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独裁!” 開羅現埃及版六四 軍警出動坦克鎮壓! 支那對內封禁消息
2011年01月29日
突尼斯“茉莉花革命”引起阿拉伯世界推翻独裁政权的一波波行动。1月28日,埃及民众空前的抗争进一步扩大。据报导,当天大约有8万人加入街头抗议行列,要求罢黜埃及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有年轻的网民在网上发出打倒独裁等字眼的帖子,通过网络传开。由于不满政府腐败、物价上涨和失业率高等问题。此留言一呼百应,埃及多个城市25日以来发生大规模民众集会示威。
军警与示威者爆发冲突
在埃及首都开罗和港口城市亚历山大,警方动用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驱散星期五祷告之后加入示威游行的人群。这是埃及前所未有的全国性抗议活动的第四天,示威者要求结束现总统穆巴拉克已经持续30年的统治。
埃及最大的反对党穆斯林兄弟党表示支持迄今为止一直由非宗教青年团体领导的抗议活动。
有报导说,就在前一天晚上,警方与示威者发生冲突,一些反对派人士被捕。自示威游行开始以来,已经至少有1千人被捕。
据美国之音报导,法新社说,亚历山大的抗议者放火焚烧了一座政府大楼。在苏伊士,目击者说,至少两名抗议者被杀。来自苏伊士的电视画面显示,示威者向安全车辆投掷石块,一座建筑物中喷涌着浓重的黑烟,抗议者们直面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
据英国电讯报报导,有1名BBC记者被殴,和4名法国记者被捕。
社群网站被封锁
埃及个人及运动团体透过社群网站脸书 (Facebook)、推特(Twitter)传递28日祷告后举行大规模游行的讯息。有网民留言:打倒独裁等留言,一传十,十传百,传向全国。据报导,走上街头的人们高呼“打倒穆巴拉克,打倒暴君”、“我们不要你”。埃及网路服务28日凌晨开始中断,行动电话简讯也无法传送。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艾尔巴迪加入抗议
27日晚上抵达埃及的艾尔巴迪呼吁统治者“倾听人民的声音”,而不是使用暴力。
艾巴拉迪曾任国际 原子能总署署长,并在2005年与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知名支持埃及政治改革的人物之一,他的出现对这次抗争有着指标性的作 用。
埃及总统:强行实施宵禁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8日宣布,从当晚开始在首都开罗等3个主要城市强行实施宵禁。时间从晚6时至次日早7时。穆巴拉克命令,军方与警方一同维持宵禁期间的秩序。
据报导,埃及国家电视台随后宣布宵禁范围扩大至全国。
美:吁埃及允许和平抗议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28日发表声明说,“美国非常关注埃及警察及安全部门对抗议者的暴力行为,呼吁埃及政府采取克制。同时,抗议者应当和平的表达诉求。美国支持埃及人的普世人权价值,包括言论和结社集会自由。美国敦促埃及政府允许和平抗议,并恢复被切断的网路和通讯。”
“茉莉花革命”背景
据悉,突尼斯“茉莉花革命”起因于去年12月17日,一名26岁的研究生因无证照销售水果和蔬菜,遭到警察的“耳光”、“吐沫”和没收,市政当局又拒绝其对警察打人的投诉,他投诉无门下自焚,引发民众示威抗议;当局开枪镇压抗议民众,引发更大的示威潮,终至其独裁总统垮台。突尼斯“茉莉花革命”成功后,埃及、沙特等独裁政权人人自危,担心事件会引发骨牌效应,令其成为下一个被推翻的对象。
------------------------
埃及陷无政府状态 军队拒镇压 军人加入示威行列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Hosni Mubarak)前天(周五)出动军队,实施宵禁,并解散内阁,都遏止不了全国反政府示威暴潮。数以万计示威者一心要推翻穆巴拉克,昨天无惧镇压,继续上街抗议,部份军官更公开同情示威者,令局势陷入无政府状态,穆巴拉克已被迫到不大开杀戒就要下台的死角。
埃及「星期五之怒」示威席卷全国28省其中11省,示威者焚烧多间警署和执政民族民主党总部,冲突中至少造成95死逾2,000伤,死者中包括两名小孩。军方坦克和装甲车前晚开进开罗夺取解放广场( Tahrir Square),但示威者无惧宵禁令,通宵在街上示威,高喊「穆巴拉克下台」口号,军队一直没有像警察那样采取镇压行动。
警员开火 尸体弹痕累累
军方昨天又宣布延长开罗、亚历山大( Alexandria)和苏彝士( Suez)宵禁令三小时,由下午4时至早上8时宵禁,警告民众要遵守宵禁令,违者会有危险。可是五万名示威者不理警告,继续抗命上街,在解放广场集会,防暴警察尝试开入广场镇压,但被示威者掷石, 警员以催泪弹和橡胶子弹还击,又向在附近横街聚集的示威者开枪驱散。广场上虽部署了几辆坦克车,但军队未有介入,但当示威者企图冲击央行大楼,士兵立即发射坦克炮弹驱赶。
军人似乎同情示威者,一名身穿迷彩服的上尉公然加入示威者行列,撕毁穆巴拉克肖像海报说:「我不理会发生什么事情,你们只是要求改变的人。」民众开心得将他托上肩头拍照,并高呼:「军民净化国家。」
军人支持示威者,钢铁大亨伊兹( Ahmed Ezz)突然退党,加上最有影响力的回教教士要求穆巴拉克下台,更令穆巴拉克岌岌可危,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巴拉迪( Mohamed ElBaradei)接受法国24台访问时说:「我今天将会与支持者一起上街,为改变作出贡献,并告诉穆巴拉克必须下台。」最大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也要求立即成立临时政府,确保权力和平移交。
不过,警察仍力挺穆巴拉克,当1,000名示威者企图游行到内政部时,警员向示威者开火,三人死几十伤,暂时不清楚是否用真枪实弹镇压,但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防暴警察昨天在北部亚历山大港和东部苏彝士市用真枪实弹镇压示威者,记者亲眼看到尸体身上弹痕累累。伊斯梅利亚市( Ismailiya),亦有几千工人跟警方混战。
首设副总统图解危机
眼见人民力量不可侮,穆巴拉克昨天凌晨曾发表电视讲话。他铁着脸表明不会下台,不容整个埃及的安全和稳定受威胁,但说会跟民众对话和解散内阁,一日内公布新政府名单,会推出加强民主自由、应付失业问题、提高生活质素和扶贫的新措施。为化解危机,穆巴拉克30年来昨首次委任副总统,由情报局长苏莱曼( Omar Suleiman)担任,又委任曾任空军司令和航空部长的沙菲克( Ahmed Shafiq)为新总理。换言之,改组后内阁两个要职均由有军方背景人士担任。有指穆巴拉克首次委任副手,暗示他有意最终交出权力。可是,示威者都不接纳,指「他所说的都是空言和谎话,只是委任另一批剽窃国家的盗贼官员。这是一场穷人革有钱人命的革命」。示威者开出的要求,是要穆巴拉克宣布他和儿子都不参加今年9月总统大选、解散国会重新选举、废除警权无限大的紧急法律和释放政治犯。
分析家指穆巴拉克的反应,就像突尼斯独裁总统阿里( Zine El Abidine Ben Ali)被推翻前那样,想以解散内阁转移视线。
美国、欧盟、英国和法国都对埃及武力对付示威者表示关注。美国国务院昨天警告穆巴拉克,不要只改组内阁,「洗洗牌」就算,在政治改革上亦不应原地踏步。
在前晚警民冲突中,有暴徒趁机抢掠银行和店铺,甚至冲入通往吉萨金字塔道路旁的一家酒店,跟游客对峙。至于前天被封锁的手机服务,昨天局部恢复,但互联网却继续封锁,不过示威民众用卫星电话和电话拨号接到境外连线,继续上网。
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
来源:苹果日报
------------------------
1月28日夜间,埃及局势进入关键时刻。与此同时,中国民间新闻网站“自曲新闻”通过推特(twitter)发布消息称,国务院新闻办会同公安部第十一局向大陆媒体联合下达禁令,要求必须使用新华社通稿,管理不力的网站将被强行关闭。
“自曲新闻”在推特上发布消息称,国务院新闻办和公安部第十一局要求“埃及骚乱一事,全国媒体必须使用新华社通稿,严禁擅自编译外电。网站加强跟贴、论坛、博客,尤其是微博的互动栏目,管理不力的,我办将强制关闭。”
据了解,中共公安部第十一局为“计算机网络信息监察局”的代称,其主要职责是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管理和侦察计算机网络信息犯罪。在此前针对媒体的众多禁令中,公安部第十一局极少出面。
本台记者进一步查证信息来源时,“自曲新闻”表示该消息来自媒体从业人士,“可以保证真实”,但是“不便提供来源”。本台目前尚无法确认其全部真实性。
迄今为止,中共明确表达了对埃及政府的支持立场。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方关注埃及局势发展,希望埃及保持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26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翟隽在与埃及外交部亚洲事务部长助理希贾齐进行磋商时表示,埃及是中国的友好国家,是中国在中东和非洲地区重要的合作伙伴。中方支持埃方维护国家主权、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的努力,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埃及内政。
------------------------
2011年01月30日
1月28日,约有8万埃及人加入街头抗议行列,要求罢黜埃及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中国大陆微博29日将“埃及”和“开罗”设为敏感词,不准网民搜寻,除新浪外,腾讯、网易、搜狐等大型微博网站同样禁止搜寻“埃及”。
网民仍可发布埃及抗议的照片、短片和最新消息,不少人见到坦克、装甲车入城的情景而联想到1989年“六四事件”,有关评论亦没有被删除。至于大陆最大搜寻器“百度”仍能搜寻相关资讯。
根据美国之音的报导,拥有众多用户的新浪微博,这几天出现无法查询“埃及”这两个字的现象,只要查询就会遭遇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搜索结果未予显示”的讯息。美国之音记者在网络作家杨恒均的新浪微博上,原本看见过他针对埃及事件发表的言论,但随即遭到删除。明报记者29日登入新浪微博网站尝试搜寻“埃及”,结果也一样。
1月28日夜间,中国民间新闻网站“自曲新闻”通过推特(twitter)发布消息称,国务院新闻办会同公安部第十一局向大陆媒体联合下达禁令,要求必须使用新华社通稿,管理不力的网站将被强行关闭。
中共央视在29日中午新闻时段有报导埃及反政府示威的消息,但其他内地传媒显著缩小报导的篇幅,或者将新闻照片放在不显眼的位置。以新浪网为例,新浪微博约有5000万用户。新浪微博上有关埃及的消息只有短短数行,相关照片则安排在新闻主页内。但是大陆其他各大传媒仍然多以大篇幅报导埃及骚乱,深圳《晶报》及武汉《长江日报》更以头版形式报道。
分析相信,由于埃及事态可能失控,为了避免引起国内网民情绪,当局开始检查埃及的新闻在网上流传。
有网民留言称:“坦克开进广场,很熟悉的场景啊”,暗指“六四”事件。也有网民调侃,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两大名校“打架打到国外去了”,因为北京大学于1999年授予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荣誉博士,而反对派、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巴拉迪(Mohamed ElBaradei)则在2006年获清华大学授予荣誉博士。
中共外交部周六拒绝接受记者的要求对埃及事件表态,但是中共总理温家宝2009年访问埃及时,将穆巴拉克称为“中国人民熟悉的老朋友”。
因受到北非突尼斯人民成功推翻贪污独裁的本阿里政府所鼓舞,埃及人民也开始街头运动,要求统治埃及多年的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在首都开罗以及其他多个城市,爆发人民与军警的冲突事件,造成多人死亡。
------------------------
埃及军队不干预示威 民众诉求获国际支持
2011年01月31日
避不露面的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9日任命埃及情报局局长奥马尔·苏莱曼(Omar Suleiman)担任副总统,这是三十年来该国首次出现副总统。但逾千名示威者不买帐,在首都开罗市中心抗议,持续要求穆巴拉克下台,和解除对副总统及新总理的命名。埃及军方虽在开罗部署重兵,但地面部队并未干预示威行动。各国领导人均呼吁穆巴拉克履行改革承诺。
埃及的抗议活动周日进入第6天(25日爆发),市中心广场仍有4千多人聚集,示威者不顾宵禁,与防暴警察继续发生冲突,后警察撤离,军队进入。截止到目前,在埃及街头反政府运动中,已有超过150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
2011年1月30日,在开罗市中心广场上,民众不顾穆巴拉克的宵禁禁令,仍群聚于广场。(Peter Macdiarmid/Getty Images)
埃及军队接到命令,不惜一切手段保证宵禁的实施。人群阻挡住试图进入开罗市中心广场的坦克,广场上空多次出现低空飞行的战机和军用直升飞机。埃及军队的数十辆装甲车与坦克于29日凌晨开入示威者占据的开罗市中心广场,士兵表示不开枪,游行示威者也表达了和平意愿。
对比于中共的军队,显示中共的军队是为党服务,而埃及的军队是为国家服务,不受独裁者的意志支配。
2011年1月30日,在开罗市中心广场上,示威人群在坦克前做祈祷仪示。(MIGUEL MEDINA/AFP/Getty Images)
2011年1月30日,在开罗市中心广场上,坐在坦克车上阅报的埃及军人。(MIGUEL MEDINA/AFP/Getty Images)
2011年1月30日,在开罗市中心广场上,一名埃及人站在坦克上,向群众呼喊示威口号,要穆巴拉克下台。这是埃及大规示威的第六日。(MIGUEL MEDINA/AFP/Getty Images)
埃及反对派主要领导人、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前总干事、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巴拉迪向示威人群表示,已经开始的示威“没有后退的余地”。他还敦促埃及人保持“耐心”、“未来几天即将发生变化”。
埃及重要的政治反对派“穆斯林兄弟会”表示支持巴拉迪出面与当局谈判。
传出有武装人士一夜之间攻击至少全国四座监狱,总计数千名囚犯脱逃,许多埃及人怀疑,是警方刻意放出囚犯制造混乱,凸显安全部队的必要性。
国际表态 支持埃及民众民主要求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周日(30日)罕见地连续接受美国5大电视台采访。美国呼吁埃及领导人向民主“有序过渡”,希拉里说,华盛顿希望权力交接能给埃及带来一个民主政府。希拉里称,民主、人权、经济改革符合埃及人民的利益。
白宫29日一份声明说,奥巴马重申了美国着重反对暴力,呼吁保持克制,支持普遍权利,支持推动埃及国内政治改革的具体举措。
法国、德国和英国领袖周五(29日)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埃及各方竭力保持克制,避免触发伤亡更严重的暴力冲突。
加拿大政府29日呼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要节制使用武力,着手民主改革。
德国29日表示,如果埃及当局不停止镇压要求穆巴拉克下台的示威者,德国将减少对埃及的援助。德国去年6月保证,未来2年内将给予埃及2亿欧元(2.72亿美元)的援助。
瑞典外长比尔特批评埃及政府切断互联网的做法,他警告说:“以埃及目前的情况,切断互联网可能非常危险。”
日本首相菅直人也呼吁穆巴拉克同人民进行对话,他希望埃及政府能恢复秩序与和平。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8日呼吁埃及领导人和人民不要让暴力扩大。他表示,全球领袖应将示威视为聆听人民“正当关切”的机会。
中共与埃及当局关系密切,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十分关注埃及局势发展。中国大陆微博29日将“埃及”和“开罗”设为敏感词,不准网民搜寻,除新浪外,腾讯、网易、搜狐等大型微博网站同样禁止搜寻“埃及”。
多国撤侨 富豪离开开罗
若干阿拉伯国家沙乌地阿拉伯、黎巴嫩、阿拉伯联合大公国、约旦29日派出专机,自埃及撤出本国侨民;以色列29日也用专机撤侨,包括外交官家属。
土耳其政府派出专机到埃及撤侨;希腊外交部表示,已准备军机撤侨;伊拉克总理马利基表示,会派出总统专机接走国民。日本政府也准备派包机到开罗,接走滞留埃及的侨民。
美国周日(30日)发表声明说,正着手为希望离开埃及的美国公民安排飞往欧洲的撤侨班机。日本、美国也着手撤侨。
开罗机场的官员表示,搭载埃及和阿拉伯富商家庭的19架私人飞机29日离开开罗,多数飞机的目的地是杜拜,乘客包括电讯大亨萨维里斯(Naguib Sawiris)和旅馆大亨兼穆巴拉克亲信萨勒姆(Hussein Salem)的家人。
受到宵禁的影响,埃及国营航空公司因为地勤与空勤人手不足,星期六取消了15个航班。
各地爆发声援游行
互联网站“站在一起”呼吁在美国和欧洲各地举行抗议,表示和埃及人民站在一边。
世界各地周六爆发示威游行,声援要求民主和政治改革的埃及人民,力促铁腕统治埃及30年的穆巴拉克下台。
支持者29日拿着“穆巴拉克下台”的标语,在英国伦敦、法国巴黎、奥地利维也纳、西班牙巴塞罗那和加拿大蒙特利尔、满地可、多伦多、温哥华等多个城市的埃及使馆外面,反对穆巴拉克的示威人群,声援埃及人民。他们大声呼叫“穆巴拉克下台”口号,高举要求改变的标语。
美国东、西岸多个城市也都有群众上街示威,约千人参加了在华盛顿埃及大使馆外面的集会,力促美国政府切断对穆巴拉克政府的经济援助。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外围,接近1,500人聚集高呼口号要求联合国正视埃及人民的境况。芝加哥、休士顿、旧金山和洛杉矶也有示威者游行,要求穆巴拉克下台。
抗议者星期六也在约旦首都安曼的埃及大使馆前举行示威,要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和在整个阿拉伯世界进行改革。
中东地区的反应
大规模反穆巴拉克总统的抗议活动在中东地区引起了各种反应。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呼吁埃及当局接受人民的“正当要求”,避免对人民施以暴力。这位发言人星期六(28日)表示,埃及的示威活动是以伊斯兰教为基础,目的是争取公正对待,但他未提伊朗政府对反对派的镇压。
沙乌地阿拉伯国王阿卜杜拉批评示威者,对穆巴拉克表示支持。国营的沙乌地阿拉伯通讯社援引阿卜杜拉国王的话说,示威活动的组织者是“渗透者”。
沙乌地阿拉伯和埃及都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美国呼吁穆巴拉克兑现有关改革的承诺,不要对示威者施以暴力。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29日致电穆巴拉克,表达他对埃及能安全渡过这场危机的期望。
------------------------
埃及局势如何影响世界
受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影响,上周北非和中东多个穆斯林国家的反政府示威风起云涌。1月25日起,埃及多个城市爆发大规模的游行示威,约三万人走上街头,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也门和约旦,也相继出现了反政府的示威活动。那么「茉莉花革命」为什么会在穆斯林国家引起连锁反应?中东和北非的局势又将如何影响世界经济?今天节目一开始,我们首先一起来了解一下。
25 日起埃及多个城市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首都开罗的示威活动主要集中在埃及内政部、国营电台和执政的民族民主党总部所在的市中心解放广场附近。数以万计的民众走上街头高呼「穆巴拉卡下台」;「面包、自由、自尊」;「我们效仿突尼斯」等口号。示威活动原本很平静,但26日,当局宣布禁止游行,并在开罗市中心部署了2-3万名武装警察,他们以催泪瓦斯和高压水枪驱散示威民众,从而引发了暴力冲突。抗议人士利用互联网,计划在周五举行更大的反政府示威活动。并将这天称为「愤怒之日」。但在大规模抗议前,所有的互联网被切断。截止到29日,已有5名示威者和2名警察不幸丧生,数百人受伤。
也门和约旦也相继发生了反政府示威活动。要求政府進行政治改革,并对饥饿和高失业率及经济问题负责。
为什么突尼斯「茉莉花革命」之后,穆斯林国家的抗议示威风起云涌,分析人士指出,突尼斯民众成功将威权统治者赶下台,无疑对同样饱受失业和贫穷之苦的其他穆斯林威权国家的民众是个鼓励。
本台评论员田园:「在穆斯林国家都有强人政治统治。 在过去二、三十年一直是这种专制集权高压统治。第二个原因是经济上的原因。虽然有这种强权统治,能够维持中东和北非国家政治上的稳定,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可是在民生问题上,这些国家却没有取得长足的進步。这种情势跟中共政权比较相像。在中共统治下,好像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人民生活好像有些改善,但是,你看到的是中国这种强人政权,贪官污吏得到的利益更多。那么,就引起了底层民众的极大的不满。在这些中东和北非国家,年轻人,18到35岁失业率特别高。第三个原因就是群众运动首先在比较开明的北非穆斯林国家突尼斯取得了成功。当地民众经过一个多月的和警察及军队的反复拉锯,没有大规模流血事件,终于成功地把统治了20多年的本‧阿里赶下了台。在这种激动人心的消息鼓舞下,大家看到,在埃及、在也门、约旦和其他穆斯林国家都发生了这种街头示威。」
埃及是美国在穆斯林国家的长期盟友。现年82岁的穆巴拉克已连续四届连任。埃及发生反政府示威之初,美国国务院曾呼吁双方克制。但在穆巴拉克于当地时间1月29日发表讲话宣布解散政府,要求与示威者和平对话的同时,美国的态度也峰回路转,总统奥巴马呼吁穆巴拉克,顺应民心,开启互联网,实行政治改革。
那么埃及的形势如何走向?分析指出有三种可能,一是穆巴拉克政府继续执政,并实施政治改革,但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不大;另外,就是以前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总数縂干事,核武监察负责人巴拉迪为首的埃及比较温和的反对派登台,第三种可能,就是埃及最大的反对派,被称为「穆斯林兄弟会」的极端组织掌权。
本台评论员田园博士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埃及国内存在一些伊斯兰极端势力。那么在这种民主选举背景下,这些极端势力是不是能够取得政权,或者在新的政府中取得一定的影响力,这是值得揣测的一个动向。对于美国来说,从战略意义上说,穆巴拉克是他忠实的盟友,并在当地对穆斯林极端势力進行扫荡。比如像『穆斯林兄弟会』,是极端危险的恐怖组织。在穆巴拉克统治下已经被非法化,说它是恐怖组织。那么,穆巴拉克离开后,出现权力真空,这种极端势力会不会卷土重来?或东山再起,这个动向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第三个可能性就是埃及国内政治较开明派取得政权。比如,埃及国内有一个很著名的反对派已经回到了开罗。他的名字叫艾∙巴拉迪,如果政治开明派能够在新的政权中主政,比如他当选为总统,或担任要职,对稳定这一地区的局势是很有助益的。 」
据悉,巴拉迪在穆巴拉克执政期间一直居住在国外,27 日他已从奥地利返回埃及首都,并有意领导这次示威活动,以和平的方式推动埃及的政治改革。
另外,埃及局势也造成美国股市大跌。28日,道琼斯工业股、标准普尔500指数;及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创下数月来的单日最高跌幅。同时原油价格和金价暴涨。无疑,这对世界经济低迷是雪上加霜。
------------------------
「茉莉花革命」与支那六四
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以及他所触发的穆斯林国家的反政府示威,虽然军队将坦克开上街头,但均未发生像89,六四,军队向老百姓开枪的那样屠城惨剧。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继续是本台评论员田园博士的分析。
本台评论员田园博士:「在突尼斯,虽然有本∙阿里的强权统治,但军队是国家化的。是它的法律定下来的。突尼斯的军队不象中共的军队是听从党的指挥。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突尼斯军队在维持稳定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突尼斯军队并没有对人民开枪。原因是突尼斯军队是忠于这个国家,忠于他的人民的,而不是忠于一个独裁统治者。相反大家可以看到,本∙阿里有自己的亲信部队,在境内制造很多事件,打、砸、抢、杀人等等,最后都被突尼斯军队一一歼灭。突尼斯军队不但没有向人民开枪,反而镇压了忠于本∙阿里的武装势力,成功地稳定了国内的局势,最后为联合政府上台,准备大选制造了良好的环境。这样的话,突尼斯人民革命才取得了胜利。」
田园博士:「那么在埃及我们看到形势也比较相似。在星期五的时候,儅我听説穆巴拉克向首都派出了军队并宣布戒严的时候,我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和89六四何等地相似。 当时我就担心开罗会不会发生流血事件。但事实上没有。通过外电的报道我们看到,埃及首都的民众不但没有和军队发生冲突,军队没有向人民开枪。他们爬上了坦克,士兵没有做出任何敌对行为,任他们占领坦克,占领装甲运兵车。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埃及街头的群众运动不但没有被军队的部署所吓倒,反而在星期六早晨和星期天继续進行下去的主要原因。那么,现在引发了外界的一些猜测,埃及军队是不是继续忠于穆巴拉克?还是站在人民一边?使埃及人民也能取得胜利。那么具体穆巴拉克和军队的互动,我们还要继续观察下去。」
------------------------
埃及军队的数十辆装甲车与坦克于29日凌晨开入示威者占据的开罗市中心广场,士兵表示不开枪,游行示威者也表达了和平意愿,示威仍和平进行。其间,许多示威者爬上了坦克车;一名示威者还扛起一名军人在肩上。
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门广场上,大批当时中国的各大学精英群聚天安门广场要求反官倒、自由、民主,他们和平而理性的自律行动,感动了海内外无数的人心,各地串联支持、声援这一批学者的赤子之心,其中尤以香港和台湾华人聚居地的全民支援,更令世界各国注焦。
这些学生要求结束威权主义统治,并提出经济改革与政治民主化。他们的呼声在全国蔓延,之后中共派出军队扫射广场上的学生,用坦克压扁站在坦克前的学生,传死亡人数高达数万人,至今仍为中共“国家机密”,当局随后大举缉捕活动参与人;赵紫阳下台。故六四纪念日也被称为“天安门大屠杀”。
------------------------
北非中东改革 骨牌宛若东欧共产政权垮台
中央社开罗29日综合外电报导
从突尼西亚到埃及,北非民众近日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独裁、贪腐,要求政经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政治观察家揣测,阿拉伯世界是否会出现类似1989年东欧共产政权相继垮台的骨牌效应。
英国国家广播公司(BBC)报导,北非和中东数个国家人口快速增加,年轻人口众多,都遭遇粮价节节上涨,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缺乏政治参与等问题。有些国家还面临独裁者年事已高,接班人问题备受瞩目。
突尼西亚“茉莉花革命”引发阿拉伯世界政经改革的呼声,未来情势演变受到关注的区域国家包括:
埃及:情况和突尼西亚类似,经济情势严峻,贪官污吏,人民鲜少有机会表达对政治制度的不满。82岁的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已在位长达30年,且还想在今年秋天寻求连任。
也门:这个阿拉伯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也出现连日示威抗争。也门有近一半人口每天生活费用低于2美元。年轻人和反对派呛声,要求在位32年的总统沙雷(Ali Abdullah Saleh)下台。
阿尔及利亚:突尼西亚的邻国,经济困境、食品价格飞涨,让许多年轻人吃不消,近日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该国从1992年颁发紧急状态以来,首都阿尔及尔禁止公开示威活动。但最近几周,头一遭出现民怨抗争四起,还传出自焚事件。
利比亚:强人格达费(Muammar Gadaffi)对突尼西亚总统班阿里(Zine El Abidine Ben Ali)下台反应激烈,似乎透露出他对可能的骨牌效应感到不安。他已经执政41年,是非洲和中东世界在位最久的领导人。
约旦:数千人今天在约旦发动示威,抗议粮价高涨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传出要求总理黎费(Samir Rifai)下台的呼声。不过约旦仍在皇室统治之下,目前示威活动还算平和,当局也没有逮捕任何人。
摩洛哥:经济和贪腐问题与突尼西亚相仿。随着“维基解密”(Wikileaks)揭露摩洛哥的贪腐情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国王穆罕默德的人马贪婪无厌的程度令人发指,让国家形象蒙尘。但是截至目前,摩洛哥还算能压制抗议声浪。
------------------------
2011年01月30日讯
近期以来,北非国家突尼西斯(突尼西亚)的“茉莉花革命”引发阿拉伯世界独裁国家的骨牌效应,从阿尔及利亚、埃及、约旦、也门(叶门)、黎巴嫩等国家,非洲人民近日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独裁、贪腐,要求变革的浪潮风起云涌。政治观察家揣测,阿拉伯世界或许会出现类似1989年东欧共产政权相继垮台的骨牌效应。
阿拉伯数个回教国家的抗议者,受到突尼斯抗暴、赶走其总统事件的启发,抗议活动风起云涌。著名回教政客拉希德.加努希说:“在突尼斯事件后,阿拉伯国家已发现他们迈向政治自由和尊严之途的方式。”
在约旦、黎巴嫩、土耳其和加拿大等国28日也都有群众上街示威,声援埃及的反政府行动。
※埃及
情况和突尼斯类似,经济情势严峻,贪官污吏,人民鲜少有机会表达对政治制度的不满。82岁的总统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已在位长达30年,且还想在今年秋天寻求连任。埃及宪法规定,总统可多次连任,在穆巴拉克1981年上任之前,纳塞尔和萨达特总统都是直到去世才移交权力。
示威发生后,英国《每日邮报》报导,穆巴拉克的妻儿已逃到英国,而且随身携带着约一百件行李。
许多埃及年轻人不满失业率高涨,经济成长的果实几乎全被特权份子把持,更加剧贫富差距,终日辛勤也难以糊口的埃及人,与高楼大厦居民比邻而居。
埃及主要反对派领袖、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前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返抵开罗,声称要带领民众推翻独裁政权。
反政府人士数日前即呼吁28日发动“愤怒之日”(Day of Wrath)大示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经历5天的示威抗议后,于29日凌晨发表11分钟全国电视讲话,要求现任政府辞职。他同时承诺推进政治经济改革,以总理纳齐夫为首的埃及政府当天集体辞职,但民众要他下台。此前一天,首都开罗、亚历山大和苏伊士3座主要城市开始实施宵禁,但仍有示威者进行集会。
自本月25日以来,埃及首都开罗及多省连续发生抗议游行活动。埃及卫生部发言人拉赫曼29日下午说,过去4天以来的抗议示威已经导致至少51人死亡,1100人受伤,但医护人员说,至少73人丧生,2000人受伤。
※约旦
至少6千名伊斯兰教徒、反对派人士及工会成员28日聚集约旦首都安曼和6个城市进行最新一轮示威,要求政治改革及放宽自由。这是连续第三个星期五举行的街头抗议活动,要求总理里法伊(Samir Rifai)下台,并解散议会。
近年来,约旦物价持续上涨,失业率不断攀升,今年预算赤字达破纪录的20亿元(28.24亿美元)。通货膨胀率上月一个月就上升1.5%,达6.1%;失业率为12%;穷人占人口的25%,其中一半的人无业。
※也门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也门,继22日爆发示威游行后,逾1.6万名民众27日走上首都萨那(Sanaa)街头,要求掌权逾32年的总统萨利赫(Ali Abdullah Saleh)下台,反对总统世袭。
2011年1月22日,叶门首都数千人上街抗议,反对日前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这项宪法修正案,取消了总统只能担任2个任期、每个任期7年的条款,将总统任期改为5年,且总统有权提名自己无限期连任。
拥有230万人口的叶门近半数人口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2美元,三分之一的人长期挨饿。
※利比亚与叙利亚
利比亚强人格达费(Muammar Gadaffi)对突尼斯总统班阿里下台反应激烈,透露出他对可能的骨牌效应感到不安。他已经执政41年,是非洲和中东世界在位最久的领导人。
叙利亚前总统阿萨德(Hafez al-Assad),统治国家30年(1970-2000),死后执政党更改宪法,由其儿子继位至今。受突尼斯事件影响,自1963年起一直由社会复兴党(Baath Party)执政的叙利亚政府16日宣布,公职人员的热燃油补贴金调高72%,每月可领相当33美元补助,并取消民营企业禁令。
※伊朗
46岁的巴拉米在2009年回国探亲时参加反伊朗政府的示威活动,被警方以颠覆政府罪逮捕。
阿拉伯世界的独裁国家领袖人人自危,伊朗官员说,荷兰籍伊朗裔妇女佐拉·巴拉米周六(1月29日)上午因贩毒罪被处绞刑。
巴拉米的女儿娜洁波说,她妈妈连烟都不抽,根本不碰毒品,质疑伊朗官方说法,一个冒着生命危险参加反政府示威的人,怎么会到伊朗贩毒。另外,巴拉米的律师也震惊地表示,未审判巴拉米的颠覆政权罪之前,就先对她处以绞刑。
据媒体报导,伊朗今年——2011年第一个月未满,就已经处死了66人。
这股革命浪潮也蔓延到欧洲的阿尔巴尼亚,该国爆发了20年来最激烈的反政府示威,21日超过2万人在首都地拉抗议高失业率和官员贪污等,要求总理贝里沙(Sali Berisha)的政府下台。
------------------------
睇返今次阿拉伯民運潮,其實對海灣嘅有米油國冇乜影響,多數係對嗰啲阿拉伯窮鬼國家影響大。
普羅民眾,查實對獨裁嘅敏感度遠低於對肚餓嘅敏感度,唔通海灣六個阿拉伯王國唔專制咩?利比亞唔專制咩?睇怕佢哋仲極權過埃及!問題係佢有米,佢可以使到佢哋國民嘅生活普遍有著落,唔憂食唔憂住,噉啲人咪忍得就忍囉。
埃及同阿爾及利亞亦都係產油國,不過就量少人多,人均石油收益攤到薄晒。
------------------------
點擊下低嘅鏈接,可以睇到本帖所屬圖片同下載到本帖所屬附件。
https://skydrive.live.com/?cid=5f83f05d ... D002%2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