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粵獨立建國論壇 The Cantonian People Independence &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Forum - 檢視主題 - 广州嘅“栏”
It is currently 週四 9月 06, 2012 11:22 am



Welcome
歡迎加入大粵獨立建國論壇!(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我哋係大粵獨立建國理念嘅建構者!我哋堅定捍衛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嘅國家主權!我哋係粵獨嘅先鋒!我哋將擊敗支那!我哋將終結嚟自支那嘅殖民統治!我哋將脫支獨立!我哋將鏟除所有試圖異質化大粵嘅支那文化毒瘤!我哋將恢復古南越3000年前久遠嘅傳統!我哋將喺大粵重新敲響得勝嘅銅鼓!

本論壇100%基於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嘅立場!祇要妳唔係支那人,噉無論妳嚟自邊度,具邊國國籍,係邊種膚色,講邊種語言,妳祗要認同大粵民國(Republic of Cantonia)係主權獨立國家,噉我哋就係同一國嘅!歡迎妳註冊加入成為我哋嘅會員!為粵獨發聲!為大粵嘅獨立、自由、民主吶喊!

要睇更詳盡同最新粵獨資訊,請借助VPN或者匿名代理穿牆嚟臨:大粵民國臨時政府論壇 Republic of Cantonia Provisional Government !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更多粵獨嘅圖片、視頻、音頻、地圖、壓縮檔資訊,可以登錄:粵獨資訊平臺!(http://canton.net.ms/


本論壇100%唔歡迎支那人同嗰啲粵面撈心嘅粵奸,我哋粵人同支那撈頭以及各式支奴粵奸係雞同鸭講兼且冇嘢好講,支那人同各式粵奸咪嚟呢度搞屎棍。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Author Message
 Post subject: 广州嘅“栏”
文章Posted: 週日 7月 22, 2012 2:03 pm 
離線
頭像

Joined: 週二 4月 24, 2012 8:28 pm
Posts: 1542
广州嘅“栏”


  杨 皑

  广州过去有不少地方被称之为“栏”。直到现在,在西关一带,仍然保留有杉木栏、桨栏街等含有“栏”字的地名。现在大概很多人都不大清楚“栏”究竟是什么东西了,其实“栏”即是市,不过“栏”在形状外貌方面以及在“栏”中从事贸易的形式方面,与市相比就显得略微有差异。

  清初著名广东史研究专家屈大均曾在《广东新语?食语》舟楫为食章中讲过一段话,对“栏”作过解释说:“广州凡食物所聚,皆命曰栏。贩者从栏中买取,乃以鬻诸城内外。栏之称惟两粤有之,粤东之栏以居物,粤西之栏以居人,居物者以果栏为上。果蓏之实,四时间百品芬甘,少干多湿,可爱也。”

  另一个对广州地方史深有研究的学者谭莹,曾写过一首描写“栏”的诗,其中还附有注文加以解释,也值得参考。其诗曰:“竹栏门外果栏开,新向沙涌贩荔回。乘月落栏人买去,蒲葵伞下火千堆。”注文云:“广州凡食物所聚皆曰栏。果栏在竹栏门外,贩者买自栏中,名曰落栏。率以蒲葵叶作伞,市于其下。”①又陈澧在《学海堂集?省南濠诗》的自注中云:“羊城呼市为栏,如竹栏、油栏、果栏之类。”②

  综合分析以上几种对“栏”所作的解释,于是可知所谓“栏”,其实是指用来集聚某种货物且兼做批发买卖此种货物的地方。“栏”的设施一般都较为简陋,往往在集聚货物的地方用某些东西粗略地围护遮盖起来就了事,不像市那样讲究门面装饰。在“栏”里所进行的交易,其品种一般都是单一的,而且交易量比较大,与市所搞的多品种的零售经营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栏”是集聚和批发买卖食物的地方,但也有一些“栏”是集聚和批发买卖其它日用货物的。称之为“栏”,这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味道的方言土语,所以在《辞海》、《汉语大词典》等重要的辞典中,都找不到“栏”就是市这样的解释。

  从黄佛颐在《广州城坊志》中的记载所提供的资料来看,过去广州的“栏”其数量可不少,例如有果栏、咸虾栏、糙米栏、杉木栏、竹栏、柴栏、油栏、麦栏、糖栏、蔗栏、鱼栏、螺栏、旧豆栏、新豆栏、鸭栏、东猪栏、鱼塘栏等等。此外又有一些街道名及建筑物名也带有“栏”字,例如有桨栏街、竹栏街、麦栏街、菜栏街、虾栏巷、菜栏炮台、鸡栏孖庙、竹栏门、油栏门等等。估计这些街道名及建筑物名的取定,必是因为在该处或者在其附近,曾设有某某“栏”,故而才形成这样的名称的。例如油栏门的得名就有据可查,据《广州城坊志》所引黎如玮《半村草堂文钞?重修油行碑记》中的记载说:“旧列肆于子城外,曰油栏,子城门缘是以名。”由是可以推断,所谓麦栏街,必是因为此街或者在其附近曾设有买卖麦的“栏”;所谓竹栏街、竹栏门,必是因为此街此门之附近曾设有买卖竹竿的“栏”;所谓菜栏街、菜栏炮台,必是因为此街此炮台之附近曾设有买卖青菜的“栏”。其它的情况都可作如此类推。

  从各栏的地理位置及其分布来看,过去广州的“栏”一般都不在城内,比较多的都是处在城外的西关一带以及城南一带,而且都是处在与江河水道比较接近的地方。显然这是由于要便利货物转运所造成的,因为过去运输货物的主要方式是水上运输。

  注释:
  ① 见谭莹《乐志堂诗集》卷一。
  ② 见黄佛颐《广州城坊志》卷四果栏条引。

_________________


Canton!Cantonese!Cantonia!

粵獨嘅吶喊!粵嚟粵掂原著文集

http://jyutleijyutdim.wordpress.com

http://namyuekok.freeforums.org

http://cantonia.freeforums.org


檢舉此文章
Top
 個人資料  
 
 
Display posts from previous:  Sort by  
發表新文章 回覆主題  [ 1 篇文章 ] 


Who is online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沒有註冊會員 和 1 位訪客


不能 在這個版面發表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回覆主題
不能 在這個版面編輯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刪除您的文章
不能 在這個版面上傳附加檔案

Search for:
Jump to:  
suspicion-preferred