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全省区委书记以上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会议批判办社中的所谓“右倾思想”,提出1951年冬至1956年春,全省建立的初级农业合作社要由原来的1.5万个发展到5.5万个,参加农户要由原来占农户总数的9.5%发展到占35%,1957年秋收前大体完成全省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工作。11月,全省已建初级农业合作社5.47万个,大大超过会议提出的指标。

  是月  广西教师进修学院在南宁成立。

  8月至10月  鹿寨、柳江、来宾、横县、马山、贵县、平南等县东亚飞蝗大发生,为害水稻、玉米、高粱、花生、木薯等,全省受灾面积达837.9万亩。

  9月

  9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命令,公布《广西省、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实施细则》和《农村粮食统购统销实施细则》。南宁、桂林、梧州、柳州4市自1955年10月1日起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其他市镇于1955年11月1日起实行粮食定量供应。农村粮食统购统销方面,规定居住在山区的少数民族留用粮食标准应予适当放宽,尚未实行粮食统购统销的民族地区,只实行定销,暂不定产、定购。

  10日  省委发出《关于改造落后乡工作的指示》,指出全省现有落后乡771个,占全省总乡数的8.6%,其中有3%的乡问题最为严重。指示要求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坚决镇压一切反革命分子,纯洁和健全基层组织,培养提高干部,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12日  省委发布《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规定》,就土地入社,土地和劳动力的分红比例,牲口和农具的入社,社员投资的分派,社员从事副业生产,社员成份问题等6个方面作出了具体的政策规定。

  21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撤销广西省都安县的建制,成立都安、巴马两瑶族自治县的决定》,撤销都安县,设立都安瑶族自治县,以原都安县全部及河池、宜山、东兰、马山、忻城、平果等县部分地域为其行政区域;设立巴马瑶族自治县,以原属东兰、凤山、田东等县的部分地域为其行政区域。

  23日至27日  省护林防火会议在南宁召开,决定采取措施坚决制止山林火灾。从1954年1月至1955年6月,全省共发生山林火灾8627次,烧毁森林面积298.76万亩,损失折合大米10亿公斤。

  27日  国务院举行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典礼。广西籍将官韦国清、李天佑被授予上将军衔,韦杰、冼恒汉、莫文骅、覃健被授予中将军衔,韦祖珍、卢绍武、朱鹤云、吴西、欧致富、姜茂生、黄一平、黄惠良、黄新友、覃士冕、覃国翰被授予少将军衔。

  是月  黔桂铁路广西金城江至贵州麻尾段动工修复,全长153公里。1956年4月竣工,5月正式运营。

  △  受26号强台风影响,左右江全线暴雨,全省各江河流域发生不同程度的水灾,受淹农田326万亩,成灾近160万亩,冲毁水利工程10741处。

  10月

  1日  邕江水位高达74.48米,43000余人受灾,2万亩耕地被淹,冲塌、损坏房屋274间。

  4日至9日  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讨论通过肖一舟副省长《关于广西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审议通过《关于动员全省人民坚决完成和超额完成广西省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决议》等。

  20日至28日  以刘仲卢为团长的越南民主共和国人民歌舞团一行55人,在参加第五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后访问广西。

  28日  中共中央决定调省委常委田坪、王大中到中央分配工作。

  28日至11月3日  省委农村工作部在南宁召开第四次林业互助合作座谈会。9个林业重点县和5个林、农并重县的驻社干部及林业社社长参加会议,着重研究了林木入社、收益分配政策和林业社的经营管理问题。

  11月

  1日  开放中越边境地方国营贸易,开始执行《广西省中越边境地方国营贸易进出口货物监管验放试行办法》。货物交接口岸:广西睦南、平而、水口;越南同登、平而、伏和。

  2日  省委发出《关于加强对私商改造的指示》,指出对私商必须采取“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积极改造”的方针。

  10日至16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有地委书记、农村部长和省直各部委厅局负责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和毛泽东主席在会议结束时作的总结报告,检查和总结两个多月来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情况和经验,决定从11月底起,全省合作化运动转入以整社为中心,着重抓几个环节,即整党整团;巩固三类社;贯彻推行包工制,改善经营管理;抓好当前生产,拟出明年的生产计划;老社必须做好秋收分配工作。

  11日  桂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壮族文字方案(草案)》,报请省人民委员会并国务院批准。

  30日  省委在省民委《关于大苗山少数民族地区互助合作发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少数民族合作化高潮已经到来,要热情领导,但要注意民族特点,贯彻执行民族政策,尊重民族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在利于民族团结和自愿互利的原则上组织起来,共同走社会主义道路。

  12月

  2日  教育部函复省教育厅:今后各级学校招生规定报考年龄时,对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年龄一般应比照当地规定放宽2岁至3岁。

  18日至24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工作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的指示,并对改造工作作出全面规划。同时,省工商联合会召开一届二次扩大会议,传达、讨论关于私营工商业改造的方针政策。

  20日  广西重点试建的农村有线广播站——宾阳县广播站开始施工,次年元月竣工。

  22日  省教育厅发出《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的通知》,对中小学和师范学校语文教师的培训问题以及民族地区、民族学校的推广普通话要求,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是月  毛泽东主席主持重编《怎样办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书,并将书名改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广西的办社经验有4篇被选用。

  △  全省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要求各县积极试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是年  中越两国政府商定,开放中国睦南关、越南同登为两国正式开放口岸和边境小额贸易口岸。

  △  三化螟在全省各地大发生,郁林农业试验站用6%六六六100倍至500倍液泼秧,秧田水深0.5厘米,杀虫效果达87.6%至99.4%,药效可维持17天至24天。此项试验在全国属首创。

  △  省委工作机构的设置是: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财政贸易工作部、农村工作部、工业部、对外联络部、监察委员会、党报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农村工作委员会、省直机关党委、党校、广西日报社。

  △  省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的设置是:计划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工业办公室、交通办公室、农林水办公室、财粮贸办公室、文教办公室、政法办公室、国家资本主义办公室、办公厅、参事室、民政厅、公安厅、司法厅、监察厅、工业厅、交通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厅、财政厅、商业厅、粮食厅、教育厅、卫生厅、手工业管理局、对外贸易局、气象局、人事局、文化局、劳功局、统计局、城市建设局、外事处、侨务事务处、宗教事务处。

  △  广西军区改称广西省军区。司令员卢绍武,政治委员陈漫远、谭甫仁,副司令员覃士冕、余成斌,副政委方国安。广西公安部队划归广西省军区领导,广西省军区兼广西公安司令部。

  △  省文物考古委员会在北流县征集到101号罕见大铜鼓。该铜鼓原存北流县大清河边水埇庵,面径165厘米,足残,是所知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一面铜鼓。为北流型铜鼓,鼓面太阳纹八芒,遍施云纹;鼓身施云纹和雷纹;有缠丝纹环耳两对,耳根有歧爪纹。后为广西博物馆收藏。

  △  遭受水旱灾害。据《广西各市县历代水旱灾害纪实》载,有29个市县遭受水灾,有37个市县遭受旱灾。新编《广西通志•民政志》载:“全省受灾面积744.8万亩,损失粮食5亿公斤,受灾人口367.5万人。”加上高征购,造成口粮紧张,一些地区出现农民逃荒和非正常死亡。新编《平乐县志》记载:1955年下半年全县发生旱灾、虫灾,全年粮食比上年减产440多万公斤,全年入库粮食1472.50万公斤,比上年多征购入库155万公斤,因购过头粮,人均口粮只有169.5公斤,导致1956年春荒饿死人。

1956年

  1月

  6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第一次全省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代表大会,作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规划,要求在年底全省95%的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合作社。

  14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野外调查队在来宾县城西15公里桥巩圩北面麒麟山盖头洞,发现一具人类头骨的颅底部化石。1959年,经鉴定,为新人阶段的男性老年个体,没有明显的原始性质。生存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定名为“麒麟山人”。伴生的动物化石有鹿牙、猪牙、肢骨碎片以及双壳类、腹足类和部分打制石器等。

  16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切实解决石山地区人畜饮水问题的指示,要求省有关部门拨出经费,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各部门大力配合,尽快解决石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18日  《广西日报》报道:全省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增加到7.3万个,入社农户占全省总农户86.21%,其中平乐专区入社农户达99%,宜山专区达95%。

  19日至26日  中共广西省第五次代表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本着“反右倾保守思想,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检查1955年的工作,提出1956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和具体规划。要求在当年春耕前完成小社并大社的工作,春耕后把其中70%以上入社农户的初级社提高到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秋收前完成全省的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当年上半年全部完成私营工业的公私合营,争取在1957年基本完成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工商业。

  中旬  省科普协会筹委会与南宁科联筹委会联合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制定今后12年科普工作规划。要求1956年各县普遍建立科普协会支会,大力发展会员。并决定召开全省科普工作会议,讨论正式成立中华全国科普协会广西分会问题。

  21日  柳州市万人集会游行,庆祝全市27个工商行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

  22日  南宁市10个工商行业实现公私合营,61个手工业行业实现合作化。

  24日  省工会在南宁召开市、专区及产业工会主席会议,传达全国总工会七届四次执委会议精神,批判右倾思想,规划今后两年的工会工作。要求全省各厂矿企业全面开展劳动竞赛,签订集体合同,推行班组经济核算,加强职工文化技术教育,为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努力。

  28日  省教育厅、省工会、省工业厅联合在南宁召开全省职工业余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全省职工业余教育的全面规划和具体措施,以及加强领导等问题。会后,3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职工业余教育工作的指示》。至年底,有6.6万名职工参加了业余文化学习。

  31日  省委提出《广西省1956年到1967年全省农业发展规划(草案)》,这是根据中共中央提出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制定的。2月25日,省人民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此规划。5月中旬,毛泽东主席在听取广西有关人员汇报后,对此发展规划提出修改意见,调低了粮食等发展指标。

  △  省委制订《关于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若干具体政策问题的处理办法》,就土地、山林、耕牛、农具等转为集体所有问题,以及筹集股份基金和公共积累与社员福利问题作了规定。

  是月  省人民委员会交通办公室在南宁召开全省交通会议,决定从1956年开始,7年内修成全省道路网,1962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万公里。至1957年,修建简易公路1万公里,使全部县城、主要圩镇、大型农业社通公路。

  △  省文化局、省文联在南宁召开民族文化工作座谈会。覃应机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  以依旺为团长的越南劳动党民族工作考察团到桂林、龙胜、柳州、大苗山和南宁参观考察,历时近1月。

  2月

  4日  列入国家“一五”计划基建项目的贵县糖厂正式投产。该厂是广西兴建的第一家日榨甘蔗1500吨的碳酸法大型糖厂。1956年有职工近2000人,产糖11932吨,产值1463.21万元。

  △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大力开展绿化工作的指示》,要求1956年全省造林700万亩,封山300万亩,抚育林木800万亩,育苗4万多亩。

  7日  省人民委员会同意教育厅的报告,决定以南宁二中为实施基本生产技术教育的重点学校,并要求各地重视解决各县中学的实验园地。

  17日  《广西日报》报道:全省已建立1万多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加入高级社的农户达340.8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1.88%。广西成为全国农业合作化发展较快的省区之一。

  △  《光明日报》报道:几年来,中央拨给广西的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共347.5万多元。广西民族地区的中等学校已发展到92所,学生达4.85万人;小学发展到13756所,学生达96.5万多人。广西民族学院有学生553人。

  20日至26日  省1955年度农业、林业、水利、森林工业、气象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韦国清、陈漫远等出席大会。会议表彰模范单位665个,其中特等模范单位37个,优秀模范单位129个,模范单位499个;模范个人352名,其中特等模范10名,优秀模范46名,模范296名。会议通过《为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告全省职工书》和《关于开展社会主义农业增产竞赛的倡议书》。

  21日至29日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选举李济深为新的中央委员会主席。

  27日  全国科普协会常务委员裴文中教授,应省科普协会筹委会邀请,分别向省直属机关干部及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医学院的师生作《人类起源与发展》、《在广西发现人类化石的经过及其在科学上的意义》等报告。

  3月

  1日  全国第一届话剧会演在北京举行。广西话剧团演出的独幕话剧《水》和《扩社的时候》获演出二等奖。《水》并获表演、舞台制作管理二等奖。

  5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农业生产合作社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如何采取最有效、最快的办法,使当前大量的农业社建立正规的生产秩序,以保证增产计划的实现。会议要求在所有合作社中推行分季、分等的劳动定额管理,个人计件计酬和包工包产的超产奖励制度。

  △  桂西壮族自治区在南宁召开一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拥护国务院决定改变桂西壮族自治区为自治州及百色宜山两专署改为工作委员会的决定》,选举覃应机(壮族)为州长,李均、梁华新(壮族)、蓝昌法(瑶族)、杨文贵(苗族)、莫虚光(侗族)、赵乐群(壮族)为副州长。次年12月20日,鉴于正在筹建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务院第六十六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关于撤销桂西壮族自治州的决定。

  7日  省卫生厅订出全省4年内消灭血吸虫的初步规划,提出1956年着重进行防治血吸虫病的准备工作,1957年到1958年大力进行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59年全部消灭血吸虫病;1956年消灭钉螺70%至80%,1958年上半年全部消灭钉螺。

  10日  省体委、省工会、团省委在南宁联合召开全省体育工作会议,要求各市、县及厂矿企业广泛建立体育协会,普遍推行劳卫制,开展国防体育工作。

  △  经国务院批准,郁林县改名玉林县。

  17日  省委制订《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处理林木入社中几项具体政策的规定》,指出高级形式的农业社在处理林木入社问题上,必须采取慎重的方针,根据自愿互利政策,通过充分的民主协商,逐步将社员私有的林木转为集体所有。

  19日  桂西壮族自治州壮文学校在武鸣成立,州长覃应机兼任校长。该校的任务是培训壮文干部,推行壮文。第一期学员1100人,为自治州在职干部、小学校长、小学教师等。要求达到“能读、能讲、能写、能教”壮文,成为基层推行壮文的工作人员。1958年,桂西壮文学校改为广西壮文学校。

  21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全省知识分子工作会议,第一副书记郝中士在会上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知识分子工作的指示。会议指出:目前全省约有中学文化程度以上的知识分子15万人,其中高级知识分子2000人左右。这些高级知识分子除极少数尚未安排工作外,大部分都在国家机关及事业机构里任职,较有名望的还充任了省、市人民委员会或政治协商委员会的委员和领导职务。会议要求各级党委结合具体情况,作出培养及合理使用知识分子的规划。

  △  省委发出《关于动员失业、转业及在乡高级知识分子参加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认真做好对失业、转业和在乡高级知识分子的调查和选拔工作,以便早日进行训练和录用。

  22日  广西制定今后12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5年内基本扫除文盲,积极发展正规的业余中小学,继续提高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1958年,全省普及初小义务教育,并在城市人口密集的圩镇普及高小义务教育,1960年全省普及高小义务教育。到1957年,南宁、柳州、梧州、桂林及新兴城市,高小毕业生基本上都能升入初中。5年内在一般平原的壮族地区,基本上普及高小义务教育,在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地区及边远的壮族地区,普及初小义务教育。3年内壮族用壮文扫除文盲。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对幼儿教育、盲聋哑教育、校外教育网等也提出了要求。

  26日  省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私营运输业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对私营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进行一次普遍检查,争取在1956年5月底以前全部完成私营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27日  省第二次计划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第三次省、市、自治区计划会议精神,继续贯彻反对右倾保守思想,要求制定积极的、打破常规的1956年计划。主要指标:粮食总产量76.95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7.95亿公斤,增长30.5%;地方工业总产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69.7%;基本建设投资总额8800多万元,比上年增长80.6%。10月,对该计划进行压缩调整。

  29日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桂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改为中共桂西壮族自治州委员会,书记冯寿天,副书记王瑞峰、李均。

  月底  全省有282个耕畜市场,供销合作社已接管226个,其中有90个已建立耕畜交流服务部。

  是月  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市及各县县城、圩镇的私营工商业基本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部分工业、商业企业,直接转入国营企业。

  春  因1955年各地遭受严重的水灾和旱灾,粮食减产,加上高征购,造成口粮紧张。1956年春,部分地区干旱,部分地区春雨连绵,春收作物减产,造成严重春荒,一些地方发生逃荒和非正常死亡现象。新编《荔浦县志》记载:1955年,全县外流逃荒1201人,因缺粮而患病致死271人;1956年春,因灾逃荒454人,因灾饿死123人。新编《横县县志》记载:1956年,“春夏干旱,加上群众留粮不足,全县发生饥荒,43360户缺粮,占全县总户数40%。因缺粮病死434人,患浮肿2971人,逃荒1000多人。”因灾饿死人事件发生后,中共广西省委和省政府的监察部门曾4次会同有关部门派人到灾区逐乡进行调查。  

  4月

  6日至11日  全省工业、交通运输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大会表彰24个先进单位,612名先进生产者,并向全省工交系统职工发出《关于在全省范围内广泛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的倡议书》。据统计,至年底,全省涌现出各级各类先进生产者11.95万人次,先进集体1189个。

  9日至17日  中共广西军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大会选出中共广西军区第一届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第一届党委会全会选举陈漫远为第一书记,卢绍武为第二书记,方国安为副书记。

  14日  省委在南宁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夏季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要求根据中央勤俭办社的方针,在五六两月以整社为中心任务做好夏季生产工作。

  22日至26日  省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委员235人。会议讨论了知识分子、农业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肃清反革命等问题,选出省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陈漫远,副主席陈再励、雷沛鸿、丘辰、黄荣(壮族)。

  24日  中国民航局开辟的广州—南宁—河内国际航线正式开航。随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南宁海关、边防检查站、卫生检疫站进驻南宁机场。

  30日至5月10日  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广西有40多名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出席。省特等劳动模范卢达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

  是月  省委批转工业部、财贸部、计委党组《关于广西手工业产品经营分工试行办法》,规定凡国家供应原料加工订货的产品和零星分散的产地销产品,要纳入计划,以求产供销平衡;产品须按国家统一价格销售,业主不得自由定价。

  △  《广西少数民族图案选集》出版。该书选入各种图案428件,包括壮、瑶、苗、侗族的织锦、刺绣、挑花、蜡染等图案。1959年,该书被我国选送莱比锡参加国际书展。

  △  致公党广西省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雷沛鸿。

  5月

  9日  中共中央组织部任命卢秀生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免去石堂兼任省检察长职务。9月,全国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通过卢秀生为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命。

  9日至12日  省卫生事业机构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表彰先进单位22个,先进工作者290名。

  21日至26日  省粮食系统首届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大会表彰先进单位47个,其中甲等先进单位10个,乙等先进单位25个,丙等先进单位12个;表彰先进工作者604名,其中特等先进工作者13名,甲等先进工作者53名,乙等先进工作者296名,丙等先进工作者242名。

  25日至27日  省科普协会在南宁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主席林山。

  27日  南宁科联与中苏友好协会广西分会联合邀请苏联专家萨马也夫和巴拉夫阔夫作植物检疫报告。

  是月  广西甘蔗研究所成立。

  6月

  11日  省委农村工作部发出《关于注意解决农业社社员闹退社问题的通报》,根据一些农业社有些社员闹退社的现象,要求各级党委和全体农村工作干部加强领导,深入田间和生产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各社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全面搞好农副业生产,巩固合作社。

  15日至20日  广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一届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推选沈明燧牧师任广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

  20日至7月3日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到会代表546名。代理第一书记陈漫远在会上作《1956年全省工农业生产主要情况和任务》的报告,要求下半年农业要树立全面发展思想,将粮食增产30%的指标修订为20%,工业要全面完成计划,商业解决好供产销平衡问题。会议讨论修改了《广西省1956年至1967年全省农业发展纲要(草案)》;选举产生中共广西省第一届委员会,委员32名,候补委员14名;选举产生广西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名,候补代表2名。

  6月至8月  根据省委《关于认真做好夏收预分工作的指示》,各地在搞好夏收预分、整顿合作社、加强劳动管理的过程中,试行过一些包产的办法,如环江县推行小杂粮包产到户,平乐专区一些地方推行“三包”(包工、包产、包投资)到户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后来被当作“分田单干”被批判、取缔。

  7月

  4日  中共广西省第一届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出常委13人,陈漫远为第一书记,韦国清(壮族)、郝中士、伍晋南、肖一舟为书记,覃应机(壮族)、陈再励、贺亦然、李殷丹、卢绍武(壮族)、王梦周、石堂、钟枫为常委。

  14日  省委批转省工会党组《关于在全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具体领导,制定规划,切实开展。

  17日  省政协在南宁举行关于和平解放台湾问题的座谈会。出席座谈会的有前国民党军政人员及各界社会人士80余人。与会者一致表示,拥护和支持周恩来总理兼外交部长在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上作的《关于目前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和解放台湾问题》的发言。

  是月  省委批转省教育厅、民族事务委员会党组《关于我省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教育中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意见的报告》,提出对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学生报考各种中等学校,应根据当地各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水平录取,特别是对目前尚没有中学生的某些民族,应特别放宽标准;在自治县及少数民族杂居的中学,应加强对苗、瑶、侗等民族学生的个别辅导,或单设民族班进行教学;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学要加强民族政策教育;尽可能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克服学生流动现象;山区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小学布点要多些,规模可小些,并将小学学生与教师的比例适当降低,使适龄儿童均有就学机会;建立向中等学校保送优秀学生制度,解决中学生的来源;多派优秀教师到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担任教师,提高这些地区的小学质量。

  △  国家投资1815万元,兴建日榨量2000吨的桂平糖厂。该厂为国家“一五”计划基建项目之一,1958年11月建成投产。

  8月

  1日  省工会联合会发出《扩大劳动保险实施范围,解决职工及其供养亲属因病负债无力偿还等问题》的指示,要求全省工厂企业,在年内,不论职工人数多少,凡生产正常、有工会组织的单位,均可实行劳保条例。

  5日  广西建立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莫矜为组长,广西师范学院教授黄现璠为副组长,成员数十人。该调查组将分赴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1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大规模的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

  15日至22日  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讨论通过《广西省1955年地方决算和1956年地方预算的报告》。与会人员对政府工作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很多代表对领导农业生产中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只重视粮食生产、忽视副业生产的偏向提出了批评;对商业部门的物资供应和农产品收购工作、少数民族工作、干部作风等,也提出不少批评、建议。

  17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要求从1956年秋季起,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省小学和中等学校,各机关业余学校,全部用普通话教学,以保证1960年学生毕业后会讲普通话。是月,省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成立。省教育厅开办普通话语音训练班,中小学、师范学校语文教师667人参加学习。

  是月  全省建筑业先进经验观摩交流大会在南宁举行。到会的有各工种的技术能手和先进生产者334名。会上展出各种先进工具258种,其中进行现场操作表演的有32种,700多人次。

  △  食品工业部拨款36万元,委托广西农业试验站甘蔗专家彭绍光筹建广西甘蔗试验站。12月底,完成建站工作。

  △  以覃应机为团长的广西各族人民代表团,应邀赴越南太原市参加越北自治区成立庆典活动。在河内受到胡志明主席接见。

  9月

  4日  省副业生产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要求下半年在继续搞好粮食增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平均每户社员的副业收入达到50元至80元,保证90%的社员增加收入。

  8日  广西同越南谅山、高平省1956年地方国营贸易谈判在南宁达成协议。广西进口货值45万元,出口货值33万元。进口以农副产品、药材、手工艺品为主,共60种;出口以工业品、手工业品为主,共169种。

  11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统购统销的规定》。主要内容有:统购统销数量,一般以社为单位统一计算和规定。农业社因交纳公粮而影响留量时,其差额部分可以改征代金或经济作物。继续执行1955年核定的定购数字,增产不增购。农业社向国家交售的粮食,以稻谷、玉米、大豆为主,红薯原则上不抵统购任务。,

  △  省委发出《关于秋季全面发展农副业生产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的指示》,指出,据26个县的不完全统计,因上半年减收及其他原因闹退社的有1万户。《指示》要求把全面发展农副业生产,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做好全面规划和统筹安排,凡适合社员个人经营的零星副业,如养猪、养鸡、养鸭、养兔及编织、车缝、补锅、打渔等,应由社员自己经营。搞好合作社经营的集体副业,加强劳动管理,合理解决劳动报酬。各有关部门要减少流通环节,调整不合理的地区差价,调整不合理的税收等。

  15日至22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西省第二次团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代表588人。会议号召全省青年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向科学文化进军。大会选举产生广西省第二届委员会,书记陈生。1957年7月,根据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团员代表大会的决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广西省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省委员会。

  27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在北京召集出席中共八大的中共广西省委9名常委谈话,传达中共中央根据党和国家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制度,在广西建立省一级壮族自治区的倡议。陈漫远、韦国清、覃应机、陈再励、卢绍武、郝中士、贺亦然、李殷丹、王梦周等人,在听取谈话后,经认真讨论,于10月2日就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提出建议,报告中共中央统战部。12月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批复,同意陈漫远等9人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意见。

  28日  省工业工作会议在南宁结束。会议对省工业企业1954年推行一长制以来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作了全面检查,决定取消一长制,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以改进企业领导制度,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先进生产者运动,争取全面超额完成国家计划。

  10月

  9日  省人民委员会颁发《关于农村工商各税的暂行规定》,规定农村只就原木、烤烟、各种制酒、植物油、各种制糖、原竹、砖瓦、陶瓷器、土纸、茶叶、晒烟叶、神香、鞭炮、淡水鱼等14个品目,征收商品流通税或货物税;对出售手工业产品收入、经营运输收入和加工收入征收营业税;征收屠宰税和交易税。同时规定,少数民族地区主要节日自宰自食的肉和自制自饮的酒一律免征屠宰税和酒税。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节日,由县人民委员会依照当地民族习惯自行决定。

  14日  省人民委员会颁行《广西省医疗免费暂行办法》,规定医疗免费范围,由当地政府根据病人家庭情况确定全免、半免或不免。

  19日  人民解放军、民兵在防城县那勤乡歼灭5名美蒋空投特务。

  23日至29日  中共广西省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南宁召开。主要议程:1.传达中共“八大”精神;2.讨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分还是合的问题;3.研究全省冬季工作;4.讨论加强统战工作。

  25日  由大瑶山瑶族自治县金秀至桐木的公路正式通车,全长32.5公里。

  27日  省财政厅发出《关于建立乡一级财政的意见》,指出建立乡一级财政,能更好地掌握与计划使用乡办事业的资金,发挥乡管理财政的积极性,对健全乡一级政权的职能有重大作用。

  29日  省桂剧传统剧目鉴定委员会在桂林成立。同时组织全省桂剧老人、著名演员对135个桂剧传统剧目进行演出鉴定,历时3个月。

  是月  苏联乌克兰国家歌舞团、罗马尼亚云雀民间舞蹈音乐团到南宁访问演出。

  11月

  1日  广西省彩调团在南宁成立。

  16日  国务院批准设置凭祥市,县级,以原凭祥镇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20日  省供销合作社发出《关于供销合作社支援山区人民发展生产的意见》,提出对山区的购销贯彻“不赔不赚,有赔有赚,以赚补赔”的方针,对主要商品实行运费补贴。

  是月  省华侨投资辅导委员会成立,副省长李任仁兼主任委员。

  △  省教育厅在南宁召开第二次民族教育会议,总结几年来民族教育的成绩,讨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与提高民族教育质量问题,着重研究分期分批解决高寒山区、边境地区及经济落后、人口较少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

  12月

  1日  南宁市正式开放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市商业局将原商品交易场扩充为物资交易场,下设商品交易所和信托服务部,办理农业社信托业务,交换商情,代农民买卖和保管商品,并为外地来的农民和小商贩解决住宿问题。

  11日至17日  省委召开山区生产会议,要求对山区生产加强领导,因地制宜,逐级规划,全面发展。

  17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开放国家领导下的自由市场问题的指示》,对自由市场开放的范围、商品价格、市场领导等问题作了规定,要求各地积极做好开放自由市场工作。

  20日至23日  省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委员150人。会议讨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在原广西省的基础上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会议增选林虎为省政协副主席。

  21日至25日  省水利先进生产者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大会表彰先进生产单位249个,其中特等先进生产单位7个,优秀先进生产单位67个,先进生产单位175个;表彰先进工作者181名,其中特等先进工作者1名,优秀先进工作者17名,先进工作者163名。

  23日至27日  省第一届先进统计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表彰16个先进统计工作单位,399名先进统计工作者,其中15名甲等先进统计工作者,48名乙等先进统计工作者,336名丙等先进统计工作者。

  是月  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派出人员,会同广西监察部门,到发生因灾荒饿死人事件的地区进行检查。1957年4月,上述单位又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组织检查组,对广西因灾荒饿死人事件再次进行检查。

  △  省委在南宁召开地、县委农村部长会议,部署整社工作,对整社的基本方针、要求、方法作了具体安排。强调一般不要分社,坚决把大社办下去。

  下半年  进行工资制度改革。调整工资的原则是“中级多增,高级少增或不增,低级适当增加”。改革后,国家机关行政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文教卫生等事业单位人员分别按新工资标准执行。行政人员的工资标准,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距,由改革前的31倍缩小为28倍。1957年1月,国家机关10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工资降低3%至10%。

  年末  全省共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0808个,入社农户4164069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95%。

  是年  柳城县社冲乡新社冲村农民在村南侧楞寨山上的洞内挖得巨猿下颌骨化石。冬,斐文中、贾兰坡教授带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华南调查队前来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先后在洞内出土3个巨猿化石和1000多枚猿齿化石。同时出土的还有东方剑齿象、似锯齿三棱齿象、哺乳象、桑氏鬣狗、大熊猫小种以及其它哺乳动物化石。据考证,这些动物大致生活在更新世初期。

  △  广西医学院开展地中海贫血及异常血红蛋白研究。成果之一:Hb—都安、Hb—武鸣,成为中国第一个、第二个被列入国际血红蛋白谱系的血红蛋白成果,填补了中国在国际血红蛋白研究资料中的空白。

  △  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省博物馆成立。

  △  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成立,各地、县发展电影放映队,增设放映点,培训基层电影放映技术干部。次年,全省放映单位增至257个,58%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

  △  广西第一个水路、铁路联运作业区在贵县罗泊湾贵港建成。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西分所调查队在龙胜、三江、融安、永福、临桂5县交界的原始森林中,首次发现我国珍稀植物、活化石——银杉。

  △  中越补签《关于越南在中国设立学校的议定书》,确定越南在南宁设立中等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普通中小学校和中文学校各1所,学生、教员、工作人员总数为3000人。在桂林设普通中小学各1所,学生及教职工总数约1000人。

  △  常驻北京的新西兰对华友好人士、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委员路易•艾黎访问南宁。

  △  全省遭受严重旱灾,受灾面积1673.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受灾人口603万余人,占全省农业人口的32.3%;因灾损失粮食10亿公斤。

1957年

  1月

  1日  根据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多次提出的关于修改中越两国运输协定、将两国间的航线延伸到北京的要求,中国民航局将广州—南宁—河内航线改为南宁—河内航线,并开辟北京—武汉—南宁航班与之相接。

  1日至15日  全省第二届民间文艺会演在南宁举行。各专区、市组队参加,演出节目173个。

  4日  省民政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指出1956年上半年救灾工作做得不好,忽视了灾荒的严重性。提出1957年救灾工作的方针是依靠农业社,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并辅以政府必要的救济。要求做到不饿死人,没有人逃荒,生产能正常开展,农业社得到巩固。

  10日  省委在南宁举行第四次(扩大)会议,讨论加强思想领导,搞好农业生产,做好粮食供应、救灾工作以及增产节约等问题。

  12日  省人民委员会在南宁举行会议,讨论通过《关于赞同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定》。会议认为,广西壮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3%,占全国壮族人口总数的90%,聚居在占广西总面积60%的县、市,应建立一个省一级的壮族自治区,区域以广西省原区域为好,名称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恰当。

  13日  《广西日报》发表社论《积极领导农民生产救灾》。社论指出,1956年全省遭受严重旱灾,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领导农民生产救灾。

  16日  省委、省人民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春季生产和整顿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指示》,强调要总结一年来的办社经验,继续解决农业社存在的遗留问题。对合作社规模作了新规定,过大的农业社,不利生产、不利团结、多数社员要求分开的,可以划小;山区居住分散、民族关系复杂的,规模更宜小些。

  18日至22日  全省1956年度农业、气象劳动模范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大会表彰先进单位271个,其中特等奖9个,一等奖77个,二等奖185个;表彰劳动模范529名,其中一等奖37名,二等奖490名,试验研究有成绩者2名。

  22日至25日  政协桂西壮族自治州委员会举行会议,讨论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会议一致赞同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

  23日  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广西省增产节约运动委员会,在省一级机关紧缩编制15%至20%。

  26日  以马林•别歇夫为团长的保加利亚艺术家代表团一行8人,到南宁进行访问演出。

  是月  省文联在南宁召开民族文学座谈会,壮、汉、瑶、苗、侗、回、仫佬、毛南等民族的民族文学工作者133人参加。覃应机出席会议并讲话。

  年初  市场上许多商品出现供不应求,部分副食品、蔬菜、土产、手工业产品价格上涨,市场物价出现不稳定因素。2月开始,省人民委员会、商业厅、供销社、服务厅先后调整纺织品、土产、油脂、油料、禽畜、化肥、副食品、药品、交电商品价格,同时打击商贩在市场上抬价抢购,进行黑市活动的不法行为,逐步将价格稳定下来。

  2月

  6日  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开展一个广泛、持久、健康、彻底的增产节约运动的指示》,要求工业企业必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安全生产。指出各级党政机关要精简机构,紧缩编制。

  11日至17日  省委农村部召开农村副业生产工作会议,提出每户农民养猪1头至2头,平均每5户至6户农民养母猪1头,养鸡鸭每人要达到3只。

  22日  睦边县平孟区念井乡发生反革命叛乱,8名区、乡干部被杀害。解放军配合地方工作组平息了叛乱。

  23日至3月5日  省工商业联合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大会代表303人,列席代表125人。大会选举产生第二届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卢燕南。

  25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改变民族贸易机构的设置及其领导关系的通知》。根据该通知,省成立民族贸易管理局,民族贸易县由44个调整为31个。31个民族贸易县是:巴马、都安、龙津、凭祥、马山、上林、百色、东兰、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靖西、大苗山、三江、河池、罗城、忻城、南丹、天峨、龙胜、上思、大瑶山、环江、隆林、田林、凌乐、凤山、睦边、大新、镇都。

  27日  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春季生产救灾“五查”运动的指示》,指出受灾地区春荒已经露头,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个生产救灾“五查”运动(查春耕生产、水利积肥、养猪和其他副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救灾工作),要用一切办法保证不逃荒、不饿死人。

  3月

  4日至8日  省公路运输业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大会表彰一等先进生产者2名,二等先进生产者17名,三等先进生产者39名。

  8日  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广西军区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复员安置工作的指示》,指出1957年广西将接收5万名复员军人,是历年接收复员军人任务最重的一年。对复员安置工作,必须特别重视,加强领导,贯彻面向农村搞好生产的方针。

  10日  广西第一家大型书刊印刷企业——广西民族印刷厂建成投产。该厂的整套设备和大部分工人来自上海大东印刷厂。

  16日至17日  以总理威廉•西罗基为首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代表团一行34人,由国务院秘书长习仲勋陪同,到南宁参观访问。代表团抵达南宁时,省长韦国清等领导人及各界群众2300多人到飞机场热烈欢迎。在南宁期间,代表团参观了桂西壮族自治州政府所在地,听取了关于广西少数民族情况的介绍。

  17日至26日  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邀请广西籍人士到北京开会,座谈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出席会议的有进京协商建立壮族自治区的广西代表团全体成员,广西籍政协委员、有关政协委员和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春等地工作的广西籍人士,共91人。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17日在会上发表了《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的一些看法的意见》。全国政协第二届委员会主席周恩来主持座谈会,并于26日作总结发言。在谈到广西建立自治区采取“分”还是“合”的方案时,周恩来指出:从全国看来,“合则两利,分则两害”,在广西省来说,也是这样。经过反复协商,与会人员在建立省一级壮族自治区的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采取“合”的方案,即以原广西省行政区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域。

  18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成立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的通知》。根据通知精神,4月1日起,各县民族工作组改为民族事务委员会。全省有25个县和桂林市建立了民族事务委员会。

  26日  国务院第四十三次全体会议批准,成立十万山壮族自治县,以原防城县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成立钦北壮族自治县,以原防城县及钦县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27日  经国务院批准,镇都县改名天等县。

  是月  广西省邕剧传统剧目鉴定委员会成立。同时举行邕剧传统剧目挖掘整理座谈会,集中一批邕剧老艺人就不经常演出的200多个传统剧目进行演出鉴定。

  △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广西分会在南宁成立。

  春  九三学社南宁直属小组成立,组长陈琮。

  4月

  3日  省委、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发展生猪生产的指示》,要求各地积极发展生猪生产,继续贯彻肉猪派购派养、以社为单位派购、由社统筹、分批交售的做法。县城以上地区采取按户发证、定期不定量供应猪肉的办法。

  月初  据不完全统计,宜山专区闹退社的共40699户,占入社总户数的6.8%,已退社的有12495户,占入社总户数的2.1%。有的社实际上已解散。

  4日  广西省政治学校在南宁成立。第一期学员195人。1959年11月改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

  23日  中共中央批准覃应机任广西省委书记处书记,仍兼副省长。

  26日至5月9日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上传达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和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讨论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和财政预算,作出了《关于一致拥护中央倡议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议》。

  是月  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发出《关于设置少数民族初中预备班及山区少数民族小学编制的意见通知》。对大瑶山等13个县(自治县)的大部分,恭城等23个县(自治县)的小部分,以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为主的地区及杂居区,拟订了《少数民族初中预备班设置办法》和《关于山区少数民族小学教师编制问题的意见》,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5月

  1日  广西民族出版社在南宁成立。该社由壮文委员会领导。

  2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照顾回族干部、职工、学生生活习惯的通知》,要求回族多的单位应设回民灶,人少则几个单位联办回民灶或到饭店包饭,无条件设回民灶,当地又无回民饭店的则从福利费给予补助。凡经营猪肉、猪油加工的单位,不能分配回族职工经营。

  月初  省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主题,首先在县以上党政机关及大专院校党组织中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召开各种座谈会,发动群众向中共提出批评建议。

  10日至14日  省委召开宣传工作会议,有770多名党内外的科学、文艺、教育、卫生、新闻、出版及宣传工作者参加。会议号召与会人员本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大胆鸣放。多数与会者抱着“帮助党整风”的诚意发表自己的意见。会上也出现一些偏激言论。这些言论被看成为“资产阶级右派”向党进攻。

  15日至18日  省首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30人。会议讨论制定了广西省侨联章程,选举产生了省侨联第一届委员会,雷沛鸿当选主席。

  16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举行会议,讨论广西因灾饿死人问题。会议由周恩来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中央领导邓小平、彭真、杨尚昆以及国务院监察部长钱瑛、国务院副秘书长齐燕铭等。广西的韦国清、甘怀勋等参加会议。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再次举行会议。会议由邓小平主持,出席会议的有彭真、谭政、李雪峰、王稼祥、杨尚昆、王从吾、钱瑛、习仲勋、齐燕铭等和广西党政领导陈漫远、韦国清、郝中士、肖一舟、覃应机、甘怀勋等。两次会议均指出广西发生这样严重的事件固然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是根源是官僚主义,漠视民命,麻木不仁,必须给省委、省政府和灾区的有关领导以撤职处分,否则就不能服人。

  25日  省人民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一致同意组成赴京汇报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会汇报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问题的酝酿情况。代表团由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代表组成。由副省长陈再励任团长,林虎、雷沛鸿任副团长。次日,乘飞机赴京汇报。

  27日至31日  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连续举行三次扩大会议,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士,共同讨论建立省一级的回族自治地方和壮族自治地方问题。讨论前,听取了广西代表团团长陈再励关于建立壮族自治区问题的情况汇报。与会者经过协商和讨论,一致赞同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以及这两个自治区的区域方案。

  5月至7月  广西普降大雨,山洪暴发,全省受灾农田235万亩,损失粮食5760万公斤。其中容县专区最为严重,全专区受灾农田达44万余亩;死亡179人,伤170人,无家可归需救济者12万人。

  6月

  5日  广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在南宁西乡塘成立,下设粮食作物、特种作物、经济作物、园艺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6个系。是月原柳州沙塘广西农业综合试验站改为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柳州工作站。

  7日  国务院举行第五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听取广西省副省长陈再励作的《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报告》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和广西各族人民的意愿,作出《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定》,并提请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8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根据中央的部署,广西于6月间,高等院校开始反右派斗争;8月,省直机关和南宁市由整风转入反右派斗争;10月,其他各地、市、县开展反右派斗争。运动至1958年3月结束。全省共错划右派分子14304人,误伤了许多党员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后来,有些陆续进行平反。1979年,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自治区党委要求各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改正错划右派分子的工作,对反右派期间被划为“右派分子”的普遍进行复查复审,凡属错划的一律予以改正,彻底平反。

  12日  省人民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关于赞同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议》,并报国务院。

  14日  国务院举行第五十二次全体会议,监察部部长钱瑛作《关于1956年广西省因灾荒饿死人事件的检查报告》。报告指出,发生这一事件的客观原因,是广西省1955年遭受严重的水灾和旱灾,粮食减产,致使1956年发生春荒,加上春雨连绵,早熟作物减产50%左右。另一方面,事件发生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共广西省委、省人委主要负责人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问题发现后,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干部,对负有责任的干部长期不作严肃处理。同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广西省1956年因灾饿死人问题给有关失职人员处分的决定》。次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三次会议,讨论并同意周恩来总理关于处理这一事件的报告。

  15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粮食统销工作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迅速划出一段时间,集中力量,普遍地对农村粮食统销再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处理好统销遗留问题。

  18日  《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给予广西因灾饿死人事件的有关人员的处分决定。中共中央决定,给予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陈漫远,中共广西省委书记郝中士、肖一舟,撤销党内职务的处分,3人均调离广西;并决定刘建勋任广西省委第一书记,贺希明任广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副省长。同时分别给予平乐地委书记杨林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给予副书记何庶民撤销地委副书记职务的处分,给予中共平乐县委书记矫志周、荔浦县委书记王文陆撤销县委书记职务的处分,给予中共荔浦县委副书记艾治国严重警告的处分,给予中共横县县委书记薛秋水留党察看一年的处分。国务院决定给予广西省副省长郝中士、肖一舟撤职的处分,给予省人委委员陈漫远撤职的处分,给予平乐专署副专员段书香撤职的处分,给予荔浦县副县长李善本记大过的处分。同日,《人民日报》还发表社论《坚持同漠视民命的官僚主义作斗争》,《广西日报》也对该事件作了报道。7月21日,中共中央给予桂西壮族自治州地委书记冯寿天撤销地委书记的处分。

  是月  据不完全统计,平乐专区水田“三包”到户的有486个生产队,已经纠正的有230个生产队。7月16日,省委批转平乐地委《关于处理“三包”到户问题的意见》,指出“三包”到户或户种户收,是农业集体经济倒退为个体经济的错误偏向,若不纠正,必将使合作社集体经济趋于解体,各地应切实防止类似现象的产生。

  7月

  1日  省委一届五次全体会议在南宁召开。主要内容是总结1955年和1956年因灾饿死人事件的沉痛教训,检查省委领导作风上存在的问题。全会通过了《关于广西因灾饿死人事件的基本教训》,要求全党以此为诫,认真转变作风。

  3日  湘桂铁路南段的重要桥梁之一——邕江铁路大桥竣工。9月22日正式运营。

  4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向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议案》。5日,国务院副总理兼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乌兰夫在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报告》。12日,一届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通过了《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议案的审查报告》。15日,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议》。《决议》批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议案》,撤销广西省建制,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原广西省的行政区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行政区域。

  14日  《广西日报》报道:全省已培养出壮族工程师、医师、农艺师和技术员等各种技术干部3200多名。

  是月  《壮文报》在南宁出版发行。

  △  省第一届国画展览会在南宁举行,展出168位作者的作品共358件。这些作品是省文化局组织评选委员会,从各地送展的1358件作品中评选出来的。

  △  省委成立边境工作委员会,覃应机任主任委员。

  △  据统计,1950年5月至1957年7月,省委党校配合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和土地改革等中心工作,训练县、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宣传、组织、妇女、检察、监察干部6873人。

  8月

  月初  全省开展了一次反击地主、富农及反革命分子反攻倒算的斗争。随后,在全省农村开展大鸣放、大辩论。9月8日,省委将广西农村鸣放的简况报告中央。中共中央将广西省委的简报转发各地。中共中央批示:在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活动猖狂的地区,镇压邪气,伸张正气,是需要的,但要掌握火候,适可而止,才有利于大鸣大放的展开。

  12日  应邀到中国访问的印度尼西亚议长沙多诺和随行人员,由越南河内乘飞机途经南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余心清、广西省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江景河和南宁市市长陈枫等,到机场迎送。

  19日至9月3日  省政协一届四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以开展反右派斗争、协助省人民委员会筹备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主要议题。会议选举刘建勋为省政协主席。

  23日至9月4日  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与会代表一致拥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定》,经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决议》,并通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名单,主任委员韦国清,副主任委员李任仁、覃应机、陈再励、莫乃群、卢绍武等5人,委员35人。会议补选贺希明为副省长。

  24日  《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在1956年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全省有98.7%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全省私营工业除3户外全部实现公私合营;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已有11382户转为公私合营;小商小贩已有80%加入了合作组织。

  29日  省委发出《关于在农村开展一次社会主义大辩论的指示》,要求在全省农村中立即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广泛深入的社会主义大辩论。辩论的主要内容是:合作社优越性问题;工农关系问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统购统销问题;肃反和遵守法制问题。通过辩论,批判党内的右倾思想,批判某些干部的本位主义,批判富裕中农的资本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思想,打击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的反动行为,对广大干部和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深刻的社会主义教育。

  △  省委发出《关于立即在地、市、县机关和中等学校(教师)深入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要求通过整风,提高马列主义思想水平,改进作风;团结广大群众,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孤立和分化资产阶级右派以及一切反对社会主义的分子。

  30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农村工商各税的修订规定》,规定依照山区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交通条件、民族风俗习惯,采取划区照顾的办法:一类地区免征工商各税;二类地区只征屠宰税、酒类的商品流通税以及植物油、食糖的货物税,其他工商各税一律免征,并具体规定免征范围。

  是月  根据国家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中国科学院华南热带生物资源综合考察队组织有关单位科技人员,进行广西地区以橡胶为主的热带作物资源综合考察。历时4年,选出二、三等橡胶地99.1l万亩,咖啡地94.02万亩,龙舌兰麻地148.44万亩。

  9月

  14日  省委发出《关于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指出目前农村存在的两条道路斗争,是一切矛盾的焦点,不解决这个矛盾,合作化就无法巩固,农村工作就不能前进。要求在全体农村人口中进行大辩论,弄清大是大非,使多数农民从资本主义的影响下解放出来。

  17日至22日  省工交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布置工交企业和手工业社的整风及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26日至12月19日  省工会组织少数民族工人参观团到省内外参观工农业生产建设发展情况。参观团由42名壮、瑶、苗、侗、回、仫佬等族工人组成,先后到南宁、贵县、梧州、桂林、柳州、武汉等地参观。

  是月  中国科学院、省内外有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14个单位的科技人员组成综合考察队,对红水河流域的地理、地貌、土壤、真菌、农业、林业、水利及植物区系、植被等10个专业,进行综合考察。

  秋  都安瑶族初级中学在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城创办。首期招收瑶族学生244名,占招生总数的66.3%。凡进该校读书的瑶族学生,粮油全部由国家供应,免费入学,还享受助学金。家庭困难较大的学生,则由学校供给棉被、蚊帐、棉衣等日常生活用品。

  △  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成立。该校位于巴马瑶族自治县县城,面向百色地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1965年改为面向河池地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10月

  11日  以国民议会主席费林格为首的捷克斯洛伐克国民议会代表团,和以布拉格市市长斯沃波达为首的布拉格中央人民委员会代表团,由广州前往昆明访问,途经南宁,游览了市容和公园。

  14日  南宁—北京第一列火车直达快车由南宁开出。

  26日  以阿•鲍•阿里斯托夫为首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团,前往越南途中,在南宁停留,并游览市容。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省长韦国清等到机场迎送。

  下旬至11月  省教育厅组织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教师进修学院及中央普通话语音研究班部分毕业学员,分4个调查组,到荔浦、北流、博白、兴安、桂林、梧州等30个县、市,进行汉语方言调查。之后,整理出各县、市汉语方言同音字表。

  11月

  7日  贵县武思江水利工程开工。次年5月竣工,总库容为104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3000万立方米,总投资454万元,有效灌溉面积30万亩。

  11日  省委批转广西军区《关于在边防地区实行人民军事化试点工作的请示报告》,提出在边防地带(纵深10公里至30公里内),逐步实行人民军事化,即以乡为单位,将民兵和预备役合为一体,配以武器,施以训练,平时从事生产,遇有情况,做到“一村有警,村村支援”。试点工作先在靖西、凭祥各一乡进行,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行。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壮语节目开始播音。

  12日至18日  由省委统战部主持的省第一次民族事务委员会会议在南宁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专区、市、县民委主任和自治县县长,共44人。会议传达周恩来总理在青岛举行的民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布置民族工作。

  16日  省委召开省、南宁市直属机关2.3万多人参加的干部大会,号召干部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生产第一线去。刘建勋传达11月14日省委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在全省40万干部中下放10万人到基层工作,其中省直属机关干部下放30%至50%。

  26日  省直属机关第一批下放干部1902人,其中有省委正副部长、省人委厅局长一级领导干部18人,他们将担任各地、市、县及工厂党委书记或行政领导职务;下放的处、科级干部258人,一般干部1626人,其中大部分到农村直接参加农业社生产劳动,少部分到工厂矿山参加生产劳动。

  29日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向国务院提交《关于讨论壮文方案和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的报告》。国务院第六十三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于12月10日批复同意。

  是月  省除“四害”(指老鼠、苍蝇、蚊子、麻雀,后将麻雀改为臭虫)委员会和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合并,仍名广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由省长韦国清任主任委员。

  △  教育部总顾问、苏联专家纳乌莫夫由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陪同,到南宁视察教育工作。

  △  苏联古生物学家盖戈尔到南宁、北海进行古生物考察。

  12月

  2日  省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动员全党力量,积极贯彻执行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掀起大规模的工农业生产高潮。会议要求贯彻社办公助的方针,大力兴修水利,把河水拦起来,把山水堵起来,把天水蓄起来,把地下水挖出来,把低水抽出来,保证3年基本消灭旱灾,5年完全消灭旱灾;采取各种增产措施,争取3年内多数农业社赶上和超过当地富裕中农的生产水平,10年内完成每亩产粮400公斤的任务。

  20日  国务院第六十六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撤销广西省桂西壮族自治州的决定》,决定撤销桂西壮族自治州及其领导的百色、宜山两地区工作委员会;设立邕宁专署,辖原由桂西壮族自治州直接领导的凭祥市及邕宁、武鸣、上林、宾阳、横县、上思、扶绥、崇左、宁明、龙津、大新、天等、隆安、马山等]4个县和都安瑶族自治县;设立百色专署,辖原由百色地区工作委员会领导的百色、凌乐、凤山、东兰、田阳、田东、平果、德保、靖西、睦边、田林等11个县和巴马瑶族自治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设立宜山专署,辖原由宜山地区工作委员会领导的宜山、罗城、融安、柳城、柳江、石龙、来宾、忻城、河池、南丹、天峨、环江等12个县和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  省直属机关下放第二批干部4080人。至此,省直属机关下放的干部已近6000人,占原有干部总数的38%。这批下放干部中,有1000多人赴山区,同少数民族人民一起开发建设山区。

  24日至28日  省第一次扫盲积极分子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先进工作单位27个,积极分子327人。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扫除干部、职工、农民和居民中的青壮年文盲59万多人,区以上干部已基本扫除文盲,职工中的文盲已扫除42%左右,农民中的文盲已扫除10%左右。会议号召争取1958年完成176万人入学的任务。

  是月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全省计划、财政会议总结报告》的通知,决定将7种地方税及市县企业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作为市县的固定收入;农业税、公债作固定比例分成收入,省与市县四六分成;商品流通税、货物税、营业税、所得税为调剂分成收入,分成比例根据各地收支情况决定,但市县所得分成比例最低不少于10%,最高不超过80%。

  △  全省首届农民篮球赛在南宁举行,有邕宁、桂林、平乐、容县4专区和百色、宜山2专区的冠军县队参加。容县专区的北流县队获男子冠军,玉林县队获女子冠军。

  △  民主德国卡尔•马克思大学农学院副院长赫格尔到南宁参观访问,了解药用植物、经济作物等方面的情况。

  是年  全省工农业总产值25943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1954万元,农业总产值167478万元;国民收入18623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9819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粮食产量584.90万吨,油料13.00万吨,甘蔗87.38万吨,发电量1.26亿千瓦小时,原煤52.15万吨,机制糖1.25万吨。1953年至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分别为10.5%、18.6%、7.8%。

  △  省人民医院首次施行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成功。

  △  农业部分配给广西印度摩拉水牛35头,其中成年母牛17头,育成小母牛12头,种公牛6头。从此,广西开始了水牛杂交改良工作。

  △  以省农业厅、广西农学院、中山大学等单位为主体,协同有关地、县,开展农作物病虫害调查,历经1年多时间,整理出第一批水稻白叶枯病、红麻、炭疽病等15个病害检疫对象的分布资料,作为划分疫区和保护区的依据。

  △  省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进行精简,撤销20个单位,增设1个单位,工作机构由1956年底的42个减缩为22个。这22个单位是:计划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办公厅、参事室、民政厅、公安厅、监察厅、工业厅、交通厅、农业厅、林垦厅、水利厅、财政厅、商业厅、粮食厅、教育厅、卫生厅、文化局、有色金属工业管理局、外事处、广播管理处。

1958年

  1月

  2日至6日  省人民委员会在南宁召开民政和粮食工作会议,研究基层选举、粮食统销和生产救灾问题。要求充分发扬民主,做好选举工作,并宣传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大意义。各级的选举工作要在2月18日前完成,以迎接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同时,要求普遍开展节约粮食的宣传,做到计划用粮。

  3日  省人民委员会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发出《关于撤销桂西壮族自治州的建制的通知》,桂西壮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于1958年1月31日起停止办公。

  6日  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从杭州乘飞机抵达南宁。

  △  省委在南宁召开地、市委书记电话会议。韦国清在会上作《认真贯彻“多、快、好、省”方针,把兴修水利运动进一步推向高潮》的报告。提出兴修水利要坚持小型为主,中型为辅,有条件的可以兴修大型工程,并贯彻“民办公助”的原则。

  7日  下午,毛泽东主席冒着水温17.5度的严寒,到邕江游泳半小时。11日下午,毛主席再次到邕江游泳50分钟。后来,南宁市人民在邕江桥头建亭以示纪念。1974年6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该亭题词“冬泳亭”。

  9日  省委发出《关于当前农村生产运动十项问题的通知》,强凋要以兴修水利和积肥为中心来全面安排当前生产,要继续采用大辩论的方法来解决各种思想问题。

  11日至22日  中共中央在南宁召开有部分中央领导人和部分省、市委书记参加的工作会议(简称南宁会议),讨论1958年的国民经济计划和预算。会议根据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着重强调“不断革命”的思想。毛泽东主席在会上再次批评1956年的反冒进。这次会议大批反冒进的结果,使党内急于求成的“左”倾思想迅速发展。12日  毛泽东主席给中共广西省委负责人刘建勋、书国清写了关于办好《广西日报》的信,指出:“一张省报,对全省工作,全体人民,有极大的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

  13日  省直属机关和南宁市25000人举行动员大会,提出:要立即开展以除“四害”(当时指苍蝇、蚊子、老鼠、麻雀,1960年3月改为老鼠、臭虫、苍蝇、蚊子)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在两年内堪本上把南宁变为没有苍蝇、蚊虫、老鼠、麻雀的“四无”城。刘建勋、韦国清在会上讲话。20日至28日,全省卫生行政会议提出,5年内全省基本消灭“四害”。

  △  《广西日报》报道:省直属机关下放干部工作已基本结束,前后共下放干部7500多人,占干部总数47%。1月21日,省委发出《关于做好下放干部巩固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下放干部的巩固工作。

  20日  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公布壮文方案的决定》,要求在壮族地区逐步推行。29日,省人民委员会又发出《关于组织机关干部学习壮文的通知》,要求各级干部首先是壮族干部要学习壮文。

  22日  毛泽东主席及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南宁人民公园接见广西各族人民及广西军区、驻邕部队代表,共5000多人。

  25日至2月1日  省商业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决定精简机构,提高工作效率。至年底,原商业厅、服务厅、供销社、外贸局已合并改组为商业厅,人员精简82%。

  31日至2月15日  省委召开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南宁会议精神,研究布置全省工农业生产任务。会议联系广西实际,严厉批判1956年的“反冒进”,把一些人过去对平乐地区饿死人事件给省委领导提的批评意见,重新翻了出来,把纠“左”的建议说成是“反冒进”,是“政治性错误”。

  2月

  1日  省委发出《关于开展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宣传的指示》。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是党的民族政策又一光辉的胜利,是广西省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必须在各族人民中进一步开展宣传工作,以增进民族团结,提高各族人民的政治热情与劳动积极性。

  2日  省农林气象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370人。会议要求反右倾,鼓干劲,搞好春耕生产,夺取农业大丰收。

  2日至9日  省工业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确定1958年广西工业工作的总任务是:配合和支援农业大生产运动,组织工业生产新高潮,全面贯彻多、快、好、省和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的方针,实现工业生产大跃进,打响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头一炮。会议初步拟制出地方工业总产值赶上农业总产值的规划。

  10日  平桂矿务局炼出我国第一批特号锡,锡的含量超过部颁标准,达到99.97%。

  11日  省委根据国务院关于撤销桂西壮族自治州改设邕宁专署的决定,将中共桂西壮族自治州地方委员会改称中共邕宁地方委员会。

  22日  《广西日报》报道:中国科学院红水河流域综合考察队自1957年10月起,对隆林、田林、凌乐、凤山、东兰5县进行了考察,已于1958年1月底结束。考察队认为,红水河流域水资源非常丰富。

  27日  南宁肉类联合加工厂投产。该厂是中型现代化肉类联合加工厂,每天可宰杀生猪1200头,制出冻肉3万公斤。冷藏库容量6500吨。

  3月

  2日  广西展览馆举行落成典礼。该馆占地6万平方米,主楼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使用面积6000多平方米,1957年10月动工,有14个展览厅,附设可容6000人的露天影剧场。还有畜牧展览场。

  3日  应邀前来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大会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北自治区各族人民代表团,由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越北自治区党委书记、越北自治区行政委员会主席朱文晋团长率领,上午到达南宁,受到南宁各族人民的热烈欢迎。

  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贺龙率中央代表团前来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庆典,上午到达南宁,受到南宁各族人民4万多人的热烈欢迎。

  5日  自治区工业、交通运输业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在南宁开幕。出席会议代表1091人。会议提出以反浪费、反保守为中心,掀起一个比先进、比干劲、比窍门、比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竞赛热潮。

  5日至13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南宁举行。出席会议代表421人。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贺龙代表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毛泽东主席在会上表示热烈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祝贺富饶美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诞生》。会议选举韦国清(壮族)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贺希明、李任仁、覃应机(壮族)、莫乃群、卢绍武(壮族)为副主席。会议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条例(草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草案)》和每年3月15日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纪念日等决议。

  14日  南宁各族人民6万多人举行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大会,会后进行游行。桂林、柳州、梧州3市和各专署所在地,也分别举行盛大集会,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

  15日  中共广西省委员会改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即日开始工作,并启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印鉴。

  16日至17日  自治区政协一届一次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选举刘建勋为自治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黄荣(壮族)、林虎、雷沛鸿、丘辰为副主席。

  23日  自治区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400多人,在南宁举行社会主义自我改造促进大会。会议提出:忠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会后进行游行。

  26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组织春耕生产检查工作的指示》,要求重点检查先进和落后的两种类型,并对各种农作物春播计划、水利工程、肥料、种子、农药等进行全面检查,认真落实,以夺取全年农业丰收。

  31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地、市委书记电话会议,要求各地开展“双反”(反浪费、反保守)运动,掀起大整大改高潮。

  4月

  4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建立工农业技术改革委员会的决定》。决定成立自治区、专区、县、乡工农业技术改革委员会;工厂和农业社分别成立技术改革小组。主要任务是:把群众的创造发明集中起来,推广到群众中去;鼓励支持群众的创造发明,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9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抗旱抢插的紧急通知》,指出近来全区各地普遍出现旱象,据百色、邕宁、容县3地区不完全统计,受旱面积达300多万亩。《通知》要求各级党政领导迅速发动群众立即投入抗旱抢插运动。

  20日  中越两国地方贸易代表团就开放边境口岸问题举行谈判并达成协议,中国广西开放凭祥、水口,越南开放同登、驮隆,口岸贸易限额按地方贸易限额的10%左右执行。

  26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提高薯类产量积极发展薯类生产的指示》。要求各地积极发展薯类生产,主要是红薯,其次是木薯、芋头、马铃薯。

  △  中国广西与越南谅山、高平省1958年地方贸易合同在南宁签字。广西出口货值83.8万余元,进口货值46.39万余元。

  是月  自治区党委发出“全民大办工业”的号召。要求“县县办工业,乡乡办工业,各级办工业,各部门办工业”,“全年兴办中小厂矿27万个。”

  5月

  3日至10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南宁召开全区水利工作会议,总结1957年冬、1958年春大办水利建设的经验。宣布水利完工13.5万多处,灌溉面积达991.57万亩,占计划的99.16%。会议确定1958年冬、1959年春继续大办水利,兴修工程5.88万处,扩大灌溉和改善灌溉面积2000万亩,90%的耕地实现水利化(包括水浇地)。

  19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更改壮族乡建制的通知》,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自治区内不应再建立壮族乡,过去已建立的壮族乡,应改为一般乡。

  22日至6月4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工业交通计划会议,出席会议代表800人。会议号召掀起全党全民大办工业的热潮,实现全区工业大跃进。

  是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川北碚步兵学校迁驻桂林,改称桂林步兵学校。1961年8月称广州军区步兵学校。1973年10月称广州军区军政干校。1978年称广州军区步兵学校。1981年2月称桂林陆军学校。1986年9月改为桂林陆军学院。

  6月

  7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指示,要求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以及党中央提出的“苦战三年,争取大部份地区的面貌基本改观”,“争取15年或更短的时间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超英国”,“争取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等口号,进行广泛深入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11日至7月1日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南宁召开(注:前二次为省党代会)。会议听取韦国清关于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精神的报告和刘建勋的工作报告。同时,开展所谓“反右派补课”,对陈再励(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梦周(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廖原(原省委委员、财贸部长)、骆明(原省委委员、宣传部长)、王浩(原省委委员、文教部长)、廖联原(原省委候补委员、省兵役局长)等6人1957年6月在省委扩大会议上关于广西因灾饿死人问题、粮食问题、省委领导作风问题的发言,认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言论”,将他们划为“党内右派集团”。会议通过了《关于开除党内右派集团陈再励、王梦周、廖原、骆明、王浩、廖联原党籍的决议》(1979年2月28日平反改正)。同时,还指责9名部门领导搞“地方主义”或“地方民族主义”,并给予他们党纪处分(后已平反)。

  14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夏粮征购工作的指示》,要求采取边收、边分、边入库的办法,完成1958年夏粮的征购和分配任务。

  23日  自治区制订《广西发展农业生产20条纲要(草案)》,主要内容有:6年内粮食总产增长到120亿公斤,甘蔗发展到250万亩,亩产5吨以上;1960年春耕前全部耕地水利化,消灭普通旱灾;5年内基本改良土壤,主要农作物普遍实行密植。

  24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回国途经南宁,韦国清等热情接待。

  是月  广西第一个专业性的电机制造厂——柳州市电机厂建成。年底生产出全自治区第一台10—4—4.5千瓦电动机和8千瓦发电机。1959年2月改名柳州电机厂。

  7月

  1日  柳州工业区举行开工典礼。钢铁厂、化肥厂、热电厂、机修厂、水泥厂和水厂等大型企业相继破土动工。

  2日  自治区党委一届八次全体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增选霍泛、葛震、覃士冕为自治区党委常委。

  3日  美国飞机在钦县上汶乡、上思县龙楼乡投下3名武装特务。民兵配合边防部队搜捕,3名武装特务被俘。

  6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农村生产全面大检查的指示》,并从自治区直属机关抽出1200多名干部组成全区农业生产检查团,分赴各地对农业生产展开群众性大检查。

  9日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十九次会议批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10日至22日  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在南宁召开第一次会议,提出要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工作,并初步制订了科学研究五年计划。

  12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立即动员全党全民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的指示》,提出:钢铁是当前发展整个工业的纲,只有通过钢铁工业的发展,才能有效地带动机械工业和其它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各级党委以钢为纲,全党全民大办钢铁。

  19日  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平乐、容县两专区,分别设立梧州、玉林两专区。其中,梧州专区驻梧州市,辖原平乐专区的蒙山、昭平、贺县、富钟等4个县和原容县专区的苍梧、藤县、岑溪等3个县;玉林专区驻玉林县,辖原容县专区的容县、桂平、平南、玉林、陆川、北流、贵县、博白等8个县。同时,宜山专区更名为柳州专区。原属平乐专区的平乐、恭城、荔浦等3个县划归桂林专区;大瑶山瑶族自治县划归柳州专区管辖。

  25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实行专署、市人委统一领导和若干辖区调整的决定》,经报国务院备案,将桂林、柳州、梧州3个市分别划归桂林、柳州、梧州3个专署统一领导。但市人民委员会的政权机构不变,仍为专署一级组织。同时,将原属桂林专区的鹿寨县划归柳州专区管辖。

  是月  广西大学在南宁重建并开始招生。该校以工科理科为中心,设11个系,招生1000名。

  8月

  10日至13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县委书记会议,要求1958年实现稻谷亩产“千斤区”,争取实现“1500斤区”。会议决定苦战3个月,实现农业半机械化。并积极扶持和巩固集体食堂、托儿所,广泛组织生产大协作。会后,各地对增产指标又层层加码,不少县还采取“打擂台”报增产计划的做法。“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荒唐口号,被广泛传播。

  15日  澄碧河水库动工,设计坝高61米,蓄水量7亿立方米。

  16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中学、师范、师专等领导关系下放的通知》,教育厅领导的师范学校、高中、完中、初中,交由所在地的县(市)领导;桂林、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分别由桂林、邕宁专署领导,南宁幼儿师范学校由南宁市领导;专(市)举办的高等学校,由专(市)领导;自治区办的高等学校,仍由自治区领导。各类民办学校、业余学校、扫盲、小学、幼儿教育等的领导关系,由各专署或市、县人委会确定。

  18日  自治区妇女工作会议在南宁开幕,要求妇女积极参加丰产竞赛,发展民办工业,举办公共食堂、托儿所。

  20日  广西第一条地方航空线——南宁至梧州航线正式通航。

  21日  广西当时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的达开水库正式动工,建成后可灌溉稻田46万亩。

  23日  柳州重型通用机械厂动工兴建。该厂是广西最大的机械厂之一,主要生产炼钢、轧钢设备及鼓风机、35匹马力以上的煤气机、柴油机和550千瓦以上的发电机等大型动力机械。

  24日  南宁邕江南岸新工业区破土动工。该工业区是南宁市新兴的钢铁冶炼、化学工业区。将兴建钢铁厂、电厂、水厂、糖纸厂、电解铜厂、电解铝厂、化工厂、船厂、橡胶厂和合成化纤纺织厂等大型现代化工厂。

  25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今年粮食分配及留粮标准的通知》,要求各农业社除保证完成国家原定的粮食征购任务并按1957年留粮水平扣除口粮、饲料及按密植规格留足种子外,余粮部分国家再征购20%至30%。

  26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在农村中建立人民公社的指示》,要求立即向广大农民进行建立人民公社的宣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指示提出建立人民公社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建立领导机构,实现统一领导;第二步解决并社后的各种经济问题和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公社规模以现有的大乡为基础一乡一社,原来农业社所有的公共财产,交归公社所有。全自治区的建社工作要在秋收前基本完成。

  28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高额丰产竞赛运动的决定》,要求立即在全民中进行大动员、大宣传、大辩论,实行五级干部田间大会师,开展大检查、大评比,掀起全面的竞赛高潮。

  下旬  广西军区官兵集资并抽凋7个连队的兵力兴建南宁钢铁厂。

  是月  广西军区组建1个民兵师、4个民兵团共20万人投入开发东罗煤矿,修筑渠黎东罗铁路支线,完成25公里长的铁路修筑任务。

  9月

  7日  南宁l2万人集会游行,热烈拥护周恩来总理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怒斥美帝国主义对我国进行军事挑衅和战争威协。

  8日  以桂林钢铁厂为中心的桂林市瓦窑工业区破土动工。该工业区将兴建钢铁厂、火电厂、水泥厂、造纸厂、机修厂、自来水厂。

  12日  《广西日报》以《环江创全国水稻丰产最高纪录》为题,报道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1亩1分3厘中稻试验田,亩产稻谷130434斤(市斤)。并刊登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的贺信,还发表《思想上的又一次解放——欢呼环江中稻大面积高额丰产》的社论。18日,《人民日报》也作了报道。后来查明,这是在水稻接近成熟时,把10多亩稻田的稻子移植到一块,并在收割时采用重复过秤的办法弄虚作假的结果。

  13日  从8月下旬起,出现了大办人民公社高潮。到9月13日止,全自治区在原20493个农业社的基础上,合并建成918个大型人民公社,加入公社的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97%。至此,全自治区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14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建立人民公社的第二步工作:确定劳动报酬和按劳分配原则;处理生产资料入社和并社转社中各种具体经济问题;制定公社的初步远景规划。

  15日至24日  自治区财贸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确定财贸工作要千方百计为钢铁生产服务。大会表彰81个红旗单位、5个先进县、8个先进乡、524个先进集体、1503个先进工作者。

  16日至26日  全国民族工作现场会议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负责人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自治州的代表共138人。

  18日  广西自建的3条专用铁路:洛埠至屯秋、桂林至海洋、来宾至合山煤矿铁路动工,共长l50公里。

  中旬  在柳江县新兴农场附近通天岩发现一处保存完整的人头骨化石。经古人类学家考证为最早的新人化石(旧石器时代晚期),定名为“柳江人”。22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钢铁生产电话会议,要求各级党委第一书记真正挂帅,把钢铁生产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力争10月初日产铁突破双千吨。10月5日又召开地委第一书记会议,要求全力以赴,大放“卫星”。10月底,钢铁会战达到最高峰,全自治区投入大办钢铁的人数达700万人。25日  灵山县发生5  级地震。极震区石塘公社兆庄大队80%的房屋产生裂缝,塌屋15间。

  27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人民公社若干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规定:原农业社财产归公社所有;取消社员自留地;社员的私有房基地、林木、牛马等生产资料归公社所有;社员个人养的猪,一律作价交公社饲养,定期还款;社员可以养少量的家禽,属社员私有;社员劳动报酬采取固定等级工资和奖励工资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全社统一分配。

  月底  合浦白龙珍珠养殖试验场人工殖珠试验成功。10月下旬,《南方日报》、香港《大公报》、英国《伦敦晚报》均以醒目标题报道:中国人工殖珠成功。

  是月  高等学校开学,除重建广西大学、艺术专科学校外,新成立的大专院校还有:自治区办的林学院、冶金专科学校、地质专科学校、中医专科学校、卫生专科学校、体育专科学校、铁道专科学校;地、市办的梧州大学、南宁大学和工、农、医专科学校。全自治区高等院校由原来的3所(师范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发展到34所。

  △  以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朱文晋为首的越南民族干部考察团和以农村部长陈文翼为首的越南农业考察团,到广西参观考察。

  10月

  5日  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和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广西分会联合召开常务委员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会议决定将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和中华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广西分会合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席林山。

  16日  广西军区在柳江县召开全民皆兵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军分区、各市县人民武装部以及党政有关部门负责人共300多人。会议传达全国大办民兵师现场经验交流会精神,部署广西全民皆兵工作任务。

  18日  《人民日报》就广西忻城县创造日产煤67万吨和环江县日产铁6.3万吨发表《祝广西大捷》的社论。

  20日  《广西日报》就鹿寨县创日产生铁20.7万吨的报道发表《敢想敢做出奇迹——祝鹿寨20万吨生铁大卫星上天》的社论。《人民日报》亦于20日发表《群众运动威力无穷——再祝广西大捷》的社论。

  22日至24日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到广西柳州、罗城等地视察工作。

  23日至26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各地委主管农业的书记会议,研究突击秋收和人民公社的产品分配问题;同时对以深耕为中心的冬季生产和1959年的生产计划作了部署。

  是月  越南国家乒乓球队、男子排球队先后访问南宁,与广西男女乒乓球队、南宁市男子排球队进行友谊比赛。

  11月

  1日  广西宣布提前2个月超额完成钢铁生产计划,产钢42万吨,生铁102万吨。实际上到1958年底全自治区只生产钢1.41万吨,生铁7825吨。

  2日  《广西日报》就玉林专区112个人民公社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发表社论:《农民的又一次大解放——论粮食供给制》。认为“这是向共产主义分配制度过渡的一种形式”。在“吃饭不要钱”的思想影响下,有些地方进一步发展为对社员生活实行“七包八包”,包吃、包穿、包住、包教育、包婚丧、包治病、包理发、包看电影等。

  △  铁道部第二设计院于7月14日开始勘测的滇桂铁路南宁至百色段,今日完成。

  5日至14日  自治区文化工作及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评比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72人,评选出172个群众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和25个特等先进单位。会议要求文化大普及、大提高,“大放文艺卫星”,迎接1959年国庆10周年。

  10日  铁道部第二设计院开始勘测黔桂铁路百色至贵州的惠水段。该段长400公里,经过百色、凤山、凌乐、天峨,到贵州的惠水。

  14日  国务院批准,邕宁专区更名为南宁专区。

  15日  由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有6个专区、4个市以及桂林步兵学校等13个单位参加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成就展览会”,在自治区展览馆开幕,介绍广西1958年以来技术革命的成就,展品3200多种,展出44天,接待观众12.87万人次,还接待了苏联、捷克和越南等国友人。

  22日至29日  自治区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001人。大会表彰48个先进单位、184个先进个人,通过工作报告和《告全区妇女书》,选举产生自治区妇联第三届委员会,田克当选为妇联主任。

  26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今冬明春钢铁生产的指示》,指出广西以钢为纲的工业生产群众运动已经发展到一个调整、巩固和提高的新阶段。要求各地实行“五定”(定点、定组、定员、定型、定领导)“两化”(基建化和工厂化),由小土群向小洋群发展,以炼出更多的好钢铁。指示提出在1958年冬、1959年春要新建8立方米高炉150座,28立方米高炉38座。

  28日  柳州机械厂轧钢机投入生产,结束了广西不能轧钢的历史。

  29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宣传和全民办教育的指示》,要求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大力开展工厂办学校,公社办学校,街道、机关、部队办学校,逐步建立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体系,把现有学校改造成为新型的共产主义学校。争取5年左右普及中等教育,10年左右使有条件的人受高等教育。在这种“全民教育”口号的鼓动下,1958年,全区挂起“大学”招牌58个,号称在校学生1.66万人,比上年增加3倍多;新办中等专业学校3041所,号称在校学生29万人;每个专区和市都办有大学。有一个县报称已办起各种“大学”、“学院”、“科研所”34所,全县有47万人进“大学”读书。

  是月  自治区实现“全民皆兵”。共组成19个军、220个师、1859个团。参加民兵的人数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49.31%。

  12月

  1日  昭平水电站主体工程开工。原设计正常水位125米,库容39亿立方米,装机容量45万千瓦,年发电量20.9亿千瓦小时。后因原设计淹没损失过大而停建下马,造成经济损失2300多万元。

  1日至3日  广西大新县和越南高平省下浪县边境人民在大新县硕龙街举行联欢大会,庆祝两县边民合修的归春水渠胜利完工。

  4日至8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机械工业会议,要求全党动手,土法上马,土洋并举,大搞机床生产,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1959年全自治区机械工业生产能力要增加20倍。

  9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深耕工作领导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如同大搞钢铁生产一样,认真把深耕运动抓起来,所有干部都应该到田间和群众一道深耕。

  10日至14日  自治区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大会表扬和奖励了1032个单位和代表。

  12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开展大规模造林的联合指示》,要求全党全民动员起来,用突击钢铁生产的精冲来大搞绿化造林运动,1958年冬、1959年春造林6000万亩。

  17日至27日  自治区财贸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研究时论进行农村财贸体制改革及如何搞好粮食征购和副食品供应等问题。要求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指示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针,对农村的财贸管理体制实行“两放(放人员、收资产)、三统(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资金管理)、一包(包财政任务)”的办法。

  20日至31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市、县委第一书记会,确定从1959年1月至3月开展整顿和巩固人民公社运动,总结成绩,纠正工作中的错误。

  24日  中国广西地方贸易代表团和越南高平、谅山地方贸易代表团在南宁举行地方贸易谈判,签署1958年补充进出货物合同。

  △  广西第一座大型水电站——西津水电站第一期围堰工程开始全面施工,1964年6月7日1号机组发电。1966年7月29日2号机组投产。3、4号机组分别于1975年12月20日和1979年7月1日投产。总投资18294万元.装机容量23.44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0.91亿千瓦小时。

  25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整顿和巩固人民公社的指示》,充分肯定人民公社的所谓“优越性”,同时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干部和社员对人民公社的认识还参差不齐;生产责任制还没有很好地健全起来;各种生产工作还缺乏统一计划和安排,分配工作在一部分公社内还规定得不尽合理;有些社对社员生活还没有认真地抓起来。《指示》要求在所有人民公社中,普遍地进行整社工作,并对整社的内容和方法,提出具体意见。

  △  《广西日报》报道:富钟龟石水电站开始动工。该水电站是一个发电和灌溉综合用的水利工程。大坝高39米,坝顶长244米。建成后,发电装机容量为12000千瓦,灌溉贺县、富钟18万亩土地。

  12月29日至1959年1月10日  中共中央委员、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到平桂矿务局及桂林、梧州等地视察。

  是月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国务院备案,撤销宾阳、上林2县,合并设立宾林县;撤销武鸣、隆安2县,合并设立武隆县;撤销崇左、扶绥2县,合并设立左江县;撤销龙津、宁明2县和凭祥市,合并设立睦南县;撤销大新、天等2县,合并设立新英县。

  是年  梧州市新建莲花山和大塘两个工业区,扩建塘源工业区,共办起各类中、小型工厂680多间,全市工业建设投资达820多万元,比1957年增加8.9倍。

  △  在大办钢铁、大办公共食堂等群众运动中,曾一度出现了千军万马上山砍树的“热潮”。其中仅大明山林区就有20万人驻扎在山上砍树,共砍伐森林面积31万亩。大瑶山林区8个县,在一天之内就砍倒树木10万立方米。据林业厅1958年12月5日的报告估算,当年全自治区共砍去各种木材折森林蓄积量3700万立方米,相当于1957年收购木材126万立方米折森林蓄积量210万立方米的17.6倍,造成了森林资源的严重破坏和浪费。

  △  遭受严重旱灾。全自治区大部分地区春旱,桂林、河池、钦州专区部分县4—5月上旬严重干旱,不能下种。计有39个市、县受灾,受灾面积432.34万亩,损失粮食5928.79万公斤。

  △  自治区党委的机构设置是: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农村工作部、工业交通部、财贸工作部,妇女工作委员会,直属机关党委,广西日报社,党校,以及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监察委员会。此外,还设立计划委员会、工业基本建设委员会、工业生产委员会。

  △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如下:计划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科学工作委员会、办公厅、参事室、民政厅、公安厅、监察厅、工业厅、交通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电力厅、财政厅、商业厅、粮食厅、教育厅、卫生厅、冶金工业厅、机械工业厅、煤炭石油工业局、地质局、气象局、文化局、劳动局、物资供应局、建筑工程局、外事处、广播管理处。

  △  全自治区工农业总产值30755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21519万元,农业总产值186035万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18.5%、32.15%、11.8%;国民收入217288万元,财政收入46568万元,分别比1957年增长16.67%、56.17%。

1959年

  1月

  1日  自治区第三届群众业余文艺创作评比、展览、会演及先进俱乐部交流经验大会在南宁开幕。6个专区及南宁市、柳州铁路局等8个文艺代表队共1312人参加开幕式。全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以及中国舞蹈研究会、华南歌舞团和福建省文化局的代表参加开幕式。

  月初  欧致富任广西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副书记。

  7日  黔桂铁路都匀到贵阳段正式通车。至此,全长605公里的黔(贵州贵阳)桂(广西柳州)铁路全线通车。

  9日  自治区党委在自治区直属机关和广西军区抽调722名干部组成6个工作团,分赴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百色、南宁等专区帮助各地进行整社。

  11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积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水利工地民工的防寒工作,保护耕牛安全过冬,做好各种作物的护理。

  12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改进农村财政贸易管理体制的指示》,强调贯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方针,实行“两放、三统、一包”的办法;将国家在农村中的商业基层机构、人员、资产,下放给人民公社,由公社经营管理;将国家在农村的粮食机构、人员、资产、下放给人民公社,由公社经营管理;人民公社建立一级财政,全公社负责盈亏;将国家在公社的银行营业所、人员、资产、信贷管理下放到人民公社。要求各地根据人民公社化后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改进农村财贸管理体制,做好农村财贸工作。

  △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大力发展中药生产的指示》,要求充分发动群众,利用广西的自然条件,大力开展中药材的种植和采集工作,做到大量生产,充分供应。

  15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做好冬季蓄水保水及岁修工作的指示》,要求加强领导,充分发动群众,摸清水源情况,贯彻兴修与管养并重的方针,建立和健全工程管理机构和用水制度。

  24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市场管理的指示》,强调各地要加强市场物价管理,保持物价稳定,维护生产和消费者的利益。

  25日  自治区集体福利事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南宁开幕。参加会议代表856人。会议指出,全区集体生活福利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已有公共食堂10.28万个,托儿所14.18万个,幼儿园3.7万个,敬老院1958所,集体生活福利工作者100万人。会议要求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办好集体福利事业。

  30日  自治区党委批转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副主席覃应机《在全区第一次政法公安会议上的总结发言》,同意各级公、检、法3机关合署办公,并为政法办公室,属党委的一个部门,但对外仍称公、检、法。7月又同意自治区政法办公室党组的意见,把公、检、法3机关从组织上分开,在党内对公、检、法实行统一领导。

  是月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改变组织体制的决议,撤销广西省兵役局,于军区司令部设动员处。

  △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连续召开主管工业书记会议、地县委第一书记会议和主管农业书记会议,批判“悲观论”和“右倾”情绪,确定1959年生产4大指标:生铁30万吨,钢20万吨,粮食230亿公斤,煤600万吨。后来实际产量是:生铁1.31万吨,钢0.28万吨,粮食108.92亿公斤,煤372.46万吨。

  2月

  2日至5日  自治区煤炭石油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认为,广西煤炭石油工业取得的巨大成就,驳倒了“广西无煤论”。会议要求巩固提高“小土群”,迅速建立机械化、半机械化的矿井和炼油厂,掀起更大的生产高潮。

  6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并报国务院备案,将南宁市人民委员会划归南宁专署统一领导。

  11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县委第一书记和主管农业书记电活会议,要求全党全民进一步开展轰轰烈烈的积肥备耕群众运动,并积极整顿提高人民公社,健全生产责任制度,力争全区农业生产获得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实现粮食生产比1958年翻一番,达到230亿公斤,全区人均有粮1000公斤以上。

  13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和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黄文欢在参加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后回国途经南宁,14日离南宁回国。刘建勋、韦国清等到机场迎送。

  16日至19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县、社工业会议,要求各地开展轰轰烈烈的生产高潮,力争1959年县、社工业总产值比1958年增长1倍以上。

  19日  自治区直属机关举行下放干部动员大会和欢送大会。第一批下放干部1323人,其中厅局级8人,处级34人。刘建勋勉励大家做坚定的促进派。

  中旬  自治区直属机关和各地、市、县级机关第一批下放干部共1.5万人,到工厂、农村当工人、农民。

  20日至28日  自治区工会四级干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要求解放思想,鼓足干劲,开展以大闹技术革命为中心的群众运动,贯彻“两参、一改、三结合”(指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不断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掀起更大的生产高潮。

  21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以及贺龙、聂荣臻、罗荣桓等中央领导,到柳州视察工作。

  22日  自治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代表会议在南宁开幕。出席会议代表1000多名。会议总结成绩,交流经验,要求把春耕生产推向新高潮,为实现1959年更大跃进而奋斗。刘建勋在会上作《鼓足干劲,永争上游,为全区今年产粮230亿公斤而奋斗》的讲话。

  26日  自治区农业展览会在南宁开幕。展览共分15个馆,面积6500平方公尺。

  是月  龙津县下冻公社农民潘全珍应邀到越南参观,受到越南领导人胡志明、黄文欢的接见。潘全珍的家曾经是越共在中国龙州边境的地下交通站,胡志明、黄文欢曾在潘全珍等掩护和帮助下,从事革命活动。

  △  根据中央军委、国务院决定,公安部队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改归地方公安机关领导,成立广西人民武装警察总队。

  3月

  3日  自治区党委工业生产委员会在南宁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个以钢为纲、以技术革命为中心的“七比”竞赛运动。“七比”是:比干劲,比产量,比质量,比成本,比劳动生产率,比安全,比协作。

  7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工业生产大跃进广播大会。收听广播的有工业战线的厂矿企业和手工业社职工共36.3万多人。

  12日  自治区下达的1959年基建计划投资总额为7.49亿元,其中,中央项目5596万元,地方项目6.94亿元。限额以上项目43个,其中,1958年结转项目27个,当年新安排的16个,有柳钢的2×255立方米高炉、南宁钢铁厂的2×100立方米高炉、桂林钢铁厂的2×100立方米高炉、贵县钢铁厂的4×55立方米高炉、鹿寨钢铁厂的2×83立方米高炉以及黎塘高压电瓷厂、柳州建筑机械厂等。

  △  广西军区召开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224人。会议选出32名委员,组成中共广西军区第二届委员会。在党委第一次全会上,选举刘建勋为第一书记,覃士冕为第二书记,欧致富、方国安为副书记。

  27日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总书记艾地率领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代表团,从北京到达南宁,28日飞往河内。韦国清等到机场迎送。

  28日至4月3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工业交通政治工作会议,号召开展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命和技术革新,集中力量保证重点,整顿提高“小土群”,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29日  自治区直属机关及南宁市科技人员举行开展建国10周年科学技术献礼运动誓师大会。出席会议1700多人。大会通过向全区科技人员提出的倡议书,号召全区科技人员积极投入技术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是月  广西军区组建1个民兵师共1.1万人,前往支援西津水电站建设。

  △  由越南外贸部副部长李班率领的越南政府经济代表团,到南宁参观访问。

  △  南宁新建机场——吴圩机场工程开工。1962年5月正式验收,11月26日交付使用。全部工程投资1761.63万元,可满足伊尔一18型飞机起降。

  4月

  1日  地质部广西石油普查大队在百色盆地田东县林蓬钻探的3口油井发现油层和天然气,其中1号井连续喷出原油。

  3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及具体政策的若干补充规定(草案)》,对人民公社的组织机构问题、生产队核算范围问题、劳动力的安排问题作了具体规定,并重申坚持吃饭不要钱的制度。

  10日至29日  中国广西地方贸易代表团同越南高平、谅山地方贸易代表团在越南谅山举行1959年地方贸易谈判。1959年,广西由越南进口44个品种122.48万元,出口76个品种243.25万元。

  22日至28日  自治区工业交通先进生产者及新工人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大会共1546人。会议号召继续贯彻执行以钢为纲,带动煤炭、机械、电力、轻化工业、交通运输等全面发展,实现工业全面大跃进。

  29日  广西第一个高水头电站——大容山水电站工程基本完成,主库大坝高42米。

  是月  越南农业考察团到南宁、桂林、玉林等地进行为期30天的参观考察。

  △  广西部分地区出现春荒,粮食供给紧张,全自治区农村48%的公共食堂缺粮,不少公共食堂因缺粮而处于停火半停火状态,一些地方群众出现浮肿、逃荒、非正常死亡现象。

  5月

  1日  柳州通用机械厂试制成功广西第一台90匹马力4160型柴油机。

  3日至5日  自治区党委在玉林县石南人民公社召开田间管理工作会议,号召防止稻热病和禾苗倒伏,梢灭三类禾,保证增产计划的实现。

  5日  全国水球锦标赛在南宁举行。参加比赛的有各省、市15个水球队207名运动员。锦标赛期间,苏联俄罗斯联邦水球队进行访问比赛。

  9日  中共中央调李友九任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

  10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国务院备案,撤销武隆县,恢复武鸣、隆安2县;撤销宾林县,恢复宾阳、上林2县;撤销左江县,恢复崇左、扶绥2县;撤销睦南县,恢复宁明、龙津2县;撤销新英县,恢复大新、天等2县。

  15日  《广西日报》报道:1959年以来,已有90万壮族人民参加壮文学习。各地壮文推行干部到扶缓县渠黎公社参观扫盲,他们的经验是:统一领导,统一安排;发动广大群众参加;提高扫盲师资水平;及时交流经验;解决具体问题。

  19日  《人民日报》报道:几年来,广西培养的少数民族干部已达4.7万多人,其中县以上干部1164名。

  22日  柳州钢铁厂1号高炉正式安装。高炉高43.2米,有效容量255立方米,设计能力日产铁300多吨,年产铁13万吨,是广西第一座大高炉。

  25日至6月4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市、县主管财贸书记会议,总结1958年“大跃进”以来财贸工作的经验教训,讨论1959年财贸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以夏粮征购工作为中心,结合安排好市场、财政和信贷等工作。

  30日  全自治区已有648个公社召开物资交流会,占公社总数60.65%。《广西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切实开好农村物资交流会》。

  下旬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市委第一书记会议,决定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精简人员,压缩基建项目,恢复手工业生产,加强轻工业生产。会议检查了“大跃进”以来,由于片面大搞钢铁生产,大上基建项目,造成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调整措施。

  6月

  10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夏粮分配工作的六项规定》,要求粮食分配要体现国家、人民公社和社员3方面的利益。社员口粮实行按人定等、以等定量、分配到户、节余归已。

  12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南宁召开增产节约动员大会。自治区直属机关干部1800多人出席会议。刘建勋在会上作动员报告,要求做好粮食收、管、用,搞好计划用粮和节约用粮。

  △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转发中央六月十一日的指示的通知》。中央指示的4条规定是:1.允许社员私人喂养家禽家畜。2.恢复自留地制度。自留地长期归社员自由使用,不征公粮,不派统购任务。但是不准社员出卖、出租或私自转让。3.鼓励社员利用零星空闲的时间,把屋旁、村旁、水旁、路旁的零星闲散土地充分利用起来。这些土地上长的庄稼,谁种谁收,不征公粮,不派统购任务。4.屋前屋后的零星树木(包括竹木果树)仍然归还社员私有。其收益也完全归社员自由处理,并且奖励社员利用屋前屋后和其它废弃土地种竹木,种水果,谁种谁有。

  19日  自治区防汛防旱指挥部成立。

  22日  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下达1959年基本建设调整计划通知》,要求下半年的基建拨款首先用于1959年有生产任务的建设项目,适当照顾为增加1960年生产所需要的重点工程和薄弱部门的建设,保证电力、煤炭、轻工业的建设需要,通知决定停建桂林、贵县、南宁3个钢铁厂的28立方米高炉25座。

  26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迅速恢复手工业的指示》,指出,1958年对手工业实行归口管理之后,抽走了原来从事手工业的人员,过分地集中和合并撤销服务点,造成产品减少,市场供应紧张。为了缓和市场供应,必须迅速恢复手工业产品生产。

  是月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一年来教育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强调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两条腿走路,加强党的领导。指出在民办教育方面,存在浮夸和形式主义的现象。会议确定1959年教育工作的总方针是:整顿巩固,提高质量,适当发展。中心任务是提高教育质量。

  7月

  1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中共组织不断壮大,全区共有共产党员25.7万人,与解放初期相比,增加了44倍多。少数民族中的共产党员9.7万人,占全区党员总数37.7%,其中壮族党员占壮族人口1.21%。

  9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第二批基建停缓建项目的通知,在建的钢铁厂只保留鹿寨钢铁厂,柳钢也缓建。

  22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超包产运动广播大会。柳州地委、南宁地委以及靖西、忻城、蒙山、临桂、博白等县在会上介绍经验。各地表示,在包产落实的基础上,再超包产一成至二成。大会要求全区农村更广泛、更深入地开展超包产运动。

  29日  经国务院批准,全县更名为全州县。

  31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组织干部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指示》,要求所有县级机关以上有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干部,都应学习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下册(即社会主义部分)。公社干部及县级机关以上仅有初中和高小文化水平的干部则学习《政治经济学常识》。

  是月  自治区第一届工人体育运动大会在南宁举行。

  8月

  10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整顿1958年新建的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决定》,要求县办高等学校一律撤销。专、市办的大学、学院,凡符合高等学校标准而又需要的可继续举办,但一律改为专科学校。南宁大学工学院停办,桂林工专、百色工专分别与柳州工专、梧州工专合并,各专、市办的农业学院或农专,改为中等农业学校。

  △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在农村中继续大力进行扫除文盲和巩固发展业余教育的指示》,要求在今后两三年内基本完成扫除文盲的任务。

  12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贯彻国家统一计量制度和开展计量工作的指示》,要求:推行公制,保留市制,逐步淘汰旧杂制;废除英制。凡采用公制的,应一律用统一规定的中文名称。

  29日  由蒙古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主席泽登巴尔率领的蒙古政府代表团,在前往访问越南途中到达南宁。刘建勋、韦国清到机场迎接。

  是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成立。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莫乃群兼任馆长,林克武、吕集义、张景宁、史乃展、张先辰、梁岵庐兼任副馆长。

  9月

  1日  南宁市自动电话基建工程开工。该工程是邮电部重点项目之一。第一期工程安装国产47型步进制交换机2000门。

  1日至11日  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和山东、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等6省(区)代表聚会柳州交流经验,要求发展2160型煤气机生产。柳州通用机械厂生产的2160型煤气机性能已达到国家标准。

  4日  自治区党委批转自治区工业生产委员会《关于今后4个月我区工业与交通运输工作要点》的报告,提出今后4个月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反对右倾的指示,把增产节约推向新的高潮,为两年基本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而奋斗。

  13日至27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和自治区、地(市)、县三级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精神,部署在全区开展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韦国清在会上作《克服右倾,鼓足干劲,继续跃进》的报告。会上对徐瑞林和王斌吾的所谓“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批判,并决定撤销徐瑞林桂林地委第一书记职务,撤销王斌吾桂林地委书记职务(1961年7月平反)。会议还修订了工农业生产指标,并决定柳钢再次上马。会后,自治区直属机关及各地、市、县层层开展“反右倾”运动,一些在纠“左”中敢于讲真话的干部,被指责为“反对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的“右倾分子”。这次“反右倾”运动,全自治区共处分干部1万多人,后于1961年至1962年间分别进行甄别平反。

  13日至10月3日  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广西代表团团长卢绍武,带领291名运动员参加24个项目的决赛和击剑表演。广西射击、无线电、跳伞和航海模型运动员共8人12次打破11项全国纪录;田径、游泳、技巧、射击、无线电、跳伞、航空模型运动员,共获5个第二名,9个第三名。此外,广西运动员谭炳贡代表八一队参加跑鹿射击25次双发射团体赛,获冠军。

  10月

  1日  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展览会在广西展览馆开幕。展出面积共1.1万平方米,分17个馆。同日,广西革命历史文物也在南宁展出,展品4万多件。

  △  反映广西解放10年来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事业成就的展览,在北京民族文化宫《10年民族工作成就展览》中展出。

  2日  以越南越北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兼行政委员会副主席武玉灵为团长的越南越北自治区党政代表团一行26人,应邀来广西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先后到南宁、桂林、柳州和龙胜等地参观访问,今日乘车回国。

  4日至18日  自治区民族工作现场会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大瑶山瑶族自治县举行。出席会议的民族工作干部100多人。

  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李济深逝世,终年75岁。李济深是广西苍梧县人。

  △  地质部广西石油普查大队在田阳县那满打出2口井喷出原油,后发现新油田,面积14平方公里。

  12日  广西最大的橡胶厂——南宁橡胶厂一期工程竣工,制品、管带、炼胶3个车间正式投产。

  14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全民节约用粮运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个广泛、深入的群众性节约粮食运动。

  18日  南宁火车站扩建工程峻工,并交付使用。

  24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规定》,对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审批手续、设置预算外帐薄、编送报表、以及预算外资金使用的预算科目等问题作了规定和说明。

  25日  自治区除害灭病卫生工作先进代表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59名。会议要求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团结中西医,提高医疗质量,认真做好除害灭病和卫生工作,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11月

  6日至15日  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出席会议1400多人。会议要求贯彻“由近及远,由内向外,植封管并重”的方针,大规模造林,争取10年基本绿化广西。11日晚,又召开造林广播动员大会。

  14日至12月5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市、县主管工业书记会议,要求进行反右倾、鼓干劲的教育,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确保重点,支援农业。并布置1959年冬和1960年工业交通工作。

  20日  自治区第一座大型现代化水泥厂——柳州水泥厂的主厂房动工。该厂设计能力为年产水泥60万吨。

  28日  湘桂铁路的黎塘、来宾火车站扩建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

  是月  广西右江壮剧团成立。1965年4月从百色调到南宁,改组为广西壮剧团。

  12月

  7日  《广西日报》报道:截至12月3日止,全自治区投入水利工程的人数已达120万。在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有百色澄碧河水库,武鸣仙湖水库,邕宁、扶绥、上思、南宁的凤亭河水库,贵县达开水库,桂平木根河水库,临桂青狮潭水库,石龙石祥河水库,柳城沙浦河水库等。

  上旬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市委第一书记会议,提出3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口号。

  11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水利广播大会,号召广大干部和民工,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提高工效,开展竞赛,安排好民工生活,保证材料供应,加快水利工程进度。韦国清在会上讲话。

  12日至16日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次代表大会在南宁举行。出席会议代表735人。会议总结第二次团代会以来的工作,号召全自治区共青团员反右倾,鼓干劲,高举总路线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大会选举产生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届委员会,书记石更。

  18日至23日  自治区扫盲业余教育工作会议在玉林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自治区、专区、市、县和部分公社、厂矿的有关干部共610人。会议强调要集中力量扫除文盲。在此基础上积极发展业余教育。要求1960年基本扫除全自治区青壮年文盲。

  18日至26日  自治区政协一届二次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增选黄惠良、陆秀轩、石兆棠为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19日至24日  自治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讨论通过韦国清关于《继续深入贯彻总路线,保证我区1960年国民经济全面大跃进》的报告,审查批准《1958年财政收支决算和1959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和1960年财政预算的报告》。会议增选傅雨田为自治区副主席。

  25日  自治区中苏友好协会及南宁市中苏友好协会第三次代表会在南宁举行。会议听取理事会工作报告,选举韦国清为自治区中苏友好协会会长。

  △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广播大会。60余万人收听广播。会上转发全国“群英会”颁发给广西先进集体单位的奖旗。会议号召进一步反右倾鼓干劲,把增产节约推向新高潮。

  28日  柳州空气压缩机厂第一期土建和108个单项工程基本完成。其中机修、铆锻、木模等车间投入生产。

  29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1959年农业丰产奖励办法》,对粮食、油料、花生、甘蔗以及养猪等奖励标准作了具体规定。除发给奖状和奖章外,还有拖拉机、汽车、抽水机、动力农具、自行车等物质奖励。

  30日  南宁铝厂电解铝车间投入生产,结束了广西不能生产铝的历史。

  3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和全国政协副主席、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帕巴拉•格列郎杰及其随行人员,到达南宁参观访问。

  △  自治区第一座麻纺厂——南宁麻纺织厂正式建成投入生产。设计能力年产标准通用麻袋420万条。

  △  广西当时最大的火力发电站——柳州电站第一期工程1号机组1.2万千瓦正式投入生产。

  是年  广西派出11人组成的专家组,帮助越南河内筹建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厂。

  △  主要农副产品大幅度减产,全自治区农业总产值160846万元,比1958年下降14.6%;粮食产量54.46亿公斤,比1958年减产4.15亿公斤;甘蔗、油料、烤烟、猪、牛存栏头数均大幅度下降。由于浮夸,各地虚报粮食产量,又带来了高征购,这一年征购高达16.2亿公斤贸易粮,比1957年多86.5%,纯调出自治区外3.06亿公斤贸易粮,农村人口人均原粮仅210公斤,造成严重后果。

廣西大事記(公元1960年--公元1964年)


1960年

  1月

  1日  自治区第一次规模最大的球类竞赛——1960年全区十项球类运动大会在自治区体育场隆重开幕。参赛的有4个市、6个专区和柳铁共11个单位156个球队1766名运动员。十项球类竞赛中,有解放前从未举办过的全区性手球、水球、羽毛球比赛。

  3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民动员发展养猪事业广播大会。收听广播的达66万多人。大会号召全民动员,争取实现一人一猪。有8个先进单位在会上介绍经验。

  4日  自治区轻化工业、手工业产品观摩评比会结束。共展出产品353类3万多件,评出优质产品221种。在展出观摩3个月期间,共有26万人次参观。

  5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1960年粮食油料统购及生猪家禽鲜蛋收购工作的决定》。主要内容是:粮食征购任务的分配,采取基数不增,增产部分只购40%的办法;继续实行保证三留(即留足口粮、种子、饲料)的政策,口粮标准按1959年的标准不变;继续实行超产奖励的政策;油料的统购任务和粮食征购任务一起,分配给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生猪派购采取统一管理,多养多吃,定额派购,分期交售,超额奖励的办法;家禽和鲜蛋也实行派购。

  6日  横跨邕江南北的南宁邕江大桥破土动工。全桥长365米,车行道宽18米,两旁人行道各宽3米。

  6日至23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市、县委主管文教书记会议,总结两年来的成绩和经验,研究反右倾和理论工作问题,制定1960年和后3年的规划。

  15日  柳州机械厂试制成功并生产广西第一批35匹马力的“红河牌”水田拖拉机。

  16日  自治区财贸系统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南宁开幕。出席会议代表1810人。大会表彰财贸红旗县14个,红旗单位63个,先进集体868个,先进工作者810名。国家商业部和供销合作总社及贵州、湖南、广东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19日  柳州通用机械厂试制成功广西第一台75匹马力3160型柴油机。

  20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在干部和群众中开展学习和宣传毛泽东思想运动的决定》。要求全体干部每周至少应有一个半天和三个晚上学习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在群众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教育;加强理论工作队伍的培训;加强理论工作的领导,地、市委成立理论小组和政治理论研究室。

  22日  自治区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在南宁闭幕。会议提出1960年交通运输工作的任务是:继续贯彻全党全民办交通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大搞交通运输和交通建设的群众运动,大闹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开展“一条龙”运输大协作,进一步挖掘现有运输设备的潜力;适当增加急需的基本建设,使交通运输工作适应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需要。

  24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举行〈刘三姐〉文艺会演的决定》。其后3个月内,全自治区约有94个专业、1115个业余组织演出不同剧种的《刘三姐》,58000多人参加演出。

  是月  龙津县副县长农其振应越南胡志明主席邀请到越南进行访问,受到胡志明主席的两次接见。在越南抗法期间,农其振的家是越共的联络点,农其振作为农会干部,曾积极组织群众掩护胡志明等越共领导人。

  2月

  6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自治区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李友九为主任委员,林克武、李隆、雷沛鸿为副主任委员。

  8日  全国政协常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林虎在南宁病逝,享年74岁。林虎是广西陆川县人。

  13日  自治区集体生活福利事业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620人。

  13日至16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市、县委第一书记会议,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贺希明作《关于1960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报告要求加快建设速度,力争到1962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1959年全国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为372元,广西为192元),为迅速改变自治区工业落后面貌打下有利基础。

  20日  由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帮助兴建的广西泗顶铅锌矿建成投产。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驻中国大使切夫斯基和夫人应邀参加了投产典礼。

  25日  柳州钢铁厂1号高炉(255立方米)正式投入生产。该厂自1958年7月1日破土兴建以来,先后有壮、汉、苗、瑶、侗、仫佬等14个民族共1万多名建设者参加工程建设。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40个城市134个工厂为柳钢赶制设备。

  25日至3月4日  自治区第一次民兵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300多人。应邀参加会议的有老赤卫队员、著名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等。会议要求:加强党对民兵工作的领导;民兵工作要和生产密切结合,民兵要参加生产,促进生产,保卫生产;提高民兵的军事技术和文化科学知识。

  26日  柳州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的柳州市新水厂,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每天可产净水2万吨,相当于原来日产供水量的2倍。第二期工程即将施工,完工后日供水为12万吨。

  27日  全国南方13个省、市、自治区防治钩虫病、丝虫病、疟疾经验交流会在玉林开幕。广西出席会议代表300多人。《广西日报》28日发表《欢迎鼓舞鞭策》的社论。

  29日  自治区职工业余文艺会演大会在南宁举行。参加会演代表834人,演出节目234个。通过评选,获奖节目94个,获奖作品70个,获优秀演员、导演奖236人。这次大会前,大部分地区举行了选拔会演,参加演出的有500多个单位,2000多名职工,共演出200多场次,观众约60万人次。

  △  广西综合利用甘蔗的最大工厂——南宁糖纸厂正式投入生产。设计能力日榨甘蔗2000吨,年产白砂糖4.5万吨。

  29日至3月7日  自治区水文气象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在贵县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00多人。会议交流了经验,参观了玉林山心公社和贵县覃塘公社的水文气象工作。会议要求继续贯彻依靠全党全民大办水文气象,以服务为纲,以农业和水利电力为重点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更好地为生产服务。

  是月  自治区首届大专院校学生运动会在桂林市举行。共有5人打破6项全国高校运动会纪录。

  3月

  2日  在广东东莞县召开的全国水稻插秧机和半机械化水田耕作农具现场评比会上,广西59—3型水稻插秧机被确定在全国定型推广。

  4日  在印度尼西亚遭受迫害的侨胞1600多人从广东湛江乘专车到达南宁,受到南宁各族人民3000多人的热烈欢迎。自治区副主席卢绍武等前往湛江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黄长水等从湛江陪同归侨到达南宁。

  4日至6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和罗荣桓、聂荣臻元帅等一行,来南宁视察工作。

  7日至24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召开全区工交企业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流动现场会议。采取边看边议的方法,先后到南宁、柳州、桂林、平桂矿务局、梧州、玉林等地参观了67个厂矿企业,总结交流经验,决心把机械化半机械化运动推向新高潮。

  17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委书记会议,讨论人民公社逐步过渡到社有制问题,并第二次修改了《关于人民公社逐步过渡到社有制的几项决定(草案)》。提出今后四五年内人民公社将由现在的基本队有制逐步向基本社有制过渡,并选定12个公社作为从基本队有制向基本社有制过渡的试点。

  20日  自治区冶金工业第一次先进集体、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大会代表650人。会议要求更多更好更全面地完成和超额完成生产计划,把以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为中心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推向新高峰,把技术革新的成就广泛运用到生产上。

  31日  柳州空气压缩机厂试制成功广西第一台2L20型空气压缩机。

  4月

  10日  自治区文化工作会议在南宁闭幕。参加会议420人。会议要求开展以农村为重点的群众文化工作,全面发展文化艺术事业,培养提高艺术干部,积极提高文艺质量,使文化工作加速赶上全国先进水平。

  11日至27日  自治区《刘三姐》文艺会演在南宁举行。参加会演的有21个专业、业余文艺团体,1246人。会演结束后,自治区文化局于7月下旬,组织广西民间歌舞剧《刘三姐》到北京,4次进入中南海怀仁堂,向党和国家领导人汇报演出。然后,从10月初到1961年9月,到全国24个省、市巡回演出,历时1年,演出500余场。

  23日  自治区财贸职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选拔表演赛在南宁举行。500多名革新能手表演了1054项新的操作技术。评选出席全国财贸职工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表演大会的代表177人,先进技术130多项。

  是月  以自治区科委副主任刘春安为团长的广西热带植物考察团,赴越南进行考察。参观了10个省(区)、市的有关林场、农场、农业合作社等30多个单位。

  5月

  2日  自治区文教战线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100多人。大会表彰红旗单位70个,先进单位368个,先进工作者733人。评选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的代表155人。

  △  自治区建筑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展览会在广西展览馆开幕,展出内容8000多项。

  3日  经国务院批准,石龙县更名为象州县(含原武宣县区域)。

  6日  自治区党委从自治区直属机关抽调干部2500人,组成工作团分赴各地协助开展工作,以促进工农业生产更大的高潮。参加工作团的有厅以上干部49人,处级干部152人,科级干部410人。  

  11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地、市委主管财贸书记会议,研究大办城市人民公社问题。要求贯彻为国家建设服务,为大办工业服务,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大力发展社办工业,大力发展副业生产和以食堂为中心的集体生活福利事业。

  12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人民公社粮食管理工作的联合规定》。主要内容是:切实确立人民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直接掌握全部产品的制度,以便更好地安排和组织人民经济生活。公社、生产大队建立粮食管理委员会,由公社党委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分别任主任委员。要切实办好公社、大队的公共食堂。

  △  自治区党委批转新华社广西分社关于博白县一年三熟的调查报告。指出,改一年两熟为三熟是农业增产的方向。

  12日至17日  自治区民族工作现场会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地、县统战部长、县长。

  13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在农村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要求通过运动,使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干部必须联系群众成为自觉遵守的准则,使干部的思想作风和政治觉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15日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副总理陈毅到桂林视察工作。周总理在由桂林到阳朔的漓江船上,审阅了广西正在兴建的青狮潭水库图样。

  17日至20日  越南胡志明主席由中国驻越南大使何伟陪同来南宁欢度他的70寿辰。19日晚,自治区主席韦国清举行小型家宴,为胡志明主席庆贺生日。胡志明主席在南宁期间,还到一些单位参观访问。

  22日  南宁各界人民2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愤怒谴责美国对苏联侵略挑衅,破坏四国首脑会议的罪行。桂林、梧州等地人民也举行盛大集会和示威游行。

  6月

  14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防旱抗旱的联合指示》,要求把抗旱斗争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认真做好蓄水保水和节约用水工作,加强机械排灌的领导,增加抗旱能力。

  20日  世界工联副主席、拉丁美洲劳联主席维森特•伦巴多•托列达诺(墨西哥人)及其夫人一行4人,在北京参加世界工联理事会后来广西参观访问。

  27日  以自治区外贸局局长范宗海为团长的中国广西贸易代表团同以红旗为团长的越南越北自治区贸易代表团,在南宁举行1960年地方贸易谈判,历时1个月,今日达成协议。1960年中国广西同越南越北地方贸易出口商品价值237.7万元,进口214.3万元。越北自治区行政长官赠送给广西珍贵动物幼熊1只。根据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指示,幼熊移交给南宁人民公园。

  28日  柳州鹧鸪江煤矿101矿井瓦斯爆炸,死231人,中毒25人。

  是月  以自治区交通厅厅长韦纯束为团长的中国广西代表团一行8人,赴越南高平省,就龙州水口中越边境桥的验收和以后的管护及支付费用等问题与越方会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  应古巴政府的邀请,广西选派自治区农机研究所刘庆弟、梁力健等赴古巴传授广西59—3型水稻插秧机使用技术。

  △  广西南宁华侨补习学校成立,接待从印尼回国的归侨学生。1969年停办,1979年在原校址成立广西侨务学校。1983年撤销侨务学校,恢复南宁华侨补习学校,作为自治区归侨青年、职工、侨务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基地。1983至1990年,共培训1891人。

  △  印尼和平委员会主席、国会议员韦多约和夫人及井里汉市和平委员会名誉主席、前市长沙菲伊,到南宁参观访问。

  7月

  4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党委近日发出指示,要求各地训练师资,准备教材,迅速地、大规模地推广注音识字和普通话。

  7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在县级以上机关、厂矿、企业、学校中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的指示》,要求通过运动,清除资产阶级的思想影响,纯洁组织,改进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建设。

  17日  《广西日报》报道:1960年3月以来,上海有7个工厂陆续迁来南宁市。至7月1日,已有橡胶厂、钢精厂、衬衣厂、罐头食品厂、糖果饼干厂部分投入生产。

  21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布《关于农村的十项政策》的布告,规定:1.保证留足基本口粮。2.节约备荒,粮食节余归己。3.包产必须落实,超产奖励必须兑现。4.给食堂拨够菜地,保证每人每日吃菜0.5公斤至1公斤。5.鼓励生产小队开发空隙土地,争取每人每年多吃10公斤至15公斤豆类杂粮。6.留足自留地,实现社员家庭养猪平均每户一头。7.留足饲料,拨给青饲料地,发展集体养猪养牛。8.多种油料作物,争取每人每日有1钱油。9.增加现金收入,争取按季或按月发工资。10.大队掌握产品,迅速分配收益。中共中央向各省、市、自治区党委转发了这个文件。

  8月

  1日至10日  第一届自治区运动会在南宁举行。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百色6专区(当时专区、市合并)和柳州铁路局、广西军区共259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跳水、水球、体操、举重、自行车、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射击、无线电等26项;表演项目有滑翔、跳伞等6项。有136人次破67项自治区纪录。

  25日  自治区农业机械评比大会评出先进农机具131种(件),其中在全区推广的53种(件)。

  26日  中越友好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分会成立,会长覃应机。

  29日  晚,缅甸联邦文化友好艺术团在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礼堂举行访问演出。

  △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指示(修正稿)》,强调必须坚决按照中央指示,把粮食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全党动手,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从根本上扭转农业比较落后的局面。争取1962年全区产粮160亿公斤,平均每人养猪1头。

  9月

  20日  应中越友好协会邀请前来我国参加“中越友好周”活动的越南越中友协代表团一行6人,在团长陈辉燎率领下,从广州到达南宁参观访问。

  27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自治区直属机关干部下放动员大会。要求全党动手,全民动员,大办农业,大办粮食。号召好党员、好干部到农业第一线去。刘建勋、韦国清出席大会并讲话。

  30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农村人民公社财务管理的规定》,要求各地认真贯彻勤俭办社、民主办社的方针,进一步建立财务制度,实行经济核算,厉行增产节约,做到财务工作为生产服务。

  是月  根据中越两国政府协议,广西封闭睦南、平而、布局、科甲、硕龙、爱店6个边境口岸。至此,仅保留水口、岳圩、龙邦、平孟4个口岸。

  △  广西足球队应邀访问越南,团长张声震,教练肖汉强,队员李君瑜等11人。

  10月

  11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南宁召开干部大会,欢送自治区直属机关和南宁专区、市直属机关8000多名干部职工到农村落户。《广西日报》发表社论:《欢送好党员好干部上农业第一线》。

  21日至11月3日  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南宁分别举行会议,讨论当前国内外形势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要求认清形势,明确方向,加强改造,积极投入增产节约运动,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贡献。

  28日  中共中央任命韦国清为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

  11月

  14日  在南宁召开的全国南方11个省、市、自治区水稻插秧机经验交流会闭幕。会议提出今后的方针是:积极巩固,大力提高,保证质量,选优推广。

  27日  为开辟地方航线而修复的百色机场竣工验收。因客货源不足,未开航,仅作通用航空机场使用。

  29日  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刘建勋在全区三级干部会议上作总结发言。发言中说:几年来由于我们对农村的所有制问题认识不明确,发生了刮“共产风”的错误,对生产影响很大,这条经验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是月  以越南农业司长何泰南为首的越南谅山省边境干部参观团,到凭祥、宁明、龙津县(市)参观访问,并转达谅山省委向南宁地委提出的几项援助要求。广西方面表示,基本可以满足。

  12月

  12日至23日  中国铁路代表团和越南铁路代表团在南宁举行中越国境铁路联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双方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境铁路协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境铁路联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议定书》。在议定书上签字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代表、中国铁路代表团团长、柳州铁路局局长尹诗炎和越南民主共和国交通邮电部代表、越南铁路代表团团长、越南铁路总局副局长张光希。  

  13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的补充规定(草案)》,主要内容有:对原计划实行基本社有制的12个试点单位,除梧州市郊红旗人民公社保留外,其余均恢复大队为核算单位;对“一平二调”必须坚决退赔,群众有意见的还应重新清算;占用生产大队的耕地,除国家建设依法征用的耕地外,都属“一平二调”,必须坚决退回;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不变,产品由大队统一掌握和分配不变,大队对小队的超包产奖励办法不变;自留地一般占耕地面积3%;大队提留公积金一般占总收入4%,公益金占1%;公社向大队抽调的公积金,一般以占大队当年所留公积金的10—25%为限;公共食堂所养的猪,国家派购不能超过当年出栏肉猪的30%;公社社员每月放假2天至3天,女社员另增加例假2天;以当地人民公社假日为集市开放日。

  中旬  广西军区先后组织3批工作队共2716人,深入农村组织群众生产自救,战胜暂时困难,并结合整顿民兵组织。

  24日至28日  自治区人大一届三次会议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副主席贺希明作《政府工作报告》。会议要求切实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把大办粮食的群众运动进一步深入持久开展下去;认真总结农村人民公社的经验;改进干部作风;安排好人民生活。

  28日  湘、粤、桂3省(区)44个县、市护林防火联防会议在梧州市结束。会议制定了保护森林资源的办法和措施。

  30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安排好当前市场的指示》,指出目前广西市场上某些生产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指示要求各级党委把安排好当前市场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在较短的时间内,力争市场形势好转。

  是月  自治区党委召开地、县委书记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和《关于彻底纠正“五风”问题的指示》,布置在全区范围开展以反对“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整社运动。

  是年  遭受严重旱灾。91%的县发生水稻春旱。36个县、市受灾。受灾面积347.15万亩,损失粮食8602.16万公斤。

1961年

  1月

  10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到柳州视察工作。

  18日  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罗瑞卿到桂林视察工作。

  是月  自治区党委抽调大批干部组成工作队,到农村协助各县、社搞好整风整社,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以及自治区党委的补充规定。经过从1960年12月至1961年上半年的整风整社,全区共清出“一平二调”款5.5亿元(包括实物折款),已退赔1.3亿元,占应退赔数25%,未退赔部分强调要逐步退清。

  △  越南邮电经济考察团到南宁和桂林参观考察。

  2月

  1日  桂林飞机场正式开航,开通广州—桂林—贵阳航线。

  3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歌舞团一行58人,应中国人民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的邀请,在北京等地访问演出后到达南宁,在南宁作为期7天的访问演出。

  25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立即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制止当前严重山火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抓好护林防火工作。

  27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当前税收管理体制的规定》,强调财政权力要集中,实行“全国一盘棋”的方针,努力做好税收管理工作。

  27日至3月4日  由中国科学院主持的全国喀斯特研究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着重讨论喀斯特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问题。中央部门19个单位、各省(区)25个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

  是月  应越南胡志明主席邀请,韦国清偕夫人及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外事处长江景河,赴越南进行私人性质的参观访问。

  3月

  2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指出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着财权下放过多,资金使用分散,不利于建设的问题,强调要贯彻好“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本账,财权集中,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  自治区党委决定给予洪华开除党籍的处分。洪华在任环江县委第一书记期间,严重浮夸,漠视民命,造成群众严重缺粮,非正常死亡1.9万人。1963年10月13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判处洪华有期徒刑5年。洪华于1972年4月病故。1981年8月,自治区党委决定对洪华改为党内撤销职务处分,恢复其党籍,按一般县级干部待遇。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于1981年9月撤销原对洪华的判决。

  是月  中国、越南双方就《中越关于北部湾帆船渔业的协定》延长执行在北京举行会谈,签订了《关于补充修改北部湾帆船渔业协定协议书》,规定了新的协议线,对捕鱼船条数、寄泊港口等作了补充修改,并规定从1963年8月1日起,双方渔船不再进入对方沿海新协议线内捕鱼。

  △  广西艺术专科学校升格为广西艺术学院,撤销戏剧系,设音乐、美术两个系和中专舞蹈、音乐两个专业班。

  △  自治区党委召开有地、市、县委书记参加的党委扩大会议,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发出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会后,全自治区农村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讨论。

  4月

  3日至12日  自治区第二次政法公安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传达贯彻第十一次全国公安会议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精神。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副主席覃应机和公安部副部长梁国斌到会讲话。

  4日  根据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安排,广西1961年的基建总投资为15908万元。其中,中央项目3135万元,地方项目12773万元,大中型项目23个,小型项目140多个。

  9日  越南胡志明主席到睦南关(今友谊关)与中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会晤。

  11日  自治区党委计划工业办公室发出《关于收回工矿企业管理权的决定(草案)》,为便于国民经济的统筹安排与统一调度,收回包括屯里煤矿等38个厂矿为自治区直属企业。

  15日至22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研究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和工农业生产问题。

  23日  《广西日报》报道:连日来,南宁、桂林、柳州、梧州等地人民纷纷举行集会,愤怒谴责美国组织雇佣军侵略古巴的罪行,欢呼古巴人民的胜利。

  5月

  6日  以红旗为团长的越南越北自治区地方贸易代表团抵达南宁,同以廖生东为团长的中国广西地方贸易代表团举行1961年地方贸易谈判,29日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恢复以下口岸:广西的爱店、隘口、布局、硕龙,越北的峙马、同登、波马、李挽。谈判期间,越方代表团到桂林、西津水电站参观。

  7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下达文件规定,国家收购猪、羊、家禽、蛋品实行粮食奖售办法。

  8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执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的补充规定(草案)》。共17条,主要内容有:调整农村人民公社各级组织的规模,公社一般以原来大乡为基础,每社2000户左右,生产队参照原高级社生产队的基础来确定,一般20户左右,居住集中的可以达到30户;认真贯彻“三包一奖”(包产、包工、包资和超产奖励)制度;粮食征购任务包干,一包三年,增产不增购;社员口粮到户,多劳多得;公共食堂自愿参加;鼓励社员积极发展家庭副业;严格执行劳动定额管理!加强财务管理;大队和生产队干部一律实行定工生产,定额补助。

  11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收购重要经济作物及其他农副产品实行粮食奖励的通知》,规定实行奖励的品种有花生仁、芝麻、甘蔗、烤烟、土糖、黄麻、茶叶、松脂、柑桔、菠萝、桂圆肉及重要中药材等共41种。

  15日至20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南宁召开生产救灾工作座谈会。要求认真贯彻生产自救的方针,大力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积极帮助灾区群众安排好生活,既要大力搞好集体生产,也要搞好社员家庭副业。

  27日  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凭祥市(县级);龙津县更名龙州县。

  28日  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民间歌舞团结束在南宁的访问演出,乘专车去上海。歌舞团在南宁演出3场。

  30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准许对耕畜进行余缺交易的指示》,在全自治区恢复耕畜交易市场。

  是月  越南胡志明主席来南宁,15日至17日到桂林参观游览,在阳朔望江楼用中文写下了“阳朔风景好”5个大字。

  △  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李友九代理桂林地委第一书记。1962年7月调离广西。

  6月

  1日  《广西日报》报道:全自治区农村人民公社普遍贯彻包产、包工、包资和超产奖励的“三包一奖”政策。

  23日至7月14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总结3年来的经验教训。会议确定广西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力争在3年内,使国民经济恢复和超过1958年的水平。具体抓好3个方面的工作:继续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农业六十条》;认真做好调整工作,坚决压缩城市工业人口;迅速恢复发展工业生产,切实改进商业工作,活跃城乡经济。

  是月  由越南海宁省省委书记黄政、省主席杜敏率领的越南海宁省代表团一行64人,到广西东兴进行为期4天的参观访问。

  △  自治区党委计划工业办公室发出《贯彻执行中南地区工业问题座谈会纪要的意见(草案)》。指出,当前广西工业生产形势很不好,1961年头4个月主要产品产量比1960年同期大幅度下降,停工和半停工的工矿企业约有1半左右,很多企业严重亏本,工人生产情绪低落。《意见》要求做好下述工作:主动降低工业发展速度,有计划调整比例关系,3年内基本上采取踏步的方针;调整工业布局,缩短工业战线,减少城市和工矿人口,3年内不炼钢;恢复和改进经济管理体制,企业权力下放过多的,应当收回一些;改进计划工作,加强综合平衡;恢复手工业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调整工资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正确执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积极开展工业战线的整风运动。

  是月至7月  自治区党委根据《农业六十条》修正草案精神,决定县以下恢复区,调整公社、大队、生产队的规模。公社由原来的1090个调整为2078个;生产大队由3229个调为30488个;生产队由163379个调整为267963个,平均每队约18户,劳动力35人左右。仍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此项工作在夏收夏种前基本完成。

  7月

  15日  自治区党委一届十次全体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决定对徐瑞林、王斌吾错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给予平反。

  18日  《广西日报》发表题为《包产指标偏高的要坚决降下来》的社论。指出,包产合理,包产落实,是开展超包产运动的基础,也是合理进行分配的前提。社论要求各地认真检查,包产偏高的要重新修订。

  22日  中共中央调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刘建勋去河南省工作,任命韦国清为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乔晓光为自治区党委常务书记,安平生为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

  8月

  7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当前农村几项政策问题的意见》。主要内容是:各地必须在夏收分配之前,把包产任务落实;鼓励生产队进行开荒扩种;留足自留地,并允许社员家庭在自留地之外进行开荒扩种;鼓励生产大队、生产队和社员扩大冬种面积,并做好冬种准备工作。

  18日  《广西日报》发表社论《鼓励生产队和社员开荒扩种》。社论提出,在不破坏水土保持条件下,生产队可在本队范围内开垦荒地,不计包产任务,产品归生产队全得;社员开荒的收入完全归社员自己。

  21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三级干部会议向中央、中南局的报告》。报告说:这几年来,征购任务增加很大,1957年征购9.4亿公斤,1958年骤增到14.4亿公斤,1959年又增至15亿公斤,1960年为10.75亿公斤。1959年和1960年的产量实际都比1957年减产,而征购任务则比1957年增加,使农民口粮大为下降,不少地方购到农民保命线以下的口粮,造成全自治区患浮肿、干瘦等疾病的人数达100万,非正常死亡达30万。(1960年全区总人口2172万人,比1959年减少33万人,下降1.49%,自然增长率为一10.06‰;1961年比1960年又下降0.6%,连续出现人口负增长的特殊现象。)

  9月

  8日至10日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宣传部在南宁召开知识分子座谈会。会议指出,今后要从政治思想、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等方面更好地关心知识分子,进一步发挥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11日  自治区总工会向全国总工会报送《关于精简职工工作情况的综合报告》,指出:到8月底止,全区已精简职工18.2万人,其中有12.3万人直接回到农村。目前精简职工工作还在继续。

  25日  自治区政协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决定隆重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并成立辛亥革命50周年纪念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卢绍武。还决定由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出版《辛亥革命在广西》一书。

  10月

  4日  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太后在全国妇联副主席许广平陪同下到桂林参观访问。

  6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工作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当前工业问题的指示》和《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以及《关于改进商业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简称《商业四十条》)。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覃应机在会上作报告,总结3年“大跃进”的主要经验教训。认为,3年来工业高速度增长,同农业这个基础不相适应,重工业搞得过多过快,挤了部分轻工业。工业建设的布局对原材料、燃料、交通运输、技术力量、经济效果和各方面的协作关系缺乏全面考虑。会议确定1961年、1962年基建主要项目有西津水电站、大厂锡矿1号竖井和洗选厂等配套工程,以及龟石水电站、南宁化工厂等。楼、堂、馆、所一律停建。报告提出要搞好精简职工和压缩城市人口,调整工业布局,恢复手工业生产等项工作。

  9日  南宁各界人士1000多人集会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伍晋南,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李任仁在会上发言。同日,自治区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筹备委员会,邀请曾参加辛亥革命的同盟会会员、各民主党派及工人、宗教、华侨等各族各界老人130多人,举行辛亥革命座谈会。自治区通志馆也举行了关于辛亥革命问题的学术讨论会。

  30日至11月5日  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第二次归侨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55人。会议总结工作,讨论确定今后任务,修改会章,选举产生自治区侨联第二届委员会,主席雷沛鸿。

  是月  自治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给各中央局、各省、市、区党委的指示》,先后召开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和地、县委书记会议进行研究和部署。会后,各级党委深入基层作了试点和调查,结果表明,采取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衷心拥护。

  11月

  4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分配各地防治五病经费的通知》。指出:关于预防和治疗浮肿、干瘦、子宫脱垂、小儿营养不良、闭经等五种疾病的经费,今年以来,曾于2、3、7月份3次拨出专款分配各地使用,对疾病治疗起了一定作用。现再拨出229万元,补助各地作为治疗五病经费。

  6日  自治区科委组织科学工作人员120余人,到桂北花坪林区,建立科学研究基地。

  13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农村基本核算单位试点情况给中央、中南局的报告》。报告说:平均主义严重影响社员的生产积极性,这是当前集体生产不够起色的根本原因。凡是进行了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都立竿见影地推动了当前生产。

  △  自治区水利会议结束。会议总结了3年来水利建设的成绩和问题,讨论了今后的任务。认为,1958年以来,全自治区兴建了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工程189处,其中1000万立方米以上工程72处,总库容63亿立方米;完成1秒立方米以上的引水工程32处。这些工程已有一部分发挥效益,灌溉面积188万亩。主要问题是:对配套工作抓得不够好,一部分工程未能及时发挥效益;抓了新建,忽视岁修;抓了大中型工程,忽视了小型工程。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会议提出1961年冬、1962年春的任务是,全面彻底进行工程岁修,续建危险工程,搞好工程配套,切实把抽水机站建好,建立健全工程管理责任制。

  23日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在南宁召开座谈会,各民主党派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270多人参加会议。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在会上就国际国内形势和团结高级知识分子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25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讨论通过并报国务院备案,决定将原由桂林、柳州、梧州等专区管辖的桂林、柳州、梧州等市改由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直接领导。

  27日  自治区计委在《关于全区精减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基本情况的汇报》中指出,到1961年11月上旬,全自治区已精减职工29.49万人,为上报国家计划的111%,其中回农村的有19.02万人。

  是月  广西派出工作组,承建索马里国家剧院、乔哈烟草试验站、卷烟火柴厂、哈洛萨供水工程、妇儿科医院、巴依多瓦供水工程、巴洛温农场、费洛力农场、政治学院等11项工程。

  12月

  6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一些具体政策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草案)》,指出,农村人民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办法是:生产队在生产大队的统一领导下,实行“独立核算,包干上交,自负盈亏”。生产队对生产大队的“包干上交”项目,包括:保证完成国家征购任务、经济作物和其它农副产品的派购任务;上交生产大队一定数量的公积金、公益金、行政管理费;上交生产大队一定数量的机动粮、事业粮。生产队在完成上述任务之后,其余全部收益,均以生产队为单位分配,自行处理。并对一些具体政策问题,提出了处理意见。

  11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的通知》,要求发动群众,划清集体经济的好处和平均主义的害处的界限,针对某些干部中恢复单干等错误思想,进行集体经济优越性的教育。《通知》就教育的内容、原则和做法,提出了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必须认真研究、贯彻执行。

  14日  以叶剑英元帅为首的中国军事友好代表团赴越南访问途经南宁。

  27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钧儒到桂林视察。

  20日至29日  自治区工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大会正式代表582人,候补代表48人,列席代表28人。大会通过工作报告和《告全区职工书》。选举产生自治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刘国平为主席。

  是月  广西派出3个工作组共20人,赴越南援建高平省伏和糖厂。

  △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三级干部会议,部署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和分批完成改变基本核算单位的工作。至1962年春,全自治区人民公社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改变所有制的工作全部完成。

  是年  广西派出水电工作组,无偿援助越南进行小型水电站的勘测、设计、施工、安装工作,完成了谅山省回朝和高平省三龙两座小型水电站的规划、设计,回朝水电站于1963年5月建成发电,三龙水电站缓建。

  △  全自治区工农业总产值24966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5286万元,农业总产值144376万元,分别比1960年下降26.88%、45.99%、1.46%;国民收入199383万元,财政收入33015万元,分别比1960年下降7.38%、45.13%。

1962年

  1月

  5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蔡廷锴,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委赵九章、陈此生,全国人大代表、纺织工业部部长蒋光鼐等一行19人到达南宁,在广西进行参观访问。

  12日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到桂林视察。

  16日  自治区科学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提出地方科技工作要以农业为重点,为农业生产服务。要认真开展系统的、踏实的科研工作,总结农民的生产经验。

  18日  阿尔巴尼亚政府经济代表团团长、部长会议副主席凯莱齐一行,由中国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李强和阿尔巴尼亚驻中国大使马利列陪同,乘专机由广州前往昆明途经南宁。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伍晋南等到机场迎送。

  25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木薯生产会议,认为扩种木薯是增加粮食的一项重要措施,要求各地按质按量适时完成木薯种植任务。

  26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沈钧儒,常务委员南汉宸、高崇民、胡愈之等到桂林参观访问。

  是月  广西人民武装警察总队改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总队,受军事系统和地方公安机关双重领导。

  △  中共中央召开扩大的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广西自治区、地、县三级主要领导人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加强党的民主集中制,切实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

  2月

  6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传达讨论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一些意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在发扬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方面,树立一个好的典范。在领导方法上,要特别强调和风细雨,不但要坚持“三不主义”(不戴帽子、不抓辫子、不打棍子),而且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上下交心和通气。

  △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在农村中立即掀起春耕生产高潮的意见》。要求春节一过,立即发动社员全面制订生产计划,检查春耕工作,总结执行“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的经验,掀起一个以春耕生产为中心的生产高潮。

  6日至7日  自治区党委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内容主要是检查总结1958年和1959年搞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的经验教训。

  26日  新华社北京电:《刘三姐》轰动日本。日本艺术家2月15日在东京开始演出中国歌剧《刘三姐》,至24日止已演9场,场场客满,观众达2.2万多人。拟在东京演出10场后到大阪演出30场,再在东京演出11场。

  是月  越南海宁省委书记黄政到广西东兴,与东兴领导人会晤,提出东兴援助海宁的具体要求。

  3月

  13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南宁举行第十七次会议。会议决定将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改名为科学技术委员会,并撤销中国科学院广西分院。

  15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颁布《广西壮族自治区集市交易税试行办法》。规定:纳税人为出售自产应税产品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社员、居民。应税产品及税率为家禽、家畜、肉类、淡水鱼、干鲜果,税率10%;薯类、竹木器、麻综制品、草席、调味品,税率5%;起征点为5元。

  16日  国家第一定型对象的广西59—3型人力水稻插秧机,在南宁农械厂装箱出厂。经检验质量良好,合乎设计要求。

  27日  经国务院批准:复置灵川县,以原灵川县并入临桂县的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撤销凌乐县,复置凌云、乐业2县;复置武宣县,以原武宣县并入象州县的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撤销富钟县,复置钟山、富川2县;复置扶绥县,以原扶绥县并入崇左县的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是月  越南民主共和国国防部长、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一行,到南宁和桂林参观游览。

  4月

  2日至3日  大王滩水库工地副业生产人员垦荒烧草,违反安全规定,酿成山林火灾,国营七坡林场被烧毁林木11900多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日至12日  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统战部在南宁召开少数民族干部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地、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和民委的负责人。会议研究了继续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作用问题。

  7日至29日  中国广西代表团一行8人,由自治区对外贸易局局长任耕卿率领抵达越南太原,同越南越北自治区地方贸易代表团举行1962年地方贸易谈判。广西同意恢复爱店、平而、科甲、硕龙4个口岸;越方恢复峙马、平而、权河、李挽4个口岸。恢复的口岸设检查站、海关、银行。

  11日至13日  驻北京的各国外交使团共25个国家59人,到南宁、桂林参观访问。

  20日  田林县发生5级地震。

  中旬  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以及张云逸到广西检查工作,在桂林听取了桂林地委有关龙胜等县(自治县)包产到户的情况汇报。

  25日至5月3日  自治区总工会在南宁召开全区女工和职工家属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方针,把女职工和职工家属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7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解决“包产到户”问题的情况向中央、中南局的报告》。报告说,全自治区约有4—5%的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或单干。原因主要是:生产队负担过重,扣除各项负担后农民口粮平均才200多斤;生产队作为基本核算单位才属初建,管理工作跟不上;思想教育不够,很多重要政策未能贯彻执行;农村自由市场对农民的影响。报告表示要尽可能迅速解决,防止蔓延和扩大。

  5月

  11日  《广西日报》发表《大力加强农业战线》的社论,指出,农业连续3年歉收,我们的主要困难来自农业方面。必须大力加强农业战线,千方百计争取农业生产有较好的收成。

  18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博物馆与桂林风景文物委员会工作组,在对桂林尧山明靖江王墓群进行普查时,发现六朝时南齐永明五年(公元487年)古墓一冢。这对研究桂林的历史,具有一定的价值。

  △  越南胡志明主席来南宁。晚上,在其下榻处举行小型文艺晚会为其祝寿。

  19日  自治区党委精简小组发出《关于工业、基建、交通的调整意见》,决定关、停、并、退(由全民所有制退回集体所有制)企业169个,精简职工22602人。对工业的调整强调贯彻农、轻、重发展方针,加强支农和轻工市场,加强出口产品和原材料生产。

  23日至6月3日  自治区壮、汉、苗、瑶、侗、仫佬等民族60名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学习党的文艺方针,讨论繁荣文艺创作问题。3日,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成立,陆地当选为主席。

  25日至6月4日  自治区文化局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联合主办的全区美术作品展览会在南宁开幕。共展出广西109位专业和业余作者的作品180余件。北京荣宝斋木板水印画和阳太阳个人画展同时举行。

  6月

  6日至7日  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陶铸以及王任重到桂林专区龙胜各族自治县作调查,并和自治区、地、县的负责人举行座谈。座谈的中心是如何巩固生产队集体经济的问题。座谈会后写出了《关于巩固生产队集体经济问题》的座谈记录。7月,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毛泽东主席对该座谈记录作了批示:印发中央工作会议各同志。

  7日  自治区教育行政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提出调整全区教育事业和精简各学校教职工方案:保留高等院校9所,裁并16所,专业由44种82个调整为25种37个;保留中专22所,裁减30所;保留中师12所,裁减25所;保留高中完中80所,裁减60所;保留初中270所,裁减17所。小学采取普及方针。

  13日至20日  自治区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669人。大会选举产生自治区妇联第四届委员会,田克为妇联主任。

  16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1962年预算安排的指示》。要求各地积极组织收入,坚决压缩支出,只许节余,不许超过,加强财政管理,严格财经纪律。

  25日  自治区计划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对1958年“大跃进”以来广西在经济建设和经济计划工作中的主要失误进行总结,认为:1.工农业生产指标过高。农业方面造成了高估产、高征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工业高指标,其它各项事业发展过快,造成人力、财力、物力全面紧张。2.基建规模过大。1958年至1960年前后安排限额以上项目98个,开工84个,实际只建成5个,部分建成13个,能够正常生产的12个。3年基建财政拨款14.2亿元,占全区地方财政支出的57.4%,有的地方甚至拿流动资金、信贷资金搞基建。3.各项事业齐头并进,摊子铺得过大。1960年与1957年相比,高等学校学生人数增加3.8倍,中专增加1.4倍,科研机构职工增加12.6倍,其它文化卫生事业、农业部门的各种试验推广机构等发展也过快。4.职工人数和城镇人口增加过多。全区9大部门的职工由1957年的58.5万人增加到1960年的118.4万人,城镇人口1959年达299万人,比1957年增加60万人。5.权力下放过多过散,不适当地规定了各级计划可以有两本帐,结果层层加码,造成计划外挤计划内,一般挤重点,打乱了比例关系,影响国家统一计划的执行。

  25日至7月7日  中国民主建国会自治区工作委员会、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300多人。会议宣布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自治区工作委员会,并选举产生自治区工商业联合会第三届执行委员会,卢燕南为主任。

  26日  自治区党委转发广西军区党委、自治区公安厅党组《关于反空降斗争措施的报告》。随后组织工作组到十万大山、六万大山和姑婆山3个重点地区检查落实反空降斗争措施。

  7月

  4日  历时10天的自治区边境工作会议闭幕。边境地区的县(市)及自治区有关部门共115人出席。会议研究了边民生产、生活、治安及地方贸易等问题。

  8日  《广西日报》报道:5月底至6月20日,各民主党派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分别举行扩大会议,确定今后工作,号召成员为实现1962年调整国民经济任务而努力。

  14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副总理黎清毅,由海宁省委副书记阮海、省主席李伯伦等陪同到广西东兴考察并观看玉林杂技团演出。

  16日至30日  自治区民委和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在南宁召开壮族、瑶族历史科学讨论会,来自北京、云南、河南及自治区内的专家教授和民族研究工作者8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探讨壮族族源、壮族古代社会性质、依智高起兵反宋性质及瑶族的原始居地和族源等问题。

  25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在全区范围内允许自由买卖耕牛、猎花的布告》。

  31日至8月14日  自治区民委和广西少数民族调查组组织了第一次花山壁画考察团,由莫乃群、林克武、张景宁率领,包括历史学、考古学、民族学、地质学、文学、美术等方面的工作者20余人,沿明江下左江考察了半个月,新发现壮族古代崖壁画42处,为原先发现7处的6倍。同年12月,编辑出版了《花山崖壁画资料集》一书。

  是月  以自治区副主席钟枫为领队的广西旅行团一行15人,赴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等国旅行参观。

  8月

  5日  新华社报道:最近,广西调运44万斤菠萝供应北京、上海、沈阳、武汉和河南、吉林、黑龙江等地。南宁罐头厂7月份已加工出菠萝罐头230多吨,供国家出口外销。广西是我国三大菠萝产地之一。

  6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恢复和建立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决定》。

  8日  自治区科委组织综合考察队到花坪林区进行综合考察。考察队由北京植物研究所、南京土壤研究所及自治区有关科研单位共同组成,包括地貌、土壤、植物资源、地质、水电、交通、林业、畜牧业等10个专业组40多人。考察时间3个月。

  16日  《广西日报》报道:1962年以来,自治区科学技术界学术活动活跃,科学技术工作者以自己的技术知识积极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全自治区新成立了不少学会,如机械工程学会、土壤肥料学会、水产学会、数学学会筹备委员会和物理学会筹备委员会等,围绕生产和生活问题,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

  16日至25日  自治区文化局在南宁召开文物、博物馆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加强文物保管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和意义,使文物保护成为群众性的工作。

  16日至9月2日  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委书记、副专员,地、市委统战部长,县委书记、县长及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54人。会议传达全国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作了《关于广西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初步检查和今后民族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对民族工作中“左”的错误做了初步检查纠正。会议确定广西今后民族工作的方针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集中力量发展生产,逐步改善人民生活。

  21日  《广西日报》报道:中央民族学院、中南民族学院、广西民族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为广西培养和训练了大批民族干部。到1962年暑假为止,广西从这些民族学院毕业的壮、瑶、苗、侗、回、毛南、仫佬等11个民族的学员共6700多人。其中,广西民族学院培养了5370人。

  9月

  14日  《广西日报》报道:居住海外的文物鉴藏家杨慎德堂主人,最近将他历年收藏的一部分明清两代名家画作201件,捐赠给广西博物馆,还将178件捐赠给桂林市。

  22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开放主粮、油料集市贸易的暂行规定》。要求以县为单位,在夏收、秋收分配和完成国家粮食、油料征购任务之后,开放粮食市场,在社员之间调剂余缺,互通有无。

  △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收购主要农副产品实行奖售工业品的暂行规定》。对粮食、食油(包括油料)、生猪、牛皮4种实行全区性统一派购;烤烟、晒烟、黄红麻等21种在主要产区县实行派购。列入派购的产品,按规定给予一定数量的粮食、化肥、棉布、针织品等物资对口奖售。

  25日至10月2日  自治区物资交流会在桂林举行,共签订交流合同4188份,成交商品金额达1400多万元。

  26日至10月6日  自治区水利工作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要求继续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2年冬、1963年春要集中力量兴修当年受益的水利工程。

  10月

  3日至18日  自治区手工业产品质量评比展览会在南宁手工业商场展出。共展出500多个品种1万多件展品,评出优秀产品96种,甲等产品287种。

  4日  以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副总理阮维祯为团长的越南经济代表团顺访南宁。在南宁期间,参观了自治区手工业产品质量评比展览会和南宁罐头厂。韦国清会见了代表团。

  8日至17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三级干部会,传达中共八届十中全会精神,研究广西形势和今后任务。

  11日  以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越南总工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团主席黄国越为团长的越中友好协会代表团,由中越友好协会会长杨秀峰陪同到达南宁。南宁各界举行盛会欢迎。

  13日至26日  自治区文化局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广西分会在桂林市召开全区桂剧剧目座谈会,对如何丰富桂剧上演剧目,提高演出质量,更好地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出席会议共120多人。

  15日  《广西日报》报道:最近,龙胜、隆林、睦边、田林、靖西、平果、东兰等县(自治县),分别召开民族工作会议,传达中央和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当地的民族工作,强调进一步巩固少数民族地区的公社集体经济。

  18日  《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少数民族技术干部大批成长,到目前为止,已有壮、瑶、苗、侗、回、毛南、仫佬等民族专业技术干部6868人,比1954年增长5.8倍。

  19日  百色各族各界人民1000多人举行大会,纪念韦拔群牺牲30周年。右江革命文物馆还展出有关韦拔群的革命文物。同日,韦拔群烈士的故乡东兰县也举行大会,纪念韦拔群牺牲30周年,并参观了革命文物博物馆。

  20日  全国游泳、跳水锦标赛在南宁举行。各省、市、自治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19个单位200多名男女运动员参加比赛。韦国清、乔晓光等出席开幕式。

  20日至31目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572名。大会传达了中共中央八届十中全会精神,学习讨论了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强调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会议通过了韦国清所作的《关于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根据党中央制定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还通过了《为迎接以农业为中心的生产高潮而奋斗的决议》,要求在3年内,把粮食、生猪和花生、甘蔗等几种主要经济指标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大会选出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届委员会。二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选举韦国清(壮族)为第一书记,乔晓光为常务书记。伍晋南、贺希明、覃应机(壮族)、安平生为书记处书记。霍泛、欧致富(壮族)、傅雨田(锡伯族)、李殷丹、卢绍武(壮族)、钟枫、石堂、葛震为常委。

  28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青年歌舞团一行30人,应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的邀请,前来我国访问演出,在北京等地访问演出后到达南宁访问演出。

  是月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调减1962年至1963年度粮食征购任务和农副产品派购品种。同时继续精简职工和压缩城镇人口。在1961年精简职工29.6万人和压缩城镇人口3l万人的基础上,1962年继续精简职工20万人,压缩城镇人口19万人。还压缩公社、大队副业人员20万人。

  11月

  9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做好今年冬种生产工作的指示》,提出1962年冬种面积要达到700万亩。

  12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作出《关于恢复和发展耕牛的决定》。主要内容:人民公社集体所有的耕牛归生产队所有;建立严格的饲养责任制,合理调整与改善饲养人员的工分报酬;建立严格的使役责任制,推行养用合一;对繁殖幼畜实行重奖政策;允许社员饲养一二头大牲畜;开放耕牛市场,自由交易;切实保护耕牛,严禁乱宰乱杀;保护牧地,留足草料;恢复和建立县、区(乡)畜牧兽医站和配种站;加强冬秋季的配种工作;建立和加强繁殖耕牛基地的工作。

  15日至21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甘蔗生产会议,研究解决甘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要求加强领导,宣传政策,按规定供应化肥等生产资料,并确定1963年全区种甘蔗31万亩。

  17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保证做好今冬明春水利工作的指示,提出1962年冬、1963年春水利工作的方针任务是:以恢复原有各种水利工程效益为主,适当安排花工少、受益快的配套工程;大力加强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各种水利效益;积极发展农业排灌机械;大力恢复与发展旧有各种提水工具;同时,抢修危险工程,以确保安全。通过水利兴修,恢复和增加灌溉面积240万亩,使1963年全自治区灌溉面积达到1400万亩。

  19日  广西大型水利工程之一——青狮潭水库冬季施工全面开始,参加施工民工达1.5万人。

  24日至12月1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农村人民公社秋收分配会议,就压缩开支、堵塞漏洞和其它与分配的有关问题,制定了40条具体规定。29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恢复和健全农业技术推广站、种子站、畜牧站、植保植检站以及林业、水利、气象事业编制机构的暂行规定》。要求各专、市、县和县以下的区,陆续恢复建立各种农业推广机构。是月  以越南国防部副部长兼副总参谋长黄文泰为首的越南军事代表团访问南宁。

  △  以自治区卫生厅厅长黄征为团长的广西卫生考察团赴越南高平省进行血吸虫病考察,并到河内等地参观。

  △  老挝王国临时民族团结政府副首相苏发努冯亲王由苏联回国途经南宁,韦国清等到机场迎送。

  12月

  4日  自治区外事办公室发出通报:1962年7月至12月,钦卅专区渔船在北部湾捕渔,先后被美国飞机和舰艇袭击7次,打沉1艘,打伤6艘,渔民被打死3人,重伤7人,轻伤3人,另有3人下落不明。

  10日  中共中央同意贺希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常务副主席,李殷丹任自治区副主席。

  11日至23日  自治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补选韦国清为自治区政协主席,增选黄松坚为副主席。

  12日至22日  自治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听取和讨论通过了自治区主席韦国清的《政府工作报告》和自治区财政厅长郭城《关于广西壮族自治区1961年财政收支决算,1962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和1963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的报告》。

  13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维护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布告》。主要内容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制度,至少30年不变;生产队必须认真执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政策;生产队应当因地制宜地发展集体养牛事业;提倡生产队集体造林和社员个人在宅基地、自留山上植树造林;在经营好现有集体耕地的前提下,提倡生产队集体开荒,集体开垦的熟荒地,3年以内不计征购任务,生荒地5年以内不计征购任务;生产队分配给社员个人的自留地、自留山,经过划清界线,树立标记,由政府发给证明文契,长期归社员个人使用,但是不得出租和买卖;生产队对集体所有的土地、山林、水面、草地等,要加倍努力经营,积极发展生产,并且坚决完成国家的征购任务和各种派购任务。

  17日  广西军区在南宁召开第三次党代表大会。出席代表251人,列席120人。会议纠正1958年反教条主义、1959年反右倾机会主义时的过火斗争偏向。大会选出委员22人,组成中共广西军区第三届委员会。党委第一次全会选举韦国清为第一书记,欧致富、方国安分别为第二、第三书记。

  20日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在南宁召开革命老人座谈会,邀请出席自治区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和自治区政协一届四次会议的革命老人参加。中共中央委员张云逸、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扶民出席了座谈会,勉励革命老人们发扬革命光荣传统,作青年人的榜样,紧密联系群众,努力搞好生产,迎接以农业为中心的生产新高潮的到来。

  是月  自治区党委决定调整人民公社体制,将原公社改为区,将原生产大队适当合并后改为公社,实行小公社、生产队两级核算。1962年底,全自治区有10246个公社,285213个生产队,另外还保留2649个生产大队。

  是年  发生解放以来最大的水灾,5月中旬至7月初,全自治区各地连降大雨,桂北、桂中、桂东先后出现大暴雨,雨量在100毫米至300毫米之间,其中柳江水位达117.53毫米,柳州市柳江路水淹屋顶。梧州市最高水位达24.23米,市区50条街道有40条受淹。共受灾65个县(市),淹没农田256万亩,损失粮食1.5亿公斤,冲坏水利设施967处。

  △  第2个五年计划末期,全自治区工农业总产值266154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5325万元,农业总产值170829万元,国民收入205524万元,财政收入33953万元。粮食产量522.70万吨,油料7.51万吨,甘蔗23.08万吨;钢90万吨,发电量3.8亿千瓦小时,原煤166.14万吨,机制糖1.6万吨。与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下降3.1%,农业总产值下降5.8%,工业总产值增长2.3%。

1963年

  1月

  3日至13日  自治区第四次政法公安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政法会议精神,总结1962年和部署1963年政法公安工作。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副主席覃应机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在会上讲话。

  5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指出,要保持水土,必须保护森林和发展森林,坚决制止毁林开荒。对违反国家保护森林规定的,要依法惩处。

  8日至13日  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民委在南宁召开全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和推广壮文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巩固提高少数民族教育和继续推行壮文。

  11日至18日  自治区党委农村部在南宁召开山区生产座谈会,提出发展山区生产的方针政策:1.要因地制宜,实行多种经营,发展山区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各种土特产品。2.林业生产比重大的山区,应以林业为主,同时搞好农业和其他畜牧、副业生产;在农林都占相当比重的山区,应农林并重;有的山区应以农牧为主,农林牧并重。3.粮食生产是整个生产的基础,山区应尽力做到粮食自给和有必要的储备,少数山区粮食确不能自给的也应做到大部分自给,并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自给或有余。山区应以生产队为单位确定生产方针。

  17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必须认真解决石山地区人畜饮水问题的通知》。指出,石山地区约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15%,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出在今后几年内分期分批彻底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规划。

  29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及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等抵桂林参观视察。

  是月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广西总队改称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广西总队。

  △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吴耀宗先生及夫人杨素兰女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邓裕志女士等到广西视察。

  △  越南驻华大使陈子平到南宁参观访问。

  △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迅速采取措施控制和扑灭猪瘟蔓延的通知》。要求凡疫区生猪非经检疫不准外调,对病猪肉、死猪肉要严密清毒,禁止随便生卖。邻近县及交通沿线、圩镇要及时组织防疫技术力量开展猪瘟疫苗的预防注射,严防外地病猪输入。

  2月

  1日至4日  自治区水利电力厅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石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出席会议的有24个重点县(自治县)及自治区有关部门代表共43人。会议强调要加强领导,贯彻执行“依靠群众自办为主,国家投资补助为辅”的方针,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兴建与维修并重,逐步修建永久性或半永久性的饮水工程。

  3日至9日  自治区国营华侨农场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自治区7个国营华侨农场的积极分子代表300多人。会议号召各场职工开展竞赛,因地制宜安排生产,贯彻勤俭办场的方针,争取农业生产大丰收。

  8日  自治区党委向中共中央、中共中央中南局报送《关于广西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针》的报告。报告提出,广西农业总产值的构成比例大体上是粮食和多种经营各占一半左右,发展广西农业生产的方针,应该是在贯彻以粮为纲的同时,以较大的力量恢复与发展多种经营。广西对国家建设的主要贡献应该是在提供更多的经济作物、林产品、畜牧产品和土特产品方面,但也要以增产粮食来保证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林业等多种经营的恢复和发展;同时在国家支援下,积极改进水利设施,争取在5年至7年内实现人均有1亩保水田的计划,把广西粮食生产极不稳定的情况逐步改变过来。

  10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维护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的十二条规定(草案)》,主要内容是:1.严格禁止某些社员私自扩大宅基地、自留地和侵占集体土地的田头地角。2.社员建筑新屋,要由生产队统一规划,指定地点,划定范围,尽量利用废弃的宅基地和荒地营建,尽可能不占或少占集体所有的耕地。3.生产队临时借给社员耕种或者所谓“下放”给社员耕种的土地,从1963年起,一律收归集体经营。4.严格禁止私自砍伐集体所有的和国有的山林(包括铁路、公路两旁的树林)。5.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集体所有的牧场、鱼塘、水塘、晒坪、粪池以及归集体和国家所有的水库坝首与库底、公路、牛车路以及其它公用场地,任何人均不得私自占用和开荒。6.严格禁止某些生产队干部、公社干部和国家机关干部,以经营所谓“小集体生产”为名,侵占生产队集体所有土地和鱼塘。7.国家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因建设需要征用过宽和征而未用的土地,应当交给原生产队继续耕种。8.社员私人开荒,不得超过每人2分,超过部分收归集体所有。9.私自出卖集体耕牛的,应当尽可能地追回原牛。原牛无法追回的,要如数赔偿所值现金。私自宰杀集体耕牛的,除如数赔还损失外,还应当给予法律制裁。10.私人侵占或丢失生产队集体所有的农具、水利设备和器材的,私自盗用集体的肥料、种子的,一定要追查清楚,如数赔偿。11.社社队队都要发动社员讨论和制订禁垌公约。12.严格禁止“自留人”。

  14日  自治区精简工作会议指出,1962年全自治区职工净减16万人,其中15万人减回农村。1963年计划再净减3.1万人。

  18日  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在玉林分别举行会议,出席会议共300多人。会议内容主要是进一步学习中共八届十中全会公报,贯彻各民主党派中央会议的精神,研究布置1963年的工作。

  23日至28日  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一行45人,由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和夫人陪同,到桂林和南宁参观访问。

  25日  《光明日报》报道:广西建筑工程设计院、建筑科学研究所和广西大学联合组成壮族民居调查组,于1962年底到壮族聚居的龙胜、宜山、武鸣和靖西县农村对壮族村寨的总体布局和个体建筑进行调查研究,整理出4份壮族建筑的原始资料,并写出《广西壮族民居初步调查报告》。

  3月

  9日  前来我国进行国事访问的老挝国王西萨旺•瓦达纳到达南宁,受到南宁各族人民热烈欢迎。

  9日至15日  17个重点县棉花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主要研究实现棉花增产的各项措施,要求各级农业部门应该注意抓好当前棉种分配,做好棉花栽培技术宣传推广工作,做好棉花选种留种工作。

  15日  南宁各族人民集会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毅、中共中央委员张云逸、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包尔汉、全国人大民委副主任谢扶民前来参加庆祝大会,陈毅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广西各族人民致贺。韦国清在会上讲话指出,自治区成立5年来,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相当第一个五年计划投资总额的3倍多,新增加县以上企业345个,相当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全自治区县以上企业数的1.5倍。

  18日至25日  自治区历史学会成立大会在南宁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史学工作者250多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全国政协副主席包尔汉,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谢扶民,北京大学副校长、历史学家翦伯赞应邀出席大会。会议通过了会章,选举了理事会成员,推选莫乃群为会长,林克武、罗立斌、吕集义、张景宁为副会长。

  △  柳州市公安局鱼峰消防中队副中队长韦必江在扑灭柳江油船的大火中牺牲。柳州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公安厅授予韦必江为消防模范副中队长荣誉称号。1964年8月14日,公安部发布命令,追认韦必江为模范公安人员,授予鱼峰消防中队为“四好消防中队”称号,号召全国公安系统开展学习韦必江的活动。

  中旬  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科委在玉林联合召开全区绿肥工作会议。出席会议155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微生物专家胡济生,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分院绿肥专家顾荣申,以及农业部、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农业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交流广西南部双季稻地区种植绿肥的经验,并安排1963年冬扩大试种示范的计划。

  下旬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到柳州、桂林视察工作。

  27日  自治区烈属、军属、残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积极分子和拥军优属模范代表会议在南宁开幕。出席会议代表570多人。会议号召烈属、军属、残废、复员、退伍、转业军人保持光荣,发扬光荣,做出更大的成绩。

  28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当前林业工作的几点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把林业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超额完成1963年春造林任务,做到种一株活一株,造一片成一片,严格制止毁林开荒、乱砍乱伐等破坏山林的行为。

  30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少数民族山区职工生活补助费使用试行办法的通知》。

  是月  陈毅元帅、张云逸大将由李天佑上将陪同,在南宁接见广西军区部队代表。

  △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民族保卫相金昌凤及夫人等一行,到桂林和南宁参观游览。韦国清在南宁会见并宴请金昌凤一行。

  △  以越南邮电广播总基建局建筑公司副经理胡德明为首的越南邮电广播代表团,与以广西邮电管理局副局长麻福芳为首的中国邮电代表团,就中国南宁至越南太原的三路载波电话工程建设的具体问题举行会谈。双方取得一致意见。

  △  以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外事处长江景河为首的广西代表团一行5人,赴越南高平省伏和糖厂参加落成典礼。伏和糖厂是广西应越方要求无偿援建的。

  4月

  9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反对农业多种经营中的资本主义倾向和发展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多种经营的措施(草案)》。指出:目前,农村中两条道路的斗争,在农业的多种经营中表现得相当突出,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在农业的多种经营中,坚决反对资本主义的倾向。并提出了8条具体措施,主要有:要严格禁止社员私人和生产队从事商业贩卖活动;要积极地逐步地发展人民公社生产队集体经营的农业的多种经营;要限制采用以交钱记工分作为计酬形式的副业范围;国营商业、供销合作社、银行、税务局等有关单位及国家机关必须加强对人民公社生产队发展多种经营的支援,但不要支持和助长农村资本主义自发倾向的发展。

  10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1963年选举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领导从思想上组织上予以重视,认真做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把选举和生产同时布置,同时检查,通过选举推动生产。

  11日至18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南宁召开木薯蚕生产会议,讨论全区发展木薯蚕生产的有关问题。会议认为,要公私并举,目前以私养为主,谁养谁得,不派购,不统购。会议决定全自治区养木薯蚕10万盒。

  20日  《广西日报》发表《建立健全生产队的生产责任制》的社论。指出,当前改进人民公社生产队的经营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包工,把任务交给作业组或个人。一般实行“四定”(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要求、定工分报酬),包工完成后,结合评比进行奖罚。

  27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重工业部部长阮文珍率领越南政府代表团,从桂林到南宁参观访问。

  5月

  3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二届二次全体会议,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问题。

  4日  《广西日报》发表《把学习雷锋的活动深入开展下去》的社论,号召全自治区青年向雷锋学习。

  15日  自治区党委批转自治区民委党组《关于自治县行使自治权利和加强民族散居、杂居地区民族工作的意见》,同意自治区民委党组关于自治县行使自治权利、改变区一级民族自治区为民族区、恢复民族乡和散杂区少数民族权利等意见。

  20日  广西第一个万亩以上大型电力抽水站在南宁市郊西乡塘公社永安大队建成。该站装机4台,容量730千瓦,净扬程24.5米,出水流量每秒2.32立方米,设计灌溉1.9万亩,总投资33万元。

  △  经国务院批准,设置西林县,析隆林各族自治县西南部区域(即原西林县并入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31日  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黎笋、长征率越南劳动党代表团一行10人,访问中国途经南宁,韦国清等热情接待。

  6月

  5日  广东沿海全歼9股美蒋武装特务实物展览会在南宁开幕。展览会以大量的实物和现场照片,展出1962年10月至12月全歼9股美蒋武装特务的情况,展出共10天。

  6日  越南越北自治区地方贸易代表团一行9人,在黎松率领下,到南宁与廖生东为团长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举行1963年地方贸易会谈,历时27天,双方达成协议,广西向越北出口货值114.4万元,越北向广西出口货值126.4万元。

  13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组织6个抗旱工作队分赴各地指导抗旱,今日在南宁召开抗旱生产工作队下乡动员大会。《广西日报》发表社论《把抗旱生产作为当前全区的中心任务》。同时,自治区和受旱地区的专、县、区机关抽调1万多名干部和10多万名社、队干部深入抗旱第一线。

  22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1963年农业税特大灾情减免和公社干部自筹经费问题的通知》。指出:1963年全区农业生产遭受特大旱灾,损失严重,除原安排一般灾情减免指标1175万公斤(稻谷)外,再增加各地特大灾情减免指标8825万公斤。公社干部自筹经费,对受灾严重的生产队,可给予适当减免。

  28日  第二批归国的印度受难华侨298人,从湛江到达来宾,前往来宾华侨农场安家落户。自治区副主席莫乃群等到归侨住所进行亲切慰问。

  7月

  5日  自治区农村知识青年极积分子代表大会在南宁开幕。出席大会代表500多人。会议号召农村知识青年,红在农村,专在农村,争做“雷锋式”的好青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

  10日  《广西日报》发表韦国清《向林培华同志学习,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的文章手稿。号召全自治区广大干部向武鸣县大队党支部书记林培华学习,积极参加生产劳动。

  16日至23日  自治区民间运输合作联社第一届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会议指出,全区已有5个专区3个市53个县成立了民间运输联社。民间运输担负的货运量占全区公路、水路总货运量的60%。自治区主席韦国清和国家交通部副部长潘琦出席闭幕式。会议通过民运联社的章程,宣告自治区民运联社正式成立。

  是月  广西民族研究所成立。

  △  越南政府副总理范雄一行,由海宁省主席李伯伦陪同到广西东兴参观访问。

  △  以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陈桂海少将为首的越南人民军军事勘察组到南宁参观访问。

  8月

  14日  根据国务院调整全国部分市、县工资区类别和部分矿区工资区类别的决定,广西凭祥市、百色专区各县、南宁专区的上思、宁明、龙州、大新、天等、隆安、马山等县及都安瑶族自治县,柳州专区的南丹、河池、天峨等县及大苗山苗族自治县、大瑶山瑶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桂林专区的资源县及龙胜各族自治县等的工资区类别,从1963年8月起由三类调整为四类;扶绥县的东罗煤矿区、恭城县的栗木锡矿区、藤县的东南金矿区、来宾县的八一锰矿区、融安县的泗顶铅锌矿区的工资类别,也由三类调整为四类。

  16日  南宁、桂林和柳州3市930名知识青年到国营农、林、渔场参加生产劳动。

  18日至24日  自治区手工业合作社第二届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290人。会议号召掀起以支援农业为中心的生产高潮,为市场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

  26日至9月6日  民航广西壮族自治区局联系调派一架立一2型飞机,首次在广西进行人工降雨作业。作业时间,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降雨,减轻了旱情。

  是月  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副委员长金国熏为团长的朝鲜拥护和平全国民族委员会和朝鲜亚非团结委员会代表团到南宁和桂林参观访问。在南宁期间,覃应机会见并宴请朝鲜代表团。

  9月

  19日至28日  自治区商业工作三级干部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号召商业部门积极收购农副产品,大力组织工业品下乡,进一步活跃城乡经济,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

  20日  自治区党委批转自治区民委、教育厅党组《关于民族教育工作几个问题的请示报告》,同意报告中对中、小学教师的各种照顾和有关教学的具体措施。

  27日至10月14日  自治区水利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确定1963年冬、1964年春水利工作的方针任务:应以保证1964年春插用水为主,确保在春旱情况下至少有800万亩早稻保水田。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先搞有水源、费工少、投资少、受益大的工程。

  30日  桂北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一一青狮潭西干渠灌区在大旱之年大丰收,9万多亩中稻比1962年同期增产1.5倍。

  是月  以越南越中友好协会副会长孙光阀为团长的越中友好协会代表团访问南宁。

  △  隆林各族自治县县长梁桂庭、那坡县平孟公社主任苏忠良等7位在越南抗法时期曾掩护过胡志明等越共领导人的广西干部、群众,应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的邀请,到河内、海防、太原等地参观访问,并参加越南国庆活动。访问期间,受到胡志明主席的两次接见。

  10月

  4日至7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再用三年时间继续贯彻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和《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简称《后十条》)。自治区党委常务书记乔晓光作了《全党全民动员起来,为胜利地完成生产救灾任务,争取明年上造丰收而斗争》的报告。报告指出,生产救灾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要全党全民动员,依靠贫下中农,坚持抗旱斗争,进行生产自救,厉行节约度荒,要保证做到“三不”、“三保”,即保证不发生大批逃荒、不大批浮肿、不饿死人,保人、保畜、保集体。

  8日  《广西日报》报道:由上海迁来广西的16个轻、化工业工厂,生产发展很快。3年来生产了各种钢精制品、橡胶制品、皮革制品、人造丝织品、日用五金和儿童玩具等上千种轻化工业产品,受到各族人民的欢迎。

  11日至17日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代表726人。会议总结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的工作,讨论确定今后任务。会议号召全体团员为完成广西1963年国民经济计划、争取1964年农业丰收和国民经济好转而奋斗,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四届委员会,书记石更。

  18日至2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蔡廷锴,全国人大常委陈其瑷,全国政协常委陈此生、王芸生、汪胡桢等10人,分别到广西视察工作。

  20日至11月7日  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着重研究贯彻执行自治区党委提出的“由近及远,由内向外”的造林方针问题。

  27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水利电力厅于10月上、中旬全区水利会议期间,再次召开专业会议,研究进一步解决石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问题。会议总结了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成绩,分析了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的原因,制定了解决饮水问题的规划和措施。

  △  世界工联总书记苏吉里(印度)在参加国际工会支持越南工人会议后,从河内到达南宁参观。

  28日  以越南《人民报》总编辑黄松为首的越南《人民报》代表团,由中国《人民日报》副总编辑陈浚陪同;以越南通讯社社长黄俊为首的越南通讯社代表团,由中国新华通讯社副社长穆青陪同,乘飞机从广州到达南宁。韦国清、覃应机会见越南代表团。

  28日至11月3日  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召开壮文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讨论今后推行壮文问题。

  29日  阿尔巴尼亚通讯社社长阿耶特•西米季乌率阿尔巴尼亚通讯社代表团到达南宁。覃应机会见阿尔巴尼亚代表团。

  △  朝鲜职工总同盟中央委员会委员长金田龙一行,在赴越南参加国际工会支援越南工人会议后,乘飞机到达南宁,并在南宁参观访问。

  是月  自治区党委在邕宁县五塘建立广西第一个综合性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科技实验区,开展有计划的群众性科学实验和引进推广科技成果,并创办“耕读大学”。

  △  以越南公安部副部长兼公安部队政委阮光越为团长的越南军事、公安代表团到南宁,与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李天佑为团长的中国军事、公安代表团,就中越两国边境地区治安协同问题举行会谈。

  11月

  1日至8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柳州市召开水轮泵现场会议,出席会议代表255人。会议交流水轮泵安装使用的经验,安排1963年冬和1964年春的生产任务,签订了订货合同。

  9日  据《今日新闻》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年来,壮、瑶、苗、侗、仫佬、毛南、回等少数民族医疗卫生干部人数增长很快,已达3300人,占全自治区医疗卫生人员总数的18%。

  21日  自治区人委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批转财政部、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改进民族地方财政管理体制的报告和关于改进民族地方财政管理的规定》。《规定》说:对民族地方的预算管理,实行“核定收支,总额计算,多余上交,不足补助,一定一年”的办法。适当增加民族自治地方的机动财力:一是另加5%的机动资金;二是预备费按5%计算(一般省、市2%)。按照这样安排,民族自治地方的机动财力,加上民族地区的补助费,相当于这些地区总支出10%左右。

  28日  朝鲜人民军足球队、阿尔巴尼亚人民军“游击队”足球队访问南宁,与广西足球队进行比赛。

  是月  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广西4名运动员进入中国代表团,参加田径、举重、体操、羽毛球4个项目的比赛。女子体操选手王维俭获个人全能、自由体操、平衡木、跳马4枚金牌并和中国其他选手合作夺得女子团体第一名;田径女子800米和举重分别获银牌;羽毛球男子双打与队友合作获铜牌。

  12月

  2日  《广西日报》报道:解放以来,广西农田水利建设,共兴修山塘水库引水工程24万多处,其中库容量1000万立方米的蓄水工程101处,在抗御1963年遭受的几十年未有的特大旱灾中,发挥了作用。

  19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分期分批抽调干部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决定》。要求从各级领导到全体干部,原则上都要分期分批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每人要参加一期,没有经过革命斗争锻炼的干部,可以多参加一两期。

  20日至30日  自治区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选举韦国清(壮族)为自治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主席,雷沛鸿、陆秀轩(壮族)、黄松坚、黄惠良、黄荣(壮族)、丘辰为副主席。

  21日至29日  自治区人大二届一次会议在南宁举行。大会听取自治区主席韦国清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和财政厅长郭城作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62年财政收支决算、1963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和1964年财政收支预算初步安排的报告》。韦国清在报告中指出,一年来,自治区各族人民对国民经济进行了艰巨的有效的工作,虽遭受严重的干旱,但全区人民坚持抗旱斗争,取得了很大胜利。他说,1964年要大搞水利,扩大保水田;继续做好受灾社队的生产救灾工作;进一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争取工业生产继续稳步上升。会议选举韦国清(壮族)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贺希明、李任仁、覃应机(壮族)、莫乃群、卢绍武(壮族)、傅雨田(锡伯族)、李殷丹为副主席。

  30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管理试行规定》,要求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划分各级价格管理范围。

  是年  广西遭受有水文记载80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1月至9月底,普遍未下过透雨,雨量比常年同期减少4—5成。全自治区3000多条中小河流,有2200多条断流,山塘水库干涸6985处,水库供水量由1962年24亿立方米减少到1.9亿立方米。计有79个市、县(自治县)受灾。受旱面积232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63%。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9.65亿公斤,饮水困难91390户,受灾人口达1000万,其中生产损失50%一80%的严重灾区有500万人。

  △  自治区党委决定在武鸣县开展农业“四化”(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化学化)试点。

  △  自治区党委工作机构设置是: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监察委员会、调查研究室、农村工作部、工业交通部、财贸办公室、直属机关党委、档案管理局、广西日报社、党校。

  △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如下: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华侨事务委员会、办公厅、参事室、民政厅、公安厅、轻工业厅、交通厅、机械工业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电力厅、财政厅、商业厅、粮食厅、教育厅、卫生厅、冶金工业局、煤炭石油工业局、化学工业局、手工业管理局、地质局、气象局、农垦局、文化局、供销合作社、对外贸易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劳动局、物资局、统计局、物价局、建筑工程局、人事局、机关事务管理局、外事办公室、广播管理处、测绘局。

1964年

  1月

  2日  广州军区空军与桂林市人民委员会签订《桂林市李家村旧机场由空军接管协议书》,正式接管桂林李家村机场。之后,改称桂林机场,并由国家投资改建。

  4日  自治区党委书记处在南宁召开会议,研究广西第三个五年计划农业发展设想。会议提出,广西今后7年农业经济发展方针是:积极发展粮食生产,首先保证粮食稳定和迅速增长;在发展粮食的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和国家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发展经济作物。计划到1970年,全区粮食产量达到75亿公斤。

  7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民委最近在南宁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壮、瑶、苗、侗、回等9个民族共93人。会议总结了成绩和经验,提出了进一步作好民族工作的意见。

  7日至18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南宁接连召开全区农业工作会议和农业站、场代表会议。会议号召全区农业工作人员,认清形势,鼓足干劲,树立雄心壮志和科学精神,争取1964年农业丰收。乔晓光等接见全体代表,安平生在会上讲话。

  8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转自治区财办关于1964年度农副产品收购计划与奖售政策的报告。报告提出,农副产品的统购派购制度必须继续坚持,全区的派购品种需要适当扩大。报告就扩大统派购的范围、农副产品派购政策、奖售标准和办法、整顿与提高出口商品生产基地等4个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

  9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组织宣读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问题两个文件的通知》。两个文件是指《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即前“十条”)和《中共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草案)》(即后“十条”)。通知指出,宣读中央两个文件,是农村社会主义教育的第一步工作。

  13日  自治区农作物优良品种审定委员会成立,在南宁举行第一次会议,讨论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优良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试行办法》。同时审定了1964年准备推广的广选3号、广场矮、博矮6号、陆才号、南京1号等5个早稻优良品种。

  14日  自治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南宁桃源路灯光球场举行晚会,欢迎代表中国参加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的广西运动员载誉归来。获得4枚金质奖章的优秀运动员王维俭在晚会上作了精彩表演。乔晓光接见了运动员。

  16日  南宁10万多人举行示威游行,声讨美国屠杀巴拿马人民的血腥罪行,坚决支持巴拿马人民的反美爱国正义斗争。

  21日  越南民主共和国首批旅行团一行14人,在越南劳动党河内市委副书记陈森率领下,由河内乘火车抵达南宁。覃应机会见越南旅行团。

  △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工业交通工作会议,讨论学习解放军、学大庆、搞革命化问题。会议要求深入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抓好工业支援农业的工作。

  28日至2月8日  自治区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要求抓住重点项目,培养提高科技队伍,为农业的高产服务。会议讨论和制定了1963年到1972年广西农业科学技术的长远规划纲要。

  是月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劳动解放协会代表团访问南宁,副团长陈怀南在欢迎会上介绍抗美救国斗争情况。

  2月

  7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各戏剧团体大力编演现代戏,用戏剧的形式歌颂新时代,塑造新人物,受到城乡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  自治区党委批转自治区计委《关于广西1964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报告提出,1964年要继续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大力开展农业丰产运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全面好转。计划安排1964年工农业总产值21亿元,比1963年预计增长17%,粮食增产10亿公斤左右,基本建设总投资2.19亿元。

  16日  自治区召开科技工作者座谈会,参加会议210多人。会议强调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要求科技工作者明确为生产服务的思想,在工作中实现领导、科技人员、群众“三结合”。韦国清、伍晋南等参加座谈。

  18日至3月5日  自治区各民主党派分别在南宁召开扩大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各民主党派中央在北京召开的会议精神,学习讨论国内外形势,总结工作,提出今后工作任务。会议期间,韦国清接见了与会人员,并同各民主党派负责人进行谈话。

  20日  自治区党委工交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参加会议700多人。会议号召开展以质量为中心的增产节约运动,把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1964年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基本建设计划。

  △  新华社报道:全国第二次评酒会议评选出18种名酒和27种优质酒,广西的全州湘山酒和桂林三花酒被评为优质酒。

  21日  自治区第二次民兵代表会议在南宁开幕。出席会议代表1078人。会议要求全区民兵时刻不忘阶级斗争,加强戒备,随时准备粉碎美蒋的袭扰破坏活动,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

  22日至27日  自治区计委、农业厅、供销社在南宁联合召开全区木薯蚕生产会议,总结1963年生产情况:总产皮茧3000多担,比1962年增长5倍,饲养地区由1962年的22个县增加到53个县(市)。计划1964年饲养50万盒,比1963年增加5倍。

  22日至28日  阿尔巴尼亚送给中国的1900株油橄榄苗木,在柳州三门江林场种植。

  25日  自治区文化局和文学艺术联合会在南宁召开创作座谈会,座谈文艺如何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问题。参加会议的文艺工作者共100多人。伍晋南到会讲话。

  26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民间兽医工作的指示》,指出民间兽医是畜牧生产战线上一支强大的技术力量,对他们要贯彻执行团结、使用、教育和提高的政策。

  27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努力组织货币回笼稳定市场的指示》。

  3月

  3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财贸战线三级干部会议,要求掀起一个大学毛泽东著作的高潮,学习解放军,坚持“四个第一”(人的因素第一,政治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发扬“三八作风”(即“三句话”、“八个字”的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各项计划指标。

  5日  自治区党委二届三次全体会议在南宁召开,讨论通过《关于学习解放军,学习大庆,加强政治工作,推动新的生产高潮的决议》。

  5日至26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到南宁、柳州、桂林视察工作。在南宁期间,接见了驻邕部队代表。

  6日  新华社报道:历史上长期缺水的广西石山地区,几年来新修人畜饮水设施3.8万多处,解决了近百万壮、汉、瑶、苗等民族群众和35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8日  自治区党委批准自治区教育厅党组《关于民族农业学校方案的报告》,同意筹建百色民族农业学校、柳州民族农业学校,并组织领导小组着手筹备。

  12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的指示》,要求建立和提高群众自办的业余文化组织,办好农村俱乐部,大力培养业余创作人才,加强文化馆工作,加强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领导。

  14日  南宁各族人民隆重集会庆祝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周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朱德代表中共中央向广西各族人民致贺。韦国清号召全自治区干部和各族人民集中最大力量争取1964年农业大丰收。

  15日  南宁新建通往吴圩飞机场的公路通车,全长23公里。

  19日  自治区党委批转农村工作部《关于甘蔗生产中几个问题的报告》。要求:搞好甘蔗生产规划,建立甘蔗生产基地。划定贵县、桂平、邕宁、横县、崇左、田阳、百色、柳城、鹿寨、苍梧、贺县等11个县为甘蔗重点县。重点蔗区的粮食征购任务,按照1964年度的任务7年不变,甘蔗基地的粮食统销队,由当地保证统销基本口粮。从1963年开始实行的每交售给国家1吨原料蔗,奖售原粮50公斤的政策继续实行,同时另奖售化肥20公斤,布票3尺。

  20日  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在柳州召开第二次水轮泵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四川、湖南、贵州、福建、云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代表40多人。会议要求进一步做好水轮泵的推广使用工作。

  21日  自治区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成立,自治区副主席傅雨田任主任委员。这是广西第一个计划生育机构。

  △  自治区党委批准撤销原广西农科所,成立广西农业科学院。农科院内设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植物生理、园艺等6个系,直辖自治区畜牧研究所、兽医研究所、水产研究所及柳州沙塘、桂林、玉林、百色等农业试验站。

  23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促进农村干部、社员的革命化,组织农业生产高潮的指示》。提出:1964、1965两年全区粮食生产的奋斗目标,是争取达到或超过1957年的产量,使广西在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跟上全国的步伐。

  是月  自治区制订《广西1964—1970年农业发展规划》(简称农业七年规划)。提出:广西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以粮为纲,农林牧并举;按照因地制宜和国家需要相结合的原则,争取在粮食基本解决的基础上,逐步把广西建成为具有亚热带特色的经济作物、畜牧业和林业的重要基地。主要指标设想:粮食产量75亿公斤,花生300万担,甘蔗4700万担,黄洋麻20万担,烤烟10万担,茶叶7万担,水果500担,牛存栏440万头,生猪存栏800万头,造林7年合计1500万亩,茶油30万担,桐油30万担。支援农业的工业生产主要指标:发电装机容量7年合计新增45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35万千瓦;1970年化肥产量72万吨,拖拉机生产能力5000台,产量3000台,水泥生产能力83.5万吨,产量75万吨。

  4月

  3日  越南广宁省委书记阮寿珍、行政委员会主席黄正、副主席李伯伦到广西东兴参观访问。

  4日  老挝王国政府首相梭发那•富马亲王率领的老挝王国政府代表团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乘专机由河内到达南宁。韦国清等到机场热烈欢迎。

  5日  广西第一座现代化化工厂——南宁化工厂试车成功,投入生产。

  8日  自治区党委批转自治区清仓核资领导小组《关于结束清仓核资工作的报告》,《报告》说:全区应清单位8843个,已于1963年3月底清查验收完毕。据统计,全区清查积压物资14450万元,已收购处理13686万元,占全部积压物资的94%,全区大约还有746万元的物资未处理。建议从1964年3月21日撤销自治区清仓核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对于需要继续进行的工作,由有关部门分别负责处理。

  △  越南交通部副部长洪适心和广宁省副主席黄良率领越南全国交通会议代表194人,到广西东兴参观公路建设。

  9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生产队建立种子田(地)的决定》,要求生产队建立各项作物种子田(地),特别是要建立水稻单株种子田和玉米杂交制种地,争取二三年内,使生产队水稻用种基本上达到良种、纯种,玉米用种基本上普及良种或杂交种。

  12日至26日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版画展览在南宁美术展览室展出。展出作品350多件,入选作品的作者253人。

  22日至30日  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南宁召开壮文工作会议,总结交流经验,要求进一步做好壮文推行工作。

  是月  《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的报道,同时发表《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的社论,号召“农业学大寨”。此后,自治区开展以治山治水为中心的“农业学大寨”运动。

  5月

  8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党委最近发出指示,要求各地加强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同时批转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提出的《建立农村俱乐部试行办法》,要求各级党委切实做好建立和整顿农村俱乐部的工作。

  12日  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邀请,越南人民军总政治局歌舞团前来我国访问到达南宁。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覃应机、广西军区第二政委李士才、副司令员王奎先等设宴欢迎,并举行晚会招待。

  14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认真抓好早稻田间管理的紧急指示》,要求各地必须高标准地做到:多积肥,合理施肥;搞好田间蓄水,合理排灌;做好除稗工作;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建立田间管理责任制。

  15日  中共中央任霍泛为自治区党委书记处候补书记,免去其自治区党委秘书长职务。

  17日  灌溉面积8.9万亩的桂平县沿江电灌网工程基本完工,东南线和西线已开始抽水灌田。该项工程是自治区较大的电灌工程之一,线路全长93.2公里,电动抽水机站31处,安装抽水机泵44台,共2420千瓦。

  △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分会成立。会长葛震(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长)。

  18日至6月14日  解放以来第一次全区现代剧观摩演出大会在南宁举行。参加演出和观摩的代表1000多人。乔晓光等接见全体代表。伍晋南在会上讲话,希望全体代表互相学习,共同努力,促进社会主义戏剧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19日  以卢争先为团长的中国广西地方贸易代表团,同以潘孟居为团长的越南高平谅山省地方贸易代表团,在谅山省举行1964年地方贸易会谈。广西代表团在谅山参加庆祝开放中越地方贸易10周年大会。

  25日  新兴力量运动会联合会主席、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体育部长马拉迪和夫人一行,由我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副主任荣高棠和夫人陪同,从广州到达南宁。覃应机会见印度尼西亚客人。

  6月

  10日  古巴总理菲德尔•卡斯特罗赠送给我国政府的14头良种牛一一圣塞尔特鲁迪斯牛运抵南宁,由广西畜牧研究所饲养。

  20日  新华社报道:广西文物普查工作队最近在梧州地区发现大批古墓群和石器时代的文物。新发现的古墓群从战国到汉、唐、宋、明各代都有,共96处4000多座。文物有鼎,铜斧、铜碗及瓷器、陶器等。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有96处,采集到的文物有石斧、石刀及陶片等。

  21日  晚上,韦国清及自治区党、政、军领导人,观看全区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表演,并与全体演员合影。

  26日  《广西日报》报道:在1962年春建立的茶油商品生产基地(包括龙胜各族自治县西部、三江侗族自治县南部和融安县北部方圆数百里山区),两年来抚育油茶81万亩,1963年油茶产量比1962年增长33%。

  30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成立水果生产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殷丹(自治区副主席)。主要任务是:加强水果生产的领导,制订水果生产发展规划;建立水果生产基地,组织协作,交流推广经验;研究解决有关水果生产投资、生产资料调拨、产销政策等问题。

  △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进行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6月30日24时,广西总人口为20845017人(不包括当时广东省管辖的合浦、灵山、钦州、东兴和北海),其中男性占51.19%,女性占48.8l%;壮族占36.3%,汉族占58.95%。

  是月  由越南水利部长何继晋率领的越南水利考察团到南宁和武鸣参观考察。

  7月

  1日  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关于推行计划生育和推行晚婚的若干政策规定(试行草案)》今日起试行。规定提出:已婚育龄夫妇子女数以控制在2个以内为宜,最多不超过3个,生育间隔4—5年为好(除汉、壮、回族以外,其他少数民族可不执行)。

  4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工作会议精神,讨论和安排广西的“三线建设”和城乡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5日  南宁邕江大桥建成通车。9月28日举行庆祝落成典礼。

  29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加强民兵工作的指示》,强调各级党委一定要加强战争观念,抓好武装工作。

  △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几个问题的指示》,强调提高各级党委的思想认识,认真解决基层干部的“四不清”(政治、经济、思想、组织不清)问题,重新组织阶级队伍。全区的社教运动,从1964年下半年算起,大体分四批或五批于1968年春基本完成。

  30日  梧州市冰泉冲发生火灾,波及冰泉东路、西路及广仁路3条街道,共烧毁房屋210幢,受灾群众327户,死伤88人。

  31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城市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部署和做法的意见》,提出全区城市社教运动分三批进行。

  是月  以越南越中友好协会副主席陈辉燎为团长的越南越中友好代表团,到南宁参加庆祝“越南日”活动。

  △  以越南运输部公路局长胡执新为首的越南代表团,和我国以总参谋部副部长徐斌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联合组成中越边境公路勘察团,到中越两国边境勘察公路,并在南宁进行会谈。

  △  在梧州市工人医院内的一座汉墓出土9枚五铢钱,这是广西出土最早的古钱币。

  △  自治区党委根据中央的精神,在武鸣、兴安、苍梧、融安、靖西、玉林6个县和南宁市郊区的920个公社开展系统的社教运动试点。全区共组织9万多人的工作队参加,自治区党委领导韦国清、伍晋南、安平生亲自深入蹲点。这个运动于1964年冬铺开,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进行。

  8月

  9日  南宁各族人民举行大会,强烈谴责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武装侵略,坚决支持越南人民反对美国侵略的正义斗争。韦国清等参加大会。会后,15万人举行示威游行。

  16日至23日  第二届自治区运动会在南宁举行。参加运动会的有南宁、柳州、桂林、梧州4市和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百色6专区,共10个单位,1751名运动员。比赛项目有田径、游泳、体操、举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等13个项目。会上,广西运动员54人次破26项自治区纪录。举重运动员翁钦华在次重量级抓举中,以134公斤打破133公斤的全国纪录。获团体总分前3名的依次为南宁市、桂林市、玉林专区。

  18日  自治区战备领导小组成立。由覃应机、钟枫、李士才、王奎先、贺万华等5人组成,覃应机任组长。

  20日至23日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刘少奇来南宁视察。22日,在干部会上作《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与两种教育制度问题》的报告。报告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要深入蹲点。夫人王光美介绍河北省抚宁县桃园大队社教的做法即“桃园经验”。

  是月  广西中医专科学校改建为广西中医学院。

  9月

  2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开展科学实验革命运动的指示》,要求各地、市根据本地区的情况,作好试验规划,落实任务,抓重点,抓标兵,抓先进,开展科学实验的比学赶帮运动。

  11日  《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已初步建成星罗棋布的气象服务网。解放前仅有4个破烂不堪的气象站,现已有87个气象服务台(站)。

  18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南宁召开现场会,推广伶俐糖厂亦工亦农经验。该糖厂1963年至1964年榨季采取“少数固定工、部分合同工”的用工方法,使全厂职工总数由246人减为136人,固定工由179人减为100人。而平均日榨蔗提高27.82%,超过设计能力5%,每吨糖成本降低41.2%,成为全区机糖成本最低的企业。《人民日报》报道了该厂的用工经验,并发表短评《一项办法,多项好处》。

  △  《广西日报》报道:广西公路和内河航运有很大发展。到9月初,县县通汽车,通车里程为解放前最高水平的4倍;通航河流8770公里,比解放前夕增加16.24%。同1950年相比,客运周转量增长10倍,货运周转量增长7倍。

  20日至26日  自治区人大二届二次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审议通过覃应机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出席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87人,并增选钟枫为自治区副主席。

  26日  广西第一个现代化棉纺织厂——桂林棉纺厂建成投产。

  △  《广西日报》报道:广西机械工业初具规模,各专区、县先后建立了机械厂,全自治区还建立了一批现代化骨干机械厂,如南宁矿山机械厂、柳州动力机械厂、柳州空气压缩机厂、桂林电表厂等。

  28日  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庆祝典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党政代表团,由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总理范文同率领,由河内乘专机经南宁前往北京。韦国清等到机场迎送。

  △  应邀前来广西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庆祝活动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北自治区党政代表团一行18人,在团长、越南劳动党越北自治区执行委员会委员、越北自治区副主席赵庆芳率领下,乘火车到达南宁。晚上,韦国清会见越北代表团。

  30日  自治区在南宁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大会。韦国清等出席大会,覃应机在会上讲话。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北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参加了庆祝大会,团长赵庆芳致祝词。

  是月  越南民主共和国农业部长杨国正率领农业考察团,到广西进行为期2个月的考察活动。

  10月

  7日至12日  自治区首次民兵比武大会在南宁召开。这次比武大会,是为了检阅全区民兵开展军事训练取得的成绩,提高民兵训练质量,进一步加强民兵建设和增强民兵的战斗力。比武大会共有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射击,武装囚渡,手榴弹投掷等17个项目,参加比武大会的有6个专区、4个市的民兵代表152人,其中女代表29人。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主席韦国清,广西军区司令员欧致富、第二政委李士才等接见了全体代表。

  11日  《广西日报》报道:在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关怀教育培养下,全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全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比1950年增长近30倍。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百色专区,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58%。全区少数民族各种专业技术干部占全区同类干部的18.8%,比1958年自治区成立时增长1.1倍,比1954年增长6倍多。

  12日  老挝爱国战线党主席、老挝民族团结政府副首相苏发努冯亲王和老挝民族团结政府新闻、宣传、游览大臣富米•冯维希,从北京乘专机路经南宁离开我国。韦国清等到机场迎送。

  15日  自治区先进职工家属代表会在南宁开幕。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区工业、交通、基建、财贸、文教卫生、农林水利系统和回乡参加农业生产的先进职工家属300人,先进集体30个。会议提出要在职工家属中进一步开展政治思想好、勤俭持家好、教育子女好、团结互助好、安全卫生好的“五好”活动。

  21日  越南谅山省农业考察团一行8人,在团长、越南劳动党谅山省委副书记罗升率领下,乘火车到达南宁。覃应机等会见考察团全体人员。考察团到南宁、贵县、隆安、陆川等地参观考察。

  △  由越南越北自治区行政委员会副主席赵庆芳率领的越北自治区党政代表团,到南宁、柳州、桂林参观访问,并感谢广西对越北自治区的支援。同时,就两自治区之间人民友好往来、互派边境干部到对方参观考察、交换主要农作物良种等问题进行商谈。

  11月

  10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地、市委书记会议,研究部署全区面上社会主义教育问题。

  △  由老挝爱国战线党副主席西吞•库马丹率领的老挝爱国战线党和中立派联合友好代表团由昆明飞抵南宁。覃应机会见老挝代表团。

  11日  自治区党委批转教育厅党组《关于试办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学校逐步推行工读教育制度的请示报告》,要求大力发展耕(工)读小学;积极发展并办好农业中学;举办半农半读中等农业技术学校;试行农、林、场、工厂办学的制度;试办工读师范。要求加强领导,教育厅内成立工读局。

  13日  应邀参加柬埔寨完全独立11周年庆典后,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回到南宁。正在南宁的中共中央委员、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张云逸以及覃应机等到机场热烈欢迎。

  △  自治区党委批转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统战部、自治区民委党组《关于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问题的报告》,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新生力量,把少数民族干部中的优秀分子提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15日  驻桂空军在广西上空击落入侵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

  23日  《广西日报》报告:全自治区已有4700名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们大部分是没有升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一部分是散居城市的知识青年,大部分到农村人民公社集体插队,小部分到林、农场。

  △  老挝爱国战线党文工团一行49人,由长沙到达南宁,在南宁演出和访问。覃应机接见文工团领导人及主要演员。

  25日  《广西日报》报道:应邀前来广西传授水稻高产栽培经验和柑桔栽培经验的800多名广东、福建农民技术能手,最近已分配到各地人民公社进行传授工作。

  是月  以越南农业部长杨国政为团长的越南农业考察团,和以邮电广播总局副局长武文贵为团长的越南劳动党通讯联络干部团,分别到南宁参观访问。

  12月

  7日  新华社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关怀少数民族和山区人民的健康,不断充实和加强少数民族自治县和边远山区县医院的建设。自治区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和14个边远山区县都建立了卫生医疗机构,增派了医务卫生人员,调拨了各种医疗器械,增加了病床。仅大苗山、大瑶山、龙胜、三江、巴马、都安、隆林等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就有各级卫生医疗机构116个,正规病床300多张,拥有高、中级医务卫生人员980多人,医疗技术水平普遍有了提高。

  13日至22日  全国油桐科研协作会议在南宁举行。参加会议的有12个南方产桐省(自治区)的林业科技人员50多人。会议总结交流了经验,制订了科学研究协作方案,落实了1965年的研究项目。

  20日至1965年1月5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韦国清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月  以越南高平省省委书记武玉灵为团长的越南高平省农业考察团一行8人,到广西南宁、北流、都安等地参观考察。

  △  广西第一座现代化钙镁磷肥厂——鹿寨化肥厂竣工投产。

  是年  容县冬季绿肥经过5年的试种,获得大面积推广成功,打破了长期以来认为桂南地区不能种植冬季绿肥紫云英和苕子的历史定论。1964年冬该县种植绿肥16.44万亩,占全县水稻面积57%。

  △  全自治区广大民兵开展援越抗美签名活动,积极参加援越抗美斗争。

  △  陆川县32.5万亩双季稻平均亩产400公斤,成为广西第一个亩产跨《纲要》县。

  △  广西医学院梁徐教授等先后在广西42个地、市、县约3万人群中进行Hb病的流行病学和遗传基因调查,发现异常血红蛋白和地中海贫血以及异常血红蛋白与地中海复合体共18种类型。其中有5种为国际首先发现,4种是国内首先发现,Hb都安、Hb武鸣是中国第一、第二个列入国际Hb谱系,此项成果填补了中国在国际Hb研究资料中的空白。

廣西大事記(公元1965年--公元1967年)


1965年

  1月

  2日  驻桂空军在广西上空击落入侵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

  5日至9日  自治区植保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总结了病虫害预测预报、种子消毒、化学除草、植物检疫等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讨论了1965年植保工作规划。

  16日  大王滩水库西干渠第二期工程竣工,并开始放水,可灌溉农田10.5万亩。

  21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扩大会议,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纪要,即《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简称《二十三条》)。《二十三条》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根据《二十三条》精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律简称“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将原社教工作团改称“四清”工作团,仍以1964年冬确定的6个县作为“四清”运动的试点,以6个月为期搞完。

  2月

  9日  南宁25万人举行示威游行,声讨美国对越南进行新的战争挑衅和武装侵略的罪行,坚决拥护中国政府的声明,坚决支持越南人民的正义斗争。

  20日  经国务院批准,睦边县改名为那坡县,“睦南关”改名为“友谊关”。

  23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组织34个春耕生产工作组,分赴各地协助组织春耕生产。

  26日至3月3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召开全区蚕业生产工作会议,要求积极发展木薯蚕生产,并提出发展蚕业以集体为主,社员家庭养蚕为辅。

  27日至3月14日  以自治区公安厅副厅长贺万华为团长的广西边境工作代表团和以越南越北自治区黄龙川为团长的越南边境工作代表团,在南宁举行边境工作会谈。双方就在美国扩大侵略越南北方的形势下,加强边境对敌斗争和治安管理等内容达成一致意见。

  3月

  3日  自治区绿肥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要求冬种绿肥红花草、苕子达到早稻种植面积70%;旱地绿肥竹豆等要尽量发展;中稻田绿肥要积极试种。

  5日  以越南谅山省行政委员会主席闭振兴为团长的越南谅山省代表团,到中国“睦南关”出席“睦南关”改为“友谊关”的更名仪式。

  10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及早动手彻底防治虫害的通知》,指出1964年冬气温高、雨水少,有些稻田没有及时翻犁,越冬螟虫死亡率低,越冬虫口密度比1964年同期多1倍至2倍。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防虫工作。

  25日  中共中央委员、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到柳州视察工作。

  4月

  3日  驻桂空军在广西上空击落入侵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

  6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农业厅所属504个农业技术推广站的2800名农业科技人员,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大搞样板田,支援农业生产。

  24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文化工作会议最近在南宁召开。会议传达文化部的有关精神,部署1965年的文化工作,要求继续编、演现代戏,提高剧本的创作质量。

  5月

  5日  自治区人民防空委员会成立。由7人组成,主任钟枫。

  6日  中共中央任乔晓光为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

  △  韦国清等接见应邀前来传授农业先进生产经验的广东潮汕农业技术能手领队和农业技术能手组长,勉励他们好好传授先进经验,共同搞好广西的农业生产。

  9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财贸政治工作会议最近在南宁召开。会议传达全国和中南财贸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部署1965年全区财贸政治工作,强调要进一步“突出政治”,掀起支援工农业生产的新高潮。

  15日至23日  自治区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在南宁召开。大会号召全区贫下中农为争取农业的新发展而奋斗。大会选举产生贫下中农协会筹备委员会,主席韦国清。

  18日  经国务院批准,增设河池专区,治所在河池县金城江镇。所辖区域是从柳州、百色、南宁3个专区划出的10个县,即原柳州专区的河池、宜山、罗城、环江、南丹、天峨等6个县;原百色专区的东兰、凤山县和巴马瑶族自治县等3个县(自治县)和原南宁专区的都安瑶族自治县。

  是月  以农业厅厅长谢东来为组长的广西农业工作组,到越南谅山、高平两省进行考察,并就广西向越方提供援助问题,与越南两省领导人进行初步商谈。

  6月

  24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积极做好选种留种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人民公社、生产队贯彻“自繁、自留、自用”的方针,切实做好选种工作。

  26日  经国务院批准,广东省的合浦县、灵山县、钦州壮族自治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及北海市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设立钦州专区,专区治所在钦州壮族自治县,同时划辖原属南宁专区的上思县。

  26日至7月1日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召开全区农村幻灯放映与电影发行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发展和普及幻灯,充分发挥幻灯的作用;同时,对农村电影队的发展及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作了部署。

  28日  国家第一轻工业部在南宁召开全国制糖工业座谈会,总结交流试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的经验,确定进一步推行亦工亦农制度。

  29日  历时20天的越南高平、谅山省贸易代表团与中国广西贸易代表团举行1965年地方贸易谈判,在南宁达成协议。双方同意恢复广西凭祥、水口及越方同登、驮隆两个对口口岸贸易。越南高平、谅山代表团团长黄林,广西代表团团长任耕卿。

  是月  越南外贸部副部长阮仁德一行9人,应广西外贸部门邀请,到凭祥参加庆祝中越火车联运10周年活动。

  7月

  8日至14日  自治区卫生厅召开部分医疗队队长和政治工作人员座谈会,总结第一批农村巡回医疗队的经验。第一批农村巡回医疗队共217个队,1173人,2月下乡,7月结束,是广西组织医疗队下农村规模最大、人数最多、高级医生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医疗队为农民送医送药上门,受到农民群众的赞扬,取得了工作和思想双丰收。

  9日  自治区第二次下乡回乡知识青年积极分子大会在南宁开幕。会议要求坚定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11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农村“四清”运动若干问题的意见》。这个意见是在6个县进行试点后提出来的,对开展“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运动的路线和政策作了具体规定(共18条)。

  16日  自治区党委批转农业厅党组《关于发展夏季绿肥的报告》,要求各地在继续推广冬季绿肥的同时,大抓夏季绿肥,把发展夏季绿肥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为农业大发展提供可靠的肥源。

  20日  首批援越抗美高炮后勤保障部队经凭祥赴越南,参加援越抗美斗争。

  23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地、市、县委电话会议。强调要克服由于丰收带来的各种消极因素及越南战争给广西造成的不良影响,争取1965年粮食和多种经营的全面丰收,并为1966年继续增产作好准备。

  27日  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浦北县,以合并于合浦县的原浦北县行政区域为浦北县行政区域;撤销钦州壮族自治县,设立钦州县,以原钦州壮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为钦州县的行政区域。

  31日至8月13日  自治区农副产品交流会在桂林市举行。参加交流会的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共1800多人。共展出3类农副土特产品4200多种,签订合同4200多份,成交商品2200多种,购销总额7200余万元。

  是月  广西派出以葛延哲为组长的农业技术援助小组,到越南谅山、高平省推广水稻育种、栽培,建立昆虫标本室,发展养殖业等技术。

  8月

  3日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南宁召开全区水利工作会议,决定把水利作为发展农业生产的根本来抓,常年进行建设。强调兴修水利必须贯彻配套、挖潜、小型为主的方针。管理机构要革命化,搞多种经营,综合利用,坚持收水费,以水养水,不断扩大灌溉面积。

  5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农村文化工作会议最近在南宁召开。会议期间,观摩了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巡回演出队的演出,听取了这个演出队的经验介绍。会议要求全区各地尽快建立农村文化工作队和加强农村文化室工作,以“乌兰牧骑”为榜样,组织农村文化大进军。

  8日  合浦县灌溉农田11万亩的南流江综合利用工程——总江桥闸建成,举行落成典礼。

  15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召开全区林业工作会议,拟定广西1966年至1970年林业发展规划,决定以封山育林为主,加快造林速度。

  23日  应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邀请,前来广西进行友好访问的越南劳动党越北自治区委员会常务委员潘文省、越南劳动党谅山省委员会副书记罗升等一行10人,到南宁参观访问。并就广西援助越南谅山、高平两省价值334万元的农业、水利和其它项目问题,与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钟枫为首的广西代表团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会谈纪要》。

  △  应邀来我国访问并参加北京庆祝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20周年活动的越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在团长、越中友好协会副会长、越南国会统一委员会主任陈辉燎率领下乘火车到达南宁。中越友好协会广西分会副会长林克武、莫乃群会见代表团一行。

  25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召开绿肥工作会议,强调加强对冬种绿肥的领导,专区、县、公社、生产队必须象抓粮食生产一样,要有一个主要领导专门抓绿肥生产,大搞绿肥试验田、丰产田、留种田,使绿肥迅速发展。

  是月  以自治区体委主任赵洪滔为团长的广西乒乓球代表团到越南进行访问比赛,受到胡志明主席的接见。

  9月

  1日  由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黄文欢率领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访华友好代表团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乘专机到达南宁,受到南宁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晚上,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自治区副主席贺希明、覃应机等会见代表团一行。

  2日  南宁各界隆重集会庆祝越南国庆20周年。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乔晓光等出席大会。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钟枫在会上讲话,表示全力支持越南人民抗战到底。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常务委员会副主席黄文欢出席大会并讲话。

  6日至12日  中南5省(自治区)第六次物资调剂交流会议在桂林市举行。会议的任务是大力挖掘物资潜力,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潜在物资充分调动起来,更好地为国家生产建设服务。会议共签订合同7057份,成交金额2100多万元。

  10日至17日  自治区蔗糖生产会议在南宁召开。1965年蔗糖生产有很大发展,蔗糖产量将比1964年增长一倍以上。会议要求贯彻执行机糖为主,机糖、土糖并举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及时安排好榨季蔗糖生产。

  11日至28日  第二届全国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广西代表团团长卢绍武,带领运动员168名参加14个项目的比赛和武术表演。会上,举重运动员肖明祥、跳伞运动员杜昆明、何贤礼破世界纪录;田径、游泳、举重、射击、跳伞共7人、10次破7项全国纪录。游泳运动员林日坤、体操运动员王维俭(获4项)、跳伞运动员何贤礼(获2项)、黄洁芝首次在全运会夺得冠军。

  20日  自治区教育厅召开专区、市教育科(局)长扩大会议,讨论减轻学生负担、保证学生健康、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问题,要求正确理解德、智、体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全面合理安排学校的学习、劳动、工作及课外活动时间。

  24日  《广西日报》报道:桂林地区历来以种植中稻为主的全州、兴安等8个县,1965年推广双季稻,早稻大增产。

  28日  《广西日报》报道:广西电力工业发展很快,1949年只有16处小火电厂,1处水力发电站,广大农村没有电。1958年以后大发展,到1965年9月全自治区电站装机容量比1949年增加21倍,有51个县、市使用了电力抽水灌溉,电力排灌面积达150万亩。

  10月

  1日  《广西日报》报道:1965年以来,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上万名干部到农村蹲点,搞样板田100余万亩。

  5日  由国家举办的半农半读的高等学校——广西劳动大学在国营明阳农场成立。这是按照中共中央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指示创办的。该校暂设农学、园艺、畜牧兽医3个系,学制4年,第一期学生703人。

  △  驻桂空军在广西上空击落入侵的美军战斗机1架。

  12日  国务院批准,将“僮族”改为“壮族”,“广西僮族自治区”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

  16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机械工业支援农业工作会议,讨论如何进一步把机械工业转上支农轨道,面向农村,更好地为农业服务,并研究安排1966年的支农任务。

  18日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畜牧兽医学会最近在百色召开座谈会,提出繁育发展耕牛的7项措施:认真贯彻执行“队有户养、养用合一、繁殖奖励”的政策;建立种公牛选育鉴定制度,养好良种公牛,淘汰劣种;建立良种基地,狠抓良种繁育,从外地引入良种,进行品种杂交;改进提高耕牛的饲养管理方法,保护耕牛安全过冬;注意牧草更新,实行划片轮牧;建立健全自治区社、队兽医机构;适当解决种畜饲料问题。

  20日  广州军区在凤山县召开民兵学习毛泽东著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文年生、广西军区政治委员李士才到会指导。

  11月

  11日至18日  自治区党委二届四次全体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讨论通过自治区党委《关于合理调整征购任务,稳定农民负担,实现藏粮于民的指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966年农业生产计划》。要求立足于战争,搞好三线建设,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业生产”的方针。会议增选尚持、段远钟、黄一平、刘世昌为自治区党委常委。

  29日  国务院副总理、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到南宁,12月1日至15日到德保、靖西、百色等地视察。

  是月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农林办公室在桂林、柳州地区召开发展双季稻和改造低产田现场会,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大力发展双季稻,并要求普遍改造低产田。

  12月

  上旬  自治区党委抽调自治区直属机关干部2400多人组成工作组分赴各地蹲点,总结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经验,树立广西的大庆、大寨式的先进单位,更加广泛深入地掀起比、学、赶、帮群众运动高潮。

  20日至29日  自治区农林政治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会议强调要在全区农林系统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的增产节约运动,并建立经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

  是月  越南广宁省行政委员会主席黄正等到广西东兴、钦州、北海、合浦等地参观访问。

  △  以广西医学院副院长叶馥荪为团长的广西卫生考察团到越南河内、海防、广宁、南河等省市参观考察,并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与越南南河省医院签订了“结义”书。越南政府总理范文同接见了考察团,越南医济部长范玉石向考察团介绍卫生工作和科研工作情况。

  是年  在梧州市北郊钱鉴村桂江岸边(今桂江船厂船体车间)发现铸钱作坊遗址,这是北宋时期江南六大钱监之一的元丰钱监铸钱作坊遗址。遗址面积约2万平方米,出土了坩锅、风管咀、铜钱等文物。

  △  广西派出专家组赴越南援建越南高平省2座电灌站和北坡水电站。

  △  全自治区国民经济继续全面增长。工农业总产值39246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55881万元,农业总产值236588万元,国民收入282916万元,财政收入48914万元。粮食总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达到666.65万吨,油料11.36万吨,甘蔗154.17万吨;钢205吨,发电量6.37亿千瓦小时,原煤143.02万吨,机制糖6.81万吨。与第二个五年计划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5.1%,农业总产值增长11.3%,工业总产值增长20.3%。

1966年

  1月

  26日至2月9日  自治区文艺创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出席会议270多人。会议强调进一步学习毛泽东著作,与工农兵相结合,努力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8日  广西军区召开第四次党代表大会,出席代表339人。选出28名委员,组成中共广西军区第四届委员会。党委第一次全会选举韦国清为第一书记,欧致富、李士才分别为第二、第三书记。

  是月  应越南广宁省委和省行政委员会的邀请,以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自治区副主席钟枫为团长的广西党政代表团,赴越南广宁省进行友好访问。并往海防、河内参观,受到胡志明主席的亲切接见。

  2月

  3日  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决定在全区范围内掀起群众性的学习毛泽东著作高潮。

  11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通知,号召全区干部学习焦裕禄(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做毛泽东主席的好学生。要求以焦裕禄为榜样,对照检查自己,改进工作,促进干部革命化。

  15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中南局会议精神,研究“突出政治”和学习毛泽东著作问题。

  22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全区学习毛泽东著作、推进三大革命运动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参加会议代表2570人。乔晓光在会上作《进一步突出政治,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推进三大革命运动,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奋斗》的报告。会议号召全区人民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为胜利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27日  由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宫本显治率领的日本共产党代表团,在结束对越南的访问后,应中共中央邀请,前来中国访问,下午由河内飞达南宁。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韦国清等到机场欢迎。晚上,举行宴会和文艺晚会。

  是月  广西体育馆建成。该馆位于南宁市江南路,占地面积579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172平方米,总投资226万元。观众席位5296个,有电动计时、记分等设备。是一座可进行篮球、排球、手球、乒乓球、武术、体操、技巧、举重等项目比赛的大型综合体育馆。

  △  自治区工业学大庆展览会在南宁自治区展览馆开幕。

  3月

  3日至10日  国家农业部在广西玉林召开南方绿肥工作会议。要求因地制宜,多途径、多种类,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注意合理布局和轮作,力争更快更好地发展绿肥生产。

  4日  自治区民委召开出席全区学习毛泽东著作、推进三大革命运动积极分子代表会议的部分少数民族代表座谈会,鼓励他们带动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学习毛泽东著作,在三大革命运动中起带头作用,为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而贡献力量。

  5日  驻桂空军在广西上空击落入侵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

  7日  自治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召开部分运动员、教练员和专区、市体委负责人座谈会。韦国清、乔晓光在会上讲话,鼓励运动员要刻苦训练,以政治带动技术,进一步提高体育水平。

  8日  《广西日报》报道:国家副主席董必武最近到广西视察工作。

  11日  应邀来我国访问演出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歌舞艺术团一行78人,在北京、上海等地访问演出后到南宁访问演出。韦国清、伍晋南观看演出并宴请越南艺术团。

  13日至22日  自治区城市半工半读会议在南宁召开。要求坚持中共中央提出的“五年试验,十年推广”的方针,不断巩固提高,继续积极试办,争取半工半读教育事业取得更大成绩。

  14日  《广西日报》报道:中国地质学会最近在桂林召开全国岩溶学术会议,总结交流经验。会上提交学术论文93篇,并一致建议把“喀斯特”这一名词改称为“岩溶”。

  19日  原国民党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和夫人郭德洁女士及程思远先生,前来桂林、柳州、南宁参观访问,历时20天,是日离南宁回北京。

  是月  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到广西视察驻桂陆、海、空军部队。

  4月

  8日  经国务院批准,大苗山苗族自治县改名为融水苗族自治县,大瑶山瑶族自治县改名为金秀瑶族自治县。

  11日  中国红十字会水上救护训练经验交流会在南宁召开。会议号召开展水上救护训练,为国防、为生产、为人民生活服务。

  18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颁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女工保护暂行规定》。

  23日  自治区农业厅召开全区木薯蚕生产工作会议,要求各地要大力扩种木薯、蓖麻,开辟野生饲料来源,提高木薯蚕单盒产量。27日,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转自治区农业厅、供销社《全区木薯蚕工作会议纪要》。

  27日  《广西日报》报道:全自治区有13个系统的2480个单位推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培养了大批能工能农、全面发展的新型劳动者。

  是月  以越南广宁省省委书记阮寿真为团长、省行政委员会主席黄正为副团长的越南广宁省党政代表团访问广西。韦国清会见代表团。该团在广西期间,到南宁、柳州、桂林和钦州等地参观考察。

  5月

  4日、8日  美国F-105飞机一批2架、F-4c飞机一批4架分别侵入广西上空,被驻桂空军击落2架。

  4日至26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16日,会议通过由毛泽东主席主持制订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简称《五•一六通知》)。《通知》要求:“高举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大旗,彻底揭露那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所谓‘学术权威’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在这些文化领域中的领导权。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同时批判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文化领域的各界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清洗这些人,有些则要调动他们的职务。”随之,“文化大革命”在广西兴起。


  5日  由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设主席团委员、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埃米尔•波德纳拉希率领的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乘专机前往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路过南宁。自治区党委第二书记乔晓光等到机场迎接。

  10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常委(扩大)会议,研究“文化大革命”问题。决定立即在全区开展“文化大革命”。

  18日至24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在河池召开山区水利工作现场会,要求各地积极贯彻小型为主的方针,搞好规划,加快山区水利建设。

  19日  自治区党委通知,各大专院校每个系派2名代表(有些机关也派了代表)到广州听取陶铸关于中南地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动员报告。代表回来传达后,各大专院校即宣布停课搞“文化大革命”。

  中旬  自治区党委对各大专院校部署,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对北京邓拓、吴晗、廖沫沙的所谓“三家村”进行批判。

  △  南宁、桂林、柳州、梧州4市及各地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所谓“声讨邓拓反党反社会主义罪行”的活动。在批判“三家村”的同时,结合批判广西的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黑线。”

  21日  南宁各界归侨集会,坚决拥护中国外交部照会和中侨委声明,怒斥印尼政府抵赖迫害华侨的罪责,强烈要求印尼政府立即停止迫害华侨的暴行,并不得阻挠我国接运受害华侨回国。

  6月

  4日  自治区党委根据中央《五•一六通知》精神,成立自治区党委“文化革命小组”,组长伍晋南,副组长贺亦然、侠静波、郭永昌、段远钟、段纯和、罗立斌。

  13日  自治区各大中学校师生集会,表示拥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和1966年高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决定。

  △  《广西日报》报道:自治区工交工作和工交政治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着重讨论“突出政治”和工业支援农业问题。

  14日  自治区党委派出工作队(组)进驻各大专院校、区直各文化部门、文艺团体和《广西日报》社。桂林广西师范学院(现广西师范大学)少部分学生首先贴出了“炮轰桂林市委”的大字报。

  15日  《广西日报》发表文章批判陆地著的小说《故人》,攻击《故人》是一株“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毒草”。

  21日  由于近日来西江、桂江上游连降大雨,河水上涨,洪水进入梧州市区,到24日,水位21.45米,市内近一半街道被淹。25日水位开始下降。

  27日  广西医学院李伟浩、梁承纲、郭民修等进行首例断腕再植成功。

  28日  自治区党委作出决定:撤销陆地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广西分会主席)。

  是月  越南外贸部副部长黄国盛由越南广宁省行政委员会主席黄正等陪同,到广西东兴参观访问。

  7月

  5日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提高粮食统购统销价格。粮食统购价实行全自治区同一品质同一价格,取消地区差价;县城以下市场,原粮、成品粮购销拉平;4市原粮购销拉平,成品粮在此基础上略有提高。

  14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撤销大、中学校文化革命工作组的决定》精神,自治区党委派驻区内各大专院校的工作队(组)先后撤出。自治区党委对各大专院校由派工作队改为派联络员来指导学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23日  自治区首府南宁30万人举行盛大集会游行,坚决拥护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庄严声明,支持越南胡志明主席的战斗文告,支持越南人民把抗美救国斗争进行到最后胜利。韦国清、伍晋南等领导和越南民主共和国驻南宁总领事潘孟居走在游行队伍的前列。

  26日  8号台风袭击广西,台风中心在钦州县附近,波及65个县(市),较严重的有18个县。自治区民政厅8月1日统计:受灾人口165.74万人,受灾耕地面积79.66万亩,损失粮食648.1万公斤,倒塌房屋1.83万间,死亡24人,冲坏水利设施2231处。

  8月

  1日至12日  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在北京举行。8日,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十六条》提出:“在当前,我们的目的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文化大革命”在广西进一步开展。

  2日  以任耕卿为团长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和以范横为团长的越南广宁、高平、谅山省代表团,在越南广宁省举行1966年地方贸易会议。广西向越南3省出口货值205万元,越南3省向广西出口货值234万元。

  5日  驻广西师范学院工作队撤出学校时,一些学生贴出“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的诗句。7日,某些领导组织干部和另外一部分学生围攻当事者。十几名学生被打伤。

  10日  广西师院学生就“八•七”事件,派出代表赴北京向中央告状,要求改组桂林市委,要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韦国清到桂林处理问题。

  △  由老挝沙湾拿吉省省长盖•班玛莱通率领的老挝公务员联合会代表团,到南宁参观访问。

  17日  《广西日报》发表揭批钟林所谓“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罪行”的文章。次日,《广西日报》公布自治区党委关于撤销钟林《广西日报》总编辑职务的决定。

  18日  韦国清在桂林宣布自治区党委的决定:撤销桂林市委书记黄云、副书记徐为楷的职务,任命王同连为桂林市委副书记。

  中旬  北京红卫兵南下串连队前后3批300多人到南宁进行“革命串连”,鼓动横扫“四旧”,揪斗所谓“走资派”和“牛鬼蛇神”。

  △  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等市的红卫兵上街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把一些自认为有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色彩的街道改换新名,把一些古建筑和有古老图案的物品当作“四旧”,大批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被毁。

  21日  南宁市6万群众在自治区体育场集会庆祝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简称《十六条》)。

  30日  自治区水利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确定今后水利建设重点转向山区,同时搞好平原商品粮基地的水利建设,扩大稳产高产面积。

  是月  根据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关于撤销中国人民公安部队的决定,中国人民公安部队广西总队编入广西军区序列,改编为广西军区独立第二师,各专区的公安支队改编为军分区独立营。

  △  以越南对外文委主任范玉纯为团长的越南文化代表团访问南宁。

  9月

  5日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组织外地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学生代表和职工代表到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生活补助和交通费由国家开支的通知精神,广西各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师生开始大串连。

  7日  上午11时起,桂林市部分红卫兵在中共桂林市委门前静坐绝食,抗议市委“破坏‘文化大革命’”。并派代表到南宁向自治区党委请愿。

  9日  桂林的请愿代表及广西大学、广西医学院、南宁市二中等19所大中学校学生共2000多人,在自治区党委院内举行静坐绝食,要求自治区党委进一步处理广西师范学院打伤学生事件。

  △  美军战斗机2架入侵宁明县、东兴各族自治县上空,进行扫射,被驻桂空军击伤1架。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外语学校在桂林组建,隶属广州军区。以学越语为主要课程。1969年3月撤销。

  17日  美军飞机1架入侵凭祥、龙州、大新、天等、崇左等县上空,被驻桂空军击伤后飞逃出境。

  20日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系师生贴出《剥开“刘三姐”的画皮看伍晋南的修正主义面目》的大字报,对广西地方戏《刘三姐》和主管文教的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伍晋南进行批判。

  26日  以越南国家艺术局专员黄海为团长的越南民主共和国杂技团访问南宁,晚上举行首场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29日  广西机械工业企业组成拖拉机生产点,大型拖拉机小批生产,小型拖拉机已试制成功,准备成批投入生产。

  30日  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石油战线32111钻井队英雄事迹的通知》。全区工交战线广大职工积极响应,表示要以英雄为榜样,做工人阶级的硬骨头。

  10月

  1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大、中、小学一律立即开学。广西部分学校师生响应号召回校上课,但仍有相当多的学校无法上课,或短期复课后又停课。

  24日  梧州大桥(桂江一桥)动工兴建,1969年10月1日建成。大桥长361米,宽15米。

  28日  我国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自治区各地人民热烈欢呼庆祝。

  是月  自治区农业厅根据自治区党委的指示精神,特从湖北、上海聘请50名农民小麦技术能手、100名农民油菜技术能手,分配到各专区种植样板田,以促进全区冬种作物高产。

  △  越南卫生部副部长武公率领的越南卫生代表团到桂林和南宁参观访问,就在广西兴建一所专门收治越南伤病员的医院问题,与广西卫生厅长黄征等进行商谈,并要求派医务人员到广西参观学习,河内自然药物研究所与广西药物研究所建立友好联系。

  △  以越南越中友好协会副会长孙光阀为首的越中友协代表团,到南宁参观访问。

  11月

  7日  自治区党委在南宁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开展“文化大革命”,掀起批判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高潮。

  16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革命师生徒步串连的通知》。自治区党委群众接待站拨出大批经费和粮票给外出串连者。当时到处设有“联络站”、“接待站”,搭车免费,吃饭不收钱,造成国家财产巨大损失。

  26日  柳州空气压缩机厂试制成功年产3000吨和5000吨合成氨厂的主要设备——高压氢氮压缩机。

  是月  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在柬埔寨金边举行。广西选手5名进入中国代表团,参加游泳、体操和举重3个项目的比赛。举重选手肖明祥以158公斤的成绩打破次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并获该级别金牌;体操选手王维俭囊括女子个人全能、自由体操、跳马、平衡木、高低杠5枚金牌,并和队友夺得女子团体第一名;黎仕光获男子4×100米和4×200米自由泳接力两块金牌,谭应姣获女子100米仰泳金牌、200米仰泳银牌和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

  12月

  1日  南宁供销社五里屯仓库失火,南宁储运分公司仓库保管员殷宗阖在抢救国家财产中英勇献身,自治区党委和南宁市委分别发出向殷宗阖同志学习的号召,称赞他是“32111英雄钻井队”式的英雄。

  8日  南宁红卫兵总部等20多个造反组织在自治区体育场召开10万人大会,批判自治区党委执行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错误。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代表自治区党委作检查。

  31日  驻桂空军在吴圩机场将援助越南的12架歼五飞机交给越南代表团。

  是月  根据中越两国教育代表团《关于越南民主共和国几所学校迁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问题的会谈纪要》,中国为越南在桂林市郊筹建“九二学校”(包括阮文追学校、越南南方普通学校、越南南方民族学校、越南南方儿童学校),在校学生规模4800人。1967年1月,暂借桂林中学、桂林市一中开始接待学生,同时筹建新校舍。1968年8月全部校舍建成,办理交接手续。至1975年7月,这些学校全部迁回越南。累计接待越南师生5186人。

  △  越南工会主席黄国越由越南广宁省委书记阮遂、行政委员会主席黄正陪同,到广西东兴参观访问。

  △  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常驻中国代表团团长阮明芳等到南宁,参加南宁各界群众声讨美国轰炸河内和庆祝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成立6周年大会,并参观访问。

  是年  自治区农业厅先后派出两次农业物资援助组,对越南谅山、高平两省进行农业物资援助,主要物资有:碾米机、兽医器械、水稻良种、种奶牛、种子实验设备和土肥化验设备等。

  △  自治区建工局派出专家组,援建索马里国家剧院及乔治烟厂、火柴厂。

  △  自治区党委工作机构设置是: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监察委员会、农村政治部、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调查研究室、理论研究室、区直机关党委、档案管理局、广西日报社、党校。1967年1月自治区党委被夺权后,各工作机构相继陷于瘫痪状态。

  △  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设置如下: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民族事务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华侨事务委员会、农林办公室、财贸办公室、文教办公室、政法办公室、办公厅、参事室、民政厅、公安厅、轻工业厅、交通厅、机械工业厅、农业厅、林业厅、水利电力厅、财政厅、商业厅、粮食厅、教育厅、卫生厅、冶金工业局、煤炭石油工业局、化学工业局、手工业管理局、农垦局、文化局、供销合作社、对外贸易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劳动局、物资局、统计局、物价局、建筑工程局、人事局、外事办公室(与外事处合署办公)、广播管理处。

  △  遭受严重水灾。桂林、柳州、梧州等专区,6月间普降特大暴雨。百色、南宁专区一些县7月间连降暴雨。全自治区有41个县、市受灾。受灾面积184.17万亩,损失粮食5993.2万公斤,房屋倒塌1332间,冲坏水利设备17912处,淹死84人。

  △  遭受严重旱灾。7月底以来,桂中、桂北地区80多天基本无雨。全自治区有46个市、县受灾。计受灾面积381.09万亩,损失粮食9092.33万公斤。

1967年

  1月

  1日  《广西日报》转载《人民日报》、《红旗》杂志《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元旦社论。社论宣布“1967年将是全国全面展开阶级斗争的一年”,号召“向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社会上的牛鬼蛇神展开总攻击”。在社论的号召下,广西继1966年学生大串连之后,大批干部职工也纷纷起来“造反”,参加“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许多人脱离工作(生产)岗位,外出串连。

  7日  《广西日报》被一些群众组织封闭,改出《每日电讯》。15日起,又改为《新闻报道》。

  △  组建广西军区独立一师。1969年3月调离广西。

  19日  桂林市一些群众组织,连续3天在桂林市体育场召开几万人的大会,批斗韦国清和黄云等一批自治区和桂林市的领导干部。给他们挂黑牌,戴高帽,会后在市区进行游斗。

  22日  南宁20多个群众组织,组织大游斗。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伍晋南等23名领导干部和文化界知名人士,被戴高帽、挂黑牌,乘坐10多辆汽车,在市区主要街道进行游斗。

  23日  在上海夺权“一月风暴”的影响下,一些群众组织夺了自治区党委的权。相继被夺权的还有自治区人民委员会、自治区公安厅、高级法院等单位。自此,各专区、市、县层层被夺权,各级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全自治区处于无政府的混乱局面。

  24日  广西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关于人民解放军坚决支持革命左派的决定》,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担任“三支”、“两军”(支工、支农、支左,军管、军训)工作。各地军分区、市、县人民武装部和当地驻军,也分别在1月下旬介入地方“文化大革命”。

  2月

  27日  广西军区召开“抓革命,促生产”三级干部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军分区、市、县武装部领导、群众组织代表以及各级领导干部等400多人。会议要求各地不失时机,迅速掀起春耕生产高潮。

  3月

  1日  广西军区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大力支援地方抓好春耕生产的指示》,发出《关于抓革命促生产,迅速掀起春耕生产高潮的通知》。要求各地迅速建立“抓革命促生产”领导班子,集中力量,抓紧季节,迅速掀起春耕生产高潮。

  6日  广西军区党委发出《关于成立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的通知》,决定成立“广西军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简称“广西抓促指挥部”),主任委员欧致富(广西军区司令员)、副主任委员贺希明(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李殷丹(自治区副主席)、陈开路(广西军区副司令员)、何纪元(广西军区副政委)、范迪波(空七军副军长)、魏德安(二0分部副部长)。

  9日  自治区工交战线1万多人在南宁集会,动员工交战线组织力量,从农机具、排灌设备、水利电力、化肥、农药、运输等各方面支援农业,支援春耕生产。

  12日  广西军区奉命对柳州铁路局实行军事管制。

  15日  广西抓促指挥部发出《关于大力搞好春耕生产的动员令》,要求全自治区军民紧急动员起来,投入春耕生产,为夺取全年农业大丰收而奋斗。

  16日  广西抓促指挥部组织各级党政机关干部2万多人到春耕生产第一线。

  22日  广西抓促指挥部工交战线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大力宣传《中共中央给全国厂矿企业革命职工、革命干部的信》的通知。要求工交战线职工遵照中共中央指示,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抓革命,促生产,把“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23日  经广州军区批准,广西军区派出干部,对自治区公安厅、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自治区邮电局、《广西日报》社、外事办公室、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南宁市公安局等单位实行军事管制。

  25日  《广西日报》恢复出版。

  是月  以越南铁路总局运输局局长阮文旷为首的越南铁路代表团到南宁,参加中越国境铁路联合委员会第十次例会。

  4月

  19日  自治区党委书记处书记伍晋南、贺希明、候补书记霍泛,在广西大学发表造反声明(简称《四•一九声明》),表示支持造反派的“革命行动”。

  22日  一些支持《四•一九声明》的红卫兵和群众组织在《广西日报》社静坐,宣布成立南宁“四•二二”火线指挥部(后改为“广西四•二二革命行动指挥部”,简称“广西四•二二”)。

  24日至5月1日  驻桂空军在广西上空连续击落入侵的美军飞机5架,中央军委颁发嘉奖令,祝贺“三战三捷”。5月3日,驻桂空军在南宁召开击落入侵美国军用飞机祝捷大会。

  28日  南宁1l万群众举行集会游行,拥护中国政府4月26日声明,强烈谴责印度尼西亚政府反华排华的罪行。

  是月  《人民日报》发表《高举无产阶级革命的批判旗帜》的社论后,自治区各地掀起批判所谓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高潮。同时,继续开展对本单位所谓“走资派”的批斗。

  5月

  10日至14日  自治区农业厅、商业厅、外贸局在都安瑶族自治县联合召开全区山羊生产会议,讨论发展山羊的饲养管理、繁殖、疾病防治和收购等问题。

  18日至20日  自治区农业厅、轻工业厅在南宁联合召开甘蔗生产现场会议。会议指出:1967年甘蔗种植面积任务没有完成,各地要认真搞好甘蔗田间管理,猛攻高产。

  25日  一派群众组织将《广西日报》社包围,强占办公大楼,宣布对报社实行“兵管”。

  △  一派群众组织声称“维护军管,保卫《广西日报》”,成立“五•二五”革命行动指挥部(简称五•二五指挥部,后改为“广西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指挥部”,简称“广西联指”)。自此,广西形成观点不同的两大派。

  △  下午,两派群众组织在《广西日报》社进行辩论,双方发生以石头、木棒等为武器的武斗。

  是月  广西第一个由大队集体兴办和管理的拖拉机站——贵县附城公社东北大队拖拉机站成立,拥有中型轮式拖拉机3台及配套农具。

  6月

  1日  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广西两派赴京代表(“广西联指”和“广西四•二二”)。陪同接见的有陈伯达、康生、肖华、王力、汪东兴等。被接见的还有韦国清、陈发洪、李士才、王希永、徐其海、乔晓光、伍晋南、贺希明、安平生、霍泛。这次接见主要是听取广西两派的意见。

  12日  从凭祥到北京的6次特快列车,因两派群众组织发生冲突,在柳州等站受阻,被迫停止运行。后经周恩来总理直接干预,才于15日从柳州站开出。

  △  驻桂空军在广西上空击落入侵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

  13日  两派群众组织在南宁一中发生大规模武斗。武斗持续至15日上午结束,双方各被打伤二三百人。

  15日  下午,一派群众组织围攻南宁市永宁公安分局和永宁派出所,永宁公安分局副局长李义平和永宁派出所指导员余雄被打死,所长何绍芬等14人被打伤,所有户口簿和档案文件材料全被烧毁。

  7月

  4日  广西两派群众组织代表在周恩来总理的教育帮助下,在北京达成《十条协议》:1.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六•六通令》和《六•二四通知》;2.不准抓人,不准私设公堂、毒打、逼供对方人员;3.坚决响应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号召,工人、农民、干部必须坚守生产(工作)岗位;4.不准以任何借口动员农民进城拦路、拦车,参加武斗;5.坚决维护交通运输秩序,保证铁路、公路、轮船运输畅通无阻;6.所有在外单位的人员在一星期内撤回原处;7.坚持文斗,不要武斗;8.不准夺枪、开枪,各单位现有枪支,由军区派员监督收回或封存;9.由当地驻军派员召集双方派出对等代表共同组成监督小组,监督执行;10.本协议自七月四日起生效。

  12日  美军飞机4架入侵东兴上空,向新圩尾发射“百舌鸟”导弹2枚,驻军4名战士受伤。

  20日  以任耕卿为首的中国广西地方贸易代表团和以农文榜为首的越南广宁、高平、谅山省地方贸易代表团,在南宁举行1967年地方贸易会谈。

  23日  江青提出所谓“文攻武卫”的口号,上海《文汇报》公开发表。此后,广西武斗急剧升级。

  8月

  9日  在北京,广西一派群众组织纠集200多人,再次冲击京西宾馆,打伤韦国清和警卫战士。

  21日  驻桂空军在东兴、宁明地区上空击落美军入侵的攻击机2架。

  26日  广西两派群众组织代表在周恩来总理的帮助下,在北京达成《关于立即停止武斗的协议》。

  9月

  16日  广西两派群众组织代表在北京达成《关于全面上交枪支弹药的七点协议》。根据协议,两派群众组织的枪支被“封存”,各地武斗暂时平息。

  △  广西抓促指挥部发出关于坚决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关于进一步实行节约闹革命、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加强资金、物资和物价管理的若干规定》,提出了在财政管理上的一些具体措施。

  17日  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1架,入侵东兴上空,被驻桂空军击落。

  是月  以越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教育部长阮文煊为首的越中友协代表团到桂林参观访问。

  10月

  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8周年,广西各地出现大联合气氛,很多地、市、县两派群众联合组织庆祝大会。南宁军民约15万人在朝阳广场隆重集会庆祝国庆。

  22日  援助越南的10架歼五飞机,由驻桂空军在吴圩机场交付越南代表。

  是月  广西一些地方出现“贫下中农最高法庭”,乱抓乱杀“四类分子”及其子女。

  11月

  8日  广西两派群众组织代表在北京达成《关于广西两派促进革命大联合的十条协议》。

  12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对《关于广西两派促进革命大联合的十条协议》加了批语。毛泽东主席批示“照办”。

  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化革命小组发出《关于广西问题的决定》。内容是:1.中央认为,广西军区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三支”、“两军”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军区对“支左”工作中发生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所作的检查是深刻的,中央同意这个检查。中央认为,韦国清在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能够诚恳地检查错误,态度是好的,中共中央和中央文革批准了他的检查,毛主席也看过这个检查,并批示“照办”。中央还同意安平生、伍晋南的各自检查和韦国清、伍晋南、安平生的联合检讨。2.中央同意和支持两派赴京代表在京期间签订的《关于广西两派促进革命大联合的十条协议》和《关于立即停止武斗的协议》、《关于全面上交枪支弹药的七点协议》,并希望广西军区、当地驻军和各群众组织切实贯彻执行。3.两派要拥军爱民,大力支持军区和当地驻军做好“支左”和援越抗美工作。4.中央决定建立由韦国清、欧致富、魏佑铸、孙凤章、焦红光、郝忠云、王斌、伍晋南、安平生以及革命群众组织代表参加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由韦国清负责领导革筹小组工作。

  23日  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见广西革筹小组和广西两派代表团核心小组成员,指示代表团即日回广西。下午3时,广西革筹小组和广西两派赴京代表团等乘专机回南宁。

  12月

  2日  自治区革委会筹备小组发出《关于制止武斗的五点意见》。内容是:1.大力宣传中共中央《六•六通令》、《七•一三通知》、《九•五命令》和广西两派达成的十条、七条协议,抓紧上交武器,劝止农民进城参加武斗;2.要加强敌情观念,严防黑手,克服派性;3.地方领导干部不能支一派压一派,不准参予、支持和挑动武斗;4.要掌握斗争大方向,搞好本单位斗、批、改,实现革命大联合和“三结合”;5.军队必须拥政爱民,不能支一派压一派。

  16日  自治区革委会筹备小组、广西军区发出《紧急动员起来,立即制止武斗,保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路线》的十项命令。主要内容是:立即停止武斗;不准抢夺武器,坚决收缴枪支弹药;群众组织不准随便抓人、打人、杀人,已抓的人一律释放;农民不准进城武斗,民兵不准参加武斗,更不准动用民兵武器进行武斗;军队支左不支派,做爱民的模范。

  24日  经中共中央同意,自治区革委会筹备小组和广西军区联合发布《关于取消贫下中农最高人民法院等组织的紧急通知》。指出,“贫下中农最高人民法院”、“贫下中农镇反委员会”和“贫下中农肃反委员会”等组织是非法的,必须立即取消,停止活动,今后不得再成立类似组织,更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借口私设法庭,随意捕人、杀人,如有违抗者,严加追查,依法惩办。

  31日  自治区革委会筹备小组、广西军区就玉林、梧州、钦州专区发生武斗的问题发出制止武斗的命令:双方立即停火,不准进攻对方;双方所抓人员立即无条件释放,不得以任何借口加以伤害;凡因武斗进城的农民和其他人员,要立即返回原单位抓革命、促生产。

  是月  越南驻华大使吴明鸾到桂林,了解越南学校工作情况。

  △  根据《关于中国共产党无偿援助老挝人民党在中国境内建设一所学校的有关具体问题的会谈纪要》,在南宁市郊菠萝岭筹建“老挝六•七学校”。规模为12个班,建筑面积12300多平方米,工程总投资139万元。1969年8月办理交接手续。共接纳老挝师生、幼儿1074人。1976年7月迁回老挝。

  是年  南宁农业机械厂(今南宁手扶拖拉机厂)试制成功工农—12型手扶拖拉机。

  △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党政机关瘫痪,不少企业停产或半停产,全自治区工业总产值170354万元,比1966年下降11.99%,财政收人44799万元,比1966年下降20%。“停课闹革命”,教育事业受到严重摧残。

_________________


Canton!Cantonese!Cantonia!

粵獨嘅吶喊!粵嚟粵掂原著文集

http://jyutleijyutdim.wordpress.com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檢舉此文章
Top
 個人資料  
 
 
Display posts from previous:  Sort by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Who is online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Search for:
Jump to:  
suspicion-prefer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