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獨立建國論壇 The Cantonian People Independence &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Forum - 檢視主題 - 鹤山古劳咏春拳
It is currently 週四 9月 06, 2012 12:15 pm



Welcome
歡迎加入大粵獨立建國論壇!(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我哋係大粵獨立建國理念嘅建構者!我哋堅定捍衛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嘅國家主權!我哋係粵獨嘅先鋒!我哋將擊敗支那!我哋將終結嚟自支那嘅殖民統治!我哋將脫支獨立!我哋將鏟除所有試圖異質化大粵嘅支那文化毒瘤!我哋將恢復古南越3000年前久遠嘅傳統!我哋將喺大粵重新敲響得勝嘅銅鼓!

本論壇100%基於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嘅立場!祇要妳唔係支那人,噉無論妳嚟自邊度,具邊國國籍,係邊種膚色,講邊種語言,妳祗要認同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噉我哋就係同一國嘅!歡迎妳註冊加入成為我哋嘅會員!為粵獨發聲!為大粵嘅獨立、自由、民主吶喊!

要睇更詳盡同最新粵獨資訊,請借助VPN或者匿名代理穿牆嚟臨:大粵民國臨時政府論壇 Republic of Cantonia Provisional Government !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更多粵獨嘅圖片、視頻、音頻、地圖、壓縮檔資訊,可以登錄:粵獨資訊平臺!(http://canton.net.ms/


本論壇100%唔歡迎支那人同嗰啲粵面撈心嘅粵奸,我哋粵人同支那撈頭以及各式支奴粵奸係雞同鸭講兼且冇嘢好講,支那人同各式粵奸咪嚟呢度搞屎棍。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Author Message
 Post subject: 鹤山古劳咏春拳
文章Posted: 週二 7月 03, 2012 8:47 pm 
離線
頭像

Joined: 週二 4月 24, 2012 8:28 pm
Posts: 1542
鹤山古劳咏春拳


咏春拳王·粱赞

  咏春拳是我国拳术的南拳之一,早年流行于广东、福建各地。说到咏春拳,有一个人则不能不提,那就是咏春拳王——粱赞。前段时候,由香港无线拍摄的电视剧《佛山赞师傅》在内地热播,著名武术演员元彪以真功夫演绎咏春拳王粱赞,一时间在内地掀起武术潮,然而令广大观众意想不到的是,这位身怀绝技的咏春拳王粱赞却并非佛山人,而是一个地道的鹤山古劳人。年轻时候的粱赞曾师承咏春拳的创立人严咏春,晚年回到家乡古劳,创立古劳偏身咏春拳,一直流传到今。光绪初年,梁赞在赞生堂内收徒授拳,将咏春拳发扬光大,被咏春门人推崇为一代宗师。当年粱赞威名大振的原因,并不是设馆授徒,而是靠真拳实脚的比武,一次次胜利使得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声名远播,获得“咏春拳王”之誉。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记者来到粱赞家乡古劳东便村。东便村离古劳旧镇墟不到1000米,虽然地势低洼但异常平坦,不像古劳其他地方那样到处都是鱼塘林立,整条村从地势来看似乎就是一个天然的练武场。晚年粱赞所居住的粱家小院至今保存良好,面积约有100多平方米,这在当时当地已属大户人家,其中包括三间平房及一间祠堂,院子显得很空旷,也许当时梁家小院建造时粱赞就将空旷地设计为练功场。据载,粱赞幼年和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乡度过的。如今的粱家小院已被开辟为粱赞纪念馆,当年粱赞的练功房也置放一些粱赞曾经使用过的物品。

  粱赞威风八面的时代距今也有100多年了,然而,至今当地人提到粱赞时仍是一脸的自豪,他们对粱赞流传在民间的奇闻逸事耳熟能详。据当年的一位老人生前所忆,他幼年见的粱赞,中等身材,手上还带着玉手镯,温文尔雅,一派“儒医”风范。粱赞在家乡创立的古劳咏春拳,在古劳,几乎每个人都会耍上两手,精通的更是大有人在,甚至还有村民认为,当年粱赞回乡不单纯是养老,是为了把毕生所学传授给家乡人。

咏春拳正宗·古劳偏身拳

  一般来说,由粱赞一脉相传的咏春拳分为佛山咏春拳和古劳咏春拳。梁赞在佛山等地传下来的咏春拳则被称为正身咏春拳,他晚年在古劳创立的为偏身咏春拳,这一正一偏的咏春拳虽都出自梁赞之手,但产生的时代背景、教授对象不同,这两套拳法的风格特点也都有所不同。佛山咏春拳主张“里帘必争”,硬压直取、拳抢中线,古劳咏春拳则体现了“以弱制强”的精髓,更适合身体瘦弱的人(特别是女子)练习。

  在古劳人看来,古劳咏春拳才是正宗的咏春拳。据说梁赞当年跟随咏春拳创始人严咏春三年,所修习的就是今天古劳的侧身咏春的侧身对敌法。后来,粱赞便把原来的佛山咏春拳小念头、寻桥、标指的手法浓缩,又把跟随咏春师祖学习的侧身咏春和南少林传下的洪家拳、蔡李佛拳的一些精华改进,创出一套一偏一正的拳术。粱赞年老时,便把自己所创的秘传咏春拳传授给乡中子侄,并告诫弟子,严咏春师祖在传授侧身拳时,已说明这是一套秘传的看家拳,故此咏春同门一向不知有这么一套隐秘的拳术。

  古劳偏身咏春拳的特点是,避开对手正面锋芒的进攻,从侧面攻击对手,正所谓避其锐气,击其弱点,达到“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目的。因此在古劳,同时也流传这样一个说法:晚年的咏春拳祖师爷梁赞回到自己的家乡古劳后,收了一位身子单薄的徒弟王华三,王华三无法正面攻击身强力壮的对手,屡屡被人打败,梁赞便有针对性地教王华三一套以偏身攻击对手的咏春拳,自此才有了古劳一脉的偏身派咏春拳。

  一位对粱赞生平颇有研究的鹤山学者分析,晚年的粱赞离开当时繁华喧闹的佛山回到家乡,家乡的清静和与世无争让粱赞收起曾经争强好胜的性格,从而创出古劳偏身咏春一脉,而他不仅传授家乡人拳术,更是教会家乡人习武之道。在晚年的粱赞看来,武术是用来强身健体的,而非争强好胜之用。多年来,古劳咏春拳一直是以“父传子或带徒”的形式流传,范围仅局限在古劳以及周边地区。

  相比于一脉相传的佛山咏春拳发展的红红火火,弟子遍布世界各地,古劳咏春拳显得有点默默无闻。

咏春拳武馆·魅力无穷

  今年1月3日,200多名咏春拳弟子从各地回来参加群英武馆的搬迁仪式,他们当中不少还是专程从香港、澳门赶过来的,鹤山市副市长冯细就也参加了当日的仪式。一间外表丝毫不起眼的咏春拳馆何以有如此的吸引力?群英武馆的会长劳六根言简意赅:这就是古劳咏春拳的魅力所在。

  劳六根是一名老资格的咏春拳师,他自小开始练习咏春拳,17岁就开始授徒,30多岁的时候就在家乡古劳开设武馆,随后搬迁到城区。在完成最近一次搬迁后,群英武馆成为鹤山城区最大的一家咏春拳馆。在群英武馆中,挂着不少劳六根在各地咏春拳武馆交流时的合影,另外还有不少弟子送予他的牌匾,其中绣着大大“武”字的锦旗是劳六根的一位德国弟子所送。

  挂在柜台显眼位置的是劳六根与世界鹤山澳门联谊会会长陶爱珍的合影,无疑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在劳六根看来,古劳咏春拳已经不能再仅局限于古劳甚至鹤山的发展了,古劳咏春拳应该积极走出去,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它。劳六根告诉记者,他提倡让更多的人来了解古劳咏春拳,并不等于降低授徒的标准。当年粱赞收授弟子提出,暴戾横蛮之人不可传,如今他还恪守着这个原则,绝不让不法之徒利用古劳咏春拳术为非作歹。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劳六根的群英武馆发展历程也折射出近年来古劳咏春拳的发展缩影。随着鹤山古劳经济的发展,古劳水乡的知名度也逐步提升,昔日神秘的古劳咏春拳也逐渐为世人所知。近年,冯朝振老先生之子冯炎强在香港开创了古劳咏春拳国术研究会,广收门徒,使古劳咏春拳得以发扬光大。

  2004年11月,鹤山市在召开了“咏春拳”旅游资源开发研讨会后,古劳咏春拳迎来了一个发扬光大的大好机遇。鹤山市文化部门认为,咏春拳在世界各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力,作为咏春拳王粱赞的故乡和其创立的古劳咏春拳,都有着巨大的发掘价值。作为粱赞故乡的古劳镇,在保护好现有粱家小院的基础上,也计划在粱赞故居附近修建一处纪念馆,供后人参观。

[后记]

  粱赞时代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粱赞晚年在古劳生活没有史料流传,仅靠有关当事人的口述难免会出现偏差。粱赞当年创立古劳偏身咏春拳的经过,一直都有着多个版本,众说纷纭,这无疑也是古劳咏春拳神秘的原因之一。

  咏春拳作为一门武术,武术则作为文化的存在方式之一,其发展和流传会受到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人们的思想文化水平、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古劳咏春拳这一曾经神秘的民间拳种,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正日益展现在世人面前。当年,一代武林宗师粱赞曾经影响古劳的一批人,如今,他所创立的古劳咏春拳术及其精髓将影响着一代一代更多的人。

-------------------------

古勞咏春拳:伏虎手直攻與小念頭對拆
  

古勞咏春拳伏虎手是一種取力點之技法,與太極拳之□、□、擠、按一樣,在實作中靈變而用。下面僅介紹本門掌法的正面直出直入伏虎直攻對拆法。
  
掌法的伏虎直攻,本門多以長橋長手而用,有攤、攝、閘、拖(扣)、勾、擒等法,發力進攻有撑勁和寸勁。實作對拆中,雙方各守中綫,把橋手儘量伸出,意、氣、神,手、身、步合一,“迎面追中”,雙掌始終對著對方中綫發撑、寸之勁。四手(掌)不空,以掌伏纏對方來手,一旦得勢,即以連環掌擊之,此爲以長制短之直取法,是一種高級的戰術。以我之長勁緊追其中綫,發撑、寸之力,可令對方失重受挫。能攻其失重就無需回手伏制,只需窮追猛打便是,故使對方失重是目的、是戰機,至于用掌、用指、用肘,可視情况而定。而對拆中的伏虎是確保撑、寸勁使對方失重的關鍵。其一,無論以何種打法而使其失重再擊之,必須要有上、中、下三路的嚴密控制,不管是實作中的接手和甩手都能控伏之。其二,控伏之手不是簡單的擋格,而是通過伏虎對拆,在極近的距離內以皮膚意感阻纏,知其力點,順勢發起進攻,靈變而用,其目的也是先使對方有失重感再擊之或放之,或借我順人背之機進擊。一句話:非簡單直出直入之伏擊,應根據對方實力而定。其三,伏虎本身是一種取力點變化打法,能知其力點變化則是反攻最好的時機,功深者,只要能觸對方的皮膚或衣物,則可知對方力點變化,而有感皆應。其四,經過伏虎對拆法,可以練就伏虎技法的勁力和橋、掌之內勁,使內實外松,全身內氣連綿不斷,能軟能硬,無物可施。伏虎技法是一種意感靈變技法,用力如太極之隨機應變。其五,經過不懈的伏虎對拆,能使身步重心篤實,氣順而不喘,在瞬息萬變的實戰中,光靠表面的伏虎動作是不够的,必須要具備阻纏接手之“伏 ”之勁,才能靈變而動。伏 之勁來自手橋手掌之篤實內勁和身步重心的篤實,這種功力可從伏虎直攻“實鬥”對拆中求得,是功技合練的妙法。伏虎長橋長手的直攻以功力爲帥、技法爲母,兩者合一方能作用。
  
何祥耀先生所學的咏春拳師承于其祖師郭寶全(郭寶全與梁贊是同代异師兄弟),與筆者分屬第四、第五代傳人。何是我所遇到的功力最深的咏春拳高手,他的橋手勁力在圈纏作用下,做到壓不動、拖不著,長橋手的寸、撑之勁足以管制住對方的來勢而令對方失重受擊。與他較技時,我只有防纏之勢,却無變化之力,原因是他的功底太深了,他雖不能制我,但令我十分被動(我只是斷續地拜師學習了五年時間,其餘時間則迷于研究和教徒)。他對我說,師傅只教他小念頭和長橋長手直攻對拆,自己八九年來不停對練,幷四處尋高手較技幾十次,從未輸過。後來他成了我的知己,有空便來找我研究拳術、醫術,還送了他那一門咏春拳的拳譜給我。我認真研閱後發現,這本拳譜中的技法、理法、練法與本門十分相似,整本拳譜有二十餘個散手動作、小念頭對拆法及高級長橋粘手對拆法,主練直出直入之正面長橋手“搶攻”。這種以橋代掌的留制,微動于一出一入的千變萬化之中,充分發揮“長能制短”作用,與本門各種長橋長手的直攻伏虎打法是一樣的,不同的可能是古勞咏春拳擅走勢和擅發左右橫力。我問何祥耀先生:“身材高大或手掌寬大肉厚者多天生力大,而你的手掌如女子般光滑尖細,你現在的功力一定是後天所練。”他點頭笑著說:“的確是通過粘橋對拆練出來的內勁,是用整整八九年拆練浸泡出來的。”故古勞咏春拳之伏虎對拆法是小念頭拆法的延伸,是技與力的反復修煉而成,是從“留”至“送”的直接過渡,是由跟制發展到搶攻的演變,也是令敵失重、以快攻取力點的高級打法。所以本門小念頭的對拆是此法的根基,其主練“來留去送”的手法,通過嚴密控制對方上、中、下三路來勢,才能知其力點、方向變化,以伏虎攻勢借力借勢擊(放)之。功深者以失重快打更爲直截了當,舉手可敗敵(佛山咏春之長橋長手正面直出直入多用此法)。本門也有這種長橋手直攻的手法,但主張以巧力而勝,視具體情况而用,做到保中用中、占據主動、避實擊虛、借勢攻勢、借力打力、引進落空、招招在前。所以對拆時間較長,約三年後才知其用,七八年功技始有大成。
  
20世紀80年代初,我隨趙赴繼師傅到廣州陳兆全師叔處練拆小念頭(當時我剛學完小念頭拆法)。兆全師叔以右手搭上我右手掌背,即對我說:“你還沒有粘隨之內勁。”我心中不解,欲把手向後縮,左手速制其手橋中節,不料兆全叔攝手變閘手,微轉身以閘手斜向後下方一壓,左手輕拍我左肩。我只覺重心忽失,身體前沖,他又乍變攝手,把我拉回原地,其動作之快,我只感到他的攝掌如磁石一樣控制著我,動也不是,不動也不是。兆全叔對我說:“伏虎之手在于意勁,粘著你的手如控制著你的心,使你不戰自寒。完全是你自己撞擊過來的力,我只順勢微發力,你就跌了。若我真發力,你一定跌得更重!”可見兆全師叔通過二十餘年對拆,技力已達爐火純青!兆全師叔要我練功時循序漸進,萬萬不能急,先專心習練小念頭拆法,思想要投入,從中體會意控能力,功到自然成。從此,我靜心苦練,終悟得伏虎靈變的心法。
  
筆者認爲,小念頭拆法之來留去送,是咏春拳習者必經之路,且適應個矮體弱的人運用。當小念頭之勁力、技法有實作能力後,則應轉入本門“你上我下,你下我上”的對拆法,即長橋長手的顧打合一之法(小念頭來留去送是間接打法,也是中橋短手打法)。兩者功成後,才可進入直接進攻的長橋長手失重伏虎打法(高接低攀打法)。故小念頭對拆與伏虎直攻是習練對拆的必經之路,望習者領悟。
  
伏虎手可用于掌、橋、膀、肘等法上。手掌伏虎直出直入進攻的正面打法,必須要具備渾圓的內勁和外抗能力。實戰中,即使是有伏虎手嚴密管制和以長取中的舍遠求近打法,亦難免百密一疏,且不一定很快適應對方的路數,故應在伏虎對拆中加入它法而練,以適應各種打法。

-------------------------

古勞咏春:龍筋虎骨金剛勁功

  龍筋虎骨金剛勁功

  1:頭頂天,脚立地,面部放鬆,雙手自然下垂。
  2:雙脚分開與肩同寬,雙手內旋成手心向後,大拇指頂住食指中節,其餘三指彎曲貼手心,手腕儘量回勾。
  3:直臂上舉至極限。自然呼吸。
  要領:手腕必須儘量勾緊,自我感覺小臂陰陽面均有緊綳拉伸感爲合度,大筋才能强行挑起,增加整體勁力。同時加速氣血運行,爲以後排打打下堅實基礎。初練時動作到位後,停留十次呼吸方可進行下一個動作,中間不可放鬆,以後每天增加一次呼吸,直至36次爲至,以下各式除特別說明,均適用此原則。
  4:接上式,雙手成勾狀不放鬆邊外旋邊下降至略低于肩。
  5:盡力交*,此時肩關節應有强力拉伸之感,交*至極限後不動,自然呼吸。
  6:側面圖。
  7:接上式,雙手邊打開邊變爲向反方向勾緊,至雙臂左右平伸,手掌根外推,掌指回坳,自然呼吸。
  8:手指伸直成立掌,掌根外推掌指回坳,自然呼吸。
  9:接上式,雙手立掌變爲指向左右兩邊,盡力向兩側拉伸,自然呼吸。
  10:接上式,雙肩膊極力內旋,帶動雙臂翻轉至極限,手心變爲向後上方(練習一段時間後將完全向上)自然呼吸。
  11:接上式,雙手再變爲向兩側前拉伸,手心向下,自然呼吸。
  12:接上式,雙手變爲手心向前,仍向兩側極力拉伸,自然呼吸。
  13:接上式,雙手放鬆內合,內外勞宮相對。
  14:雙手下按至胯前,緊接下動。
  15:左手下勾,右手上勾,左臂向右後方,右臂向左上方扭轉,帶動腰胯向左右旋轉至極限,此時右肋應有拉伸感,自然呼吸。要點:雙腿不可彎曲,雙眼儘量看到右踝關節外側。
  16:動作同上式,方向相反。
  17:接上式,回到正面後,手直臂上舉如圖2。
  18:雙手變掌前伸,應感覺脊椎有拉伸感(初練時不可用力過度,須循序漸進,切記)。自然呼吸。
  19:接上式,上身緩慢直立,雙手回收(同時脚跟離地)。
  20:發聲吐氣,雙掌前推。雙脚跟震地,反復三次。要點:雙掌前推應松沉有力,雙脚震地不可過分用力,切記。
  21:雙手回收放鬆下按。
  22:雙臂外旋打開至兩側,手心向裏。
  23:雙手後伸,勾緊,上身後仰至極限(注意自我保護,量力而行,不可貪功,以免受傷)。自然呼吸。
  24:上身回正,三推掌。
  25:收式,雙手回收,下按後置于身體兩側。

  訓練指南:

  本功法爲秘傳功法,某些傳人亦稱爲“五指枚”或“八方展”。其機理類似少林真傳易筋經,伸筋拔骨强化勁力之效極其明顯,每日只須練兩次,每次15-20分鐘,2月可收奇效。有腎虧諸症者,練習時加上實腹提肛的練法,可收不藥而愈之效。欲强化攻擊力者,每次練完,放鬆全身後可加入甩手輔助練習,熟練後可産生如鏈子錘般的重拳殺傷力。欲增加抗擊力者,練習至每式可堅持20式呼吸時,可用拳掌拍打身體,拍打時,身體綳緊發聲抗擊,可練出活性抗擊功力。前後左右四方向伸展脊椎,可使錯位的部位復位,消除傷患舊疾。


Attachments:
鹤山古劳咏春拳表演队在去年的江门侨乡旅游节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jpg
鹤山古劳咏春拳表演队在去年的江门侨乡旅游节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jpg [ 48.05 KiB | 被瀏覽 84 次 ]
鹤山群英武馆会长劳六根.jpg
鹤山群英武馆会长劳六根.jpg [ 20.72 KiB | 被瀏覽 84 次 ]
梁赞故居粱家小院.jpg
梁赞故居粱家小院.jpg [ 39.99 KiB | 被瀏覽 84 次 ]

_________________


Canton!Cantonese!Cantonia!

粵獨嘅吶喊!粵嚟粵掂原著文集

http://jyutleijyutdim.wordpress.com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檢舉此文章
Top
 個人資料  
 
 
Display posts from previous:  Sort by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Who is online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Search for:
Jump to:  
cron
suspicion-prefer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