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獨立建國論壇 The Cantonian People Independence &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Forum - 檢視主題 - 鸿胜拳法
It is currently 週四 9月 06, 2012 12:14 pm



Welcome
歡迎加入大粵獨立建國論壇!(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我哋係大粵獨立建國理念嘅建構者!我哋堅定捍衛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嘅國家主權!我哋係粵獨嘅先鋒!我哋將擊敗支那!我哋將終結嚟自支那嘅殖民統治!我哋將脫支獨立!我哋將鏟除所有試圖異質化大粵嘅支那文化毒瘤!我哋將恢復古南越3000年前久遠嘅傳統!我哋將喺大粵重新敲響得勝嘅銅鼓!

本論壇100%基於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嘅立場!祇要妳唔係支那人,噉無論妳嚟自邊度,具邊國國籍,係邊種膚色,講邊種語言,妳祗要認同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噉我哋就係同一國嘅!歡迎妳註冊加入成為我哋嘅會員!為粵獨發聲!為大粵嘅獨立、自由、民主吶喊!

要睇更詳盡同最新粵獨資訊,請借助VPN或者匿名代理穿牆嚟臨:大粵民國臨時政府論壇 Republic of Cantonia Provisional Government !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更多粵獨嘅圖片、視頻、音頻、地圖、壓縮檔資訊,可以登錄:粵獨資訊平臺!(http://canton.net.ms/


本論壇100%唔歡迎支那人同嗰啲粵面撈心嘅粵奸,我哋粵人同支那撈頭以及各式支奴粵奸係雞同鸭講兼且冇嘢好講,支那人同各式粵奸咪嚟呢度搞屎棍。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Author Message
 Post subject: 鸿胜拳法
文章Posted: 週二 7月 03, 2012 8:26 pm 
離線
頭像

Joined: 週二 4月 24, 2012 8:28 pm
Posts: 1542
鸿胜拳法


  我派拳技,始于新会、佛山,而盛行于广东各地,素以口口相传,甚少有文字之纪述,再加上历代宗师的籍贯不同,乡音各异例如扫捶读成哨捶,昂掌读为钢掌等,若再不加以考证,就失去其本来意义,本人有见及此,先将其辨证以训门人。
  一、北胜支流横桩开式等三——七式,有称为扑翼手、白鹤亮翅,本人则以“盘桥佛指及双穿掌为名”
  二、标马;乃飙马之吴。(飙——动而快速也)
  三、扭马、麒麟步,一式两名,但偷马或偷步,败马或败步则须明确分辨,凡接近敌人的叫偷,远离敌人的叫败。
  四、丁字马、子午马、弓箭步,名异而实同,然而我派之抛捶则属两仪马(子午者,北与南也;两面三刀仪者,东与西也,又说: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简单地说:子午马——向正前方攻击。两仪马——向侧面攻击。因而有所不同。
  五、插捶中有阴、阳、平、昂,而掌法中有“四平顶掌”“挂捶撑掌”均为阴阳掌,为什么有叫“朝手钢掌”为缠手昂掌属阳掌,此亦乡音之误也。
  六、拐马抛须、拐马抛腮,摆马抛梳……莫衷一是,叫它“败马挂捶”或“偷步挂捶”,直接了当。
  七、车轮滚虎、车轮滚鼓,就成了高山滚鼓,扑通扑通,(不通不通)叫它“走马挂扫”多明确。
  八、减手、间手、耕手,叫它“照镜手”清晰明 。
  九、推弹扫捶,改为“卸马盘扫”。

---------------------------

鸿胜馆拳术


  鸿胜馆强调学武要讲究武德,师傅既要教武又要育人。这一点,可以从该馆的馆规反映出来。鸿胜馆有馆规10条,即:⒈得师;⒉苦练;⒊当头手不善(不可随便与人动手);⒋节色;⒌补食;⒍要雄捱标打力(要学好扎马和跳跃本领);⒎气长;⒏发响;⒐敌棋逢来不让;⒑日久多磨推不动。馆规包括了为人要求和学艺要诀。

  为严防门徒恃强生事,陈盛除了严格执法外,还注意以身作则。陈盛看到舞狮易生事,就规定鸿胜馆不许设狮。陈盛晚年时有一次被某武馆的拳师开枪打伤了腿部,陈盛的一班徒弟闻风而至,要捉拿惩办,陈盛指着那拳师逃跑的相反方向,只说声没什么事就算了,不愿因自己的受伤而引起争斗。

  尽管鸿胜馆向来强调不与人争斗,但路见不平,往往会挺身而出,特别是对那些穷凶极恶的恶霸和耀武扬威的外国拳师,却毫不客气。鹰沙有一个手下有百多徒弟的恶霸,平时仗势欺压群众,陈盛当时年少气盛,忍无可忍,将他打死。祖庙万福台演戏时前三排一向为圣堂乡人独占,谁不知这陋规就要遭痛打。陈盛有一次站在戏台前看戏,遭到圣堂乡几十人手持长凳围攻,陈盛单人赤手空拳将他们打败,并宣布从此取消陋规,谁先到谁到戏台前看戏。以上事迹,曾在佛山一度广泛流传,深得群众赞许。

  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列强瓜分、蚕食的目标,国人受尽洋人的欺凌。一些外国拳师更是四处横行,往往设下擂台,耀武扬威。鸿胜馆的拳师奋起抗争,一次又一次扬威擂台,令西洋拳师胆丧,民众振奋,传媒争相报道。

  1900年左右,鸿胜馆被清政府查封,陈盛到香港以卖菜为生,遇到一个常常恃势欺压百姓的英国警察,陈盛便将他痛打一番,被香港当局递解出境。

  有一次,有一个外国大力士在香港设擂台,扬言有人打败他,奉送一盘白银。擂台摆了一个多月,没有一个是他敌手。鸿胜馆的成员刘忠认为有辱中国人,就上擂台比武并把那个大力士打败。

  陈盛的徒弟胡云绰,曾在佛山大戏院与白俄拳师阿伦哥比赛,将其打败。

  谭三的徒弟刘锦东,在广州西关模范戏院将俄国大力士马加诺打败。

  在鸿胜馆的近百年历史中,武林名人辈出,张炎的弟子有陈盛、雷灿、李恩、黄宽、黄四、张三炳、阮系、陈棉、李苏等;第二代弟子中,陈盛门下的有钱维方、李旺、汤锡、陈雄志、黄乐、余告、黄昌、崔章、李昌、许钊、张活、肖二、肖礼、陈艺林等;雷灿门下有谭三等;李恩门下有刘忠、方玉书、孔德光、夏碧慈、蔡一桥、蔡二桥、陈细如;黄四门下有何仪;张三炳门下有莫光、阮福;阮系门下有刘彬等。第三代弟子中,较著名的有钱维方的弟子吴勤;谭三的弟子有谭飞鹏、伦枝、陈年柏、江安、朱德才、马恩;孔德光的弟子孔繁济、孔鎏、孔顺;方玉书的弟子陈汉雄、林少立;蔡一桥的弟子关文经。

  谭三在广州设馆教授鸿胜蔡李佛,擅使连环插捶,与广州另一著名拳师顾汝章齐名,有南拳北腿之称。因武馆设于广州小北,后易名为北胜,成为一大流派。其弟子江安,曾任冯玉祥部武术教官,与北派众多高手比试武功,未尝一败。近数十年来,北胜蔡李佛人才辈出,在蔡李佛拳的推广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蔡一桥的弟子关文经1966年在新加坡设立鸿胜馆,1968年任新加坡国防部人民警卫队大刀队自卫术总教练。现在,新加坡鸿胜馆已是根深叶茂,在新加坡享有很高的声誉。

崔广源(其父崔章为陈盛的弟子)在香港设鸿胜馆多年,推广蔡李佛拳术,弟子多次称雄香港中国国术总会主办的擂台大赛。其弟子陈锦辉,在委内瑞拉任海军宪兵总教练,国防部及警察总部武术教官,曾获该国警察总部、国防部最高荣誉勋章。陈锦辉的弟子在世界拳王大赛中,打败泰国冠军阿叻。近年,陈锦辉还在美国、哥伦比亚等国设馆,积极推广蔡李佛拳。此外,崔广源的弟子肖民龙、朱树棠、李启泽、李智伟等在海外也有不俗的成绩。

潘城先生在香港授拳多年,培养出不少优秀人才,计有李冠雄、钟远孰、马家立、张英忠、黄仲豪等。李冠雄在海外授拳多年,影响很大。现在,其传人李绍雄、王达谋、麦显辉、李少明在美国、德国、爱尔兰等地授拳,亦深受欢迎。

  现在,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台湾、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苏格兰、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爱尔兰、委内瑞拉、巴西、哥伦比亚、阿根廷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鸿胜蔡李佛传人。

  1998年3月,佛山蔡李佛鸿胜馆成立,并在挖掘和整理传统武术、狮艺等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在佛山市武术节和全市醒狮大赛中,获得多个奖项。派出代表参加了首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庆典醒狮表演和喜迎2000年佛山秋色大巡游暨秋色欢乐节开幕式,均备受好评。


注释:
[1] 见唐豪着《少林武术秘诀考证》。
[2] 蔡福,据称是隐居在罗浮山的和尚,因头部曾烧伤,人称癞头和尚。还有一种说法,蔡福即“五经”和尚。
[3] 此诗还有另一个版本:大鹏展翼反天乎,魁星踢斗清名留,供拜五湖复四海,日月拱照明当头。

---------------------------

鸿胜馆溯源


  广东自古已有武术流传,至明代更有完整的拳械套路,据《小知录》记载:“使拳之家,曰赵家拳、南拳、西拳、温家钩挂拳、张飞神拳、霸王拳、猴拳、童子拜观音拳;又有眠张短打破法、九内红大下等破法、三十六拿法、三十六解法、七十二跌法、七十二解法。”

  清顺治18年,郑成功创立金台山明远堂,与文臣武将结为异姓兄弟,意在反清复明,并派盟弟部将蔡德宗、方大成、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及军师陈近南潜入清占区发展组织。陈近南在西北拥戴顾炎武,蔡德宗等则潜至福建,后来,蔡德宗等5人又与万云龙(达宗)在高溪庙创立天地会。据天地会“会薄”(广西《贵县修志局本》)载:“后来五人(指蔡德宗等)走至长林寺借宿,僧长万云龙盘问五人情由。五人告诉前情。后来拜万云龙为大哥,在高溪起义” 。

  蔡德宗等5人被后人称为“南拳五祖”。

  天地会发源地高溪庙位于福建漳浦县,邻近广东潮汕地区,后来发展到广东的潮汕、佛山(石湾),继而发展到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天地会在广东的发展和反清志士将广东作为反清复明的重要根据地,对广东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佛山在历史上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庶,但地幅狭小,地势平坦,天然防御条件差,且地处广州西南部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必经之路。居民为求自保,很早就形成习武强身、自卫的传统。

  明末清初,佛山独特的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以及民间尚武的风气引起各地反清志士的重视,纷纷潜入佛山发展反清秘密组织。在石湾出现的“五顺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出现的天地会组织,佛山也成为天地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咸丰元年(1851年),张炎在佛山创立鸿胜馆,配合太平天国革命。咸丰四年(1854年),陈开领导广东天地会起义,佛山粤剧名伶李文茂率粤剧艺人加入陈开起义的行列,创立了大成国。

  在天地会口切及诗词答问中,有“问:武从何处学?答:武从少林寺学。问:学乜件为先?答:洪拳为先。”另有《洪拳诗》:“勇猛洪拳四海扬,出在少林寺内传。”和《二十五底诗》:“创建少林是达宗”。而蔡李佛也有联曰:“蔡李佛门源自此,少林嫡派是真传”。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南少林?地点在何处?目前尚未有定论,不排除“自明以来,少林即已著名,故释子擅武技者多自托于少林,即非释子,亦附少林自重”[1]的可能。但天地会的创始人达宗和“五祖”的拳术随天地会在广东的发展而传入,经广东武术家的消化吸收,演变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拳种是可能的。

  据已故佛山鸿胜馆何仪师傅(其师为张炎的弟子黄四)说,本门功夫源自“五经”僧,五经传放牛发,放牛发传癞头颠僧,癞头颠僧就是通常说的蔡福[2],而“五经”,则应是“五祖”。高溪起义于康熙十二年(1674年),至1851年张炎创办鸿胜馆,相距170多年,从时间上看,鸿胜馆的拳术也有可能源于天地会五祖。

---------------------------

鸿胜馆溯源


  广东自古已有武术流传,至明代更有完整的拳械套路,据《小知录》记载:“使拳之家,曰赵家拳、南拳、西拳、温家钩挂拳、张飞神拳、霸王拳、猴拳、童子拜观音拳;又有眠张短打破法、九内红大下等破法、三十六拿法、三十六解法、七十二跌法、七十二解法。”

  清顺治18年,郑成功创立金台山明远堂,与文臣武将结为异姓兄弟,意在反清复明,并派盟弟部将蔡德宗、方大成、马超兴、胡德帝、李式开及军师陈近南潜入清占区发展组织。陈近南在西北拥戴顾炎武,蔡德宗等则潜至福建,后来,蔡德宗等5人又与万云龙(达宗)在高溪庙创立天地会。据天地会“会薄”(广西《贵县修志局本》)载:“后来五人(指蔡德宗等)走至长林寺借宿,僧长万云龙盘问五人情由。五人告诉前情。后来拜万云龙为大哥,在高溪起义” 。

  蔡德宗等5人被后人称为“南拳五祖”。

  天地会发源地高溪庙位于福建漳浦县,邻近广东潮汕地区,后来发展到广东的潮汕、佛山(石湾),继而发展到广西、云南、贵州、四川、江西、湖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天地会在广东的发展和反清志士将广东作为反清复明的重要根据地,对广东武术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佛山在历史上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庶,但地幅狭小,地势平坦,天然防御条件差,且地处广州西南部交通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必经之路。居民为求自保,很早就形成习武强身、自卫的传统。

  明末清初,佛山独特的经济和军事上的地位以及民间尚武的风气引起各地反清志士的重视,纷纷潜入佛山发展反清秘密组织。在石湾出现的“五顺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最早出现的天地会组织,佛山也成为天地会的重要根据地之一。咸丰元年(1851年),张炎在佛山创立鸿胜馆,配合太平天国革命。咸丰四年(1854年),陈开领导广东天地会起义,佛山粤剧名伶李文茂率粤剧艺人加入陈开起义的行列,创立了大成国。

  在天地会口切及诗词答问中,有“问:武从何处学?答:武从少林寺学。问:学乜件为先?答:洪拳为先。”另有《洪拳诗》:“勇猛洪拳四海扬,出在少林寺内传。”和《二十五底诗》:“创建少林是达宗”。而蔡李佛也有联曰:“蔡李佛门源自此,少林嫡派是真传”。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南少林?地点在何处?目前尚未有定论,不排除“自明以来,少林即已著名,故释子擅武技者多自托于少林,即非释子,亦附少林自重”[1]的可能。但天地会的创始人达宗和“五祖”的拳术随天地会在广东的发展而传入,经广东武术家的消化吸收,演变成具有广东特色的拳种是可能的。

  据已故佛山鸿胜馆何仪师傅(其师为张炎的弟子黄四)说,本门功夫源自“五经”僧,五经传放牛发,放牛发传癞头颠僧,癞头颠僧就是通常说的蔡福[2],而“五经”,则应是“五祖”。高溪起义于康熙十二年(1674年),至1851年张炎创办鸿胜馆,相距170多年,从时间上看,鸿胜馆的拳术也有可能源于天地会五祖。

---------------------------

佛山鸿胜武馆



  佛山鸿胜馆创办于清咸丰元年(1851),原称佛山蔡李佛馆(在佛山镇山紫村谭家祠内)。光绪初年,由蔡李佛拳创始人陈享的得意第子新会石咀村人张炎(字鸿胜)任馆长,改称鸿胜馆。鸿胜馆从成立到1949年闭馆的98年来,培养了大批武林英才,是中国成立时间最长、人数最多的武馆之一,在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

  佛山鸿胜馆是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武术组织之一。早在咸丰初年,鸿胜馆的创始人张炎就到香港设馆授徒,其弟子陈盛、阮懈、雷灿等在清末也先后在香港设馆。大革命失败后,鸿胜馆被查封,大批武术家被迫流亡海外。抗战期间,钱维方在香港设馆授徒,阮懈的弟子刘彬1939年在美国三藩市创立鸿胜馆。四十年代,汤锡、崔章、江安、龙子祥、陈伦、刘锦东、周庆、马恩、李秋等鸿胜馆三传、四传弟子赴香港发展,成为香港一大拳派。1965年,关文经在新加坡创办鸿胜馆。1976年,陈锦辉在委内瑞拉创办鸿胜馆。1978年,郑才在马来西亚设馆,此外,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菲律宾、德国、法国、荷兰、瑞士、比利时、印尼、南非、台湾、澳门、越南等国家和地区也开设了鸿胜馆,传人的踪迹遍布世界各地。崔广源先生的高足陈锦辉在委内瑞拉授徒23年,任该国国防部、警察总部武术总教官,该国总统、国防部长等政要及百万以上军人、警察、平民均学过蔡李佛拳。

   鸿胜馆对门徒管教甚严,并设立了“官吏不教、土豪恶霸不教、流氓地痞不教”的戒条。光绪十年(1884),陈盛继承张炎的衣钵,在佛山衙傍街大巷设馆,称鸿胜祖馆。鸿胜馆鼎盛时期是1921年左右, 佛山共有十三间,陈盛掌教鸿胜祖馆三十余年,门徒甚众,全盛期列入名册的弟子超过3000人,整个鸿胜系统的成员则上万人以上,成为中国最大的武馆。

   在新亥革命、大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该馆的李苏、钱维芳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在辛亥革命前夕组织以鸿胜馆成员为主的民军歼灭了佛山的清军。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该馆的钱维方、陈雄志、吴勤等就先后入党,并领导了佛山的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蒋介石发动的4.12政变,鸿胜馆受镇压,钱、吴出走香港,鸿盛馆被迫停止活动近十年。1937年农历6月24日,“鸿盛体育会”成立,不久,国共合作,钱、吴二人从香港回到佛山主持会务,鸿盛馆投入抗战洪流中,期间,他们加紧训练会员,并组织杀敌大刀队,派会员赴中小学及各社会团体传授大刀和武术,组织抗日武装力量。1937年月2月,钱维芳再次受国民党迫害赴港,会务由吴勤主持。1938年吴勤率领200多名鸿盛馆成员组成抗日游击队,不久成为广州市区游击第二支队,吴勤任司令,后来,广二游击队发展至数千人,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

   鸿盛馆自1927年的4.12政变中被查封以后起,有不少骨干流亡海外,设馆授徒,使佛山蔡李佛拳成为世界上最为流行的拳种之一。而今,全世界有数十个郭国家和地区约数十万人学习蔡李佛拳,香港、澳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台湾、澳大利亚利、加拿大、委内瑞拉等还设有鸿胜馆,它在国际武术界中仍颇有影响。

   1998年佛山市武术协会恢复了鸿胜馆的活动,成立了市武协蔡李佛鸿胜馆,现有会员100多人。

_________________


Canton!Cantonese!Cantonia!

粵獨嘅吶喊!粵嚟粵掂原著文集

http://jyutleijyutdim.wordpress.com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檢舉此文章
Top
 個人資料  
 
 
Display posts from previous:  Sort by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Who is online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Search for:
Jump to:  
cron
suspicion-prefer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