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獨立建國論壇 The Cantonian People Independence &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Forum - 檢視主題 - 洪拳
It is currently 週四 9月 06, 2012 12:15 pm



Welcome
歡迎加入大粵獨立建國論壇!(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我哋係大粵獨立建國理念嘅建構者!我哋堅定捍衛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嘅國家主權!我哋係粵獨嘅先鋒!我哋將擊敗支那!我哋將終結嚟自支那嘅殖民統治!我哋將脫支獨立!我哋將鏟除所有試圖異質化大粵嘅支那文化毒瘤!我哋將恢復古南越3000年前久遠嘅傳統!我哋將喺大粵重新敲響得勝嘅銅鼓!

本論壇100%基於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嘅立場!祇要妳唔係支那人,噉無論妳嚟自邊度,具邊國國籍,係邊種膚色,講邊種語言,妳祗要認同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噉我哋就係同一國嘅!歡迎妳註冊加入成為我哋嘅會員!為粵獨發聲!為大粵嘅獨立、自由、民主吶喊!

要睇更詳盡同最新粵獨資訊,請借助VPN或者匿名代理穿牆嚟臨:大粵民國臨時政府論壇 Republic of Cantonia Provisional Government !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更多粵獨嘅圖片、視頻、音頻、地圖、壓縮檔資訊,可以登錄:粵獨資訊平臺!(http://canton.net.ms/


本論壇100%唔歡迎支那人同嗰啲粵面撈心嘅粵奸,我哋粵人同支那撈頭以及各式支奴粵奸係雞同鸭講兼且冇嘢好講,支那人同各式粵奸咪嚟呢度搞屎棍。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Author Message
 Post subject: 洪拳
文章Posted: 週二 7月 03, 2012 9:56 pm 
離線
頭像

Joined: 週二 4月 24, 2012 8:28 pm
Posts: 1542
洪拳


洪拳為南拳武術門派,著名人物有高要、蔡九儀(見朱愚齋著作之《黃飛鴻別傳》)、陸阿采、廣東十虎之鐵橋三、黃麒英、黃飛鴻等人;此門派流傳於廣東一帶。

目錄

[隱藏]
1 簡介
2 洪拳內外五要
3 洪拳十二橋
4 老洪拳
4.1 五形拳
4.2 佛掌(羅漢短打)
4.3 花洪拳
4.4 順德傳統洪拳
5 洪家拳
5.1 相關人物
5.1.1 黃坤(1840年代?,洪門人士?)
5.1.2 陸亞釆、黃泰、黃麒英(182?年-18??年)
5.1.3 梁坤(鐵橋三)、林福成
5.1.4 黃飛鴻
5.1.5 林世榮
5.1.6 至善和尚
5.2 兵器
6 套路
7 參見
[編輯] 簡介

洪家拳屬南拳拳種之一,俗稱洪拳,相傳已有3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廣東流傳甚廣,為該地「洪、劉、蔡、李、莫」五大拳之首,被南派武術界公認為南拳中之精華,此外在中國如四川、湖北、湖南、廣西、陝西等地;在香港、澳門、澳洲、美國、加拿大及東南亞等國家地區也頗有影響。該套拳術氣勢剛猛、勁道十足而又十分實用,因此作為南拳代表;目前國標武術的「南拳套路」中大部分之架勢拳路就來自洪拳。洪拳的拳械套路多而雜,其風格特點是:手法豐富、腿法較少、步穩勢烈、硬橋硬馬、剛勁有力、以氣催力、以聲助威。南派要求形、意、氣、力、聲的高度統一,主張以力服人、以威取勝、硬打直上、勁透過身。

洪拳並有老洪拳與南派(新)洪拳之分。鴉片戰爭後,廣州一帶之洪門組織三合會稱此地之拳術為「洪拳」,共尊南少林寺(位於福建莆田)為祖廟;而當時(1840-1850年間)主持的五個武術社團則為少林五老。

[編輯] 洪拳內外五要

⑴手法多樣。如拳諺所說:「一勢多手」、「一步幾變手」、且「多短拳」,手法有拳、掌、爪、鉤、指以及各種肘法、橋法等。其中橋法是南拳特有的手法,亦即直臂或屈臂形成「橋」形,進行圈、盤、切等手法。

⑵動作緊湊,勁力剛健。發動有三種形式:一為快速有力,如「弓步雙沖拳」;二為短勁發力,手臂保持一定彎曲,用勁短促,揮動幅度小,如鉤撞拳等;三為勻速用力,在臂部持續緊張的情況下,慢而勻地用力推出,如單雙推掌、碟手推等。

⑶步法穩固,重心較低,強調樁步為基本功。拳諺說:「未學功夫,先學扎馬」。扎馬即樁功,練好扎馬才能「穩如鐵塔坐如山」。

⑷快慢相間,長短並用,剛柔相濟,以剛為主。快時迅速清晰,慢時沉穩有力。

⑸身法要做到吞吐浮沉,竄蹦門轉,腰腿身手要貫串一致。做到手起肩隨,腰催周身,完整一氣。

⑹氣沉丹田,發聲吐氣。常配合發力發出喊聲。這有助於使動作飽滿剛健,突出其剛烈風格。

⑺要求出手居中,注意門戶,反應敏捷。拳諺說:「觸即變,發如箭」。

洪拳「內練心神意氣膽,外練手眼身腰馬」,所以練習者肌肉發達,筋骨強壯,力量速度等身體素質可顯著提高。洪拳強調蓄勁閉氣與發勁開聲交替作用,要求動作用腹式呼吸,因此對增強心血管、消化和呼吸系統機能、促進新陣代謝等都有很好的作用。

[編輯] 洪拳十二橋

一般洪拳十二橋手乃指「十二訣」:剛、柔、逼、直、分、定、寸、提、流、運、制、訂;而「十二橋手法」則為:穿、沉、分、架、摸、推、尋、磨、掛、撞、鎖、劈。十二橋手訣是十二種心法,以剛為天、柔為地,配合其餘十種建立起洪拳的整體勁道要領;十二橋手法則是十二種橋手用法,講求橋來橋上過、無橋自造橋。故二者一為心法,講究體會;一是手法、主在應用。

十二橋馬: 洪拳十二橋馬是指十二步法,這十二種步法為:四平馬、子午馬、伏虎馬、麒麟馬、吊馬、獨鶴馬、中字馬、三角馬、敗馬、二字鉗羊馬、跳馬、丁字馬。

[編輯] 老洪拳

又有南北地域之分。洪拳由元、明間陝西地方之拳術紅拳加上其他拳術演變而來,已有300多年的發展歷史,是清代南方民間秘密結社三合會(洪門)假託少林所傳習的一種拳術。洪門由鄭成功在臺灣創立的「金台山」開始,在中國南方發展組織,練習武術,宣傳反清復明思想。

南方洪拳以五形拳聞名,北方洪拳則以十(二)形拳(亦稱心意六合拳)傳出。

[編輯] 五形拳

主條目:五拳
五形拳先在廣東流行,以劉家拳和李家拳最先傳出。南(老)洪拳以五形拳(一個套路)開始,可以用龍、蛇、虎、豹、鶴五種不同形態演練。後來衍生成單形拳套:如龍拳、虎拳、蛇拳與鶴拳等;或雙形拳套:如虎鶴雙形拳及蛇鶴雙形拳等。其特點為腿法較少、步穩勢烈、硬橋硬馬、剛勁有力、以聲助威。北派加上熊、猿(猴)、鷂、雞、鷹、燕、馬等拳勢,以四平大馬、跳躍騰娜、閃展靈活、拳勢威猛、大開大合。

[編輯] 佛掌(羅漢短打)

主條目:十八羅漢手
對拆,盤橋。

[編輯] 花洪拳

另一枝由梁二娣傳入佛山而至順德。順德一支可以追溯至黎三興,當時稱為花洪拳,後稱少林花拳。二戰後,黎三興的外孫陳家廉正式定名為永春拳(有別於永春白鶴拳)。

花洪拳極有可能由從東莞之莫家拳衍演出來,其拳套有串花拳、箭拳、黑虎拳、豹拳、人字樁、釣魚及盤龍棍。

[編輯] 順德傳統洪拳

該分支由恩平傳出,在順德大良傳承已久,主要由岑成發揚光大。其主要手法為「五行十形」,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分別是伏虎金星拳、夾木拳、水浪拳、火箭拳和拋土拳;十形則為「龍蛇虎豹鶴獅象馬猴彪」。單形拳術,如龍拳、虎拳等;該分枝以其比較豐富的手法而突出。

[編輯] 洪家拳

1854年後,由於佛山瓊花會館被李文茂反清事件牽連,而被完全燒毀,此後洪拳在廣州演變成洪家拳。清末年間,在廣州佛山一帶出現了一本有關洪拳與(南)少林五老的小說,相信是洪家拳後人傳出之萬年青。

[編輯] 相關人物

[編輯] 黃坤(1840年代?,洪門人士?)

為客家人,先後在潮陽、東莞設場,授徒多人,其後在佛山祖廟授拳。據說黃坤因在佛山傷人致死而潛逃廣州,兩年後再往廣西,從此未聞其蹤跡;他傳下羅漢拳、梅花手、十四蹂、五行拳、伏虎拳等福建傳統武術。

[編輯] 陸亞釆、黃泰、黃麒英(182?年-18??年)

陸阿采年老時在廣東海幢寺將洪拳傳予黃泰、黃泰傳黃麒英(街頭賣藝人),時值佛山洪門起義時期。黃麒英傳子黃飛鴻:五形拳、工字伏虎拳、十形拳、虎鶴雙形拳、五郎八卦棍、梅花槍、子母刀等。陸阿采的師父是傳說中的少林五老至善和尚,現實中的反清洪門子弟。

[編輯] 梁坤(鐵橋三)、林福成

鐵橋三在家排名第三,原名為梁坤(1813年-1886年),廣東南海縣人,享年七十有三。年輕時在佛山廣東一帶街頭買武,且橋手功夫獨到,故人稱「鐵橋三」。成名後廣州河南富商蔡贊、富家子弟伍熙官曾先後聘至家中教習,後育善堂中醫施雨良及孫指添、區珠、林福成等人亦拜入為門下,傳下鐵線拳,後來林福成傳鐵線拳予黃飛鴻。開始有傳說稱洪(家)拳創始人是洪熙官。

[編輯] 黃飛鴻

主條目:-黃飛鴻(1847年-1924年)

[編輯] 林世榮

主條目:-林世榮(1861年-1943年)

[編輯] 至善和尚

主條目:少林五老
洪家拳奉尊少林五老至善和尚為祖師爺。

[編輯] 兵器

兵器有棍、刀、劍、槍及鐵尺、扇子、柺、雨傘(洪佛追魂傘)、大刀等各種奇門兵器。

[編輯] 套路

洪家著名的套路:

工字伏虎拳:改十八羅漢伏虎拳而成,路線成工字形。為洪家母形拳(初級拳套路),學習紮馬,橋手、及內功基礎。
鐵線拳:鐵橋三所傳,屬短橋窄馬近身貼戰的武術。鐵線拳主練內功,「外練筋骨皮、內練精氣神」的實踐套路。
虎鶴雙形拳:修改自五形拳而成,屬應用套路。
花拳:少林俗家弟子胡惠乾尤擅花拳,他打機房的故事在南粵流傳甚廣;洪家拳宗師如陸亞采、黃麒英皆也擅長此拳。花拳是洪拳中少有注重速度的拳法,所謂一發三招,皆以點穴截脈、標指等狠毒招式為主。
五形拳:以龍、虎、豹、蛇、鶴為主,先練小五形,次逐步練習單形,再加以應用。
其他套路:五禽拳(虎、鶴、龍、蛇、猴)。
五郎八卦棍。

------------------------

广东洪拳



洪家拳 南拳拳种之一。俗称洪拳,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广东流行甚广,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其流传区域亦广,如四川、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洲、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据说系清代民间秘密结社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洪门相传创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另传起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明将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该组织以明太祖朱元漳年号“洪武”的“洪”字立门,故称洪门。推行与从事洪拳练习,以练习武艺为名,发展组织,宣传反清复明思想。此说尚未得到可靠证实。湖北洪拳,假托宋太祖所创,根据民传闻“赵匡胤三十二手定天下”之说,其拳名义溯“手”字命名,如:总手、封手、金刚手等,此拳由于受武当影响,还出现了九官手、老君堂等套路。

洪拳是以龙、虎、狮、豹、蛇、鹤、象、马、猴、虎的象形与特性结合武术技法创编而成。有单形拳术,如龙拳、虎拳等;亦有混合形拳术,如虎鹤双形拳、五形拳、十形拳等。其风格特点是:手法丰富,腿法较少,步稳势烈,硬桥硬马,刚劲有力,以气催力,以声助威。湖北洪门拳劲刚势猛,故有“洪门一头牛,打死不回头”之说。四川洪门拳还有南北两派之分。南派要求形、意、气、力、声的高度统一,主张以力服人,以威取胜,硬打直上,劲透过身,刚劲有力;北派拳势舒展,招式清晰,四平大马,扁侧进击,闪展灵活,发劲含蓄,拳势威猛,刚劲有力。

洪拳的拳械套路多而杂,其主要徒手套路有:龙拳、虎拳、豹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鹤拳、蛇拳、彪拳、虎鹤双形拳、五形拳、十形拳、铁线拳、闯少林拳、铁功三线拳、叠掌、洪门拳、青龙手、武松手、白虎捶、子午捶、大洪捶等。主要器械套路有:单头棍、双头根、铁包金棍、七点半棍、十点半棍、八封棍、二十四枪头棍、海底藏针棍、十七连枪棍、十八连棍、平西棍、飞龙棍、桥梁棍、中栏棍、洪家伏虎凳、青龙刀、洪家二龙刀、大斩四门刀、关刀、大刀、双龙拐、洪家双刀、雪花盖项双刀等。主要对练套路有:十二连拳、六合棍对练、棒对练、棒对凳等。

该拳要求身正步稳,下盘沉实。手型有拳、掌、指、爪、勾、鹤顶手等。手法中有沉桥、圈桥、封桥、冲拳、插掌等。步型以四平马为主.还有三角马、子午马,吊马和熙城步等。身型要求含胸、立腰、收腹、敛臀、沉肩、垂肘、沉桥坐步。发力时要求蹬腿、扣膝、合胯、转腰,先蓄后发,猛力出击。有时还因势发声,以声助威。

洪拳目前在广东省各市、县、区均有流传尤以湛江、花县、广州、佛山、南海、顺德、较为广泛。世有“只要有祠堂,就会有狮子、洪拳”之说。在湖北省武汉和汉阳、黄陂等县是重点,各市县均有流传。浙江、山西、四川、广西的部分市县亦有洪拳流传。

佛山的少林洪拳与其它拳派一样,在历史的波涛中不断冲刷,由于种种原因,一度频于失传的困境,除了周边的乡村有太公祠堂的还有维持,城区中除了梁细苏门下的彭南一脉在传授咏春拳同时还在推广洪拳之外,老拳师多以抱拳自叹。在佛山黄飞鸿纪念馆开幕之后,一股推广黄飞鸿拳术,弘扬少林洪拳的热潮正在复兴。

_________________


Canton!Cantonese!Cantonia!

粵獨嘅吶喊!粵嚟粵掂原著文集

http://jyutleijyutdim.wordpress.com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檢舉此文章
Top
 個人資料  
 
 
Display posts from previous:  Sort by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Who is online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0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Search for:
Jump to:  
cron
suspicion-prefer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