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波罗诞
波罗诞又名洪圣王诞。黄埔波罗诞庙会是广州地区民间影响最大的庙会。诞期为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其中十三日为正诞。
广州的波罗庙会在宋代已闻名天下。宋代刘克庄(1187—1269)有《即事》诗:香火万家市,烟花二月时。居人空巷出,去赛海神祠。东庙小儿队,南风大贾舟。不知今广市,何似古扬州。刘诗中描写的,就是农历二月在广州东庙(当时南海神庙有东西二庙,东庙即庙头今之南海神庙)举行波罗庙会时的热闹景象。宋代另一位著名诗人杨万里也有一首谒南海神庙诗,诗名即为《二月十三日谒两庙早起》,诗云:起来洗面更焚香,粥罢东窗未肯光,古语旧传冬夜短,漏声新觉五更长。近来事事都无味,老去波波为谁忙?还忆山居桃李晚,酴醿为枕睡为乡。诗中描写在农历二月十三日,为了谒南海神庙,一大早便洗面焚香,吃罢早粥还未光。可见诗人对海神亦十分敬重和虔诚,诗名明确讲二月十三日前去神庙拜神,可见当时已定下二月十三为南海神的诞辰了。
清嘉庆年间人崔弼撰《波罗外纪》,十分生动地记述了清代波罗庙会的热闹情景:“波罗庙每岁二月初旬,远近环集如市,楼船花艇,小舟大舸,连泊十余里,有不得就岸者,架长篙接木板作桥,越数十重船以渡,其船尾必竖进香灯笼,入夜明烛万艘与江波辉映,管弦呕哑,嘈杂竞十余夕。连声爆竹,起火通宵,登舻而望,真天宫海市不是过矣。至十三日,海神诞期,谒神者……络绎庙门填塞不能入庙……凡省会,佛山之所以日用器物玩好,闺阁之饰,儿童之乐,万货聚萃,陈列炫售,照耀人目……。糊纸作鸡涂以金翠或为青鸾彩凤,大小不一,谓之波罗鸡。凡谒神者游剧者必买符及鸡以归,馈遗邻里,谓鸡比符尤灵”。这段记载,非常生动地记录了清代波罗庙会的盛景,远近百里的乡民,纷纷前来祭祀南海神,各色船只,“连泊十余里”,车水马龙,游人如鲫,热闹非常。
国民至建国初,每逢波罗诞,本地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村民和善男信女,结伴从西面八方来到南海神庙,烧香拜祭,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万事如意。同时在南海神庙周围路边摊档购买一些制作精致、栩栩如生的“波罗鸡”,五光十色的彩纸风车,波罗符以及祭神供品、吉祥物等。据说,买上几只“波罗鸡”摆放在家里,可保人丁兴旺,财运亨通。从十一日起,附近村民群众,家家户户包粽子,拜祭洪圣王,招待亲友,并到南海神庙进香,求神许愿。正诞那天,尤其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